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秒的认识核心提炼专题-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1秒的认识核心提炼专题-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23 17:23:58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1秒钟可以( )。
A.刷牙 B.洗脸 C.眨眼
2.钟面上,秒针走半圈经过了( )秒。
A.6 B.15 C.30
3.王叔叔开车去上班,到十字路口时,红灯亮着(如图),他可能要等( )才能继续行驶。
A.30秒 B.30分钟 C.1小时
4.小英同学从家走到学校需要16( )。
A.秒 B.分 C.小时
5.皮皮、毛毛和宁宁比赛做口算题,一共要完成30道口算题。他们同时开始做题,皮皮做完10道题用了18秒,毛毛做完10道题用了15秒,宁宁做完10道题用了20秒。照这样的做题速度,( )最先完成所有题目。
A.皮皮 B.毛毛 C.宁宁
二、填空题
6.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 )和秒。
7.电子表显示:9:13:50,表示( )时( )分( )秒。
8.180秒是秒针绕钟面走了( )圈。
9.秒针从3走到10经过了( )秒,从10走到3经过了( )秒。
10.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 )针,它走1小格的时间是( ),它从“12”起走1圈又回到“12”,正好走了( )小格,也就是( )秒。此时分针正好走1小格,也就是( )分。所以1分=( )秒。
三、判断题
11.1秒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我们要珍惜。( )
12.小高每天的睡眠时间是10秒。( )
13.秒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2,经过的时间是1秒。( )
14.小雪和小婷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雪用了15秒,小婷用了19秒,小婷比小雪快。( )
15.兰兰早上7:00起床,月月早上6:50起床,兰兰起得更早。( )
四、连线题
16.连一连。
五、解答题
17.小强早上7时50分前要进入教室,他在路上需要走15分钟,小强最迟早上什么时候从家出发?
18.下面是五位小朋友100米跑的成绩统计表。
姓名 小张 小欢 小刘 小玲 小童
成绩/秒 24 20 23 19 28
(1)哪位小朋友跑得最快?
(2)跑得最快的小朋友和跑得最慢的小朋友相差多长时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一、选择题
1.1秒钟可以( )。
A.刷牙 B.洗脸 C.眨眼
【答案】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1秒钟时间很短暂,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1秒钟很短暂,可以眨眼。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时间的长短选择合适的情景,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时间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钟面上,秒针走半圈经过了( )秒。
A.6 B.15 C.30
【答案】C
【分析】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走一大格的时间是5秒,走一圈的时间是60秒。半圈共6个大格,也就是30个小格。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钟面上,秒针走半圈经过了30秒。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秒的相关知识的熟练掌握。明确秒针走半圈就是走了30小格,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王叔叔开车去上班,到十字路口时,红灯亮着(如图),他可能要等( )才能继续行驶。
A.30秒 B.30分钟 C.1小时
【答案】A
【分析】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是1秒,削一个苹果的时间大约是1分钟,做一顿家常饭的时间大约是1小时。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生活经验,路口红绿灯的时间是按秒计算的;所以王叔叔开车去上班,到十字路口时,红灯亮着,他可能要等30秒才能继续行驶。
故答案为:A
4.小英同学从家走到学校需要16( )。
A.秒 B.分 C.小时
【答案】B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计量人体步行的时间一般用分作单位,小英从家走到学校需要的时间不会太久,用“分”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小英同学从家走到学校需要16分。
故答案为:B
5.皮皮、毛毛和宁宁比赛做口算题,一共要完成30道口算题。他们同时开始做题,皮皮做完10道题用了18秒,毛毛做完10道题用了15秒,宁宁做完10道题用了20秒。照这样的做题速度,( )最先完成所有题目。
A.皮皮 B.毛毛 C.宁宁
【答案】B
【分析】首先比较数的大小,在完成题数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做题时间越少速度越快解答即可,速度最快的即最先完成所有题目。
【详解】20>18>15
所以毛毛的做题速度最快,也就是毛毛最先完成所有题目。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6.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 )和秒。
【答案】 时 分
【详解】在小学阶段,学过的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常用的时间单位的掌握情况。
7.电子表显示:9:13:50,表示( )时( )分( )秒。
【答案】 9 13 50
【分析】电子表显示的时间是按照几时几分几秒规定设计的,因此最前面的数字9表示9时,中间的数13表示13分,最后的数字50表示50秒,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电子表显示:9:13:50,表示9时13分50秒。
8.180秒是秒针绕钟面走了( )圈。
【答案】3
【分析】秒针绕钟面走1圈,是60秒,用除法求出180秒里面有几个60秒,就是走了几圈。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80÷60=3(圈)
180秒是秒针绕钟面走了( 3 )圈。
9.秒针从3走到10经过了( )秒,从10走到3经过了( )秒。
【答案】 35 25
【分析】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一个大格又分成了5个小格,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秒针从3走到10,走了7个大格,即5×7=35秒;从10走到3,走了5个大格,即5×5=25秒,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秒针从3走到10经过了35秒,从10走到3经过了25秒。
10.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 )针,它走1小格的时间是( ),它从“12”起走1圈又回到“12”,正好走了( )小格,也就是( )秒。此时分针正好走1小格,也就是( )分。所以1分=( )秒。
【答案】 秒 1秒 60 60 1 60
【分析】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走一大格的时间是5秒,走一圈的时间是60秒,即1分钟;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它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它从“12”起走1圈又回到“12”,正好走了60小格,也就是60秒。此时分针正好走1小格,也就是1分。所以1分=60秒。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秒的相关知识的熟练掌握,属于基础题,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
三、判断题
11.1秒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我们要珍惜。( )
【答案】√
【详解】1秒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我们要珍惜。
故答案为:√
12.小高每天的睡眠时间是10秒。( )
【答案】×
【分析】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h)、分(min)、秒(s),计量较长的时间用时作单位比较合适;计量稍长的时间用分作单位比较合适;计量较短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比较合适;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计量小高每天的睡眠时间,应用小时作单位比较合适,是10小时,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3.秒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2,经过的时间是1秒。( )
【答案】×
【分析】秒针走一个大格的时间是5秒,走一个小格的时间是1秒。
【详解】秒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2,走了一个大格,经过的时间是5秒,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小雪和小婷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雪用了15秒,小婷用了19秒,小婷比小雪快。( )
【答案】×
【分析】根据“跑相同的距离,用时短的跑得快”,据此比较小婷与小雪跑100米所用的时间即可。
【详解】19>15
所以,小雪和小婷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雪用了15秒,小婷用了19秒,小雪比小婷快。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兰兰早上7:00起床,月月早上6:50起床,兰兰起得更早。( )
【答案】×
【分析】题干中的时间都采用的是普通计时法的时间,早上6:50再过10分钟后是早上7:00,所以月月起床时间更早些。
【详解】兰兰早上7:00起床,月月早上6:50起床,月月起得更早,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四、连线题
16.连一连。
【答案】见详解
【分析】对他们分别用的时间进行大小排序,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跑得最快,谁用的时间最多,谁就跑得最慢,依此比较并连线即可。
【详解】15>12>9,即连线如下: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时间快慢的比较,熟练掌握对秒表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五、解答题
17.小强早上7时50分前要进入教室,他在路上需要走15分钟,小强最迟早上什么时候从家出发?
【答案】7时35分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进入教室的时间减去15分钟即可,依此计算并解答即可。
【详解】7时50分-15分钟=7时35分
答:小强最迟早上7时35分从家出发。
【点睛】熟练掌握时间的推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下面是五位小朋友100米跑的成绩统计表。
姓名 小张 小欢 小刘 小玲 小童
成绩/秒 24 20 23 19 28
(1)哪位小朋友跑得最快?
(2)跑得最快的小朋友和跑得最慢的小朋友相差多长时间?
【答案】(1)小玲跑得快
(2)9秒
【分析】(1)根据它们所跑的成绩,用时越少说明跑的越快,最小玲用时少,故她跑的最快;
(2)跑的租快的是小玲,跑的最慢的是小童,作差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得:
答:小玲跑的最快。
(2)
答:跑得最快的小朋友和跟得最慢的小朋友相差9秒。
【点睛】熟知在100米赛跑时,用的时间越少说明跑的越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