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祭司神殿征战弓箭是谁的从前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一切又重演
周杰伦
爱在西元前
在亚洲西部,分布两条著名河流,她们分别是:
地理位置:
地形:
地处亚洲西部,濒临地中海和波斯湾
狭长地带,形似一弯新月,而且土地肥沃,故称“新月沃地”。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但河水流量不稳定。干旱少雨,两河沿岸的农业更多依靠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统。
水源: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苏美尔人,是历史上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早期的定居民族。他们所建立的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同时也是全世界已知最早产生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约结束在公元前2000年,被阿摩利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
知识拓展:两河流域早期的定居民族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12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太阴历、七天一星期制度
文明成就:
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用小尖棒在潮湿的泥版上压刻字迹,笔道近视楔子的形状。
(3)数学:
六十进制
六十进制是以60为基数的进位制,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古闪族,后传至巴比伦,现仍用作纪录时间、角度和地理坐标。其他文明也有使用六十进制。
(1)建国:
约公元前3500年
(2)统一:
大约公元前24世纪
苏美尔人石刻像
楔形文字
阿卡德国王统一
阿卡德国王像
衰亡:
此后,两河流域遭受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波斯攻入巴比伦
亚历山大占据巴比伦
产生小国
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
被
灭
亚述帝国
波斯帝国灭新
前24
世纪
前
3500
前18
世纪
前
1595
前
539
新巴比伦王国
二、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时间:
公元前18世纪
2、统治措施:
完成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典。
3、意义: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完成统一的汉谟拉比
古巴比伦王国
人物扫描
汉谟拉比几乎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掌握军队。他极力神化自己,自称“众神之王”汉谟拉比还大兴水利,他在位的好几个年头都被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汉谟拉比死后,国内各种矛盾激化,许多地方发生暴动,国力逐渐衰落。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
正文共有282条,从中可以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 商品经济 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左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
反映了当时社会里,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于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虽然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痕迹,但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请简单分析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反映了当时奴隶主的特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反映了当时社会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采用的刑罚十分残酷。
说明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是:
维护奴隶主利益
3、影响: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自然
环境
位置
气候
河流
新月沃地
文明历程
政治: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文字: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
建筑:空中花园
历法:太阴历
其他:……
文明成就
1.最早在两河流域建立国家的是
A.苏美尔人 B. 阿卡德人
C.非尼基人 D. 西伯来人
2.两河流域的两河是指
①尼罗河②幼发拉底河③底格里斯河④恒河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A
A
3.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连河流域是在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19世纪
C. 公元前18世纪 D.公元前16世纪
4. 对古巴比伦王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19世纪统一两河流域
B. 汉谟拉比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
C. 古巴比伦王国是奴隶制国家
D.空中花园是其文明的象征
C
A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