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东汉末年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政治腐败、天灾频繁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动摇东汉统治
州郡混乱,地方改刺史为州牧,地方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
历 史 回 顾
汉室衰微
群雄并起
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事,知道影响战役成败的原因,同时能够正确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
2.知道三国鼎立形成及发展的基本史事,认识到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官渡之战
一、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
当今天下,群雄并据,该如何在其中脱颖而出?
一、官渡之战
当时的北方割据势力中,哪两个势力最强?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
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崭露头角,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在不断增强。
一、官渡之战
一、官渡之战
阅读教材与视频填写官渡之战知识卡。
时 间:
交战双方:
力量对比:
结 果:
特 点:
影 响:
官渡之战形势图
官渡之战知识卡
公元200年
曹操VS袁绍
2万VS11万
曹操胜利
以少胜多的战役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一、官渡之战
思考:结合相关史实分析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曹操为了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城,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材料二:曹操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的辅佐为曹操成就大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保证了军粮供应和流民生计,实力不断增强。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招揽人才,重用人才
招募流民和兵士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统一全国
一、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二、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前的形势图
二、赤壁之战
结合视频和“赤壁之战示意图”,完成表格。
战役 赤壁之战
时间
作战双方
力量对比
战术
结果
特点
影响
公元208年
曹操
孙刘联军
兵力20余万
兵力约5万
用铁索连接船舰
诈降,火攻,水陆并进
曹军大溃,北撤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二、赤壁之战
思考: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材料一:亮(诸葛亮)曰:曹操之众,远来疲惫,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瑜部将黄盖曰:……然观曹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周瑜传》
材料三:曹操……北伐乌桓获大胜之后,骄傲情绪很重……。
—— 张作耀《曹操评传》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火攻)
曹操骄傲自满
二、赤壁之战
【问题思考】关于赤壁之战,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草船借箭
孔明借东风
周瑜打黄盖
我们要注意区分文学作品和“正史”。《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会适当地进行文学创作,因此不能完全等同于真实的历史。
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魏
时间:公元220年
定都:洛阳
建立者:曹丕
蜀
时间:公元221年
定都:成都
建立者:刘备
吴
时间:公元229年
定都:建业
建立者:孙权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意义:三国鼎立形成,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
阅读课本及相关材料,归纳魏蜀吴三国建立后在治理国家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产生的影响。
政权 措施 影响
魏
蜀汉
吴
目的
发展农业,兴修水利
曹魏马均改进前代的汲水工具,制成翻车。翻车既轻巧又便于操作,在我国农业领域长
期使用。
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西南蜀锦
七擒孟获
吴国船只
造船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卫温去往夷洲(今台湾)
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壮大实力,统一全国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问题探究】根据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思考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你认为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图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图二: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鼎立的形成,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此后走向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是历史的进步。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探究: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
赤壁之战
(直接原因)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孙权——巩固江南
刘备——巩固与发展
三国经济、军事实力势均力敌,缺乏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
(根本原因)
课堂小结
官渡之战(200年)
赤壁之战(208年)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统一是必然的趋势。
小试牛刀
1.辛弃疾所作(南乡子》中有一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里“曹”的主要贡献是( )
A.完成了北方统一 B.结束了州郡割据的局面
C.改善了民族关系 D.加强了大陆与台湾联系
2.诸葛亮说:“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下列最能验证诸葛亮观点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楚汉之争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A
D
小试牛刀
3.东汉末年,随着形势的发展,东汉政府实行州牧制度,客观上导致了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形成。由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下列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
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B.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
4.三国时期,魏蜀吴政权都对各自统辖地区进行了有效治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B.孙吴开发江东地区,重视海外贸易
C.蜀汉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州
D.蜀汉诸葛亮派李严任都护驻守江州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