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你若想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幅白话小说,应该阅读( )。
A.《文学改良刍议》 B.《狂人日记》
C.《文学革命论》 D.《新青年》
2.下列著作中体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的是( )
A.《狂人日记》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四洲志》
3.在《天演论》中宣传“勿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兮”的进步观点的思想家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严复
4.福州鼓山脚下矗立着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的塑像,严复主要成就是( )
A、兴办实业 B、译述《天演论》
C、领导辛亥革命 D、发明联合制碱法
5.下列事件与詹天佑有关的是 ( )
A. 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
B.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C.负责主持唐胥铁路的筑路工程
D.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主持筑路工程
6.小明坐火车去旅游,当火车走到八达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城脚下时,他看到铁路沿途青龙桥的站台上有一座雕像,注视着前方的京张铁路,你认为这座雕像是( )
A.詹天佑 B.张謇 C.严复 D.华尔
7.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成为进步潮流,最早启迪人们学习西方的是( )
A.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 B.严复译述的《天演论》
C. 康梁发动的“公车上书” D.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
8.严复被誉为“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他的主要成就是( )
A.编成《海国图志》 B.创办大生纱厂
C.译著《天演论》 D.修建京张铁路
9.在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筑的首条铁路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地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这条铁路是( )
A.平汉铁路 B.滇越铁路 C.淞沪铁路 D.京张铁路
10.1881年清政府官员在上海要给天津的总督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最快捷的是( )
A.骑马 B.发电报 C.乘火车 D.乘轮船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长技”是指( )
A.西方的外交政策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的思想文化 D.西方的科学技术
12.下列著作或报刊,在中国最早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和军事,总结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教训,启导当时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是
A.《海国图志》 B.《新青年》
C.《民报》 D.严复译述的《天演沦》
13.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聂耳——写成《黄河大合唱》
B.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C.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D.詹天佑——设计并修筑京张铁路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演”“淘汰”“物竞”“天择”等术语铺天盖地见诸于当地的报刊杂志,这反映了哪位历史人物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A.严复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梁启超
15.下列作品中,郭沫若创作的是
A、《狂人日记》 B、《屈原》
C、《子夜》 D、《小二黑结婚》
16.魏源故居“小卷阿”坐落于南京乌龙潭边龙蟠里,1842年,魏源在此编成一部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的的著作。该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水经注》
C.《天工开物》 D.《天演论》
17.作为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他以炽热的爱国热情表示“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京张铁路圆了他的这个梦,他是: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严复
18.1872年,詹天佑作为洋务运动首批留学生赴美留学,他初到美国时不可能看到的是( )
①电灯 ②飞机 ③汽车 ④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以天演为体,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著。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
——《……》
材料三:(进化论的介绍与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年轻人的心和血。
——胡适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什么书?作者是谁?
(2)请指出材料二的出处,然后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词语。
出处: 。
主旨词语: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两部著作(译著)诞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相依进化论传入中国的积极意义。
20.马尾船政是福州十大名片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船政创办】
(1)福州船政局的创办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一次尝试,这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哪一场运动的实践?
【船政教育】
(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你结合图1O示意图中呈现的信息,推导结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船政英才】
(3)船政学堂培养了邓世昌、严复、詹天佑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批中国近代杰出人才。如果请你撰写-位船政英才的小传,你会选择以上三位中的哪一位?请从历史角度写出选择理由。
【船政精神】
(4)通过对以上船政历史的了解,请你提炼其中蕴含的精神。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成功的泥沙处理是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堰经历2260年而不衰的关键。……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达到自动引水、自动分水、自动泄洪、自动排沙、定点沉沙等目的,达到最佳的工程效果。
——《从现代水利科技看中国古代的都江堰》
材料二:大运河,是人类进入现代之前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运河的修建,便利了中国南北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来自长江地区的稻米和其他粮食作物可以大量的供应北部地区的居民。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直到20世纪修建铁路之前,大运河一直充当国内主要通道。事实上,大运河时至今日依然发挥功用……
——〔美〕学者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合著《新全球通史》
材料三:
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上下行车的情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都江堰、大运河分别是我国哪两个历史时期修建的?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图中所示的是哪条铁路?是谁设计的?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在建设国家大型工程时应注意什么?
22.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史学界认为,至1919年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再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哪一派别实践了这一主张?
(2)图二是谁的译著?
(3)在图三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4)在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期间,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请写出它的名称?
(5)材料一的四幅图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梁启超的分期 史学界的观点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洋务运动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3.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科技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1)京师大学堂创办于什么时期?北大的校风能使你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件大事?
材料二 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与功名。
——王宪明 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不得全文照抄材料)
(3)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中国近代前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 贡献
主持设计和施工京张铁路
侯德榜
译著《天演论》,传播西方进步观点
编成《海国图志》一书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D
6.A
7.A
8.C
9.D
10.B
11.D
12.A
13.A
14.A
15.B
16.A
17.B
18.A
19.
(1)《海国图志》;魏源。
(2)《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共同背景:都发生在抵抗外来侵略战争中失败并导致民族危机激化的背景之下。
(4)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
20.
洋务运动。
(2)学习西方;学习技术。
(3)
示例一:邓世昌。理由: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为国捐躯。
示例二:严复。理由: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他的译著《天演论》影响巨大,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示例三:詹天佑。(理由: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4)自强;改革;爱国等精神。
21.
(1)都江堰和大运河分别修建于战国、隋朝。功能是泄洪、排沙、灌溉和运输。
(2)京张铁路,詹天佑。
(3)工程设计要科学、合理,持久耐用。要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解决社会所需,为民造福等。
22.
(1)①魏源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洋务派
(2)严复
(3)三民主义
(4)《狂人日记》
(5)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3.
(1)戊戌变法时期(;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2) 废除科举制;设立学部; 广设新式学堂 ;建立新学制;重视留学教育等
(3)
人物 贡献
詹天佑
侯氏制碱法
严复
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