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民族民主运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运动。
什么是民族民主运动?
民族运动:对外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
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1.了解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2.了解非洲埃及、埃塞俄比亚和摩洛哥的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拉丁美洲民主革命和改革的历史进步性。
3.结合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进
走
课
堂
【情境探究】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指出:(20世纪初)战争和革命的年代促发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波高潮。请结合所学指出这里的“战争和革命”的含义及其影响。
提示 含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
影响: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请在此输入标题
【拓展提升】 多角度分析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从历史概念看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和一切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争取民族解放,维护民族独立的革命运动,亦称“民族民主运动”
从高涨原因看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实力壮大
(2)一战过程中,英法等殖民国家暂时放松了侵略,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政治发展创造了条件
(3)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4)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2.表现
(1)在东亚: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收回汉口、九江等英租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
(2)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发动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越南掀起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印尼国父:苏加诺
(3)在西亚: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等地爆发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4)在南亚:印度的甘地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印尼的斗争
第一阶段 (1)建立政党: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
(2)概况: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工人和农民纷纷响应
(3)结果:荷兰殖民当局残酷镇压起义。革命力量被严重削弱,印尼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
第二阶段 (1)建立政党: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民族党
(2)概况: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
(3)结果:原来受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4.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指导思想:甘地提出的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的思想,以及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的思想。
(2)特点:非暴力和不合作。
1869年,甘地出生于印度的一个中下阶层家庭,家人都是印度教虔诚的信奉者。
19岁时,甘地去英国学习法律。他在英国不仅学到了大量的法律知识,并取得律师执业资格。
在英国取得律师资格后不久,甘地去了南非。南非也是英国的殖民地,种族歧视观念根深蒂固。在南非,甘地亲身体验了印度侨民所受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
(3)过程
第一阶段(1920—1922年) ①起因:阿姆利则惨案
②措施: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以及抗税等手段
第二阶段(1930—1934年) ①斗争要求: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
②结果:在遭到拒绝后,甘地进行“食盐进军”,引发了各地的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他的部分要求
第三阶段(1940—1942年) ①斗争要求:甘地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
②结果:英印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
【情境探究】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实际原因又是什么?
(历史解释)
甘地写道:“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选择理由: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识到了印度的力量。实际原因:印度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悬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遭失败。
【解析】选D。甘地“非暴力抵抗”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以“仁爱”精神为主旨,其强大的特殊的力量实际上是道德的力量,故选D项。
【例题】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如果爱回到敌人的心灵,哪怕仅存有一丝,敌人顷刻软化、变敌为友,暴力就会这样被战胜。甘地“非暴力”这种特殊的力量,实际上就是( )A.政治的力量 B.军事的力量C.外交的力量 D.道德的力量
【情境探究】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埃及华夫脱运动爆发的原因。(历史解释)
提示:英国在埃及的殖民统治;埃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1914年12月,英国政府以土耳其加入同盟国一方参战为借口,声明“埃及今后处于英王陛下的保护之下”,使埃及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18年11月23日,扎格鲁尔把立法议会的代表和各爱国阶层的代表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组成了“埃及代表团”。 ——《埃及华夫脱运动》
扎格鲁尔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请在此输入标题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1.埃及的斗争
第一阶段 (1)领导: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
(2)方式: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
街垒战等斗争方式
(3)结果: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第二阶段 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
第三阶段 扎格鲁尔领导华夫脱党进行了12年的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2.摩洛哥的斗争
(1)概况: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
(2)结果: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里夫共和国控制区
克里姆(1882~1963) 摩洛哥伊斯兰教法学家、政治家,里夫起义领袖。
3.埃塞俄比亚的斗争
(1)概况: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6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
(2)结果: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
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1930—1974年在位)一世流亡英国
【例题】1919年3月,埃及古都开罗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教师和其他知识分子,高呼“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等口号,结队涌上街头,抗议英国殖民者的残酷统治。学生罢课、教师罢教、工人罢工、商人罢业,整个开罗变成了百业萧条的死城。上述斗争的最终结局是 ( )A.埃及取得彻底独立 B.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C.英国军队撤出埃及 D.英国放弃了在埃及的特权
【解析】选B。材料中事件的时间是1919年,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民族解放运动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是,英国保留在埃及的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享受领事裁判权,B项正确。
【史料思考】 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结果的特殊性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独立后各国的封建大地产制没有根本触动、削弱,而且许多国家还有所发展、加强,社会经济停滞不前;政治上“考迪罗主义”(一种独裁制度)盛行,政变频繁,政局不稳,统治者依赖甚至投靠外国,为英、美等新殖民主义者的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
——摘编自郑昌发《从世界历史全局看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100多年后,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原因。
提示
(1)独立后的拉美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停滞不前。
(2)英美等国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1.背景
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势的影响。
②拉美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
③十月革命的影响。
④马克思主义在拉美广泛传播。
2.表现
(1)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
(2)智利:左派力量组成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3)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的抗美斗争。
①概况: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之父”,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
②结果: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
(4)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①背景: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墨西哥进步势力为维护宪法作出了不懈努力。
②内容: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对外捍卫民族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③影响: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3.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例题】卡德纳斯认为,墨西哥并不存在一个共产主义政府。我国宪法是民主的和自由的。的确,其中有些温和社会主义的特征,比如有关国家领土和劳资关系的部分。然而,这些并不比其他民主国家甚至那些保存君主制度的国家更激进。这说明卡德纳斯改革 ( )A.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改革 B.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不利于维护国家主权 D.没有注意保护工农大众的基本权益
【解析】选A。相对而言,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属于比较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注意保护工农大众的基本权益,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A项正确。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拉丁美洲的民
主革命与改革
背景
概况
印尼反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背景及概况
华夫脱党领导下的
埃及民族独立运动
摩洛哥里夫人民与西、法殖民军的斗争
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斗争
背景及概况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墨西哥卡德萨斯改革:对内措施、对外措施
印尼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印尼民族党领导的独立运动
圣雄甘地及其思想
运动进程:三个阶段
华夫脱运动
从独立立宪到护宪运动
意义及特点
1.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相同的理想”指的是( )
A.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A
2.甘地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发生了华夫脱运动、墨西哥卡德纳斯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他们涉及的主题是( )
A.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B.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C.资产阶级改革 D.反殖民主义斗争
A
3.非洲国家在1870年之前从来没有被欧洲国家占领过。然而,在1914年只剩下两个非洲国家仍然保持着独立,没有变成欧洲国家的殖民地。这是因为( )
A.帝国主义阶段的侵略要求
B.非洲国家的资源丰富
C.欧洲列强思想认识的转变
D.殖民者实力显著提升
A
4.有学者指出,由于独立前经济基础落后、资本主义因素薄弱,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由于宗主国局势变化而发生的“早产”革命。革命仅使得土生白人取代宗主国贵族,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由此可知( )
A.拉丁美洲革命并未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革
B.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尚未真正完成
C.欧洲殖民统治激发了拉丁美洲人民的反抗
D.拉丁美洲各国开始进入现代化的启动阶段
B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中,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运动逐渐与下层人民群众的运动更广泛地结合,不少国家进一步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这反映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
A.深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B.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C.反帝反封建是其主要任务
D.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类似
A
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 态度改变,习惯就改变; 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
——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