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京市延庆区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角的终边关于轴对称的角是( )
A. B. C. D.
2.下列各式的值等于的是( )
A. B.
C. D.
3.若,,且,则的值为( )
A. B. C. 或 D. 或
4.下列四个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B. C. D.
5.“”是“为锐角”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函数的一条对称轴是( )
A. B. C. D.
7.设,,,则( )
A. B. C. D.
8.若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一个奇函数,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9.关于函数,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是周期函数;
曲线关于直线对称;
在区间上恰有个零点.
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对于函数,其定义域均为,若存在,,使得,则称与在上具有“关联”性质若与在上具有“关联“性质,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则的值为______.
12.计算: ______.
13.已知函数若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的一个取值可以为______.
14.如图,在的方格中,已知向量,,的起点和终点均在格点上,且满足,求 ______; ______
15.已知函数,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存在,使得没有最值;
不存在,使得有单调减区间;
当时,函数只有两个零点;
当时,若,,互不相等,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8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分
已知.
Ⅰ求;
Ⅱ求和;
Ⅲ求,
17.本小题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且,是线段上的动点.
Ⅰ用,表示和;
Ⅱ当是线段上的中点时,求,的坐标和;
Ⅲ设,是否存在使得,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8.本小题分
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增区间;
Ⅱ若,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相应的值;
Ⅲ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图像;
将函数的图像上每个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的图像;
将函数的图像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图像;
从上述中选择一个变换,求出的解析式,使得在上有两个零点,并求出零点.
19.本小题分
在图中,已知圆心角为的扇形的半径为,是弧上一定点,,是弧上一动点,作矩形,如图所示.
Ⅰ求弧的长及扇形的面积;
Ⅱ若,求、和;
Ⅲ在图中,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值?这时等于多少度?
20.本小题分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图,,.
Ⅰ若已知图中点的横坐标.
求,,的解析式;
若,求的取值范围;
Ⅱ求的值.
21.本小题分
对于集合和常数,定义:为集合相对于的“正弦方差”.
Ⅰ若集合,,求集合相对于的“正弦方差”;
Ⅱ若集合,写出一个的值,使得集合相对于任何常数的“正弦方差”是一个常数,求出这个常数,并说明理由;
Ⅲ若集合,相对于任何常数的“正弦方差”是一个常数,求出,的值.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不唯一
14.
15.
16.解:Ⅰ,,
,
;
Ⅱ,;
Ⅲ,,且,
,,解得,
.
17.解:因为,,,且,
所以,,即,,,,
,
;
Ⅱ当为线段的中点时,,
所以,,
所以,,,
所以;
Ⅲ假设存在满足题意的,则,
则,
所以,,
所以,,,
故,
整理得,,方程显然无根,即不存在实数使得.
18.解:Ⅰ函数,
故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令,,整理得,,
故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Ⅱ由于,故,故,
函数的值域为.
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当时,函数的最大值为;
Ⅲ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图像;
由于,故,当时,,故函数在上有唯一个零点.
将函数的图像上每个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的图像,
由于,故,当时,,故函数在上有唯一个零点.
将函数的图像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图像,令,
整理得,当时函数的值为,故函数在上有两个零点.
故只有满足有两个零点.
19.解:Ⅰ因为圆心角为的扇形的半径为,
所以弧长;扇形面积;
Ⅱ,,
所以,
所以,,
;
Ⅲ设,
则,,
在中,,
所以,
所以,
所以矩形的面积
当时,即时,最大,且最大值为.
所以,矩形形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20.解:Ⅰ图中点的横坐标,
,
,
.
由五点作图法,可得,
,
;
若,则,
,
解得,
即的取值范围为;
Ⅱ由图可知,,又,
.
由五点作图法,可得,解得,
又,
,
,
由图可知,,
.
又,
,
,
.
21.解:Ⅰ当集合,时,
集合相对于的“正弦方差”为.
Ⅱ当时,集合,
集合相对于的“正弦方差”为
.
此时集合相对于任何常数的“正弦方差”为常数.
Ⅲ当集合时,
集合相对于的“正弦方差”为
,
要使得上式对任何常数是一个常数,则,
所以,整理得,
所以或,,
又因为,,
所以或,
即或,此时这个常数为.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