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理查德·阿克莱特
(1732-1792)
“一人·一厂·一城”看时代变迁与重塑
工业革命时期的曼彻斯特
阿克莱特创办纺织工厂
变革时代的引擎: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以阿克莱特与纺织厂为例
1732:出生在兰开夏郡(今曼彻斯特)的一个贫困家庭
1769:发明水力纺纱机并获得14年专利权
1771: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
1771年之后:逐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独创的工厂管理制度
1775:因发明梳棉、梳毛机、粗纺机等获第二项专利
1776:接连创办多家纺织工厂
1780:在曼彻斯特创办纺织工厂
1786:被授予爵士称号
1790:引进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1792:去世,留下50万英镑的巨款
发明家与“近代工厂之父”
理查德·阿克莱特
(1732-1792)
走近阿克莱特
探究1: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对社会生产方式带来怎样的变革?
依据上表,说说阿克莱特最重要的成就表现为哪些方面?
主 要 发 明 时间 国家 发明者 发明
1765 英国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1769 阿克莱特 水力纺纱机
1779 克隆普顿 骡机(纺纱)
1785 卡特莱特 水力织布机
1785 瓦特 改良蒸汽机
1771 阿克莱特 工厂
1807 美国 富尔顿 汽船
1814 英国 史蒂芬孙 蒸汽机车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成就一览表
棉纺织业
交通运输
机器制造
采煤冶金
人力
自然力
蒸汽
依据材料,概括阿克莱特纺织工厂的特点
阿克莱特把以前分散在各家各户或者小作坊里面工作的手工劳动者集合在一起,放在同一个工作场地,实行分工。1771年,阿克莱特科罗姆福德建立了纺织工厂和机械制造厂,这个工厂装有水力纺织机,拥有几千枚纱锭,三百名工人,到1816年翻一倍,达到727人。
阿克莱特经常飞奔于各工厂之间,严密监督着工人生产的状况及其进度。在组织企业生产上,他“颁布和实施一个有效验的、适于大生产需要的工业纪律的法典。他把工人训练的极有规律,单单从机器发出的声音他就可以判断工人们是否在照常工作。
阿克莱特在其工厂中施行日夜两班倒的作工制度,每班工作12个小时,中间休息一小时以便用餐。为了促进生产,阿克莱特要求工人们勤奋工作,不得旷工,懈怠或不遵守工厂的纪律,如有违反便毫不留情地加以严肃处理。......对踏实做工的劳动者,阿克莱特则给予各种物质鼓励。
生产资料集中
机器生产
分工合作
倒班制
严格的规章制度
任务:认识工厂制度
劳动者集中
规模大
60年前,当第一台水力织布机在克罗姆福德郡那充满诗意德德温特山谷树立起来德时候,人们还没意识到,上天已经注定,这样的一种新式劳动制度,将会带来那么一场大规模的革命。不仅是在英国,它对全世界的命运都有影响。
——【英】安德鲁 尤尔《制造的哲学》
(在工业革命中)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就出现了,它的本质不在于使用机器,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工厂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
——钱乘旦:《英国通史》
上班方式:
管理制度:
作业方式:
原料调配:
确保机器昼夜运转
协同劳作、便于监督、保证效率和产品质量
迫使工人服从管理
控制生产资料
工厂生产
机器大生产
生产规模大
劳动力高度集中
分工协作
生产资料集中
专业化、集约化
工人实行倒班制
工厂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
生产流水线广泛应用
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管理制度
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工厂制度的影响
工人实行倒班制
工厂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
生产资料集中,合理调配
机器生产,流水线作业
分工细致,协作生产
人与机器效益最大化,促进生产力发展
劳动者失去独立性,机器对人的异化
严格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尖锐
任务:认识工厂制度
工厂制度是伴随机器生产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生产组织形式。
它以资本和劳动力的集中、机器大生产,尤其是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为基本特征。
工厂制度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需要,发挥了机器的效力,挖掘了工人的劳动潜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存在问题。
英国的铁产量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占1/2以上。1801-1851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6﹪,工业年平均增长率1780-1870年已超过3﹪。英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得多。
——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有统计说,某纱厂750名工人可生产相当于过去20万名手工纺纱工的全部产品;1个男工加1个童工可代替100个手工印花工;1台织网机可取代1万个手工花边工;1个蒸汽刨可取代18个木工;1台开榫机相当于30个木匠。
——钱乘旦著《工业革命与英国工人阶级》
重塑的时代: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以曼彻斯特城为代表
探究2: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任务:阅读学案材料,概括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生活方式的状况
材料 状况
城市化
环境、社会问题
交通
文化教育
工人运动
乡村与观念
①⑤⑥
工业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长,城市空间扩大,城市规划与建设
②⑧
环境污染、疾病传播、贫富差距等系列问题
③
运河、铁路等交通线路发展
④
科学团体纷纷建立,科学活动丰富
⑦⑨
工人运动,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⑩
乡村变化,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时间观念
女性地位
家庭关系
童工问题
习俗与饮食
........
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人们的出行
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
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对工人劳动与生活环境的危害
工人运动发展
机器生产,流水线作业
分工细致,协作生产
工人实行倒班制
工厂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
生产资料集中,合理调配
机器生产
工厂制度
政治
思想
文化
环境
.......
生产方式
社会生活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方面 工业革命前的时代 工业革命后的时代
工具
劳作方式
交通工具
乡村
生活节奏 时间观念
教育情况
生活空间
其他
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
城市人口猛增,城市环境恶化,政府推动不断改善
以马车、步行为主
铁路、轮船便利了运输,促进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
农业机械日益普及,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人们的眼界变得开阔
缓慢、悠闲
节奏加快,忙碌、紧张
普通劳动者的子女只能选择教会创办的初级学校,政府对初等教育采取放任态度
政府通过立法促进初等教育普及,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
环境污染、疾病传播、贫富差距等
探究3:认识工业革命重塑的时代
提花机、纺织机、坯车、土炉等
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
机器
工厂制
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前面有着各样事物,人们前面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英】狄更斯著,罗稷南译《双城记》
结合本课学习,谈谈你对工业革命所重塑的时代的看法?
一人 一厂 一城
劳动工具:机器
社会生活
生产方式
劳作方式:工厂制度
生活方式:城市化
交通运输
时间观念
文化教育
乡村变化
环境、社会问题
工业文明
小结
:
课后作业:
以“从工业革命看技术进步与人类发展”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清晰,史论结合,阐释完整,有自己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