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叫《秋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秋水》是一则寓言。我查了一下字典,“寓言”是指“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大家从小到大,读过哪些寓言呢?
生:《伊索寓言》。
师:有很多寓言后来凝结成了成语。譬如说揠苗 ( http: / / www.21cnjy.com )助长、刻舟求剑,譬如说滥竽充数、削足适履。那么今天我们来学庄子,看看能不能记住这个秋水的寓言。《秋水》这个寓言也用四个字起个名字的话,你会用什么字?
生:秋水寓言。
师:你好实在。刚才给了大家一个铺垫,我们好多寓言都凝结成了成语,这里有吗?
生:欣然自喜。
生:望洋兴叹。
师:望洋兴叹好不好?我想肯定比秋水寓言好。因为我们是学习文言文,先来把字词理一理。“开火车”吧。(秋水时至…)
生:“时”是按时到来。
师: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出来了,那么“时”是指时间吗?
生:时节。
师:按时节到来,按季节到来。(百川灌河)
生:很多小河流的水流入黄河。
师:哪个字解释为“流入”?
生:灌
师:灌的本义是什么?灌注。(径流)
生:水流。
师:那么“泾”呢?我们读第四声,那么说明什么有变化?通假字的讲法。这个字不作通假字应该是第一声,那么现在读第四声。
生:直行的水流。
师:是“泾”通“径”。(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生:两条河中,沙洲之间,辨不清牛马。
师:哪个字解释为水中的沙洲?
生:渚。
师:辨解释为什么?
生:分辨。
师:那么这是什么现象?
生:通假字。
师:那么“河伯”是什么?
生:传说中的黄河神。
师:刚才有同学讨论北海,是什么意思?
生:北面的大海。
师:我们翻译得实在一点。那么“尽在己”?
生:都在自己。
师:“尽”解释成什么?
生:都。
师:东面。
生:面向东。
师:旋其面目。
生:改变了脸色。
师:其是什么意思?
生:他的。
师:望洋向若。
生:仰望着面对海神若。
师:哪个解释为仰望着?
生:望洋
师:对,望洋是仰视的样子。若是海神的名字。“野语”?
生:俗话。
师:闻道百。
生:听到了很多道理。
师:莫若己。
生:没有人比得上自己。
师:这里有没有什么句式?
生:宾语前置。
师:接下来。(少仲尼之闻)
生:认为孔子的见识少。
师:那么少解释成什么?
生:认为…少,形容词的意动。
师:所以读第三声,大家注意。(轻伯夷之义)
生:看轻伯夷的义气。
师:那么“轻”什么意思?
生:看轻。
师:那么“看轻”是从什么来的?——“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轻”。所以也是意动用法。那么仲尼是孔子,大家都知道。而伯夷呢,是商朝吴竹君的长子。他认为武王伐纣是不义的事情,所以躲进了首阳山,不食周粟,后来饿死了。后人认为他是忠义的代表。(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生:现在我看到你的难以穷尽。
师:最后一个。(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生:我将长久地被修养高的人耻笑。
师:长解释为什么?
生:长久。
师:那么哪个字表示被动?
生:见。
师:只有见吗?
生:于。
师:见…于。那么修养高的人怎么来的?
生:大方之家。
师:这里是古今异义吧。那么注释2—18讲完。这个注释有没有什么缺陷?
生:少了1。
师:那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书本注释一)。
师:刚才我们在讲字词的时候,同学讲“旋其面目”是改变脸色。请同学们讲一下对不对,讲出理由。
生:符合句子结构。旋引申为改变,面目是脸色的意思。
师:面目是脸色这个意思的,你能不能举个例子。
生:一时想不起来了。
师:那再找一位支持的同学说说看。
生:面目可憎。
师:好像不对。还有没有支持的?
生:我从感情上看。他本来在黄河这里,觉得自己很厉害。到了黄河,看到景象,心情一变,比较合理。
生:联系全文,已经面对北海了,调转脸,不太合理。
师:不太合理是吧。河神才改变脸色——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这位权威是支持你们的。但是刚才还有同学是没有举手的,请你们来说说理由。
生:我觉得应该是转过他的脸。因为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庄子》上就是这么说的。
师:你能不能找一些支持的证据。
生:文中没有说海神一定在他们面前,可能在背后。
师:那我给同学30秒的时间画一画河伯和海神的站位示意图,看看他们的运动轨迹。根据文意画草图,画完同桌交流。…你觉得你的同桌画得好请举手。
(同学投影展示)
生:因为是东面而视,北海在北面,方位不同,所以要转头。
(根据同学的展示进一步演示同学的观点)
师:大家清楚了吗?这样的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回到课本中。再次考虑“旋”字,有了前面的“东面而视”,才有了现在的“旋其面目”。我说这两种翻译哪一种好呢?我觉得都挺好。我们在翻译中懂得一个道理:翻译的时候一要掌握实词的基本词义;第二个要不断地揣摩语境。刚才同学和我们讲,在转之前是一个心情,在转之后是一个心情。转之前是……?
生:欣然自喜。
师:之后呢?
生:望洋兴叹。
师:为什么欣然自喜?
生: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
师:为什么望洋兴叹?
生: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师: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生:特别骄傲。
师:他又为什么会望洋兴叹?
生:知错能改。
生:惭愧。
师:这一个是不是比较到位,我用了一个四字成语——自惭形秽。从前后关系看,之前同学说了,什么关系啊?
生:对比。
师:由骄傲自满到自惭形秽。那么这是一个寓言,河伯说了什么?
(生齐读文中河伯语段)
师:河伯说了哪几方面内容?自我批评了什么?
生:对自己自大的指责;对自己认识到人外有人感到庆幸。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不清楚。
师:始吾弗信,也就是说,如今相信了。
生:说明原本见识浅薄。
师:还有第三个层次吗?
生:以自己的过错为耻。
师:我总结一下:(以为莫己若;始吾弗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三句话,第一句是批评自己骄傲自大;第二句是说自己见识浅陋,以前光知道仲尼、伯夷,今天见到了您,知道了天下之大,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第三句话是以自己的过错为耻,表明自己的态度,自己惭愧的心情。讲到这里,我们可以概括寓意了。这个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生:知道自己并不是最好的,还有比自己更厉害的人。
师:你能不能看着这个寓言的定义,重新概括看看。借了什么故事?
生:借了河伯、海神的故事。
师:那我概括一下:于是焉,寓意就是,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师:于是焉,我想到语出《尚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招损,谦受益”,我又想到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然后我又想,“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说君子的过错就像天上的日食、月食,犯了错误,人们都能看见,如果改了,人们都仰视了。
但是等一等,《尚书》《左传》《论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些都是儒家的典籍,这些道理都是儒家的谆谆告诫。然而刚才我们读的注释一明明告诉我们这是道家的文章。是不是我们想错了?
师:我们来试试换一个故事:北海若见太平洋。
秋水时至,百河灌海。……于是焉北海若欣然自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太平洋,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北海若望太平洋向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千,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照此下去,还有太平洋见五大洋,接下来天地,银河,太阳系,没完没了了。我们概括一下,就四个字——殆殆无穷已。
再看第二个思考题——故事接龙。老鼠佩服天,天佩服云。你们来看看,半分钟时间,同桌来接龙。(生讨论)
生:云佩服风。能吹动它。然后风佩服石头。因为吹不动啊。
师:然后呢?
生:石头佩服草,因为草能从石头缝里穿出来。草再佩服老鼠,因为可以啃它。
师:所以这里形成了一个循环。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师:你们同意吗?
生:万物相克。万物都有能被比下去的地方。
师:那我们看一开始的东西。老鼠代表什么?
生:低端。社会层次低。
师:用古文讲就是一个字——贱。社会层次高的叫贵。那这里就是?
生:无贵无贱。
师:那放到我们秋水中就是什么?
生:无小无大。
师:刚才同学说各有所长,我也用“大小”表示。
生:有大有小。
师:那么河伯一开始骄傲自大就是?
师生:无大有小。
师:后来呢?
师生:有大无小。
师:河伯的“殆”在于有小大的观念,要无大无小,也要有大有小。
我们来看资料链接海神若的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也就是说,用自然道理去理解,事物无贵无贱。顺着大的方面考察它,万物没有不大的,顺着小的方面去考察它,万物没有不小的。这样一想,我们的寓意又能更完整一些。
骄傲自满可取吗?
生:不可取。
师:自惭形秽可取吗?
生:不可取。
师:那我们要怎么样?既然世界无大无小、无贵无贱,那我们要怎么办?
生:辩证的思维看待自己。应该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师:然后呢?
生:不断地完善自己,扬长避短。
师:能不能这样概括寓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骄傲自满固然不可取,但也没有必要自惭形秽。世间万物大小相对、强弱相对、贵贱相对。更重要的是不要迷失自我,准确定位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造就有价值的人生。
今天这个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