【高效课堂备课无忧】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上课课件+电子版习题+习题课件+电子导学案+导学案课件】(5种资料6份打包)(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备课无忧】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上课课件+电子版习题+习题课件+电子导学案+导学案课件】(5种资料6份打包)(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2-05 22:02:05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课件14张PPT。课件14张PPT。课题2 金 属 的 化 学 性 质镁条和铝片在常温下就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4Al+3O2=2Al2O3 2Mg+O2=2MgO 铜片和铁丝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2Cu+O2 2CuO 3Fe+2O2 Fe3 O4 金不能和氧气反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高 温 炼 金讨论1:从以下方程式你能得到哪些信息?(1) 4Al+3O2=2Al2O3 (4)2Cu+O2 2CuO (2) 2Mg+O2=2MgO (5)Au + O2 →不反应 (3) 3Fe+2 O2 Fe3 O4 综合上述信息可知:1.大多数金属都能与_______反应,反应剧烈程度 ________(相同,不相同)2.金属的活动性:说明 _______ 较活泼,________次之, ______很不活泼 Au氧气不相同Al、MgFe、Cu(1)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那么我们用的铝制餐具是怎么回事呢?金属在常温下发生缓慢氧化:4Al+3O2=2Al2O3; 2Mg+O2=2MgO 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因而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2)为何不宜用钢刷来擦洗铝制餐具呢?若用钢刷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到保护作用。思考:二、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 在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镁带、锌粒、铜片、铁粉,再分别加少量稀盐酸或硫酸,观察各组物质是否反应,有没有气泡,有没有放热现象,反应速度如何,完成反应方程式。
很快较快较慢不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Mg + 2HCl == MgCl2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Fe + 2HCl == FeCl2 + H2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
气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
气泡反应缓慢,有气泡产
生,溶液由无色变为
浅绿色不反应讨论:(1) 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铁钉和稀盐酸镁和稀盐酸锌和稀盐酸铜和稀盐酸 (3)由此推出 ,金属活动性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镁、锌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反应后生成了氢气,铜不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2)铁、镁、锌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剧烈程度不同。____反应最剧烈其次是 _____,然后是_____ 镁锌铁Mg、 Zn、Fe、Cu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小结:
一种_____和一种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和另一种 _____ 的反应叫做置换反 应.讨论: Mg + 2HCl = MgCl2 + H2 ↑
Zn + H2SO4 = ZnSO4 + H2 ↑
Fe + H2SO4 = FeSO4 + H2 ↑

化合物单质单质化合物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吗? 2. C + 2CuO 2Cu + CO2↑ 3. H2 + CuO H2O + Cu1. Zn + 2HCl = ZnCl2 + H2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创设问题情景:金属能跟其他化合物反应吗?提供下列药品(硫酸铜固体、硫酸铜溶液、
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铁钉、铜片)进行探究。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中反应出来回忆: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实验一:说明___的活动性强于_____ 铝丝表面覆盖一层
红色的铜,溶液由
蓝色变成无色铜丝表面覆盖一层
银白色的银,溶液
由无色逐渐变成蓝
色2Al + 3CuSO4 == Al2(SO4)3+ 3CuCu + 2AgNO3 = Cu(NO3)2 + 2Ag无实验二:说明 ____的活动性强于 _____ 实验三:说明_____的
活动性弱于_____AlCuCuAgCuAl 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Cu>Ag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试一试:想一想: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 ______ ,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通过实验一,你能得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 ____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_____。3.通过实验二,你能得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_____ 的金属能把位于____ 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 _____里置换出来。
靠前氢后面溶液氢前面(K、Ca、Na除外!)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活泼金属 较活泼金属 不活泼金属注意1、铁与酸(除浓硫酸和硝酸)反应生成Fe2+
2、置换出酸中的氢,不是氢气。
3、K、Ca、Na先和水生成碱,再和化合物反应。
4、化合物必须可溶。知 识 结 构:金属的化学性质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4Al+3O2=2Al2O3
2Mg+O2=2MgO
3Fe+2O2 Fe3O4 二.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 置换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
Fe + H2SO4 == FeSO4 + H2 ↑
Zn + 2HCl == ZnCl2 + H2 ↑
Zn + H2SO4 == ZnSO4 + H2 ↑
Mg + 2HCl == MgCl2 + H2 ↑
Mg + H2SO4 == MgSO4 + H2 ↑三.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反应
( 置换反应 )2Al + 3CuSO4 == Al2(SO4)3+ 3Cu
Cu + 2AgNO3 == Cu (NO3)2 + 2Ag四.置换反应: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五.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1、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
2、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银与稀盐酸
(2)锌与硫酸铜溶液
(3)铜与硫酸锌溶液
(4)铝与硝酸银溶液练习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金属与氧气、稀酸的反应
1.不同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不尽相同,即使同种金属在空气中和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也有明显的不同。
2.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条件一般分为常温、加热(或点燃)、高温等。反应的条件越容易说明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3.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只有镁、铝、铁等较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4.置换反应的特点是“一换一”。一种单质从一种化合物中置换出另一种单质。可简单表示为:A+BC===B+AC。
1.铝耐腐蚀是因为铝与氧气反应时,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而不是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时生成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溶液呈浅绿色。
等质量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1)金属越活泼,图示反应物的曲线越陡,如Mg线比Zn线陡,Zn线比Fe线陡。
(2)当金属在化合物中化合价相同时,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越多,曲线的拐点越高。可简单概括为:越陡越活,越高越小。
(3)不等价金属与酸完全反应可用下式计算氢气质量:m(H2)=。
知识点一 金属和氧气反应
1.(1)铝抗腐蚀性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丝在氧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金属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2.镁、铁、锌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 置换反应
3.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1.(济宁中考)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它不仅被视为美好和富有的象征,而且还以其特有的价值造福于人类。常言说:“真金不怕火炼”主要是指金的(  )
A.熔点高 B.延展性好
C.有金属光泽 D.化学性质稳定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
①Mg ②Al ③Fe ④P ⑤Cu ⑥C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③⑤⑥ D.③⑤
3.下列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
B.各种金属在常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C.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较一些金属的活动性
D.在较高温度下能与氧气反应的金属,在常温下也能与氧气反应
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l2+2NaBr===2NaCl+Br2
B.2Mg+CO2===2MgO+C
C.2Na+2H2O===2NaOH+H2↑
D.2Na2O2+2H2O===4NaOH+O2↑                
5.将几粒锌粒浸入到稀硫酸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锌粒表面产生气泡 ②不会发生反应 ③锌粒的质量减轻 ④液体的质量减轻
A.①③ B.①④
C.② D.①③④
6.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锌粉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为________(填“a”或“b”)。
(2)对于a曲线表示的反应,物质________(填名称)有剩余。
7.(临沂中考)生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总会有一些残渣剩余,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
A.铁 B.氯化铁
C.氯化亚铁 D.碳
8.(株洲中考)如图是X、Y、Z、W四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据此判断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  )
A.X B.Y C.Z D.W
9.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与对应的化合物,下列化合物能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
A.Fe2(SO4)3 B.MgCl2
C.FeCl3 D.CuSO4
10.(湘潭中考)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Fe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与Fe粉等质量的Zn粉,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天平最终仍然平衡
B.天平指针先偏向左盘,后偏向右盘
C.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盘
D.天平指针先偏向右盘,后偏向左盘
11.(广安中考)将相同状态的铁和镁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和镁的质量相同
B.甲是铁,乙是镁
C.铁和镁完全反应所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同
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减少
12.(安徽中考)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镀金)含金、铁(其他成分忽略不计)。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铁画边角料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0.3 g H2,剩余固体质量为0.1 g。
(1)求样品中铁的质量。
(2)求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
第2课时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可五个一组谐音巧记为:甲爱那美女,心铁系前程,统供一百斤。
2.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判断两类置换反应的发生与否。
(1)金属与酸反应应具备的条件:①金属的位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要在氢(H)的前面,即“氢前可换氢”。②酸要用无氧化性的酸,如盐酸、稀硫酸等。
(2)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条件:①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排在它后面的金属,即“前金换后金”。②金属化合物必须能够溶于水中。
当两种或多种金属化合物在溶液中同时存在时,最不活泼的金属先从溶液中被置换出来;当两种或多种金属与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同时混合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发生置换反应。即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置换反应越易发生。
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判断依据
实验设计
判断方法
金属能否与酸反应
将金属放入相同浓度的酸溶液中
能反应则金属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不能反应则位于氢后
金属与酸溶液反应速率的大小
取相同质量的金属放入到相同浓度的酸溶液中
反应速率大的金属更活泼
金属与另一金属的盐溶液能否反应
将金属放入到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中
若A能置换B,则A的活动性比B的强;若不能置换,则B的活动性比A的强
知识点一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1.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时,铁钉表面有________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____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铝丝具有和铁钉相似的性质,则铝丝放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知识点二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________,它的活动性就越________;
(2)位于________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________;
(3)位于________的金属能把位于________的金属从它们的__________中置换出来。
                       
1.(扬州中考)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Cu B.Zn
C.Fe D.Mg
2.下列金属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是(  )
A.锌 B.银 C.铜 D.铅
3.(福州中考)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试剂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蒸馏水 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4.(德州中考)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结合我们所学的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  )
A.Mn强于Cu B.Al强于Mn
C.Mg强于Al D.Mn强于Mg
5.(青海中考)有X、Y、Z三种金属,Z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X、Y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Y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Z、Y B.Z、X、Y
C.Z、Y、X D.X、Y、Z
6.在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根洁净的铜丝,过一会儿取出,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
7.(滨州中考)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若分别将X、Z投入稀硫酸中,X表面有气泡冒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X>Z>Y                   
8.(巴中中考)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你认为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Fe粉
B.滤渣中一定有Cu粉
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9.(枣庄中考)把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Z、M的盐溶液中,实验结果如下表,其中“/”表示金属与盐不反应,“√”表示金属与盐能反应。
   溶液
金属   
Z的盐溶液
M的盐溶液
X
/

Y
/
/
上述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M、X、Y B.M、X、Z、Y
C.Z、X、M、Y D.Z、Y、X、M
10.(重庆中考B卷)钛铁合金是生产链条钢、锚链钢等的重要原料。如果要比较钛(Ti)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以下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顺序表
B.利用金属钛和FeCl2溶液进行实验
C.利用金属铁和TiSO4溶液进行实验
D.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
11.(济宁中考)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
A.①稀硫酸 ②硫酸铜
B.①稀盐酸 ②硫酸锌
C.①稀盐酸 ②硫酸亚铁
D.①稀硫酸 ②氯化镁
12.如图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铁球,这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中片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
B.右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
C.两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都不变
D.取掉烧杯后,杠杆仍然保持平衡
13.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铁、铜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下列试剂中,哪些能直接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________(填字母)。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稀硫酸
(2)在硫酸铜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液和固体剩余物。向该固体剩余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4.(乌鲁木齐中考)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铬(Cr)是重要的金属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r、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1)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a.Al>Cr>Cu b.Cr>Al>Cu c.__________。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金属
Cr
Al
Cu
与盐酸反应现象
气泡产生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气泡产生剧烈,金属迅速溶解
无气泡产生,金属无变化
【控制实验条件】(2)打磨三种金属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上述实验使用等浓度的盐酸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3)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a”“b”或“c”)。写出铬(铬与盐酸反应后显+2价)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应用】(4)根据探究结果,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铬,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金属与氧气、稀酸的反应
课前预习
1.(1)铝的表面能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2Mg+O2===2MgO 4Al+3O2===2Al2O3 (3)2Cu+O22CuO (4)化学性质稳定 2.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3.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当堂训练
1.D 2.D 3.C 4.D 5.A 6.(1)a (2)稀盐酸
课后作业
7.D 8.B 9.B 10.D 11.C 12.(1)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 2
x 0.3 g
= x=8.4 g
(2)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为×100%≈1.2%
答:样品中铁的质量为8.4 g,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为1.2%。
第2课时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课前预习
1.红色 浅绿 Fe+CuSO4===Cu+FeSO4 2Al+3CuSO4===3Cu+Al2(SO4)3 置换反应 2.(1)前 强 (2)氢前面 氢 (3)前面 后面 化合物溶液
当堂训练
1.D 2.A 3.B 4.D 5.B 6.在铜丝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2AgNO3===2Ag+Cu(NO3)2 置换反应
课后作业
7.B 8.D 9.C 10.A 11.A 12.B 13.(1)B、D (2)FeSO4、Al2(SO4)3 14.(1)Al>Cu>Cr (2)物理 盐酸的浓度不同,会影响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 (3)a Cr+2HCl===CrCl2+H2↑ (4)CrCl2、AlCl3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阅读书本第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铝为什么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镁、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O22MgO、4Al+3O22Al2O3;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2Cu+O2 2CuO;“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从上述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它们呢?
物理方法:将黄铜片与黄金相刻划,有划痕的是黄金。
化学方法:分别灼烧黄铜片与黄金,无变化的是黄金,变黑的是黄铜。
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这节课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反映出金属的活泼程度。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比较镁、锌、铁、铜的活动性。同学们预习书本第10-1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在试管里放入两小块镁,加入5 mL稀盐酸,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看到现象:试管里有气泡产生、试管口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结论:该气体是氢气。
2.参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在放有两小块锌、铁或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是什么气体。用稀硫酸代替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
1.通过以上实验,结合书本上第11页的图8-12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1)镁、锌、铁可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
(2)与酸反应时,能生成H2的金属活动性强;否则,就较弱。
(3)镁、锌、铁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镁反应最剧烈,其次是锌,最后是铁。
(4)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镁、锌、铁、铜。
2.等质量的镁、锌、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3.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时是否有氢气产生,将金属分为活泼金属、不活泼金属。
铁与酸反应时,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亚铁离子是浅绿色),故只能生成FeCl2或FeSO4。
请同学们写出铝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中看到的现象:铁钉的表面有红色的物质生成。这就表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同学们做三个实验,填写下方的内容。
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丝浸入硫
酸铜溶液中
铝丝上有红色物质析出,硫酸铜溶液蓝色变淡
2Al+3CuSO4Al2(SO4)3+3Cu
2.铜丝浸入硝
酸银溶液中
铜丝上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呈浅蓝色
Cu+2AgNO3 Cu(NO3)2+2Ag
3.铜丝浸入硫
酸铝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4.通过实验1、2、3,你分别得出什么结论?能否据此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5.学完本课后,你能否想出另外的办法来鉴别黄铜和黄金?
1.如何快速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2.展示活泼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它是否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有什么作用?(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两金属相隔越远,其置换能力就越强。例如:锌和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先发生反应的是锌和硝酸银,当锌用完后,才是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同学们可讨论为什么?
2.K、Ca、Na不能把它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为钾钙钠的活动性太强,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可以先给出示例,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一个锻炼一下。
1.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并说明理由,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否为置换反应。
①银与稀盐酸②锌与硫酸铜溶液③铜与硫酸锌溶液④铝与硝酸银溶液
2.写出碳与氧化铜、氢气与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与酸、前面的金属与后面金属的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置换反应的几种类型。
3.学完本课题你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金属的活动性(A、B、C三种金属)?
4.完成书本第13页的练习题。
课件16张PPT。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自主预习小组讨论 阅读书本第9页有关内容,
完成下列问题:
1.铝为什么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镁、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式: 、 ;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就,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从上述实验事实得出结论: 、
比较活泼, 、 次之, 最不活泼。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金属活动性越强。自主预习小组讨论 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们呢?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这节课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吧。教师点拨自主预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跟踪练习 金属与盐酸或硫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反映出金属的活泼程度。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比较镁、锌、铁、铜的活动性。
同学们预习书本第1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在试管里放入两小块镁,加入5ML稀盐酸,用燃着的小木条入在试管口,看到现象: 、 结论:该气体是 。
2.参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在放有两小块锌、铁或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是什么气体。用稀硫酸代替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21自主预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跟踪练习学生根据以上实验,填写下表。21自主预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跟踪练习 1.通过以上实验,结合书本上10页的卡通片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A 、 、 可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生成 , 不能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
B与酸反应时,能生成H2的金属活动性 ,否则,就较 。
C镁、锌、铁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时的剧烈程度不同。 反应最剧烈,其次是 ,然后是 。
D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
2.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3.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时是否有氢气产生,将金属分为 、 。自主预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跟踪练习 1.铁与酸反应时,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亚铁离子是浅绿色),故只能生成FeCl2或FeSO4
2.活泼金属的化合价(指生成物中)越高,置换氢气的能力就越强。在化合价相同,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置换氢气的能力就越强。自主预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跟踪练习 请同学们写出铝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自主预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跟踪练习 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中看到的现象:铁钉的表面有红色的物质生成。这就表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同学们做三个实验,填写下方的内容。
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1自主预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跟踪练习 4.通过实验1、2、3,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能否据此得出铝、铜 、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5.学完本课后,你能否想出另外的办法来鉴别黄铜和黄金?21自主预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跟踪练习 1.如何快速记忆金属活动顺序表?(钾钙钠 镁铝锌铁 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2.展示活泼金属与酸、金属与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它是否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3.金属活动顺序表有什么作用?(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同学们快速记忆一下书本第13页上方的有关内容。自主预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跟踪练习 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两金属相隔越远,其置换能力就越强(例如:锌和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先发生的反应是锌和硝酸银,当锌用完后,才是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同学们可讨论为什么?)
2.K/Ca/Na不能把它后面的金属从他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为钾钙钠的活动性太强,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和氢气。自己写一个锻炼一下。自主预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跟踪练习 1.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并说明理由?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否为置换反应。
①银与稀盐酸②锌与硫酸铜溶液③铜与硫酸锌溶液④铝与硝酸银溶液
2.写出碳与氧化铜、氢气与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与酸、前面的金属与后面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置换反应的几种类型。
3.学完本课题你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金属的活动性(A、B、C三种金属)?
4.完成书本13页的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