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共36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共36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3 16:1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考:世界各地的文明会是一模一样的吗?上述材料中所提到的特征都会一一具备吗?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1)认识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时空观念)
(2)运用唯物史观的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把握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及其经济社会条件。(唯物史观)
(3)通过教学让学生梳理各文明古国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培养对人类文明悠久历史与发展多元化认识的理性情怀。(家国情怀)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主题一 人类文明的产生
【情境探究】人类文明诞生的前提是什么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1)表现
地区 农作物 家畜
西亚 大麦、小麦、豆类 羊、猪、牛等
南亚 芋头 中国 水稻、粟 中南美洲 玉米、南瓜 (2)影响
①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②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人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
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④农耕生产需要定居生活,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2.阶级的产生:
农业发展
社会分工
劳动生产率提高
产生私有制和剥削
阶级产生
3.国家的形成:
(1)背景。
①部落战争:为争夺土地和资源,部落之间爆发战争。
②最早的阶级对抗: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
(2)形成。
①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
②部落首领演变为国家的统治者,人类由此进入奴隶社会。
4.文字的产生: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剩余产品
私有制和剥削产生
阶级
产生
生产力的发展
阶级矛盾部落战争
政府、军队等强制机关产生
国家形成
文字出现
记事和管理的需要
人类文明产生
根本原因
前提
重要标志
【历史阐释】运用唯物史观理论理解文明的产生
【例题】陆明远在《质疑四大文明古国》一书中指出,对于最初人类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城市建设代表主要的物质财富,属于硬件;文字、文献代表主要的精神财富,属于软件。这表明(  )
A.城市建设与文字、文献相互影响 B.两者的出现说明早期文明已产生
C.城市建设是文明出现的重要前提 D.早期文明产生受制于生产力发展
【解析】选B。材料信息主要体现了早期人类文明的两个判定标准,而这两个标准恰恰说明了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故选B项;材料并未涉及城市建设与文字、文献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排除C项;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早期文明的产生,但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
【情境探究】观察地图,找出五大文明的地理位置,思考早期人类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
主题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中国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希腊文明
海洋文明
大河文明
原因: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五大文明:
(1)诞生区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2)发展特征:独立发展,多元特征。
2.古巴比伦文明:
(1)地理环境: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2)建立: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3)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原来的城市大多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颁行《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现存法国卢浮宫
【情境探究】《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史料实证)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施行严格的、保护商业界财产的规定
颁行许多类似“福利国家”政策的规定
施行同态复仇法
【情境探究】《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现存法国卢浮宫◎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明显的阶级歧视
神权主义色彩浓厚
3.古埃及文明:
(1)地理环境。
①东北非的埃及干旱,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2)时间: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3)制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金光灿灿的墓道
法老的金身
金棺
埃及狮身人面像
(4)文化成就
①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和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的象形文字。
②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
③金字塔的建造不仅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还体现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④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亡灵书》残片
莎草纸质,有31行用黑色墨汁书写的祭司体象形文字
古埃及固有的特点,反映在宗教信仰方面,就是对死后生活的关心。古埃及人相信死亡只是来世的一种准备,最为重要的在于把死者在来世所用的东西准备好,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厚葬。 —令狐若明《古代埃及文明的传统特点》
埃及金字塔—法老的陵墓
【情境探究】依据图片和材料分析古代埃及文明的特点。(历史解释)
古代埃及王权神授,权威至上,
宗教是古埃及文明的核心。
4.古印度文明:
(1)地理环境。
①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
②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
(2)种姓制度
等级 基本构成 特点 影响
婆罗门 主掌宗教祭祀 贵贱分明、 职业世袭、 法律地位 不平等,是 一种严格 的等级制 度 对印度
社会和
历史的
发展产
生了深
远影响
刹帝利 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 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 吠舍 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 是富有商人 首陀罗 地位最低,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贱民 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3)文明成果。
①思想流派:佛教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②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③数字: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方法。
【史料思考】 : 种姓制度给印度带来怎样的影响?
材料1:“各种姓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一部分人认为另外一部分人”污秽“而不愿同他们接触,而不可接触者内部也分成许多相互排斥的集团。因此,在印度教种姓中培养起来的是具有分离性的世界观。
——尚会鹏 《种姓与印度教社会》
印度从古至今很难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
材料2:种姓社会的本质是分离而不是凝聚,这种分离性不仅仅表现在种姓自身不断分裂,印度教徒把外来者视为”不净“而加以排斥,这种等级主义态度影响了民族的同化和融合,是今日印度民族和教派众多、民族矛盾和教派矛盾异常尖锐的文化心理根源。
——尚会鹏 《种姓与印度教社会》
不同种姓的显著区别
印度宗教民族矛盾丛生
5.古希腊文明:
(1)条件。
①处于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②城邦数量众多,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
(2)起源:公元前2千纪,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城邦制度。
①形成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
②特征:小国寡民。
③代表:斯巴达(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和雅典(多数公民掌权
的民主政治的典型)。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
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城邦制度
局限性: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侨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思考】有学者将古希腊城邦比作是“男性公民的俱乐部”,结合“城邦制度”的概念说明和统计图,想一想古希腊城邦制度有哪些局限性。
(4)文化成就
①神话、悲剧、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
②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
③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④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拓展提升】“希腊三贤”的思想主张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知识即美德”;
要求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 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柏拉图 “理想国”,追求智慧、正义、理性
亚里士多德 真理高于一切;
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归纳和演绎的两种思维方式;
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例题2】约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间的一件铭文记载了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阿科斯提案:胜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应从所有雅典妇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资应为(每年)50德拉克玛以及公共祭祀(牺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 )
A.公民大会负责处理城邦重要事务 B.祭司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
C.妇女在特定领域拥有政治权利 D.津贴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50至前445年”是伯里克利改革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黄金时代。题干材料讲的是,伯里克利时代,公民大会立法规定两件事:一是女祭司的选拔情况;二是规定了女祭司的薪资。很容易得出结论:雅典公民大会作为国家重要的权力机构,负责处理城邦重要事务。故符合题干材料和史实的为A项。
前提:农耕畜牧的产生
过程:社会大分工
标志:阶级、国家、文字
根因:生产力的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代西亚
古代埃及
古代印度
古代希腊
1.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它们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明成就,使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这说明(  )
A.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B.各大文明小国寡民状态
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D.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
D
2.古埃及人赞扬法老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材料表明(  )
A.古埃及人崇拜神灵 B.法老崇尚理性
C.法老具有至上权威 D.法老以法治国
C
3.“一个印度人在办公室里热情欢迎某位‘表列种姓’(贱民或不可接触者)做他的下属……在家中却坚决反对未来的女婿是非婆罗门。”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
A.非婆罗门地位最高
B.印度人的女婿都应该是婆罗门
C.现代印度需要佛教
D.印度社会的种姓观念根深蒂固
D
4.伯利克里在担任雅典首席将军期间,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同时又增加了富裕公民承担公共捐献的义务,诸如战船捐、使团捐及合唱捐等。这种政策(  )
A.使得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B.致力于防范富人垄断政治权力
C.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着眼于缩小公民间的贫富差距
C
5.图中的著名历史遗迹(文物)能体现的主题是( )
A. 欧洲文明的起源 B. 世界文明的多样化
C. 法律的历史渊源 D. 古代多彩建筑艺术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