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3 19:2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战争在收获的季节来到欧洲……年轻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兴高采烈……哲学家罗素评论说,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 当欧洲国家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的人们在街头跳舞。当先遣队奔赴前线的时候,人们向士兵投以鲜花,希望他们很快凯旋归来。
——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战前人们是怎么看待战争的?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1.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形势,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2.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战役,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3.结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及影响,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动。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情境探究】19世纪末,德国外长比洛夫说:“德国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了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意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这反映了德国什么外交倾向
提示 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一战的背景
(1)世界形势动荡
①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②它们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示意图(1914年)
一战前欧洲地图(漫画)
【情境探究】表格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什么?
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现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取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利用程度。
影响:后起的德国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2)列强矛盾激化
①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②表现
英德矛盾 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英德矛盾逐渐激化
法德矛盾 法国与德国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 
德俄矛盾 德国与俄国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
奥俄矛盾 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火药桶”
(3)两大集团形成
目的 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表现 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影响 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2.一战的爆发
(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2)全面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例题】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责任问题,德国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20世纪20年代,德国史学家普遍认为战争的责任并不全在德国,协约国也应负其责。到20世纪60年代,德国史学家费舍尔等则认为德国的战争计划早就做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场阴谋,德意志帝国要承担完全的历史责任。上述争议(  )
A.均未准确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B.使德国战争责任愈加明确
C.说明史学研究结论取决于时代需求 D.说明综合多种观点可还原历史事实
【解析】选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两种观点都在争论谁负责任,都没有从根源上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A项正确。20世纪20年代的观点更符合实际,B项错误;史学结论受时代需求影响,但是“取决于”的表述错误,C项错误;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无法综合,D项错误。
【史料思考】1914年9月11日,马恩河会战结束,双方损失都很严重,进入阵地战。小毛奇却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请分析小毛奇做此判断的依据。
提示 马恩河战役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结束西线战事的计划,被迫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局面,失败已经成为必然。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
战线及交战双方
战争阶段及重大战役(事件)
1914.8-1918.11
西线
东线
南线
英法—德
俄—德奥
俄-奥
第一阶段
(1914年)
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美国、中国参战,同盟国战败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条战线
2.战争进程
(1)马恩河战役: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9月,双方在马恩河激战,德军失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2)日本参战:1914年,对德国宣战的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第二年便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灭亡中国。
(3)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4)日德兰海战:1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5)后期战况: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第 次世界规模的大战
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的国家达 个
1
33
造成 人死亡, 人受伤
1000万
2000万
战火影响的人口达 之多,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
15亿
2/3
直接经济损失达 美元
2700亿
【例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就提出,为应付来自东西两面的敌国——俄国与法国的夹攻,可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用6—8个星期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国,有人说这就是日后“闪电战”的雏形。但使得这一构想最终破产的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马恩河战役以德军失败告终,导致德国“速决战”破产,故A项正确。
【情境探究】凡尔赛体系下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图一、图二各反映了哪一对矛盾?除了上述矛盾之外,凡尔赛体系还包含着哪些矛盾?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图一反映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图二反映了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还包含: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
图一 德国人游行反对《凡尔赛和约》
图二 五四运动的北京街头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体系建立
(1)主要会议: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2)缔结条约:《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
(3)性质: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主要内容
(1)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2)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3)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4)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5)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3.国际联盟
性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评价:(1)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
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
(2)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3)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请在此输入标题
【拓展提升】 多角度认识国际联盟的建立
从出发点看 美国的倡议迎合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人民渴望根除战争、保障和平的愿望;为美国介入国际事务、争夺世界霸权创造条件
从进步性看 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世界人民反战运动的兴起
从局限性看 一方面,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没有参加,严重削弱了国联的权威性。另一方面,沦为了英法维护其霸权的工具,最终未能制止侵略,局部战争终于走向了世界大战
4.大战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情境探究】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美、日及俄国的影响。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削弱了英国的殖民势力和海上霸权地位;美日两国崛起;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并逐渐成为世界强国。
这场大屠杀使英国付出昂贵的代价,它一度扩大了帝国的疆域,但却削弱了控制它的实力。……英国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持它在中东的地位了,从而创造了一个争相弥补的权力真空。同样,英国也无力保持它的海上优势了,美国和另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向它挑战,并且最终超过了它。……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它借助另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列强的宝座,这个帝国比英国所知的任何帝国都更为强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例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  )
A.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B.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
C.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 D.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
【解析】选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建立“欧洲合众国”为代表的“泛欧运动”兴起,体现了欧洲意图通过联合的方式来维持其原有的国际地位,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涉及凡尔赛体系,而且凡尔赛体系由于宰割战败国及分赃不均等,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故B项错误;美国联邦制确立于1787年,且题干中未涉及“欧洲合众国”的构建模式,故C项错误;国际联盟中不仅仅有欧洲国家,而且德国在1926年才加入国际联盟,故D项错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帝国主义与世
界大战的酝酿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
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表现:帝国主义列强矛盾重重
结果: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
一战爆发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的开始
一战的进程(1914-1918)
一战的结束(1918.11.11)
一战的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标志:
主要内容
国际联盟:地位、宗旨、决议原则、评价
1.英国首相在1898年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年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遍布全球问题。这表明当时大国斗争的核心问题是(  )
A.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
C.争夺非洲市场和殖民地
D.争夺亚洲市场和殖民地
B
2.一战初期,英国对法国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有限军事援助。随着法国和平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的高涨,以及法国政府有可能单独与德国缔结和平条约以走出战争,英国转而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胜利。英国转变态度是为了
(  )
A.尽快恢复欧洲和平 B.保持战后欧洲均势
C.避免单独对德作战 D.联合法国控制欧洲
C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
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
B
4.1919年,在整个巴黎和会期间,北洋政府在山东问题和与之相关的对德和约问题上,前后主张经过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变化过程。由于派系林立,军阀割据,中央政府地位极为脆弱,竞至于无力对签约问题作出任何决定。材料旨在说明巴黎和会中国拒签和约(  )
A.呼应了民众觉醒浪潮 B.源于中国分裂型政治
C.外交家自身的决断性 D.列强之间的相互矛盾
B
5.一战结束后,黄金海岸的英国传教士无可奈何的说,从欧洲回国的非洲士兵对“欧洲人”远不像过去那样尊敬了;法国驻几内亚总督也承认(复员回来的)老兵们把不服从殖民当局的命令作为高尚文明的标志。这反映了一战
(  )
A.使英法失去了殖民霸主的地位
B.打破了非洲大陆封闭隔绝状态
C.暴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的非正义
D.促进了非洲民族解放斗争发展
D
没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事情;目的渺小,就做不成任何大事。
——狄德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