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章光和眼睛综合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章光和眼睛综合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25 10:4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沪版物理(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章光和眼睛综合题
一、填空题
1.早在公元前4世纪,墨家就做过小孔成像的实验,该实验的原理是光的   ;在“水中倒影”“手影”“电影”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2.如图所示,太阳灶是利用光的     原理来会聚太阳光、从而加热食物的;放电影用的银幕总是用粗糙的白布(而不是白玻璃),是为了使光发生     反射。
3.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   (近视、远视)眼,可以用   镜来矫正.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   区看同学.
4.“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目的:一是   ;二是   .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   放置.
5.如图所示,平面镜OM1与OM2成θ角,A为OM1上一点,光线从A点出发,对于OM2的入射角是50°,经过来回四次反射后跟OM2平行,则θ角为   
6.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不改变蜡烛和光屏位置,将凸透镜向右移动到   cm处,屏上即可再次成清晰的像。若将蜡烛换成一个指针发光的钟表,其表面正对透镜,则指针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做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二、单选题
7.中国的诗词文化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经典名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人池塘”,“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
C.“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水浅”是光的折射导致的
D.“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8.“爱护眼睛,你我同行”。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9.下列几个现象中,要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的是()
A.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B.在太阳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
C.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
D.用放大镜能看清书上的小字
10.如图所示,图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在下列的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1.诗句“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描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太阳刚升起时,从瀑布溅起的水雾中可看到彩虹,此现象属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小孔成像
12.人在水中看不清水中的物体,但戴上潜水镜后就能看清了,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A.人眼只适宜在空气中看东西
B.在水中睁眼看东西时,水进入眼中影响视力
C.水中光线太弱,射入眼睛的光线太少,人无法看清物体
D.光从水中射入眼中和从空气中射入眼中折射情况不同,致使物体射来的光线无法会聚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三、实验探究题
13.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只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选择   (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且蜡烛B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虚像”或“实像”)
(4)如图2所示,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θ(θ<90 )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   。
四、作图题
14.(1)请在图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图中的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 S 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
并确定光源 S 的位置.
(3)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请画出入射光线 AO 所对应的反射光线和
在玻璃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五、计算题
15.当太阳光跟水平方向成40°角时(OQ为水平线),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很深的井底,应当把平面镜放在跟水平方向成多大角度的位置上?(求∠MOQ)
16.
(1)请画出插线板的内部开关和两插座的连线,要求:
①插线板上的开关可同时控制两插座的通断电;②开关接通时两插座都能提供220V电压。
(2)如图是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是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和F1的力臂   ,钓鱼竿是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3)如图所示,A同学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B同学。画出:小强在A点通过平面镜看到B同学的光路图   。B同学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平面镜看到A同学。
17.科学家利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的激光经2.56s反射回来,则地球与月球相距多远?太阳到地球最大距离是1.5×108km,太阳光要多久射到地球上来?
六、综合题
18.小明对光学部分知识归纳总结如下: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如图甲所示,小明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来研究光的   现象,实验中光屏上呈现的红、绿、   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2)如图乙所示,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射向玻璃,OB和OC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和折射光,OB与OC互相垂直,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为   °。如果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则紫光的折射光线与OC相比更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3)如图丙是一只魔术箱,正面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空纸箱,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这是因为魔术箱中有一块    (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它与箱底的夹角为    °;
(4)小明两眼视力缺陷不同,他将一只2B铅笔紧贴两只镜片,透过眼镜看到铅笔的像如图丁所示,则右侧的镜片是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19.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进入校门都需要体温检测。小明测量后体温计显示如图所示,则小明体温的测量值为   ℃;
(2)“五一”假期,为响应国家防疫号召,小明一家就近选择驾车到本市陈毅故里参观。经过某路口时,小明注意到交通指示牌标示如图所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到达陈毅故里最少还需要   min时间;
(3)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体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将成   (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
(4)带橡皮隔膜的挡板将容器分隔为左、右两部分,两边分别倒入密度不同的甲、乙液体。当左右两边液面如图所示时,隔膜刚好竖直,则甲、乙液体密度关系是ρ甲   ρ乙(选填“>”、“=”或“<”)。
20.在做光学实验时,某同学需要将一束平行光的宽度放大2倍,于是他在光束路径中放置了由两片透镜组成的透镜组来达到此目的,如图2.161所示。若其中一片透镜是焦距为f的凸透镜:
(1)如果另一片透镜采用的是凸透镜,那么其焦距应为多少?应置于何处?
(2)如果另一片透镜采用的是凹透镜,那么其焦距应为多少?应置于何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直线传播;手影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答案】反射;漫
【知识点】光的反射;凸面镜和凹面镜
3.【答案】远视;凸透;A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4.【答案】呈现光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垂直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5.【答案】10°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6.【答案】放大;65;顺时针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7.【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
8.【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9.【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0.【答案】D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1.【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
12.【答案】D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13.【答案】薄;不需要;大小;虚像;45°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4.【答案】(1)
(2)
(3)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
15.【答案】65°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16.【答案】(1)
(2);费力
(3);能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杠杆的分类;力臂的画法;家庭电路的连接
17.【答案】解: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的激光经2.56s反射回来,则激光由地球到月球所用时间为 ,
根据 得,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 ;
太阳到地球最大距离是1.5×108km,根据 得,太阳光射到地球上的时间为: 。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18.【答案】(1)3×108;色散;蓝
(2)30;靠近
(3)平面镜;45
(4)凸透镜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9.【答案】(1)37.2
(2)27
(3)等大
(4)>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凸透镜成像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20.【答案】(1)有两解:放置一个焦距为2f的凸透镜,放置在第一片透镜后3f处;放置一个焦距为的凸透镜,放置在第一片透镜前号f处
(2)放置一个焦距为的凹透镜,放置在第一片透镜前处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