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物理(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2气化和液化(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物理(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2气化和液化(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3.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25 10:4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物理(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2气化和液化
一、填空题
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常用酒精擦拭消毒,当手上涂上酒精后感觉很凉,这是由于酒精    (填物态变化名称) 过程中需要   热量所致。
2.电热液体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雾”飘出,其“白雾”是驱蚊液先   后   的物态变化过程产生的.
3.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选填“内表面力”或“外表面”)
4.用纸锅也能将水烧开。如图所示的纸锅,盛放一定量的水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水沸腾了,但纸锅却并没有被点着。这是因为水加热到沸点后,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温度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使盛水的纸锅的温度因为   选填“低于”或“高于”着火点而不会燃烧。
5.小明在劳动课上学习了“爆炒肉片”这道菜肴,他回家后自己尝试做,先是用淀粉、水和油混合后包裹在肉片上(称为上浆),再放入锅中爆炒,这样肉片里的水分难以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才能保持肉片的鲜嫩。
6.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和   ,液化要   (填“吸热”、“放热”).
二、单选题
7.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冰化成水
B. 露的形成
C. 冰冻的衣服干了
D. 自然界中雪的形成
8.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 属于液化的是
A.春天, 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 B.夏天,琉璃上的水很快变千
C.秋天, 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 D.冬天, 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9.璟泽同学和爸爸在酒店吃饭时,点了一款新推出的甜品,发现盛甜品碗的周围冒着白气,询问后得知,原来是下面盛水的碗里加了干冰,拿去上面的碗,看到下面碗里的液体在“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的现象
B.甜品周围的“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使碗中的水吸热后沸腾
D.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冒出
10.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雾”,“水雾”是在车窗的(  )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 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
C.都在内表面 D.都在外表面
11.星期天,小旋去厨房帮妈妈炒菜,她发现:当热的油锅中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起油来,而在沸水中加入油时不会发生以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 B.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C.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2.同学们完成了对“液体沸腾实验”的探究后,老师告诉大家,在生活中,将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里就可以制作美味的冰淇淋,制作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在-196℃
B.杯中液态氮沸腾时温度不断上升
C.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D.杯中液态氮沸腾过程中一直在放热
三、计算题
13.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 ;
若实验时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 (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
14.元旦节后的一天早晨,小洁的爸爸开着小轿车送她上学,上车后一会儿她看见前面挡风玻璃上有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
(1)“雾气”是怎么形成的?在车窗玻璃的哪一侧?
(2)打开空调吹暖风后,“雾气”很快除去,且不会再有“雾气”出现,试分析原因。
四、综合题
15.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
(1)实验时,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水蒸气在管壁上发生了   (填一种物态变化).同时发现开水倒入烧杯后,温度很快就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   ℃.
(2)小刚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小强同学为了缩短实验 时间,在烧杯上方加了一个密闭的盖子.在水的质量相同、加热条 件相同时,他们实验时所作“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小强所作的实验图像应该是   (选填“a”或“b”).
16.如图是空调制冷的原理图,制冷剂在管道里按照箭头所示方向循环流动。在冷凝管中气态制冷剂变成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中液态制冷剂变成气态制冷剂。
(1)制冷剂进入冷凝器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并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2)制冷剂进入冷冻室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并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张怡然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甲、乙所示,
(1)   图是沸腾时的情景.当水温升到90℃时,他记录了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数据如下表
(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丙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   .
(5)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原因是:   .
五、科普阅读题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是吸收空气的热能来制造热水的装置。如图所示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剂是一种在常温下极易汽化的液体,它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的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循环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里迅速①,变成蒸气并从空气中吸收热能。
B.制冷剂经过蒸发器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能传递给冷水并液化成液态制冷剂。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1)给短文中的①处补写上适当的物态变化:   。
(2)在循环过程中,制冷剂流经部件 时从空气中吸收热量。
A.毛细管 B.冷凝器 C.压缩机 D.蒸发器
(3)在循环过程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在冷凝器中通过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4)根据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管中的“制冷剂”应具有 的物理性质。
A.沸点低 B.沸点高 C.熔点低 D.熔点高
(5)制冷剂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将中的热能不断地“搬运”至   中。(两空都选填“空气”或“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汽化;吸收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2.【答案】汽化;液化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3.【答案】外表面;内表面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4.【答案】吸收;不变;低于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5.【答案】汽化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6.【答案】: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放热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7.【答案】B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8.【答案】A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9.【答案】D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及液化放热
10.【答案】A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11.【答案】B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12.【答案】A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及液化放热
13.【答案】升高;②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14.【答案】(1)解:“雾气”是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液化形成的。“雾气”形成在玻璃的内表面。
(2)解:打开空调吹暖风后热风加快了玻璃内表面上小水珠的汽化,“雾气”很快除去;且不会再有“雾气”出现,是因为车窗玻璃温度变高,水蒸气遇到温度高的玻璃就不会发生液化现象。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15.【答案】(1)液化;82
(2)a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沸腾及沸腾条件
16.【答案】(1)液化;放热
(2)汽化;吸热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17.【答案】(1)甲
(2)
(3)99
(4)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5)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8.【答案】(1)汽化
(2)D
(3)压缩体积
(4)A
(5)水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及液化放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