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15世纪的世界地图
16世纪的世界地图
在甘蔗被欧洲人引种到中南美洲之后,这里成为全世界的蔗糖生产中心。起先是在西班牙的殖民地牙买加等岛屿,然后转移到葡萄人的殖民地巴西。17世纪后……整个加勒比海地区的大大小小的岛屿上,甚至是原来人烟稀少的岛屿,都密密麻麻种植了甘蔗……历史学家将这种社会结构、经济方式的变革称为“蔗糖革命”。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蔗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商品,在美洲生产、在欧洲销售。 ——《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
蔗糖为什么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商品?这体现了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1.搜集新航路开辟后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的历史事实,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物种交换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
2.从“时空观念”角度搜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文明区域的变化,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3.搜集相关史料,运用比较法比较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走向整体的变化,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培养学生世界联系的全局眼光和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进
走
课
堂
【史料思考】美国学者克罗斯比在其著作《哥伦布大交换》中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哥伦布大交换”,认为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也是一件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这一观点主要从哪一角度阐释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提示: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促进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人口迁移和物种的交换。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1.人口的迁移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
(2)表现: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
(3)影响: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减少,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
2.动植物交流
(1)因素:人口迁徙。
(2)表现: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物种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
马
牛
猪
羊
鸡
小麦
大麦
燕麦
橄榄
葡萄
裸麦
马铃薯
玉米
番茄
可可
南瓜
花生
甘薯
据统计,当今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约有1/3的品种源自美洲
欧亚
美洲
美洲
全世界
3.疾病的传播
(1)因素: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
(2)表现: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
(3)影响: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原有社会解体;使得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
【情境探究】简要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史料实证)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
【拓展提升】 “哥伦布交换”的影响
改变了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及亚洲人的生活方式,大量外地引入的食物成为人类的主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同时,物种的交流,特别是人种的重新分布,逐渐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传染病大流行也给原住民带来了灾难。
【例题】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这一现象的出现( )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 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
【解析】选A。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严重削弱了印第安人抵御西方殖民侵略的实力,美洲原有的社会结构迅速解体,A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创建是在工业革命以后,B项错误。美洲人口原本就稀少,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加剧了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C项错误。美洲、大洋洲人口锐减,促进了“三角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扩张,D项错误。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情境探究】我国学者参编的《美国研究词典》对某种贸易形式作了如下的解释:北美殖民地时期一种贸易形式,又称“绕圈子”贸易,旨在保持与宗主国英国的贸易平衡和满足本身的经济需要。出现于17世纪40年代,繁荣于18世纪中期,美国独立后逐渐消失。该贸易形式是什么?
提示:三角贸易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印度洋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主线和支线
印度洋贸易的
2.大西洋贸易
(1)欧洲与美洲的贸易:欧洲人将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和烟草。
(2)“三角贸易”:欧洲商人把欧洲生产的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3.白银输入中国
(1)原因
①葡萄牙: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贸易路线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葡萄牙商人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在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葡萄牙人还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马尼拉大帆船模型剖面图
所有的货舱都是中国人包装的,他们会利用每一寸空间整齐地包装好货物,丝毫也不浪费
②西班牙:横跨太平洋的贸易,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了中国。
(2)影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也逐渐形成。
西班牙人开展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直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载满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银视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势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
——张顺洪等《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情境探究】分析16世纪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背景和影响?(唯物史观)
16世纪中期,葡萄牙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再转运到欧洲,获取了大量白银。另一方面,葡萄牙人参与中、日丝银贸易。1586—1630年从日本输入澳门的白银近1 500万两;1557—1644年流入澳门的白银为1亿两左右。这些白银大部分流入中国。同时,西班牙以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运载大量中国茶叶、丝绸、棉布和瓷器等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自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20年间共运输白银3 000吨,这些白银也基本流入了中国。
背景:明朝中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手工业发达,茶叶、丝绸、瓷器等大量出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市镇商业繁荣,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葡萄牙、西班牙开辟了美洲对中国、印度、日本等地的跨太平洋贸易航线。
影响:形成了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例题】西班牙的“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送的白银被用于购买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主要得益于( )A.世界市场的出现 B.西方的殖民扩张C.中国手工业发达 D.中国的白银需求
【解析】选A。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主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这些白银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又基本流入了中国。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出现是双方贸易发展的先决条件,故A项正确。B、C、D三项对白银流入中国有极大影响,但这些都是基于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世界市场这一史实,故排除。
【情境探究】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给拉丁美洲和非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需要辩证地评价。
三、早期殖民扩张
三、早期殖民扩张
1.表现
(1)葡萄牙:16世纪,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
(2)西班牙:以美洲为主,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3)荷兰、英国和法国: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拓展提升】 教皇子午线
西班牙、葡萄牙为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规定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该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教皇子午线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由于葡萄牙不满这一仲裁,西、葡两国又于1494年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根据这个条约,巴西部分地区被划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
2.影响
(1)对殖民地: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在三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
墨西哥的波多西银矿 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
种族屠杀
(2)对欧洲: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
①引发商业革命: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②引发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③资本主义发展: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前亚欧之间的贸易情况
新航路开辟后亚欧非美之间的贸易情况
贸易范围---扩大
商品种类---增加
贸易中心---转移
商
业
革
命
以欧洲为中心的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新经营方式---出现
【例题】16世纪中期,英国谷物价格上涨了8倍。1495年,一个工人以15周的劳动就能挣得全家一年的口粮,1564年则要花40周的劳动,而到1593年,一个农业工人甚至成年累月地劳动也不能保证全家一年的口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萎缩使农产品供应出现不足 B.圈地运动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C.土地贵族对农业工人残酷的压榨 D.殖民掠夺加剧了货币的贬值
【解析】选D。题干关键信息点“16世纪中期”“谷物价格上涨”,通过时间可以联系到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美洲金银进入欧洲,引发了价格革命,故选D项;
16世纪中期,英国的农业是不断发展的,排除A项;“一个农业工人甚至成年累月地劳动”体现出了劳动积极性,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情境探究】明明是令人发指的殖民罪恶,为什么还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历史解释)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 非洲变成了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1)殖民扩张为欧洲提供资本、市场和原料,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世界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对人类社会: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例题】非洲西海岸有一些反映历史的名称,如加纳的黄金海岸,利比里亚的胡椒海岸,贝宁的奴隶海岸等。这些名称反映了( )A.非洲物资极其丰富 B.早期殖民掠夺的残酷性C.“三角贸易”所经路线 D.非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解析】选B。非洲西海岸的名称反映了早期殖民掠夺的主要货物、贵重金属和黑人奴隶等,是欧洲殖民者进行残酷掠夺的见证,B项正确。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早期殖民扩张
人口的迁移
物种的交换
疾病的传播
海陆贸易
原因
印度洋贸易
大西洋贸易
太平洋贸易
对中国的影响
西欧的殖民掠夺:概况、影响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商业革命
价格革命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1.马铃薯被美洲人称为“丰收之神”,但传入欧洲之初,人们认为它会导致麻风病和不道德,甚至有人称其为“魔鬼的苹果”。到19世纪早期,马铃薯被称为“便利食品”,20世纪以来被誉为“未来食物”。这一现象体现出
( )
A.马铃薯具有多种特性 B.各大洲之间物种交流频繁
C.各地区文化习俗不同 D.社会发展对食物需求增加
D
2.17世纪,西属美洲殖民地的上层社会中,女士以穿着中国丝绸为时尚,官员和富裕人家热衷于收集中国式的家具,来自中国的饮茶习惯也颇为风行。这反映了当时( )
A.西欧殖民扩张加快了美洲经济的发展
B.新航路的开辟丰富了美洲民众的生活
C.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传统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中西方贸易
C
3.有学者指出,在1500年,世界站在了一个人类新时代的边缘。世界主要区域的人们已经准备着进入永久而持续的互动之中。他们互动的结果对有些人有利、有益,但是对其他的人来说是困难或灾难。世界进入这一“互动之中”主要是因为( )
A.文明区域的连接使世界性贸易成为可能
B.大西洋沿岸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C.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D.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A
4.西欧殖民者将开采出的大量金银运回本国,致使西欧贵金属增多,导致金银贬值,物价上涨,引发价格革命。这场革命最有利于( )A.工人阶级 B.封建贵族C.新兴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C
5.整个16世纪,在日本经商的欧洲人仅有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1600年,荷兰探险船首次到达日本,9年后,荷兰商船正式驶入日本。1613年,第一艘英国船来到日本,并取得了德川幕府的贸易朱印状。1623年,英国商馆被迫关闭。不久,日本效仿中国实行闭关政策。16~17世纪日欧贸易的曲折历程折射出( )
A.海上丝绸之路的衰落 B.殖民国家的早期争夺
C.东亚国家地位的降低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
大海就在那里,但你得走向海洋深处!
——麦哲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