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新) 说课课件:3.1《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新) 说课课件:3.1《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2-02 21:2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学评价教学设计说明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和分式方程打下理论基础。
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会判断某个确定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
(2)、 能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一次方程。
(3)、从具体情景中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的意义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等量关系并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一 教材分析:  因为学生已经在小学初步接触了方程的概念,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式、合作式教学。但是由于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能力有限,所以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组展示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二、教法、学法:三教学流程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为什么?
自主学习检测一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自主学习检测二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解 设乙数为x列方程3x+1=25(1)甲数是25,是乙数的3倍还多1,问乙数是多少?
自主学习检测三(2)一个储蓄所五月份收到存款770.4万元,是四月份的2倍少2.1万元,求四月份收到存款多少万元?解 设四月份收到存款x万元列方程2x-2.1=770.4
方程x+2=3与x-5=2,当x的值为多少时能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X=1时能使方程x+2=3左右两边相等X=7时能使方程x-5=2左右两边相等自主学习检测四分组展示交流讨论  留五分钟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目的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设计了三个教学点含有 未知数 的 等式 叫做方程 未知数等式两者缺一不可教学点一: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即指数)是1,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条件(2)未知数的次数是1(3)是整式方程三者缺
一不可(1)只含一个未知数教学点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先把所要求的量用字母x(或者y等)表示,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所要求的量的等式,叫做建立方程。教学点三:建立方程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教学点四:方程的解检验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2x(x-1)=x+2的解?
(1)x=2 (2)x=3解:(1)把x=2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
(2)把x=3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
左边=2×3×(3-1)=12,
右边=3+2=5,
左边≠右边。
所以x=3不是方程2x(x-1)=x+2的解。 左边=2×2×(2-1)=4,
右边=2+2=4,
左边=右边。
所以x=2是方程2x(x-1)=x+2的解。
练习反馈引导学生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是什么?
(3)会判断一元一次方程和识别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小结归纳 上升理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作业85页习题第 2, 3 题作业布置课后进一步加强、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而且注重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四、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老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就此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五、教学设计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