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核心素养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核心素养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23 21:32: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第一单元核心素养检测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考试时间:40分钟;命题人:LQ
一、选择题(共60分)
1.(本题3分)菠菜还有丰富的( )是人体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
A.铁 B.硒 C.钙 D.碘
2.(本题3分)对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够帮助气体燃烧 B.比空气重 C.透明、无色、无味
3.(本题3分)以下( )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A.煤燃烧 B.榨取果汁 C.海水蒸发
4.(本题3分)制造阿司匹林的主要原料是水杨酸,最初是从( )皮中提取的。
A.杨树 B.水杉树 C.榆树 D.柳树
5.(本题3分)(  )将63种化学元素的名称及其原子量、氧化物等分别写在卡片上,发现了元素之间的规律,并预言了11种未发现的元素。
A.门捷列夫 B.德贝莱纳 C.纽兰兹
6.(本题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是( )。
A.将木头制作成椅子 B.点燃木头 C.用水将木头浸湿
7.(本题3分)下列现象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
A.铁丝折弯 B.苹果腐烂 C.烟花绽放 D.树叶变黄
8.(本题3分)维生素U可以用于治疗溃疡性疾病。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U的是?( )

A.卷心菜 B.牛肉 C.贝类
9.(本题3分)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下列做法容易使金属容器生锈的是( )。
A.表面喷漆 B.放腌制品 C.表面用搪瓷覆盖 D.经常用干布擦拭
10.(本题3分)在众多的科学家中,( )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并发明新物质。
A.物理学家 B.生物学家 C.化学家 D.天文学家
11.(本题3分)铁生锈后会变得( )。
A.坚硬 B.变白 C.松软
12.(本题3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是一种白色无味的气体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二氧化碳能使火焰熄灭
13.(本题3分)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 )。
A.白糖融化 B.玻璃打碎 C.鸡蛋煮熟 D.易拉罐压扁
14.(本题3分)用菜刀切( )时最容易生锈。
A.咸菜 B.年糕 C.肥肉 D.瘦肉
15.(本题3分)与苹果腐烂的变化类型一样的是( )。
A.米饭烧焦 B.脸上的汗水慢慢没了 C.爆玉米花
16.(本题3分)铁在( )情况下容易生锈。
A.有水+有空气 B.有水+无空气 C.无水+无空气
17.(本题3分)如图,在做分析物质组成成分的模拟实验中,我们看到了黑色圆点前后的变化。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黑色物质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由不同成分组成的
B.不同颜色的物质向上爬的速度有快有慢
C.不同颜色的物质向上爬的速度一致
18.(本题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柠檬汁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B.汽水是二氧化碳气体的饱和水溶液
C.汽水是一氧化碳气体的饱和水溶液
19.(本题3分)蜡烛燃烧的变化不包括( )。
A.形态发生改变 B.大小发生改变 C.没有新物质产生
20.(本题3分)化学家经常研究的问题有( )。
①这是什么东西? ②它有什么性质? ③它与另种物质混合起来会怎样呢? ④它可以变成另一种物质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二、判断题(共15分)
21.(本题3分)二氧化碳可以支持蜡烛的燃烧。( )
22.(本题3分)天然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耐高温和不易老化等性能。( )
23.(本题3分)生鸡蛋变成熟鸡蛋,这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
24.(本题3分)水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
25.(本题3分)盐溶解于水中是属于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
三、实验题(共25分)
26.(本题13分)悦悦和爸爸在家完成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小实验,请你帮她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20毫升白醋,加入一匙小苏打,会有大量 产生,这是 (选填“产生新物质”“没有产生新物质”)变化。
(2)如图所示:将收集的气体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放有燃烧蜡烛的烧杯中,观察到杯底的蜡烛和上面的蜡烛先后 ,说明产生的气体有 和 的性质。
(3)将这种气体用胶管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了,这说明产生的气体是 。
(本题12分)“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为了争创文明城市,改善城市环境品质,丹江口市城市管理局对城区道路护栏有锈蚀的情况开展专项修复工作。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铁生锈的原因,设计了下列实验:
27.(3分)实验①中,甲、乙、丙三处相比,生锈最明显的一处是( )。
A.甲 B.乙 C.丙
28.(2分)实验①试管中的铁钉能与 、 充分接触;实验②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 接触;实验③试管中的棉花和氧化钙具有 的作用,铁钉只能与 接触。
29.(2分)一段时间后,实验①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另外两根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实验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 。
30.(5分)通过对铁钉生锈的探究,如果你是城市管理局的工作成员,你打算如何防止道路护栏生锈? 、 。(请写出两种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A D A B A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A A A C C C C
1.A
【详解】根据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猪肝、瘦肉、菠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海带、紫菜等许多海产品中含碘量较高。菠菜含有丰富的铁,是人体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
2.A
【详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机物,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通常用于灭火,A错误。
3.A
【详解】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煤燃烧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榨取果汁、海水蒸发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4.D
【详解】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发现柳树皮中含有一种具有解热镇痛功效的物质——水杨酸,此后科学家对水杨酸的结构进行一系列改造,合成出疗效更佳的长效缓释阿司匹林。
5.A
【详解】将63种化学元素的名称及其原子量、氧化物等分别写在卡片上,发现了元素之间的规律,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并预言了11种未发现的元素的科学家是门捷列夫。
6.B
【详解】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往往伴随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发光发热等现象,如蜡烛的燃烧。将木头制作成椅子和用水将木头浸湿没有产生新物质;点燃木头产生了新物质,所以B符合题意。
7.A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烟花绽放、树叶变黄、苹果腐烂有颜色的改变或有发光发热的现象,都标志着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铁丝弯折,这个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8.A
【详解】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不同,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因素包括:水、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肉类、海鲜富含蛋白质。因此可以推断出富含维生素U的是卷心菜。
9.B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和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涂油、烤蓝、喷漆。放腌制品会加速金属生锈。故选B。
10.C
【详解】在众多的科学家中,有一类是化学家,他们常常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成分,并制造新物质。化学家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成分,采用提取、合成等方法,发明了许多新物质。
11.C
【详解】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后会变得松软。
12.A
【详解】A.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错误;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也是我们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正确;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它能使火焰熄灭,正确;所以A符合题意。
13.C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白糖融化、玻璃打碎、易拉罐压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鸡蛋煮熟使蛋白质失活,属于化学变化。
14.A
【详解】铁生锈是空气和谁共同作用的结果,空气、水和铁制品接触,生锈条件充分,则容易生锈,否则,破坏生锈的条件,则不容易生锈。用菜刀切咸菜时最容易生锈。
15.A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脸上的汗水慢慢没了、爆玉米花都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米饭烧焦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6.A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铁在有水、有空气情况下容易生锈。
17.C
【详解】A.黑色物质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由不同成分组成的,正确;
B.不同颜色的物质向上爬的速度有快有慢,正确。
C.不同颜色的物质向上爬的速度一致,错误;不同成分的物质向上爬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18.C
【详解】汽水是一种溶液,它里面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的饱和水溶液,不是一氧化碳气体的饱和水溶液。
故选C。
19.C
【详解】蜡烛燃烧的变化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蜡烛燃烧伴随着蜡烛的熔化,形态发生了变化。蜡烛也会越来越短,蜡烛大小发生改变。蜡烛燃烧有新物质产生。
20.C
【详解】在众多的科学家中,有一类是化学家,他们常常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成分,并制造新物质。所以题干中属于化学家经常研究的问题是①这是什么东西?②它有什么性质?③与另一种物质混合起来会怎样呢?④它可以变成另—种物质吗?
21.×
【详解】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蜡烛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瓶子中,蜡烛熄灭了这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22.×
【详解】合成橡胶是利用低分子物质合成的一类弹性特别强的高分子化合物,与天然橡胶相比,它与天然橡胶比具有更强的高弹性、绝缘、耐油、耐高温和不易老化等性能,广泛运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题干错误。
23.√
【详解】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生鸡蛋变成熟鸡蛋,这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24.√
【详解】自然界的水有三种存在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冰是固态的水,水的三态变化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该说法是正确的。
25.√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盐溶解于水中是属于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6. 气泡 产生新物质 熄灭 比空气重 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详解】(1)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会产生大量气泡,这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用集气瓶收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把瓶中的气体倒入烧杯,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熄灭,继续倒,高处的蜡烛熄灭,说明产生的气体比空气重,且不支持燃烧。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检测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之一。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7.B 28. 空气 水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空气 29.水和空气 30. 刷漆 用不锈钢替代
【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27.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①中,甲、乙、丙三处相比,生锈最明显的一处是乙,位于空气和水的交界处。甲处处在空气中,不与水接触,缺少水分,铁钉不容易生锈;丙位于水中,只与水接触,缺少空气,也不容易生锈。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1号试管中铁钉一半浸入水中,既与水接触,也与空气接触,很容易生锈;2号试管中铁钉涂抹凡士林后,将其一半浸入水中,凡士林不溶于水,也不透水,水和空气都不易与铁钉接触,因此,铁钉不容易生锈;3号试管装有干燥剂后放入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没有水分,铁钉也不易生锈。所以1号试管中铁钉最易生锈。
28.实验①试管中的铁钉能与 空气、水充分接触,很容易生锈;实验②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缺少空气,不容易生锈;实验③试管中的棉花和氧化钙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铁钉只能与空气接触。也不容易生锈。
29.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一段时间质,实验①④试管中的铁订生锈,另外两根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实验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分。
30.隔绝空气、水和铁制品的接触,能够有效防止生锈。防止道路护栏生锈,可以给护栏刷漆、涂油,用不锈钢替代,隔绝空气和水与护栏接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