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
第1节 静电现象
知识点一:电荷
公元前 600年左右,希腊人泰勒斯就发现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也写下“顿牟掇芥”一语。此语意为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像草芥一类的轻小物体。
王充与《论衡》
16世纪,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创造了英语中的“electricity” (电)这个词,认为摩擦过的琥珀带有电荷。
1.电荷:
具有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性质。
2. 电荷的种类
(1)正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3)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_
注:相互排斥的一定是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不一定是异种电荷,也可能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有哪些方法能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上电呢?
知识点二: 各种起电方式
1.摩擦起电: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①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
②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
摩擦为什么能使物体带电?
(1)原子的结构
原子
(+)
(不带电)
(中性)
(—)
(+)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每个原子中的正电荷的数量与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一样多,所以整个原子对外呈现电中性。
原子核的结构一般是很稳定的。
(3)带电特点:互相摩擦两物体同时带等量异种电荷。
(2)摩擦起电的本质:不同物体间电子转移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电中性的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
电中性的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
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张开
实验:观察静电感应现象
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金属箔片是闭合的。
①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金属箔片有什么变化?
C移近导体A,两侧金属箔片都张开;
2.感应起电
②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仍然张开
②这时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金属箔片又有什么变化?
金属箔片仍张开,但张角变小。
③说明A、B所带荷是等量异种电荷,互相接触时,等量的正、负电荷发生了中和,所以闭合。
③再让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A、B接触,金属箔片都闭合。
(1)概念: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不带电的导体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重新分布,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这种现象称为静电感应,利用这种方式使物体带电,叫感应起电。
(2)原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3)本质: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4)特点:
近异远同 等量异性
2.感应起电
思考1:先移走电荷C,再分开导体A、B,则A、B上的带电情况如何?
①导体A、B均不带电
思考2:先分开导体A、B,再移走电荷C,则A、B上的带电情况如何?
②A带负电、B带正电
思考3:导体B接地,电荷C靠近导体A、B,则A、B上的带电情况如何?
③A带负电,B不带电
思考4:导体B接地,若移走电荷C,则A、B上的带电情况如何?
④导体A、B均不带电
思考5:先断开导线,分开A、B后移走电荷C,则A、B上的带电情况如何?
⑤A带负电,B不带电
接地
接触后
再分开
接触后
再分开
把带电体与中性导体接触,使中性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接触起电。
结论: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接触后再分开, 二者将原来所带电量的总和平均分配。
3.接触起电
例题:真空中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等量异种电荷的金属小球A和B,分别固定在绝缘支架上,用一个带有绝缘棒且不带电的相同金属小球C先和小球A 接触,再与小球B接触,然后移走小球 C,则小球A、B 的带电量各是原来带电量的多少?
分析: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相接触,在电荷的转移过程中,电荷的分配遵循如下规律:
(1)不带电小球与带电小球接触,电量平分.
(2)带同种电荷的小球互相接触,电量相加再平分.
(3)带异种电荷的小球互相接触,正负电量中和后再平分.
解:先设小球A带正电,则小球B带负电,带电量大小均为Q,再采用如下思路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小球A的电性与原来相同,带电量为原来的;小球B的电性与原来相同,带电量为原来的.
知识点三:元电荷
1.电荷量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用Q或q表示;
(3)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值。正负不代表大小,只表示电性。
(2)国际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1.元电荷:
最小的电荷量,用e表示。
2.元电荷的值:
e =1.602 176 634×10-19C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
在计算中,可取e =1.60×10-19C
3.比荷:
电子
质子
-
+
e
e
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的比值
=1.76×1011C/kg
表述一: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表述二: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知识点四:电荷守恒定律
+
+
+
+
1.关于电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小球接触后均不带电,说明电荷可以被消灭
B.摩擦起电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C.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D.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均为元电荷的整数倍
A
2.以下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就是质子
C.元电荷就是点电荷
D.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D
3.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负电,则( )
A. B、C球均带负电
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B、C球中必有一个带正电,另一个不带电
D.B、C球都不带电
C
4.如图所示,不带电的金属导体A和B放在绝缘支柱上并相互接触,带正电的小球C靠近A,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带等量同种电荷
B.B带负电,A带正电
C.若先将A、B分开,再把C移走,A带负电,B带正电
D.若先将C移走,再把A、B分开,B带正电,A带负电
C
5.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有正电荷1.6×10-15 C,丙物体电荷量为8×10-16 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1.6×10-16 C
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 C
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 C
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
D
各种起电方式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
电荷守恒定律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