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比热容同步练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3 比热容同步练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23 19:2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3 比热容(1)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比较大的特点。而沿海的广东,冬天穿长袖,夏天穿短袖,温度一年四季却相差不大。这是为什么 出现这种现象是偶然还是存在某种必然联系
【基础堂清】
1. 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若将一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是    。水凝固成冰后比热容    (选填“改变”或“不变”)。
2.我国北方地区大多装有暖气,一般采用热水循环的方式取暖。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也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    ,在降低或升高相同的    (选填“温度”或“热量”)时,质量相同的水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
3. 阅读教材P12小资料“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如表所示。
单位:J·(kg·℃)-1
物质 比热容 物质 比热容
水 4.2×103 铝 0.88×103
酒精 2.4×103 干泥土 约0.84×103
煤油 2.1×103 铁、钢 0.46×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色拉油 1.97×103 水银 0.14×103
沙石 约0.92×103 铅 0.14×103
拓展① 小旋从上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效果比较好
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
D.质量相同的铜和铁,升高相同的温度,铁吸收的热量多
拓展② 小张同学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A.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夏天在河里洗澡上岸后会感觉比较冷
B.液体的比热容一般比固体的比热容小
C.在夏天正午时,沙子的温度高,内能比水大
D.相同体积的铁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要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4.以下事例中与“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
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B.城市内修建“人工湖”
C.夏天,在道路上洒水降温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5.关于比热容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B.跟物体温度变化的多少有关
C.跟物体吸、放热量的多少有关
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以上因素无关
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加热器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比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B.若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比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C.甲液体的比热容一定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D.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甲的比热容一定小于乙的比热容
7.图甲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为达到实验目的,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装入     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
(2)本实验中,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来体现的。若加热时间相同时,可以通过比较水和煤油     来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3)记录数据并绘制出两种液体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得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素养日清】
8.如图所示的是冬天人们常用的电热水袋,使用十分方便,充电加热后,能够放热较长时间,其内部液体主要成分是水,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性质;若该热水袋装有1 kg的水,充电加热后温度为50 ℃,使用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到20 ℃,则此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
9. 近年来,手机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各厂家在提供高性能手机的同时,不断研发散热系统,这主要是防止手机CPU发热,导致运行变慢。图为某厂商生产的配有“水冷循环系统”降温的智能手机,这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假设一段时间后,该系统内0.03 kg的水温度升高了20 ℃,则水吸收了    J热量。[c水=4.2×103 J/(kg·℃)]
10. 某物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0 ℃
B.在AB段物质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C.在B点和C点的内能相等
D.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小
11.如图所示,这是济南和青岛两市同一天的天气预报,由图可知:济南和青岛这一天都是晴朗天气,但济南的温差明显大于青岛,从物理学角度看,这主要是因为 ( )
A.海水的密度比砂石的密度小一些
B.海水的内能比砂石的内能大一些
C.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
D.海水的温度比砂石的温度高一些
12.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两种液体A、B,并且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如图甲所示。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    相等的A、B两种液体。
(2)实验时通过比较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加热到4 min时,液体B的温度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是    ℃。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液体A的比热容与液体B的比热容之比为    。冬天,如果你想自制暖手袋,选液体    (选填“A”或“B”)作为供暖物质的效果更佳。
(5)上述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转换法和    法。
【参考答案】
1.1 kg水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4.2×103 J 4.2×103 J/(kg·℃) 改变
2.比热容大 温度 多
解析: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与质量相同的其他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3.B D
4.C
5.D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多少以及吸、放热量的多少均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6.D 解析:升高相同的温度,由图可知甲液体加热的时间短,吸收的热量少,故A错误;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故B错误;由于题中没有给出两种液体的质量大小关系,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故C错误;若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则甲液体的比热容一定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故D正确。
7.(1)自下而上 质量
(2)加热时间 升高的温度
(3)水
8.比热容 1.26×105
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电热暖手袋用水为介质;Q放=cmΔt=4.2×103 J/(kg· ℃)×1 kg×(50 ℃-20 ℃)=1.26×105 J。
9.比热容 2520
10.C 11.C
12.(1)质量
(2)加热时间
(3)42
(4)2∶1 A
(5)控制变量
解析:(1)为控制变量,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
(2)因为使用相同的加热器,故实验时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温度计分度值为1 ℃,读数为42 ℃。
(4)同时加热5 min液体A和液体B吸收的热量一样,因此有QA=cAmΔtA=20 ℃×cAm=QB=cBmΔtB=40 ℃×cB,解得液体A与液体B的比热容之比为2∶1;A的比热容大,质量相同的A、B液体降低相同的温度,A放热多效果好,故应选择A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暖物质。
(5)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运用了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