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学习目标
1、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基本情况,认识秦的统一的原因。
2、知道秦开创皇帝制度,推行郡县制,并建立一套官僚体制及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3、掌握秦始皇加强和巩固统一的措施。了解这些措施对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的作用,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其意义。
壹
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六王毕,四海一
一、秦灭六国
地处西北边陲的秦国是如何逆袭的?
材料一:(白起)诛屠四十馀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遂入围邯郸,使秦有帝业。
——《史记》
1、分析材料,归纳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条件。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彊。 ——《史记》
1.广大民众企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
材料三:秦王赢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才能。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相传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赢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3.嬴政用人,只重才能。
材料四: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
——《史记》
4.嬴政采用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
① 先灭弱韩:前230年
② 离间灭赵:前228年
③ 水灌灭魏:前225年
④ 王翦灭楚:前223年
⑤ 北灭燕国:前222年
⑥ 完胜灭齐:前221年
10
年
特点:先弱后强
先近后远
远交近攻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秦灭六国形势图
2、读地图,指出秦灭六国路线,并说明秦灭六国采取的策略
建立者:
建立时间:
地位:
都城:
秦 朝
嬴政(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
咸阳(今陕西咸阳)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公元前259—210)
3.阅读教材,找出秦朝建立的三要素
至此,自西周以来的分崩离析的分裂局面宣告结束,天下重新归一,大秦帝国诞生于世。
——马平安《走向大一统》
从此,自春秋战国以来生产破坏、人众流亡的战争局面,可以大为减少。人民可以在比较安定的环境里生产和生活了。从此,东方的盐铁和海产、南方的木材和矿产、北方的马匹和牛羊可以流通了。这对巩固和发展经济和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吴晗《中国历史常识》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秦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
各民族交流和发展
4、结合材料和教材,谈一谈秦朝统一的意义有哪些?
贰
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百代皆行秦政法
思考:统一后的秦朝如何解决春秋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以建立有效统治?
王室衰微
应加强君主权力
诸侯争霸
应加强中央权力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确立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
1、读图,思考嬴政针对“王室衰微”采取什么措施,并结合材料归纳这一措施的特点。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
自称为朕,命令称为制、诏印称为玺
①皇位世袭
②皇帝独尊
③皇权至上
三公
皇帝
九卿
太
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太尉
丞相
御史
大夫
行政
监察
军事
.
太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统领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及官府手工业
2、思考:嬴政总揽全国一切大权,难免分身乏术,他在中央实行什么制度辅助自己?
特点:①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②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集权于皇帝。
3、读图,思考嬴政针对“诸侯争霸”采取什么措施,并将其与分封制进行比较。
分 封 制 郡 县 制
地方官员产生
影响
易形成分裂割据,威胁中央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世袭产生
皇帝任免
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开创了此后我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郡(守)
县(令或长)
乡、里、亭
行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地方机构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皇帝
御
史
大
夫
丞
相
太
尉
郡(守)
县(令或长)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图示
意义: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君主专制的基本格局,自秦代开创后,历代王朝基本沿袭。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郡县制
三公制
皇帝制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皇帝专断独裁
地方服从中央
乡里亭
中央集权
叁
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一统格局承后世
【在原楚国时】御史大夫:我的车辆才进入原楚国境内就脱轨了。
【在原韩国时】御史大夫:我本来准备找个旅店休息一下,可是旅店老板却以不能识别身份凭证上的文字而拒绝我入住。
【在原魏国时】御史大夫:我的圆形方孔钱竟买不了那儿的东西!
【在原赵国时】御史大夫:我定做了一套长袖衣服,结果拿回来一看竟然是短袖;买回来一袋水果,结果发现水果缺斤少两。
【在返程途中】御史大夫:我一不小心被流窜的匈奴人洗劫一空。
车轨不统一
文字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度量衡不统一
边境不安定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御史大夫微服私访,到被征服的六国境内去考察各地的风土民情。回到咸阳后,他向秦始皇反映了许多问题。
文字不通
语言不通
度量衡不统一
道路宽窄不一
货币不同
边疆危机
社会
问题
秦统一后面临的社会问题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1)措施:统一文字为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2)影响: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各国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又将非议朝政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土全部坑杀。这就是“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的影响:“焚书坑儒”虽然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成功,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但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不利于社会发展。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圆形方孔铜钱
统一货币——秦圆形方孔“半两”铜钱
度:长度单位
秦一尺约23.1cm
量:容积单位
秦一升约202ml
衡:重量单位
秦一斤约为今250g
统一度量衡——秦圆形方孔“半两”铜钱
意义
2.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交流。圆形方孔这一货币形制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车轨(车同轨)
秦驰道
措施:大修驰道,拆除路障; 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车同轨)
有利于车辆畅行无阻,交通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统治。
3.交通:统一车轨,开凿灵渠
秦始皇还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灵渠
秦朝规定了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车宽约为今天的1.4米。
①南征越族,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②北击匈奴,在原有北方诸侯国长城基础上修筑西到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4.军事:统一岭南,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作用:更好地抵御了匈奴,巩固了边防,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但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加重了百姓负担。
拓展延伸
越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民族,分布在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秦统一六国以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等数郡,迁徙中原50万人,到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观察秦朝疆域的范围,说说其都城所在和疆域四至。根据课本,归纳朝统一的意义?
海暨朝鲜
临洮羌中
北向户
阴山、辽东
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经过了汉代的完善和巩固,又继续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地作了修正。
——《剑桥中国秦汉史》
①国家版图: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框架
②制度: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领域 措施 影响/作用
文化
经济
交通
民族关系
陆路: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水路: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统一文字:将小篆作为通行文字
北方:统一岭南,设郡
南方:北击匈奴,修建万里长城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扩大国家管辖范围,维护国家安全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归纳小结
统一货币:以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全国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量同具)
秦灭
六国
原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民心所向;商鞅变法;善用人才
巩固
统一
公元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①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
②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小篆)
统一车轨及道路宽度;开凿灵渠
派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统一岭南,在越族地区设郡管理
课堂小结
过程
意义
政治
经济
文化
交通
民族关系
秦统一中国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课堂练习
1.(2023·山东聊城)“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人物,创立了(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皇帝制
D
2.(2023·四川南充)秦实现统一后,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其中掌管监察事务的是( )
A. 御史大夫 B. 太尉 C. 丞相 D. 刺史
A
3.(2023·江苏镇江)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其中秦朝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皇帝制
C. 郡县制 D. 三公制
C
4.秦朝的道路建设大致分为两类,直
道主要用于军事,从咸阳通往九原郡;
驰道主要用于交通,以咸阳为中心通
往全国各地。据此可知秦朝道路建设的目的是( )
A. 促进民族交融 B. 巩固国家统一
C. 推动江南开发 D. 扩大城市规模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