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现代文阅读(散文)-2024-2025学年中考专题复习汇编(湖北专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现代文阅读(散文)-2024-2025学年中考专题复习汇编(湖北专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3 20:4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现代文阅读(散文)
散文知识精讲
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考点及应试分析: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
(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1)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2)顺序
考题形式:(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形式(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的顺序分析部分)。
形式(2)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3、品味语言
(1)字词含义:
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这个考点是今年的必考题。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见考点5分析)。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表达方式的作用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景物描写,主要考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5、表现手法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②咏物类——托物言志
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边塞类——真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6、发展性考题
(1)仿写
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
答题要点: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例句的基本思维模式是:XXX 对象在XXX条件下,XXX怎么样。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就是这个公式的叠加使用,我们可以考虑: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2)谈感受
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
①对描写对象;②对人物情感;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④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a、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b、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c、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3)续写
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启发考生答题的的思路,往往在原文上。
散文阅读题型精练
一(2024·湖北十堰·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海葡萄
刘边江
①阳台上的那盆海葡萄是儿子前年去海南出差带回来的。知父莫若子!我喜欢侍弄些花花草草,不是因为我有多闲,我是把它当作工作之余一种调节身心的方式。再有,自己祖辈是农民,搬到城市生活后,发现一星点泥土也会让人感到大地的芬芳。
②说起葡萄,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是新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葡萄原产于西域,在汉唐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如今,葡萄、葡萄干、葡萄酒,给人们生活平添了不少丰富的滋味,葡萄也成为农家院子常见的植物,它夏能遮出一片阴凉,秋能收获几多果实,还是一道绿油油的乡村风景。
③海葡萄,起初这个名字对于我是陌生的,它是不是和葡萄一样也来自友邦?海葡萄,不是我们常见的葡萄。葡萄的叶子像枫叶,而海葡萄的叶子却是卵圆形的,大小如成人手掌,叶面油绿油绿的,背面的叶脉鲜红如血,而它的果实与葡萄有三分相似,也成串串,不同的是海葡萄串串小,且是上下一般粗的。A那年,儿子刚拿回来时,我以为南方的植物北方养不活,儿子说它在海南是做防风林和马路景观的植物,沙滩、瘦地都能种活。我没有反驳,阳光足雨水多的海南,那是热带气候,大多种子落地都会生根。到咱北方能不能存活就很难说了,单是严冬就是难以越过的关口。B我将心中的疑虑与海葡萄一同移栽在花盆里,浇足定根水,放在阳台上,一家人也都关注着海葡萄。
④第二天,海葡萄最下面的叶子开始发蔫,那一小串果子却依然油光透亮。过了几天,叶子开始发红,像一层铁锈生在上面,叶脉也变得暗淡许多,我伸手摸着叶子,粗糙得有点扎手,犹如父亲那双因岁月缩水枯萎布满茧子的手——我心生一丝伤感。
⑤过了十多天,海葡萄的叶子开始脱落,从下往上,一片接着一片,无声落地,在枝上只留下浅浅一个椭圆形的疤痕。令人惊奇的是,那一串果儿仍然长得绿莹莹。我想,果儿是树的孩子吧!而叶一定是父亲。平时,它承阳光沐雨露,为孩子提供生长的水分与营养;有变故时,特别是当水分营养缺少时,它便____了自己,尽可能地为孩子们延续生活。它的____,是为了孩子的生。叶的____,是自然进化的规律,无论动物还是植物,包括我们人类莫不如是。我拾起一片落叶放在掌心,细细地看着,它已经暗红的血脉,仿佛与我手的血脉相连。
⑥大约过了一个多月,海葡萄缓过来了,顶端长了新叶。又过了三个月,养在屋里阳台上的海葡萄的果实从下往上开始成熟,先由绿变白,再一点点变红。我摘下一些,放进盘子,我们全家人很有仪式感地品尝来自南方的奇果。我拿了一粒放到嘴里,果皮有点硬,待咬开,一股清香充满味蕾,比葡萄甜,有点桂圆、荔枝甚至香蕉的味儿。
⑦儿子一连吃了好几粒,边吃边说,海葡萄营养价值高,有“植物鱼子酱”的美誉。
⑧只是,第二年海葡萄没有结果,我想它可能还处于适应过程中,只要活下去,就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我精心侍弄它,也在心里静静地期待着。日出日落,我与海葡萄相伴,我知道它时刻归向大海的心思。但在盛夏,它不忘伸出枝叶,挡一挡窗缝溜进来的骄阳;在严冬,会生出一片绿意,让失色的季节生机盎然……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3-12-1)
1.内容会梳理。请梳理海葡萄叶子生长情况,将下面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2.词义能辨析。请结合语境,将“陨落”“牺牲”“枯萎”三词回填到第⑤段横线上。
3.句段要理解。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第①段交代种海葡萄的两个原因,一是种花草调节身心,二是种花草提醒自己不忘本的同时,感受自然的美好。
B.第②段写大家熟悉的葡萄,既顺势引出海葡萄,也吸引读者下读,对海葡萄充满阅读期待。
C.第③段A处划线句表明,儿子的理由说服了“我”;所以,“我”种下了海葡萄并关注它的生长。
D.第⑧段点明“我”精心侍弄海葡萄的心理,既在于开花结果的期待,也在于它对环境的美化作用。
4.写法应品悟。读第④⑤自然段,分析本文是如何内容照应或情感呼应的。
5.劳动学移栽。第③段B处划线句暗含海葡萄移栽的主要环节,请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经验,分步简洁说明海葡萄移栽的完整过程。
二(2024·湖北武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不费力的教育
汤馨敏
①初春某日,我坐在那个倒立着的花盆上面,看着阳台上的一棵月季。两年前,它还是一棵二十多厘米高的牙签苗,现在却长成了一个两米多高的大家伙。
②这棵牙签苗是买其他几株品牌月季苗时店家送的,品种未知,我当时有分别心,把几颗品牌月季分别栽在好看的盆子里,用的土也是昂贵的月季专用土,这棵赠品苗就随手往沟里一栽,浇了几次水,就把它忘记了。过了几个月,那几棵品牌苗都被我养死了,而这棵赠品苗却见风长见雨长,一直长成一个巨无霸,春天的时候,它开了一片花海。
③阳台上这番景象,让我纳闷了很久。
④此时,距离最初管理这个园子,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年。这四年里,我养死过很多植物,目前生长旺盛的,都是低维护植物。它们见土就长。我花在这些植物上面的精力非常少。那一棵特别旺盛的月季,就属于月季里的低维护品种。
⑤我渐渐发现:好的园子,都养得不费力。其实,育儿也是这样的吧。
⑥一位妈妈跟我吐槽,她每天管儿子,管到想吐的地步。她是怎么管的呢?每天早上六点起来做早餐,七点把他喊起床,然后把要穿的衣服放到旁边,放好洗脸水,挤好牙膏,擦脸霜的盖子帮忙拧开……就这么一个早晨,你大约可以推导出她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那是满打满算围着儿子转的一天,儿子做作业她坐旁边陪着,儿子上奥数课她就在后面听,儿子学打羽毛球她就陪着练……更要命的是,这样的付出,却没有换来儿子的感激。进入青春期的儿子非常反感她的控制和干涉。儿子感觉做什么都被盯着,在学校不自由,在家里也不自由,事事跟她对着干。
⑦这就是太费力的养育。这个妈妈在不知不觉里,把儿子变成了一棵高维护植物。如果按照这个模式进行下去,她的余生都会非常辛苦。她的儿子也会因为一直被她逼迫着学习,没有目标和主观能动性,成为一个的被照顾的对象,永远依赖她给予的高维护才能存活。
⑧我给她支招,如果你想过过痛快的日子,如果你想给儿子一个改变的机会,那就从明天开始降维,制定新的家规:早起自己设闹钟,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前一天晚上放在床头,作业自己完成,不懂得自己搞懂,打羽毛球自己约同学……
⑨她打断我:“让他自己起床只怕会迟到!我担心他被老师惩罚的!他自己做作业只怕会磨到十二点!我有担心他睡不好长不高呀!”
⑩我说:“迟到就迟到,惩罚会他就长记性了。睡晚了痛苦的是他自己,他得自己承担后果。”
她又说:“他还小啊,小孩子能承担什么后果?我们做爹妈的难道不应该帮着提点他吗?”
我说:“你得学着放手,让他明白,那是他的作业,他的人生,不是你的。”
……
这位妈妈后来怎么样了,不得而知。也许,我这套逻辑对她来说太残酷了。绝大部分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家长提供了一个高维护环境,孩子就会长成一棵高维护植物。
我推崇不费力的养育。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你要帮助他养护好生长的根系:他的目标,他的习惯,他的性格。等他懂事,你要将他唤醒,让他萌生强烈的想要生长的欲望。你要给予他充分地靠自己生长的快感。等到他长大一些,你要学会放手,让他独自在一路的摸爬滚打中变得皮实。当有一天他完全不依赖你的指导和照顾,就能活得很好,这养育,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成功的。
好的养育,这是这样,是不费力的。就像好的园丁,也是不费力的。
6.阳台上让我“纳闷”的景象是什么?结合第①②段的内容简要回答。
7.读第⑥⑦段,分别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概括“太费力的养育”的表现和后果。
8.读第⑧~ 段,简要概括养育费力的原因。
9.纵观全文,说说作者认为父母怎样才能做到“不费力养育”。
三(2024·湖北武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梦中的花园
①梦里一直住着一个花园。当整修院子的时候,我特意叫师傅沿院墙砌了一个长八九米、宽一米的花坛,准备种上紫藤、三角梅、绣球、玫瑰、栀子花……让小院一年四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春意盎然。
②然而,花还没来得及登台,菜却轮番做了主角。婆婆说,花要等开春时栽种才适宜,现在5月份了,不如先种点菜,把黄泥土种肥,花才会开得更艳!就在还没“开封”的花坛上点了黄豆、种了丝瓜。不是留了几块土种菜吗?干吗还要占用我的花坛?心中虽有几分不悦,嘴里却还顺着说“好呀,好呀!”我当然知道,与梦中花园相比,婆媳间的和谐相处更为重要。况且婆婆的理由很充分,我只好放弃。于是,梦中踏歌而来的唐诗宋词,瞬间被谱写成了人间烟火。
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土地是最实诚的,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松土、扯草、浇水、施肥,在婆婆的精心侍弄下,黄豆迎风长成一团浓绿,密密匝匝地紧挨着,微风轻拂,弯如月眉的豆荚若隐若现。这头的黄瓜也不示弱,淡黄色的花蒂下结出手指般大小的瓜,披一身毛茸茸的刺,嫩得要滴出水来。丝瓜的梦想则飞得更高,藤蔓缠绕着细绳,高空走钢丝,玩的就是心跳。其间,有彩蝶翻飞,蜜蜂采粉,蜻蜓俏立,一派田园风光,看着就心生欢喜。
④只是,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菜。待煮了豆荚、炒了丝瓜,拌了黄瓜,那些藤蔓缠绕的往事,在瓜熟蒂落后皆隐于风尘。腾出空土后,我赶紧将盆景中的三角梅、栀子花、月季、绣球花移植土中,占据了舞台中心。暗观婆婆脸色,竟无一丝不快,似乎并未看出我的“小九九”,依旧笑眯眯地,帮着我一起栽种,仿佛眼前的花就是她曾种过的菜。婆婆先在坑里撒上土木灰,铺一层细土,我扶正花树正要填土,婆婆说,等会。又提来喷壶洒一遍水,然后再细心地壅上土。我有点纳闷,您又没种过花,怎么什么都懂呀?婆婆笑着说,我都75岁了,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吗?种花与种菜是一样的道理。天气热,种的时候先洒点水润土,花也好,菜也好,都需要营养呀,施点农家肥长势肯定好。到底姜还是老的辣呀,能由此及彼,推理到位。我不禁深深地吸了口气,似乎闻到了空气中淡淡的花香……
⑤最先的惊喜,是一棵三角梅带来的。树不高大,但枝条舒展,有几枝竟甩到了院墙,缀满了紫红色的花。三片花瓣包裹着淡黄色的花蕊,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美丽。月季则更为含蓄内敛,一丛绿得发亮的叶子,托举着几支深红色的花苞,亭亭玉立,含苞待放。在花树的间隙,婆婆又充分发挥劳动人民的智慧,种了些白菜、青菜和莴笋,皆郁郁葱葱,青翠欲滴。这些花树,被水灵灵的蔬菜烘托着,远远看去,像旋散开的裙摆。青菜摊开巨大的手掌,一些三角梅飘落掌中,宛如裙边的刺绣。角落里还种着一棵小米椒,个小脾气大,只只冲天,红的黄的,挂了一树。花一拨拨地开,菜一茬茬地长,梦中的花园,因花菜共生而生机勃勃、花香四溢。
⑥辛勤劳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获。小菜吃不完,婆婆就晒成各种干菜,白菜干、酸菜干、萝卜干、豆角干,炒肉末或与东坡肉、腊肉合蒸,皆爽脆可口,唇齿生香。有时也送些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几棵蔬菜传递着朴素的情感。
⑦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处处包含着人生哲学。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围坐在餐桌旁,品尝着鲜嫩可口的蔬菜,闻着窗外飘来的花香,聊着那些花事、农事和家事,人间烟火格外温馨。而窗外的小院里,花与菜和谐共生,共同谱写着生活的美好篇章。而我,也在阳春白雪与灯火可亲中,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10.第②段中的“唐诗宋词”和“人间烟火”分别指什么?
11.从第④段中可以看出,婆婆对种花的态度是怎样的?
12.第⑤段中,作者所说的“花菜共生”有哪些表现?请简要概括。
13.作者从婆媳俩一起种花种菜的生活经历中,找到的生活真谛是什么?
四(2024·湖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散步
李娟
①我是腊月二十九晚上回到阿克哈拉的。大年三十我们大扫除了一通,晚上我们一边吃年夜饭,一边商量明天怎么过年。后来妈妈想出一个主意来,她说:“我们一大早起来,穿得厚厚的,暖暖和和的。把家里的三条狗也带上,一起穿过村子进入荒原,一直向南面走,直到走累了为止。”她还说:“这一次要去到最远的——远得从未去过的地方看看。”我们都是喜欢散步的。
②于是,大年初一早上,我们吃得饱饱的上路了。最近这几天天气非常暖和,清晨一丝微风也没有,天空明净地向前方的地平线倾斜。远远的积雪的沙丘上,牛群缓缓向沙漠腹心移动,红色衣裙的放牛人孤独地走在回村的途中。
③除此之外,视野中空空荡荡,大地微微起伏。
④戈壁坦阔无边,我们两人三狗微渺弱小地行走在大地的起伏之中。有时来到高处,看到更远处的高地。起风了,三条狗蹲立在风中向远方眺望,狗耳朵吹得微微抖动。我们把衣领竖起来,解下围巾包住脑门,继续往前走。渐渐走进了一道干涸宽阔的旧河床里。这是一条山洪冲刷出来的沟壑。每年初夏暴雨时分,洪水都会从这里经过,奔向地势低的乌伦古河谷。长长的风刮去平坦处的积雪,裸露出大地的颜色。走在上面,脚下的泥沙细腻而有弹性,背阴的河岸下白雪皑皑。
⑤越往前走风越大,天空越蓝。我妈说拐过前面那座沙丘就会有树。不久后,果然就看到了树。已经走过那么远的空无一物的荒野,突然看到树,真是难以言喻的感觉。在阿克哈拉,以为树只长在湿润的乌河两岸。想不到离水源那么远的戈壁滩中也有。
⑥一共大约十来棵,都是杨树。有三棵在远一点的地方安静地并排生长着,其余的凑成了一片小小的树林。林子里长着芨芨草、红柳和铃铛刺等灌木。我们走出河床,向三棵树那边走去。看到树下有毡房驻扎过的圆形痕迹。这些树离地两米高的地方一点树皮也没有。肯定是被骆驼啃的。虽然裸露着光滑结实的木质,但它们并没有死亡。
⑦出了林子继续向南,风越来越大。快中午了,赛虎和蛋蛋都累得直吐舌头。只有阿黄仍兴致勃勃地东跑西跑,神出鬼没。我们又走上一处高地,这里满地都是被晒得焦黑的拳头大小的扁形卵石,一块一块平整地排列在脚下,放眼望去黑压压一大片。而大约两百米远的地方,又有一个铺满白色花岗岩碎片的沙丘。两块隆出大地的高地就这样一黑一白地紧挨在大地上,相连处截然分明。天空光滑湛蓝,太阳像是突然降临的发光体一般。每当抬头看到这太阳,都好像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一样——心里微微一动,惊奇感转瞬即逝,但记起现实后的那种猛然而至的空洞感却难以愈合。
⑧月亮静静地浮在天空的另一边,边缘薄而锋利。
⑨虽然脑袋上包着围巾,但我的额头和后脑勺还是被风吹得冰冷发疼。咽喉也有些疼。大家便开始往回走。回去的路恰好迎着风,于是我们都不再说话了。满世界只有风声,呜呜地南北纵行、通达无碍。
(选自《我的阿勒泰》 基于命题需要有删减)
14.文章描写了沙丘、 、 等西北特有的自然风貌,展现了 的阿勒泰风光。文章语言 带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有一种原生态的美。
15.请结合加点词谈谈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戈壁坦阔无边,我们两人三狗微渺弱小地行走在大地的起伏之中。
16.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文中“妈妈”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17.本书自序中写道:“对于阅读者,愿你能通过我的眼睛和情感,体会到遥远的阿勒泰角落里的一些生活态度和美好。”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本文主题的理解。
18.近日,央视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完播,这部剧唤醒了人们久远记忆中的田园牧歌、无限憧憬的世外桃源。那么这篇文章引发了你怎样感悟
五(2024·湖北武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态”对了
①朋友说这些日子总是不顺,要周末约出来见见,两个人绕着公园溜达了一大圈,她还微皱着眉,没说出个所以然,只是有点艰难地解释着:“说不上来,好像每件事单拎出来看,都不算个事,可怎么就全赶一块了似的,在心口堵着,可能就是,最近状态不对吧。”差不多的年纪,差不多的困境,她的话说到这里,我大概懂了八成。
②年轻时的我们,几乎是不太会提到“状态”这个词的,那时候的我们每天面对的大都是具体的事情,上学,考试,恋爱,情绪的波动总能找到明明白白的触发点,快乐和忧郁都很确切。痛哭也好大笑也罢,睡一觉,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而过了一定年龄,人们就开始不自觉聊“状态”。若是一个人“状态对了”,那便不必再多问,他会有做任何事的勇气;他也会遇到挑战,也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会站在交叉路口反复思索……可你不必担心他,你知道他终会积极面对。这个“状态”,是一段时光的提炼和总结,更像是一个人核心的“精气神”,它背后隐藏的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根本态度。
③那“态”究竟要怎样,才算“对”了呢?观察身边那些看起来“状态很对”的人,大约都会有些共同点,比如“精力充足”“有行动力”“不容易焦虑”“能沉下心去做事”……大概就是,既松弛,又专注,不管做什么,都很“顺”。前些年去看过一次话剧,出台的都是新腕儿,演得很卖力,却说不上哪儿不对劲,后来想明白了,一句话:话剧腔。拿着话剧腔演,人和戏终究不是完整贴合的,认真是认真,卖力也是卖力,可太在乎“演得怎么样”了,脑子里稍微贪图着点旁的事,眼下这戏里就不算百分百专注,就有缝隙,有破绽,不够真,不够痛快。
④一个人如果杂念太多,太在乎别人的评价,那么日常生活处处皆是掣肘,注意力被四周大大小小的事情牵扯得粉碎,越是小心翼翼,越是处处地雷。而所谓“入戏”,便是“进入状态”,你进入自己的状态,不再花费心力左顾右盼,只是心无旁骛地做自己'的事情,过自己的生活,不为“活给谁看”,只为“自己喜欢”——能在社会关系里“松弛”,也能在做事时“专注”,能活出这个状态来的人,那真是怎么看,怎么舒服,怎么顺畅。
⑤我们多多少少都见过这样的人,他们五官不一定惊艳,身姿不一定完美,但就有种说不出的美感。你或许不清楚这个人的过往,但你似乎能感觉到,这样的人是有感情,有温度的,因此会引人不自觉靠近。
⑥蒋勋曾在采访中提过一件小事。他去一个公司做演讲,有位工程师问他,家里有个女儿,五岁了,想要培养一些艺术细胞,不知道是学小提琴好,还是钢琴好。蒋勋没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反问他每天几点下班,然后说,以后不管多晚下班,你要记得抱一抱你的女儿,你要让她从小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意,这比究竟是学小提琴还是钢琴更重要。蒋勋的建议,其实就是在教这位年轻爸爸如何养育女儿的“态”,有了这个“态”,又何尝担心女儿长大之后不能成为一个有着优雅状态的美人呢?
⑦或许可以这么说,所谓状态,就是一个人在以怎样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还有他自己。它或许很脆弱,需要我们去花力气呵护,但它又很有力量,几乎能奠定一个人生活的底色。
⑧所以,亲爱的朋友,愿你能永远保持一个好状态,愿你真的爱你自己,爱你自己的生活。
19.结合①②段,简要概括朋友所说的“状态不对”的表现是什么?
20.结合③④段,说说作者认为怎样才是好的状态?
21.为什么蒋勋建议那位想培养女儿艺术细胞的爸爸每天抱一抱女儿?
22.结合全文,概括“态对了”对我们的意义。
六(2024·湖北武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人为什么会越休息越累
①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周末的时候,常常起床就是中午,胡乱对付点午饭,心里想着可要好好歇会儿,于是又钻回被窝玩手机,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到了晚上,你发出感叹,一天又这么荒废了。似乎这期盼已久的休息,并没有消除多少疲惫感。
②我也有这种感觉,在忙碌的生活与工作之余,偷得浮生半日闲,按理应该感到放松和自由,可一天下来,心里反而有一种“今天没有做成什么事”的空虚感。我有时也会听听音乐、晒晒太阳,可心里那种慌张与匆忙挥之不去,总感觉自己应该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不然就是在偷懒。躺在床上的时候我会想,是不是应该趁有空拖拖地;刷视频的时候,会有一刻恍惚,觉得自己在玩物丧志;听歌的时候,想起哪个线上课程还没有点开过……看似什么都没做,但心里的千思万绪一刻也没有停歇。一边安慰自己玩一会儿没什么,一边陷入浪费了时间的负罪感里,放松过后总要自责。有时我忍不住感叹,休息不如不休息,好累啊。近年有个流行词叫作“假期愧疚”,就是这种症状,可见不能好好享受闲暇已成为一种现象。
③后来我常想,为什么放松和享受会让人有负罪感?
④我们所学习的和接收到的信息都是努力做正确的事,很少能够听到别人说,你可以做让自己快乐的事。就算有,放松和享受也是达成了某个目标后的奖励。我们总惦记着自己不足于人的地方,要努力赶上,也知道自己离目标还很远,要不顾一切向前冲。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这种暗示,所以哪怕有时间可以休息,一直紧绷着的神经也无法放松。疲惫不只是身体上的劳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紧张感。闲暇时,焦虑和迷茫会占据大脑。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是为了对抗焦虑去随便做点什么事。这才会有休息一天就荒废了一天的感觉。更有时我们把闲暇赋予了效率两个字,打游戏要计算赢了几场,去旅游要把攻略上的地方都打卡一遍,多少次我们的确在玩却没有享受的感觉。
⑤在追逐的路上我们跑得筋疲力尽,却不肯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快乐吗?我的人生非要这样度过吗?在我为自己偶尔的轻松找了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时,我突然觉得很可笑,我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永远要向前转的机器,生怕停下来会错过什么。我所有的紧张和不安,是因为我眼中只有那些做不完的事和完不成的目标。我不敢想象自己错过了多少生命中真正有意义的时刻。
⑥我们背负了太多东西前进,以至于还没有到达,却常常忘了为什么出发。长大后,我们都羡慕小时候无忧无虑,那时可以花一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而现在的我们做所有事都期待一个结果,忽略了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是体验。
⑦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度过每一天,如何感受这个世界。在某一个看着天空发呆的下午,我突然间明白: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不是浪费时间。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写道:“只有闲暇可以让一个人完全拥有属于自己的时光。一个自身丰富多彩的人,在闲暇中才是最幸福的。”允许自己闭着眼睛晒太阳,允许自己简简单单地听一首歌,允许自己停下来感受这一刻风的方向。正是这些看似无意义的事,能让人享受简单的快乐。甚至你会发现,沉浸式的放松过后,你会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⑧如果没有人对你说,你可以停下来快乐一会儿,我们可以自己对自己说。人生的每一刻都可以被珍视,更何况是快乐的那一刻。不必在意看书看进去了多少,睡懒觉睡了多久,只要你愿意,你在这个过程中实实在在感觉到放松和舒展,这就是一段很好的闲暇时光。
⑨当有一天,我们卸下心上纷纷的欲念,才能与本真快乐的另一个自己相逢,才能重新发现这珍贵的人间。
(原文/亦天,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23.阅读文本第①②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假期愧疚”的症状。
24.阅读第③④段,概括我们假期不得休息的原因。
25.第⑤段中“我突然觉得很可笑,我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永远要向前转的机器”,揭示了当代人怎么样的生活状态?请简要概括。
26.阅读第⑥——⑨段,说说我们如何摆脱越休息越累的现状。
七(2024·湖北随州·二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小题。
儒雅竹刻
施立松
①简舍知秋竹刻馆外,馆主朱宏苏把几枝枳椇递给我。我才知道,他刚才在墙角的草丛里走来走去,低头寻寻觅觅,就为找这几枝枳椇。“很甜!”他说,“前两天还极酸涩,经了霜就甜了。”
②那是去年入冬第一天,我在“儒生雅士辈出”的儒雅洋村。古村坐落在浙江象山西部蒙顶山脚下,保存着许多清末的建筑。像一部线装的书,徐徐掀开,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写满了光阴的故事。
③竹刻馆的灰墙,已遍布岁月的痕迹。零度的气温下,院子里养荷花的石白结了厚厚的冰,荷的枯梗败叶像琥珀一般凝固在冰层下。或许就是这一夜之间,风刀霜剑褪去了枳椇的酸涩。
④“小时候一直想在家门口种一棵,撒过几次种子,却都没长出来。”朱宏苏拨弄着手里的枳椇,顶端圆圆的部位,用手指轻轻一搓,露出一粒扁平而光滑的种子。“后来才知道,枳椇是插枝的,春来时,剪枝插,不用怎么侍弄,挺好养活的。这是我十岁那年插的。”他指指头顶的枳椇。
⑤朱宏苏是土生土长的儒雅洋村人,从小在雕梁画栋的老房子里长大,对房子里那色彩艳丽又栩栩如生的雕画十分痴迷。近竹而居,喜欢上竹刻,就像潜藏的基因被唤醒一般自然而然。他打小师从民间艺人石永生,后又进入象山德和根艺美术馆深造,学了一手精湛的竹刻手艺。十年前,他在象山县城自家房子六平方米的车库里,创立了知秋竹刻工作室,算是给自己的作品一个栖居之地。
⑥他创作的仿陶罐系列,有竹的轻盈,又有陶的质感。我最喜欢《桑蚕图》茶叶罐,蚕在桑叶上蠕动啃食,纤毫毕现,鲜活灵动,仿佛能听到沙沙的蚕食声。
⑦几年前春节回儒雅洋村过年,朱宏苏萌生了回村去的念头,为古村重新焕发昔日的生机尽一份心力。可家人不理解:好好的日子不过,折腾个什么劲儿!别人都是走出来,你还要回村去?那时,外地高薪聘请他去负责当地的竹文化产业,资源、待遇,都是难得一遇的好机会……
③那一天,他坐在村边的浩瀚竹海里,看着阳光从竹隙细细碎碎地洒下来,像一张金色的细密的网,林间浮动着的丰沛的负氧离子,让他神清气爽。几个深呼吸后,他决定了,留下来!这里才是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
⑨不久,朱宏苏的简舍知秋竹刻馆在何恭房祠堂落地,成为对外推介美丽儒雅、开展各类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挂牌时,他是欣喜的,又有些沉重。扑面而来的,竟是村民的质疑和误解。
⑩一颗心沉沉地直往下坠。最难受的时候,朱宏苏还是去那片竹林。石隙间,一棵竹子刚刚破土,竹身被石头挤压得有些扭曲,竹尖却笔直向上,这纤弱却又坚韧的小精灵啊!他的心仿佛被稳稳地托住了。事实不必辨别,真诚无须喧哗,他坚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⑩中秋前,他给在外地打工的乡贤打电话,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举办“我爱儒雅”中秋茶话会,谈了自己的感受和规划,赢得大家的信任。再后来,他又策划“儒雅山居”番著烧文化节。儒雅洋村有烧制番薯烧的传统,取蒙顶山甘甜的山水和自家种植的番薯,用独特的制作方法烧出口感醇厚的番薯烧。番薯烧文化节吸引了县内外无数的目光,一时间,来赏儒雅洋村山水古建之美的旅客络绎不绝,为儒雅洋村攒足了人气。
⑩朱宏苏每天都要到竹林里走走,听听竹子拔节的声音,摸摸竹身光滑的绞理,和竹站在一起,生命就丰盈了。他总能从密匝匝的竹丛里,找到他想要的竹秆和竹根。
竹刻馆挂着许多他的作品,巧中带拙,但我似乎更喜欢他的一些“小玩意儿”:细而曲的竹秆上,顶一枚戴着草帽的浑圆如意;竹节上潜藏着一只安静小螃蟹的镇纸;有的像一枚板栗,有的什么都不像,就是好看,浑圆细腻、竹色油亮,像染了岁月的包浆。
《人民日报》(2024年03月27日 第20版)
27.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朱宏苏拟写一个简介铭牌张挂在竹刻馆门口。
28.请用几个四字词语形容一下朱宏苏竹刻作品的主要风格。
29.将古村落比喻为一部线装书,有何妙处?
30.“挂牌时,他是欣喜的,又有些沉重。”请联系上下文为此时的朱宏苏补写一段内心独白。
31.简舍知秋竹刻馆的宣传图册要选一张照片作为封面,请你从下面的照片中选一张并陈述你推荐的理由。
1号照片以竹林为背景,2号照片以竹刻馆旁边的枳椇树为背景,3号照片以儒雅洋村古建筑为背景,4号照片以知秋馆的诸多作品为背景。
八(2024·湖北武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给孩子营造松弛感
①搬了新家,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生活也更加便利。楼下就有商店和超市,需要什么东西随时都买得到。孩子们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明亮、舒适,可以坐在自己的书桌前读书、写作业,不用像以前一样,挤在餐桌上相互干扰。我当然很满意这样的现状,可没想到才住了一周,孩子们却嚷嚷着要回家。“回家?这不就是我们的家吗?”我不明白孩子们的意思。“我喜欢原来的家。这里住着不舒服!”孩子说。怎么会不舒服呢?不论是新家的布置还是小区的环境,都比旧家高档很多呀。可能是刚搬来,孩子们不太适应新的环境?
②追问了大半天,儿子开了口:“在这里太约束了,你不让我们把衣服放在沙发上,不允许我们坐在地毯上吃东西,地上掉一根头发你都要求我们捡起来……”“是的,太累了,还不如在老房子里松弛、自在。”女儿也接口道。
③孩子们这么一说,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爱护新房子是应该的,但如果过于在意,会给自己包括家人造成一种紧绷的感觉,生怕会触犯什么禁忌。而家是让人休息和放松的地方,如果回到家里还要时刻小心谨慎,生怕自己犯错,情绪上很紧张厌烦,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④女儿有个词说得很好——松弛。确实,“松弛”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而拥有松弛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拿住新房这件事来说,想要营造一种松弛感,就要有勇气面对孩子们把房间搞成一团糟糕的状况。有了这种心理预设,可以接受最坏的结果,才能从思想和言行上放松下来。简单来说,松弛感就是一种“允许一切发生”的状态。
⑤看到过一个视频,女孩不小心打碎一个水杯,吓得叫了一声。父母闻声跑过来,看到满地的玻璃碎片,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检查女儿有没有受伤。发现女儿没事后,母亲把女孩抱在怀里安抚,父亲去拿扫帚扫地上的玻璃碴,就连最小的弟弟也忙拿来簸箕,帮父亲扫地。整个过程中没有一句抱怨,更没有指责,好像摔碎杯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就是一个家庭的松弛感。视频中的父母有稳定的情绪,发生任何事都不奇怪,体现出难得的情绪管控能力。面对棘手的问题,能够及时寻找解决办法。
⑥有段时间,我的目光始终被“别人家的孩子”所吸引,整天想着“比学赶超”,不由自主地产生焦虑,对孩子各种要求、各种不满。家庭成员间的情绪是会传染的,于是孩子整天紧张兮兮,生怕不小心做错事被我责骂,家庭氛围简直是剑拔弩张。
⑦“我家孩子其他方面倒还说得过去,开朗、热情,懂得体谅大人,会主动帮我们做家务。只是学习方面不太行,跟我同学的孩子比差远了。”我叹了口气向朋友抱怨。朋友笑起来:“我好羡慕你!你家孩子除了学习成绩稍微弱一点,其他方面都杠杠的呀!”她分享给我一段话:“如果你过于追求完美,习惯于盯着孩子的缺点,总是把他和别的孩子盲目比较,给孩子太大的紧绷感,孩子就会害怕从你这儿得到负面的反馈。更重要的是,不管怎样,他都是你的孩子,你喜欢他好的一面,也要接受他不足的一面,它们是共存的。”
⑧朋友的提醒犹如醍醐灌顶,我又一次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当我们坦然接受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共存,就会意识到人生如旷野,孩子会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轨道,不必急于追赶他人的步伐,也不必因为一时的落后而过度焦虑。想明白了这些,就会让自己舒缓下来,从内到外发出一种松弛感,而孩子们接收到这种讯号,也会跟着放松,于是就有了更多的爱与信任。
⑨人生是一场长跑,想要走到最后,需要长久保持一种最佳的状态。当孩子在生活中产生了厌烦与糟糕的情绪,父母在松弛的状态下能够给孩子清洗掉这些“情绪垃圾”,孩子会带着满满的正能量重新开始。给孩子营造松弛感,让家庭成为温暖的港湾,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生活,反而能找到最适合的方式演绎成长的精彩,在人生的马拉松中保持持久的耐力与爆发力。
(原文/张君燕,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32.读第①②段,说说孩子们和我对“新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33.第③段和第⑧段作者两次提到“自己的问题”,请概括其共同点。
34.第④段中作者说“拥有松弛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请结合④~⑦段的内容,说说怎样才能“拥有松弛感”。
35.综观全文,说说在家庭生活中“营造松弛感”对家长和孩子分别有着怎样的意义?
九(2024·湖北武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的马拉松
①印象中,马拉松作为一个集体项目,不可能为零散的爱好者办一次赛事,因而也就不会有孤独的跑者。然而需求的旺盛、科技的发达,催生了线上马拉松赛,也就有了一个人的马拉松。最近,我就参加了“诗意人生线上跑”上海站马拉松赛。
②现实中马拉松赛必须沿着规定的线路,跑到规定的终点。线上跑则不同,借助比赛软件,你只用专心地跑,手机负责帮你计算时间和里程。参赛者可以在居住地附近自选路线,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只要你跑够42.195公里就是终点,手机会在第一时间发出“恭喜你,顺利完赛”的提示声,并给出完赛成绩。
③那天早上六点三十分左右,我正式起跑。手机显示,同一时段里,全国各地有数万看不见的对手与我竞跑。我努力想象这些素未谋面的对手,他们身份、年龄、性别各异,穿着五花八门的服装在天南地北的某一条街道上默默奔跑……城市的这一角、这一段街道上,我也在孤单地奔跑。
④我曾实地参加过西安马拉松赛,那种热闹壮观的氛围和场面让我印象深刻。这座城市把自己最著名、最有底蕴、最具特色的街道封闭起来,作为马拉松的赛道。成千上万的参赛者和观众汇聚在同一条街道上,形成汹涌奔腾的人潮,给人感觉完全不是一项比赛,而是跑友的狂欢:参赛者在与沿途观众的互动中得到激励,在热烈壮观的场景中受到鼓舞,大多数都能轻松愉快的完成比赛。而我此刻则是一个人在冷冷清清地奔跑。
⑤伴着徐徐冷风、微微寒意,在弯月清辉和昏黄路灯之下,我孤单的脚步发出空灵而有节奏的响声。没有人为我封闭道路、拦住车龙人流,没有观众沿途叫好加油,没有热情友好的跑友相伴,更没有一路的补给保障。我要躲闪着往来的电动车、自行车和匆匆的行人,不时得绕过穿着萤光服装的环卫工人挥动的扫把和扬起的尘土。碰上红灯我得等,遇上拥堵我得绕,遭逢立交,我还得爬一段台阶……一路上的所有障碍和意外的干扰影响,全得自己克服排除,努力保持跑步的节奏和速度,力求以最好的成绩完赛。
⑥更要命的是我看不见对手中的任何一个人,不知道他们的速度,感觉不到你追我赶的气氛,只能按体能以最快的速度奔跑。没有超越的激励,也没有被超越的压力,就容易疲劳和懈怠,只能不断地自我提醒:这段上坡,是不是减速太多了,过了红灯,必须加把劲赶回来;绕过障碍,得紧跑一段,把时间追回来。除了不断提醒,随着距离的延长,体力的消耗,还得不断地自己给自己鼓劲:不能因为时间长了而松懈,不能因身体疲惫而放慢脚步,不能因感觉不适而减缓速度,更不能因为出现难受而放弃坚持。一路跑来,用在自我鼓励上的精力远远超过了跑步的精力。这也让我感到,线上马拉松比实地马拉松更难跑,也更累人。
⑦常听人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跑过实地和线上马拉松后,我觉得人生更像一场孤独的马拉松。没有人为你设计一条平坦的路线、沿途提供补给和保障,也没有人为你开一路绿灯、排除一切障碍。它就是一个人孤独的长途跋涉。除了孤独,人生更无法反悔。在人生这条单行线上,没有回头路可走。一旦起跑,无法重来。只能像马拉松一样,脚踏实地一直向前,所有的当下和眼前都是稍纵即逝,跑过了就永远过去了。
⑧正像马拉松各有各的跑法,人生同样各有各的活法。虽然人生的起点不同,环境条件各异,道路方向、愿望目标也是千差万别,但条条大路都能通罗马,千姿百态都能跑完马拉松。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了独特而不可复制的人生。
⑨马拉松得自己跑,人生之路得自己走,没有人能替代。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己跨过崎岖坎坷,扛起挫折失败,不断地战胜自己的惰性和随时出现的放纵、任性、迁就、懈怠、疲惫,告诉自己,最后的胜利,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跑好人生的马拉松,就是在不断的挑战自己的极限。跑过一个人的马拉松就会知道,其实很多事并不是想象的那么艰难。
36.结合第②段内容,简要概括什么是线上跑。
37.第③段说“我也在孤单地奔跑”,请结合第③④段内容,简要概括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表现我的“孤单”的。
38.读⑤⑥段内容,简要概括作者认为“线上马拉松比实地马拉松更难跑”的原因。
39.读⑦-⑨段内容,说说怎样“跑好人生的马拉松”。
十(2024·湖北武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过年仍热爱
①过年这几天,请问大部分的孩子在做些什么呢
②看电视、玩游戏、放花炮、胡吃海喝。之外呢 没有了……
③当然也有些孩子不一样。嘉嘉在画画,这是他最喜欢的事。大年三十那天画了一整天,连央视春晚都不想出来看。女儿枯子的同学“杨博士”,自从看了电影《流浪地球》后,他把二十万字的小说原著啃完了,正在读一系列科幻书籍,现在开口闭口就是物理量子等专业术语。强强在鸡窝里呆了一天,他先是观看一只鸡下蛋,然后又观看一只鸭子下蛋。对城里长大的他来说,舅爷爷家的鸡窝真是世界上最有趣的地方。
④我们家的枯子小姐,则在跟芭蕾死磕。而她死磕的这些做派,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大年三十那天下午,桔子去爸爸家,本来准备在那里陪爸爸看春节晚会,结果到了傍晚,想起这一天只顾跟姐姐玩,还没有跳舞,爸爸那边没有舞蹈鞋也没有把杆,音乐也不齐,坚持要回来。她是七点过几分回到我家的,立马开练,到春节晚会开始,刚好结束这天的练习量。
⑤大年初一,桔子起床后,发现我在烤火桌旁看书,吃了点早餐就开始跳舞。她也不管那天是什么日子,要我帮她压脚背,把我训得像个孙子。她嫌我应付,不给力,大声说:“你压啊!用力压啊!你早上没吃饭啊!把屁股坐上去!坐上去我受得了!”
⑥我当时心想:好你个小丫头,大年初一就跟我横,我倒是要让你长长记性。手里暗自使劲,那家伙应该是感觉到了疼痛,但硬是没吭声,紧咬着牙关,忍着。等到我一放手,她又开始嚷起来:“喂,你这个妈妈怎么就松手了啊!我都没喊痛,你就不能多坚持一会吗 ”
⑦这是大年初一的上午。到了下午,她干了一些别的事情,然后跑到我面前跟我说:“妈妈我跟你商量一个事情,我猜你肯定不会同意。”“你说什么事?”“我还想跳舞,想借你的手机放音乐。”你们说大年初一这理由我能拒绝吗 当然不能。于是,那天,桔子跳了两次舞。
⑧从放寒假到现在,桔子每天都练习芭蕾。没有人逼迫她,纯属自愿。这是很多成年人都难以做到的事情,但是她才刚刚八岁。
⑨热爱是什么 热爱就是上面这些八岁孩子呈现出来的状态。热爱是由心生发。热爱是一条美妙的河,尽管很多地方干涸得近乎荒漠,它只流过少数人的村庄。热爱是内心的饥渴。你很饿,只有在做那件事情的时候你才感到饱足。就算所有的人阻拦你,破坏你,毁灭你,你还是想要义无反顾地去做。热爱是那个人那件事的手里仿佛有糖,总是在吸引着你靠近。就算明知前途微茫,也不能带来任何现实的好处,你就是要靠近。这是一种本能。
⑩一个成人热爱什么,有时连这个成人自己都未必知道。如果这个成人,未曾受过如何养护热爱的训练,如果他已经养成矫饰和藏匿的习性,他是不可能发现隐藏在心里的那眼泉的。如果他连自己也发现不了,他不太可能去发现孩子的泉。就算他能侥幸发现,他的惯性不是去挖掘,而是谋杀它。
而一个孩子热爱什么,那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枯子从来不曾隐藏,她对芭蕾的热爱。洗澡的时候,她喜欢一边开着喷头淋水,一边用手指在玻璃门上写字。有一天她告诉我,她反反复复写的是:枯子爱芭蕾。年前我们去爬秀峰山,在山顶上歇息,她拿起一根棍子在地上写字。写的还是:枯子爱芭蕾。正月初六凌晨,我们一起观看洛桑国际芭蕾比赛直播,看到最后她说:“妈妈,中国竟然没有一个女芭蕾舞演员进入决赛,我要努力,我要成为进入决赛的那个。”
如果我的眼睛没瞎,耳朵没聋,我内心的“雷达”还醒着,就会接收到很多这样的信息。桔子用她的方式,源源不断地告诉我,告诉世界,告诉她自己,她热爱什么,要去哪里。
我小时候,也是一个很早就明白自己去向的孩子。记得十来岁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我感觉我从里到外被一个声音唤醒:我要当一个作家。村里的每个人都说我是疯子。我爹用耳光告诉我不可能。我娘烧掉了我很多课外书。但是,他们终究不能阻挡我对文字的靠近。
我后来的所有时日,都是对那个瞬间的回应。我很庆幸,那年我听到了那个声音。同时也庆幸,那年我的爹娘他们的无力和无为。
因为社会竞争的加剧,因为不少父母的普遍焦虑,如今的孩子,很多都生存在父母过度的欲望、权利和控制下。他们比我们要面临更严苛的挑战。我们的成长功课是在空白的纸上画图,他们的成长功课是要先消化和抹去父母画的图,再画上自己想要的图——很显然,这比前者要难得多。很多孩子,终其一生都会在父母的版图里跋涉,只有心力过人的孩子,才能越过父母的干扰,自由地搭建自己的城邦。
为什么我说过年这几天是发现孩子的好机会呢 因为过年,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开始放松,一般不要求他们继续做作业和弹琴练舞。孩子们可以完全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段撤去了成人世界管制的自由时间,就像河水退去,露出真相的卵石。
世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发现他们的特质,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点亮前行路上的那盏灯,是为人父母最需要技术含量的事情。
(原文/汤馨敏,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40.读①~③段,第③段中的“有些孩子不一样”的“不一样”是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41.读④~⑧段,作者为什么认为桔子对待芭蕾“死磕的这些做派,简直令人不可思议”?请简要概括。
42.读第⑨段,说说“热爱”对人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43.读 ~ 段,说说作者告诫那些为人父母者需要做哪些有“技术含量”的事情。
十一(2024·湖北武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空心的我们,有心地寻觅
① 我曾经对北京大学的新生进行了一项心理测试,其中要求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你觉得人生有没有意义”。不曾料到的是,有百分之四十的北大新生认为生活没有意义。
②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弟弟,他从小聪明过人,13岁通过竞赛保送名初,18岁保送985高校,但刚进大学,弟弟就突然像变了一个人,执拗的想要放弃上学,他告诉我他内心的感受: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对世界的无力。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弟弟和北大新生都属于“空心病”的状态。
③事实上,不仅仅只是某一所高校,某一部分学生患上了“空心病”,甚至可以说我们现在社会上许多人都患上了“空心病”,即使他们有着光鲜亮丽的社会形象,但内心还是空荡荡的,如置身荒野。
④看过王小平所写《我的兄弟王小波》,书中,王小平写了一个特别奇异的瞬间:一个夏天的中午,兄弟俩午睡,却睡不着,王小波像被催眠了一样走到院子里,去看每一道光,每一个微小的景象。王小波就是这样,在无聊的时代,活成了一个“有心”的人,一步步走进星星的万花筒,唱自己的歌,做自己的诗人。
⑤人可以为了生活不断迁徙——从城市到乡村,从草场到荒漠,甚至是凋敝的废墟、荒凉的旷野,人空空荡荡,然而也自然丰泽。什么都可以从无到有,一点点被创造出来。只要元气充沛的感受力还在,永远可以在生活中发现新的、值得记忆的美好。他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生命样态。
⑥那些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曾经即使头悬梁、椎刺股,但梦一般的北大花园中的梦一般的美好生活,在远方召唤和激励着他们前进,而一旦真正来到了博雅塔下、未名湖边,在日复一日的繁琐单调生活中,他们便觉得失去了生活的意义。或许,正是因为这超高的“幸福感”,才使他们觉察到生活的荒谬。他们会逐渐沉沦在单调、繁琐的现实,更有甚者,天之骄子们会选择在大学里躺平。
⑦与此同时,在过去的100年时间里,人类科技突飞猛进,洗衣机、洗碗机、微波炉等等,如此众多的发明把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是我们却越来越难以感觉到快乐。进化心理学对此的解释是,在人类整个进化史中,我们所面临的就是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因此我们的心理已经被调整到去适应这种环境——即从劳动中获得心理奖赏。而现在安逸舒适的生活是从来不曾有过的,我们的心理还来不及去调整,我们长期得不到心理奖赏,于是我们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了。
⑧其实,我的身边,就有不少挣扎和寻路在青春荒野的孩子,他们问我:“老师,人类存在和发展,到底有多大的意义?人需不需要一个动力去好好生活?”
⑨我认为,二十岁的年纪,正是全身心的饥饿。对学习,对生活,对所有一切,都应该如狮搏兔,对这些年轻的生命而言,生活是一场盛宴,它应该是一场盛宴,如果它不是,那么就用丰富多彩的食物塞满它,让五彩斑斓的佳肴摆满青春的盛宴。
⑩我告诉这个迷茫的孩子,给没有意义的世界赋予意义,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可是,赋予一个意义,真的对世界有意义吗?”
“不要问世界,只问我们自己。敞亮我们的心,世界才能敞开并具有意义,否则它只是默默寂寂。”“还在迷茫阶段的时候,怎么可能找得到明确意义呢?给自己一个远方好了,不要问现在做的事情有意义还是没意义,有用还是没用,只管往前,只管奔跑,让自己缓慢而坚定的成长。”
当一个人真正认清生存的荒谬性后,不得不面临这么一个选择时,他才会发现,他对“人是谁”的探索直至此时才真正步入正轨,他的人生之旅直至此时才有了方向。
44.读①~③段,简要概括“空心病”人的特点。
45.读④~⑤段,说说文中的“另一种生命样态”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46.读⑥~⑦段,请简要概括出现“空心”的原因。
47.读⑧~ 段,说说作者认为怎样做才可寻觅到“有心”?请简要概括。
十二(2024·湖北襄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灯如红豆
①纪昀有言:“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后,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盏灯好看,而且也明亮。更主要的是它有个调整亮度的开关。这是父亲做了生产队会计,村里给买的。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书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选文有删改)
48.文章开头引用“灯如红豆最相思”这一句有何作用?
49.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小油灯” 相关人物 给“我”的启迪
第一盏 母亲 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会越来越明亮。
第二盏 ① 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
第三盏 女同学 ②
50.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地去睡觉。
51.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2.如何理解文中“把灯和书联系起来的纪昀,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这句话?请根据文意进行阐释。
十三(2024·湖北襄阳·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社区的早晨
肖复兴
①社区的早晨,即使酷暑,炎热如火,依然人气很旺。旁边的几个大小超市,进进出出的人最多;银行和邮局里,人也不少。在新型的社区,这些配套的服务设施都在跟前,和住宅只隔一条小马路,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意思的是,这几处, 见到的大多是老人。只有社区大门前的马路上,不停穿行着三轮电动车和摩托车,骑车的是清早第一拨送快递的年轻人。社区的甬道上,奔跑的快递小哥,手里提着各种包裹和塑料袋,头盔下滴落着汗珠。
②社区的早晨,年轻人上班之后,基本上是老人的天下。
③超市里,还能见到老头儿,银行和邮局里,则绝大多数是老太太。很明显,各家的财政大权,基本掌握在老太太的手上,老头儿只是帮忙干提东西的力气活儿。当然,这样的力气活儿,不少也是老太太亲力亲为。她们嫌老头儿买的菜挑得不仔细,便自己肩背着大大的提兜,或手推着小车,奔波于超市和社区,累并快乐着。提兜和小车上露出鲜绿的菜叶、淡黄的鸡蛋和这个季节里正上市的红艳艳的鲜桃、瓜纹鲜亮的西瓜。这些丰富的色彩,跳跃在她们身旁,很快也会蹦到中午和晚上的餐桌上,迎接放学、下班回来的孩子们。这一份鲜艳的色彩滤掉了几分夏日的酷热,涂抹着美好一天里的期待。
④这个社区建于新世纪初,算算有小二十年的光景了。最开始入住这里的,大多是外地来北京打拼的年轻人。他们买房的目的很明确,想安定下来,把各自的父母接过来一起住,一来尽尽孝心,二来让老人帮助照看孩子,三代同堂,一举两得。小两口或都来自外地,或一方是本地人,他们的父母,便从外地来到北京,或从北京老城住进这里。
⑤记得去年春末的一个早晨,从超市归来,走进社区,忽然看见一座楼前的小花园一片凋零,有些意外。这家是前几年刚搬来的,买的二手房。主人是一对年近四十的中年夫妇,一眼相中了房前的这个小花园,当下痛快出手,买下了房子。小花园面积有近二十平方米,当初只是稀稀拉拉地种着几株蔷薇。他们锄掉蔷薇,换上满满一花园的月季,还在花园四周围上一圈漂亮的矮木栏。这一切,都是请专业园林工人干的,干得确实漂亮。月季开放的时候,株株挺拔秀气,五彩斑斓,花香四溢。双休日的早晨,能看见他们夫妇俩“你挑水来我浇田”般打理月季,兴致很高。这才过去了几年,月季大多枯死,木栏也都被雨水沤烂,东倒西歪,一片狼藉。小花园以前缤纷花开的盛景,梦一样地随风而逝了。想想,也难怪,他们夫妇俩工作忙,心气远不如刚搬来时那样高涨。小花园,顾不过来了。
⑥今年开春,他们家的小花园又有了生气。凋败的矮木栏全部换成了雕花铁艺围栏,很是美观。枝叶零落成泥的月季都拔掉了,地上铺了一道鹅卵石小径,蜿蜒通向他们家的露台门。小径两旁,摆着几盆天冬草和绿萝之类的绿植,小径周围有限的空地上,种了几株不高的紫薇。荒芜的小花园骤然绿意葱葱,尤其是清晨,露水打湿了鹤卵石小径,打湿了天冬草、绿萝和紫薇树叶,湿润而晶莹,连带着楼栋的四周都清新了许多。
⑦一打听,原来是他们把老丈人和丈母娘从外地请了过来。这一对夫妇忙不过来,便请这一对老夫妇帮忙。小花园,交接班似的,交到了老人的手里。这一切的打理,没有像孩子那样大手大脚请什么专业工人,都是老人自己动手,一点点弄成的。有时候早晨从超市买东西回来,见这一对老夫妇在小花园里忙乎,彼此熟络起来了,便常相互打着招呼。我夸赞他们: “还得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老爷子倒也不客气,说: “那是!家有一老是一宝嘛!”老太太在一旁咯咯地笑。
⑧这天早晨,从超市回社区,路过楼前的这个小花园,看到园子里那几株紫薇开花了。A.花不开便罢,一开就开得茂盛鲜艳,紫红色的小碎花挤在一起,一簇一簇的,那么亲密,风吹过来,摇头晃脑,像是在交头接耳,兴致勃勃地说着什么。想起汪曾祺先生描写紫薇花开的文字:“B.一个枝子上有很多朵花。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嚷嚷。”说的就是眼前紫薇花开的样子,就是他们家老少同堂忙乱又重拾烟火气旺盛的样子。
⑨可惜,这天早晨,没见到这一对老夫妇,很想对他们说说汪曾祺老先生写的这段话。
——摘自《光明日报》(2023年09月04日01版有改动)
53.选文题目是《社区的早晨》,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
54.联系上下文,揣摩第③段句中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效果。
这一份鲜艳的色彩滤掉了几分夏日的酷热,涂抹着美好一天里的期待。
55.第⑤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6.选文第⑧段A、B两处都是对紫薇花开的描写,你更喜欢哪一处?为什么?
57.联系全文,发挥想象:如果“我”在这天早晨见到这一对老夫妇,除了对他们说汪曾祺老先生写的那段话,还会说些什么?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下来(100字以内)。
十四(2024·湖北襄阳·模拟预测)
拓印画里的美
①在松阳,我总觉得自己醉了。那些日子,整个松阳都在蒙蒙烟雨中沉浮。那些青山白雾、黄墙翠竹,总在我眼前不断变幻。我还记得那松阳老白酒,还有包装盒上的拓印画。
②我们那天是坐车上的山。来时有小雨,山上大雾弥漫。下车时看到一个木牌:松庄。四周全是山,松庄就在山底,一条小溪环村,仿佛是轻轻一搂,便把小山村搂在怀中。小溪两边,老屋傍水而建,黛砖黑瓦,青山碧水,那色调宁静、恬淡,有一种独特的意韵。
③屋内泥墙上挂着许多画,我在一幅拓印画前驻足良久。画面仅盈尺,上面有黑乎乎的四个手印,四个大拇指上居然用黄色颜料点缀成四个神态各异的鸭头,或惊呼,或疑惑,或恬静。上方是一只被惊起的肥大白鹅,白鹅右侧散落着几只稚态可掬的小鸭。这一下,画面活起来了。似乎来了危险,白鹅先受惊,扬头振翅欲飞,下面一只黑鸭闻风呼唤自己的孩子,另一只却一脸懵懂,而小鸭们仍然悠然自得,实在是意趣盎然。
④我想,这么有创意的作品,应该出自某位艺术家之手,但画上的落款写得歪歪扭扭。有人从旁介绍,作者是隔壁的村民叶奶奶,已经七十多岁了。屋主人指着边上的一张照片:“喏!就是她。”她穿着咖啡色上衣,黑色裤子,头顶已是白发,两条粗大的麻花辫子却黑得发亮,眼睛笑成了一条缝。主人说,叶奶奶每天早上四点多去田头劳作,每年五月份开始赤脚,一年四季喝自家做的端午茶。她是个爽朗热心的人,隔三岔五给邻居们送一把豆角或者苋菜,所以人缘很好。叶奶奶热爱拓印画,用手掌拓,用手指拓,用脚掌拓,也用蔬果拓,青椒 土豆 菜心 柠檬 苹果 再看墙上,我被另一幅色彩丰富的拓印画吸引住了。那是一个粗糙的瓦罐,里面插着一把摇曳的山花,红的、黄的、紫的,重重叠叠,散而不乱。枝干纤细,花朵肥大,每一朵花都是抽象的,但簇拥在一起的花,又似乎构成了一朵更大的花。我受到了感染,似乎听见了画里的笑声和歌声。那笑声与歌声一浪一浪地涌过来,使我陶醉。
⑤我还沉浸在想象中,主人轻轻拉了我一把,用手指指另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赤膊的老人,坐在自家门前,古铜色的皮肤,头发花白。主人说,这位叶阿公更年长,今年八十多岁了。那天主人请村里人来作拓印画,叶阿公来了,从山上摘了茶叶,拓了四幅作品,分别表现山村的春夏秋冬,一鸣惊人。我一边听,一边品味墙上的画。不得不佩服叶阿公,这些叶子在他的手中千变万化,形态、疏密、层次、色彩、方向,无不恰到好处。这纷纷落叶昭示着四季更迭,昭示着自然的法则,也流露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气息。边上的另一张照片里,叶阿公正用一双苍老的手,把蘸满灰蓝色颜料的茶叶压在赭色的画纸上。那种自如、随性、胸有成竹的样子,俨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乡村艺术家。
⑥出门时,我看见叶奶奶充满意趣的拓印画被印在松阳老白酒的包装盒上。这对老人来说是莫大的幸福。我想,创造美的人是幸福的。在这小山村里,老人们老有所乐,他们热爱美,创造美,幸福着自己,也幸福着别人,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58.“在松阳,我总觉得自己醉了”,作者因什么而“醉”,请根据文意完成思维导图。
59.联系上下文,请你说说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这么有创意的作品,应该出自某位艺术家之手,但画上的落款写得歪歪扭扭。
60.小南同学为松阳拍摄短视频,将叶奶奶作为特写镜头。如果再增加一个,你更想推荐下面哪一个镜头?说说你的理由。
A.叶阿公与他的拓印画
B.印有叶奶奶拓印画的松阳老白酒包装盒
61.请给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叶奶奶热爱拓印画,用手掌拓,用手指拓,用脚掌拓,也用蔬果拓,青椒 土豆 菜心 柠檬 苹果
62.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松庄老人的生活态度带给你什么启示。
十五(2024·湖北襄阳·模拟预测)
崇龛的油菜花年年开
杨若
①阳光正好,崇龛的油菜花,开得那叫一个如火如荼、不依不饶。
②崇龛,位于重庆潼南西北部,相传是五代宋初道教学者陈抟的出生地。小小的油菜花,在千年之后,将这里铺染成十里菜花地。而崇龛,也由此跻身旅游大镇。我曾在那里待了好几年,挥洒过无数的青春汗水。后来虽辗转去了外地,但那些年的美好岁月渐沉心底,历久弥香。
③寻了个周末,与几个朋友相约去崇龛,去和田野上最为盛大的花开,撞一个满怀。
④千万不要说油菜花有什么看头。一棵开花的油菜,或许容易让人视而不见。一块开花的油菜地,或许会让人不经意地瞅上那么一两眼。但是,当三万多亩开花的油菜地连成一片,齐刷刷铺展于眼前,你还能无动于衷
⑤三万多亩油菜花的怒放,三万多亩金色的汪洋。田野上的阳光无遮无挡,阳光下的油菜花阵,仿佛金箔,仿佛阳光,金灿灿,明晃晃;那漫天卷地的金黄、沿江绕岸的金黄、令人睁不开眼睛透不过气来的金黄,让人无法不震撼。
⑥我已若干次被这油菜花阵撞击过视觉。我不知道,数万亩油菜花制造的香气可否用“汹涌”一词来形容 那香气如潮水般哗地涌来,将你包围,将你深深地淹没。
⑦炫目而芳香,一桌浩大的春日盛筵,由崇龛这片丰饶的土地负责呈现。置身无涯之绚烂,总会想起儿时唱过的一首歌: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也总会在想起的时候改动一个字,于是那碧绿的河水,就流过了无边的花田。
⑧这片无边的花田是重庆最大的油菜花田,是农民放飞致富希望的田野。除了通过种植油菜新品种实现增收的种植户以外,每年上百万的赏花游客,使村民转身成为“旅游从业人员”。别说开农家乐、榨油坊的,便是路边卖土特产卖小吃的、编了油菜花环出售的老太太,都绽放着油菜花一般灿烂的笑颜。鸡鸭鹅蛋、花生、黄豆、皂角、野葱、菜薹、椿芽、折耳根、蒲公英……一溜儿排开的乡村土货,拽住了行人的脚步。
⑨我们这一行人,有人买了柠檬,有人买了蜂蜜和板蓝根,还有一位,把一根长长的丝瓜瓤挥来挥去。我提回几串清明菜油酥团子、几斤甜到心坎的沃柑。
⑩碧绿的河水是琼江水。自四川遂宁和安岳境内迤逦而来的两河碧水,在陈抟山下合流而成琼江。那江,清亮中淌出绿来,缠绕着油菜花的黄。泛舟琼江,桨声中,穿过春天的十里画廊。水边,小草又一次返青,老树吐出新芽。一袭白衣衫的白鹭,三三两两,或涉水嬉戏,或展翅上青天。
“快看快看!”我喊。两只黑色小水禽莅临。黑水鸡 野鸭子 紧贴水面,片刻炫技似的超低空滑翔后,落在水面上。小身子随波浪一起一伏,说不出的可爱,说不出的自在。至于船上抛来的惊呼,以及手机、相机的“咔嚓”声,概不理会。
油菜花田里还有观光小火车。乘小火车,坐上油菜花深处开来的春天专列,去奔赴一次轰轰烈烈的约会。看油菜花海掀起的金色浪涛,看彩色油菜花用粉的、橙的、紫的、白的丝线,在满世界碎金中,编织出片片瑰丽的锦缎。
崇龛的油菜花年年开,我年年去,为田野上,也为内心的那场花开。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4月10日,有删改)
63.【品析语言】本文语言优美,富有韵味。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一溜儿排开的乡村土货,拽住了行人的脚步。
64.【表达看法】作者说“我不知道,数万亩油菜花制造的香气可否用‘汹涌’一词来形容”,你认为呢?请简要说明理由。
65.【制作海报】崇龛文旅局准备制作一幅宣传海报,立于城区入口来吸引游客,你认为海报上除了油菜花,还可以有哪些内容,使画面更丰富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仿照示例再增添两个画面元素。
元素一:万亩油菜花
元素二:
元素三:
66.【拟宣传语】海报上还需设计两句宣传语,请你根据以下词语,将宣传语拟写完整,并说说其妙处。
织锦缎 菜花 八方 游客 万亩 绽笑颜
67.【解读含义】结尾段往往是理解文章的关键,请你谈谈“内心的那场花开”的深刻含义?
十六(2024·湖北荆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活藤
王太生
①有一年,在皖南一座古桥下的乱石河滩上,发现一根长藤拽着一个拳头大小的西瓜。谁会在这石头滩上种西瓜呢,下雨涨水时,河滩怕是会被淹掉的。再看看四周,满是石头,没有一点绿植。想必是前一年有人坐在古桥上吃瓜,吐到溪流里的瓜籽被冲到了河滩上。水退时,它紧攥着鹅卵石缝隙中的一撮泥生了根,又把根附在上面,藤叶便一点一点地向附近游移,在这瘠薄的河滩上安了家。
②瓜棚豆架上,那一根根互相牵扯着的藤,都是活藤,它们与生活纠缠着。
③碧绿的丝瓜,爬得那么高,都爬到一棵泡桐树上去了。让它与地下的根须相连着的,正是那根藤。藤是脐带,在果实与根之间传递着讯息。藤活着,那只丝瓜就会不停地生长。藤老了,营养和水分供不上了,丝瓜也就老了,最后成了一根干瘪的老丝瓜。
④小葫芦后面,也跟着一根藤。我在老城巷子口,看到一户人家门前搭一木架,上面舒展着葫芦叶,悬挂着一只只憨拙并带着喜气的小葫芦,木架下一片清凉。细看,这么一大堆叶子和小葫芦枝枝蔓蔓,拖泥带水,原来都源于墙角处一根悄悄攀缘而上的粗薄。那根藤在离开地面时里S形,悠然地盘旋着。
⑤明代画家徐渭自谓青藤老人。他住的地方——绍兴城里的那几间旧书屋,四周藤蔓缠绕,细雨淡烟中,那些藤蔓微微有呼吸。活藤自带草木的清气,想起他的两句诗:“春风大众迷花雨,夜壑孤藤看佛灯。”
⑥有些藤,看上去干枯凌乱,但它是活藤。吾乡老巷里的一株明代紫藤,移栽到了公园的湖心小岛上,一大堆藤压在木头花架上,远远望去呈褐色,了无生趣,但每年春天,它都会爆出一嘟噜一嘟噜紫色的花来。六百岁的古藤,依然活着。
⑦原先住过的地方,车库前有片空地,周边有邻居种些叶菜。一次,发现杂草丛中无缘无故地爬出几根粗壮的瓜藤,缠在了树枝上。藤上吊着一只小小的绿瓜,不知是什么瓜,藤叶硕大。又隔了些时日,心中好奇,拨开落叶一看,原来是一只冬瓜。于是,那年秋天,我吃了几日水煮冬瓜。还是在那片杂草丛里,发现几根山药藤,那不起眼的藤萝纤细、柔弱,触须挲着冬青树丛往旁边延展,细细的藤上,竟结了好些山药豆。这回,我没有把它们摘下,而是由着它们去生长。藤老、叶老时,成熟了的山药豆随风落到了地上。小小的豆,竟然砸出些许声响,极悦耳。
⑧天热时,常见农人进城卖瓜。本埠有一种香瓜,瓜色青绿,香气浓郁,一只只堆在农人的瓜车上。让人欣喜的是,这些色泽柔和、温润如玉的圆圆的小瓜,瓜蒂上都拖着一根青藤,从掐断处看,瓜是极新鲜的,显然刚摘下不久,藤上还缀着一两片叶子,湿润、饱满。突然想去乡下的田垄里摘瓜。田地里,那纵横交错的瓜藤,会温存地绊住你的衣衫和手。
⑨每一根水气盎然、充满活力的青藤,都牵连着或大或小的瓜果。它是植物的果实追本溯源的一条柔软的路。
(选自《扬子晚报》,2023年8月31日)
68.评一评环境:西瓜藤生长的环境——河滩,有何特点(用文中一个原词概括)?文中哪些方面表现了这个特点?
69.析一析含义:文章描绘了几幅活藤画面,如丝瓜爬梧桐,又如藤蔓绕书房,再如香瓜拖青藤等。请你说说这些活藤的“活”有几层含义。
70.品一品特写:赏析文中对紫藤开花(见画线句)的特写,说说妙在何处。
它都会爆出一嘟噜一嘟噜紫色的花来。
71.辨一辨修订:文章发表时,编辑对原稿第⑧段末句进行了修订,对比辨别,你更喜欢哪句,为什么?
原句:那纵横交错的瓜藤,在田地里,会牵你的衣衫,束缚你的手脚,甚至将你绊倒。
修改句:田地里,那纵横交错的瓜藤,会温存地绊住你的衣衫和手。
72.谈一谈启迪:文章最后一段意味无穷,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迪。
十七(2024·湖北随州·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稗草
陈凤兰
①余秀华在诗歌《我爱你》中说:“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稗草似乎第一次这么主观地,卑微地,战战兢兢地,走进了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诗歌里。
②我从来没有对稗草有过如此的好感,唯一的记忆就是母亲一直喊稗草“败子”,赋予它一个贬义色彩。
③每到秧苗挺直了腰杆时,母亲便吆喝我们姐妹,去田地里把稗草一棵一棵辨认出来,然后拔茎除根,抛掷田埂。稗草叶片深绿,身姿挺直,若不是拔出后赫然呈红色的根,恐怕普通人真难以分辨。母亲能从有无毛绒、节结处的样子辨认出稗草和稻秧。这方面,母亲是专家。
④母亲把植物分了很多等级,无用的稗草被她一把一把地打个卷,骄傲地远远抛在田埂上,被烈日曝晒。我家的庄稼地,包括田埂,都是村妇们学习的样板。
⑤跨进新世纪,母亲再也守不住她的“江山”了。早年一望无垠的稻田变成了机器厂房,母亲的田地无处安放,心力与热情更无处寄托。她渐渐衰老,无奈地看自己变成无用的稗草。
⑥忽然有一天,母亲找到了十几里之外的一块荒地。劳动让她不再彷徨。她每天骑着电瓶车,横跨四座桥,转过三道弯,去地里忙乎。我开车去找她,在一片铺染的绿意中看到了那个佝偻的身影。母亲依旧在除稗草。母亲看到我怯怯地笑了,把手里的一把稗草胡乱地卷成一团,“噗”地一下扔到田埂上。田埂上的一团团稗草,在艳阳下已渐渐褪去了绿,变成浅白,继而枯黄。脚一踢,松散开,微风中,窸窣抖着。
⑦那块荒地盖了停车场后,母亲总忧虑自己无用,到了要害病的程度,我只能带她去医院。搀扶母亲走出医院,我不敢松开手,这个曾经无所不能的母亲,似乎成了一个婴儿。她不会乘电梯,看不懂楼层。她惶恐中死死地攥着我帮她补办的医保卡,生怕一不小心弄丢了。我也紧紧地抓着她粗粝的手,生怕把她弄丢了。城市,对不识字的母亲来讲,像是个人潮涌动的汪洋大海,很难找到自己的码头。
⑧母亲现在见到谁都一脸笑,全然没有当年把我们拽到田地里去体验体能极限的怒气。她渐渐矮了、蔫了,依然努力生活。我和母亲在阳台上种了一排蔬菜,她每天眯眼笑着拣着花盆里的稗草,喜悦而宁静。
⑨“稻田水浅,江湖水深”,稗草几千年来,一直在拼命“拟态”,努力跟水稻长得越来越像。哪怕战战兢兢,哪怕卑微怯懦,哪怕提心吊胆,努力地活过,也许这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也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73.阅读②﹣⑧自然段,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母亲是辨认出稗草和稻秧的专家  勤劳能干 她感到骄傲自豪
母亲成了“失地农民” 想在城里继续劳动 觉得①
母亲失去了郊外荒地 觉得自己无用 她感到忧虑惶恐
母亲在阳台种菜 努力生活 体会到②
74.小丽对文章第⑥段中母亲看到“我”为什么“怯怯地笑”提出疑问,请你帮忙解答。
75.小丽认为文章第①段无关紧要,可以删去?请说说你的理由。
76.小丽觉得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点与众不同,请帮她加以赏析。
跨进新世纪,母亲再也守不住她的“江山”了。
77.本文标题能否改为“稗草般的母亲”?说说你的见解。
十八(2024·湖北武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看见孩子的好
①春寒料峭,晚上八点,我在校门外等她。雨忽然下起来,越下越大,哗啦啦地拍打着学校门口的顶棚,本来干爽的地面,不一会儿便水流成河。我准备打电话让她先避一下雨,她却已经出来了。她是守约的孩子,怕我在外面等久了,便急匆匆地跑出来。她也是周全的孩子,在雨季总是随身带着伞。但是这雨实在太大,从教室到学校门口这短短的一段路,她的运动鞋已经进水了,走起路来就像驾船一样。雨中,我把共打的伞偏向她,她马上推了过来:“我的鞋子已经湿了,就不管它了。妈妈,你不要把鞋子踩湿了,会冷的。”路上我把伞又偏向她几次,都被她一一扶过来。到家后,我的鞋里仍然干爽,她的袜子全部湿透了,双脚冷得像冰,在热水里泡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②我应该会一直记得这个细节吧,这个细节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品尝到了生活中的甜。
③我想起曾读过的一篇文章,作者描述了女儿上小学时的一段经历。有一次她去学校给女儿送饭,将车停在离校门口三四百米的地方,正准备下车,突然下起了雨。她在车里找了半天,摸到一把伞,慌慌张张地冲下车,把伞和饭一起递给在屋檐下翘首以盼的女儿,让她赶快回教室趁热吃。谁知女儿一直磨蹭着不走,还举着伞追了上来:“妈妈,这雨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我把你送到车上再回去吧!”小小的女儿撑着伞,把猫着腰的她送回车里。关上车门的瞬间,她的泪几乎掉下来——女儿本可以急匆匆地去吃饭,甚至还可以抱怨妈妈到晚了,但是女儿没有,女儿心里惦记着:妈妈怎么回去? 妈妈会不会被淋湿?
④女儿不期然流露出的爱和关怀,瞬间将妈妈击中,于是艰辛尽洗,顿觉余生可期。每个妈妈都应有这样的甜蜜时刻吧,当我们与生活苦苦缠斗疲惫不堪时,当我们在不同的门外专注守望埋头书本的孩子时,有多少妈妈能捕捉到这样一个甜蜜的时刻呢?
⑤看见孩子的好,也就看见了生活的甜,这是世间的甘露。
⑥但看见是不容易的。
⑦前些日子,一个朋友向我倾诉,说孩子成绩不好,她很焦虑。
⑧我问:“除了成绩,孩子其他方面怎么样? 身体好吗? 心情好吗? 喜欢上学吗?”
⑨“其他都很好,吃嘛嘛香,倒下就入睡,脾气好,取快递、跑腿这些体力活全是他干。人缘也好,班上同学都喜欢跟他玩。他很喜欢上学,每天都去得很早,就是成绩让人恼火!”
⑩“你不能接受他现在的成绩,对吗?”
“是啊,每次开家长会都特没面子,感觉孩子成绩不好,自己也跟着啥也不是一样。”
“其实是你想多了,成绩不好的孩子是普遍存在的,这没有什么好自卑的,他们更需要被父母爱,因为他们得到的认可太少。”
“我还是想他成绩好点。”
“那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他成绩好了,其他的却不那么好了怎么办? 比如学习的压力大了,睡眠可能变差,脾气可能变坏——你是想要一个这样的孩子呢,还是更喜欢现在这个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是健康又开心的孩子?”
她想了想,说:“这么一想,我觉得他现在的状态挺好的。我应该看到他的好,不应该只盯着他不够好的地方。”
这个孩子,成绩也许有一天会提高,也许不会。但那又怎么样呢? 他仍然是个好孩子,有一天站在别的赛场上,他的温厚自会呈现它的价值。站在他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比成绩更重要的事,是妈妈对他这个人的爱,而不是对学习成绩和一切外物的爱。他感受到爱,内心深处就会生出安全感和价值感,生出扎实的力量,才有持续绽放的可能。
看见孩子的好,就看见了生活的甜。你看见了这短暂的安慰,也就能循着这丝丝缕缕、络绎不绝的希望,穿越漆黑的长夜和无尽的荒凉。
(原文/汤馨敏,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78.读①②段,说说“让我感动不已”的“这个细节”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79.①③两段中,两位妈妈看到了女儿的“好”,品尝到了生活的甜。请简要概括两个女儿的“好”的共同点。
80.第⑥段中作者说“看见是不容易的”,请结合“我”和朋友的对话,说说孩子的“好”不容易被看见的原因。
81.综观全文,说说“看见孩子的好”对孩子和父母分别有怎样的意义。
十九(2024·湖北孝感·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____
①同事小李的儿子很调皮,刚上小学二年级的他,时常会在课堂上搞点小动作,有时扯女生的小辫子,有时又故意藏同学的作业本。老师多次向小李“告状”,小李却从不着急,说起儿子的调皮时,他还总是乐呵呵的。
②有一天上课,儿子给后排男生写纸条:“放学后去大树下玩。”纸条没传到男生手里,却被老师抓个正着。小李接儿子放学时,从老师手里拿到了那张纸条。当时他什么也没说,回到家却故意拿着纸条给爱人看:“你瞧,咱儿子写字大有进步了,每一个字都这么工整!”又转身对儿子说:“不如咱们今天来变个魔术吧,你接着往下写,放学后去大树下干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把它变成一个闯关故事……”儿子一听,立马来了兴趣,竟然认真地把小纸条上的内容扩展成了一个小童话。
③我想,有这样一位幽默开明的爸爸,相较于那些动不动就被家长怒吼、责骂的孩子,小李的儿子无疑是幸运的。这种另类的“点赞”,就是孩子成长路上最珍贵的阳光和雨露。
④我的父亲不爱说话,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当中,他就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而且他长期在外地工作,就算回家也总是忙着干活,我也就习惯了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和母亲交流,仿佛父亲对我而言不过是一个陌生人。
⑤那年,我上小学四年级,有一次在语文课上被老师表扬了,我的作文还被老师当成范文贴到校门口的报栏里。放学后,我飞跑着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母亲正在和面,准备蒸馒头,她高兴地说:“闺女厉害呀,我给你蒸两个糖包吃!”当时,父亲好像正在扫院子,他什么也没说。
⑥第二天是周末,我起床后回想着前一天被老师表扬的情景,内心还是按捺不住小小的得意。于是,在去打猪草的路上,我又悄悄拐到学校门口,想再看看贴在那里的作文。没想到,有一个人比我去得更早,他手里拿着襁糊,正低着头,把报栏里我那篇粘得不太牢的作文认真地一点点粘得更牢。糍糊抹上去,他还用手指小心地去按平,每一个角都没有漏掉,每一处都抹得平整妥帖。
⑦这时,有出来挑水的人路过,在报栏前停下脚步,那人就对挑水的人说:“这篇作文是我闺女写的。字写得挺漂亮吧?看她多会用词!这孩子从小就喜欢看故事书,老师总夸她文笔好!”挑水人说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我只知道这是记忆当中第一次听到父亲夸我,而且是用这样一种背对着我的方式。我没等到父亲转身就悄悄溜走了。我那天割猪草时格外有力气,心里有一种莫名的甜蜜。
⑧多年后的今天,我看到有位网友讲自己的故事,说她10年前有一次跟父亲说,同学们的QQ资料卡片的赞都很多,她很羡慕,就让父亲也给自己的资料卡点赞。说过之后,她自己就忘记了这件事,后来也有很多年不用QQ了。那天偶然登上去,收到无数条通知,才发现父亲几乎每天还在给她的资料卡点赞,而且有时一次点10个赞。10年的时间累积下来,这位父亲大约给女儿点了三万七千多个赞。而这件事,他从来也没跟女儿提起过。
⑨我忍不住想起自己的父亲,想起当年他只留给我一个背影的“点赞”。
⑩父亲至今仍然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我也没有和他交流过当年的事情,只是多年以后的我,仍然痴迷文字,并且一直走在用文字谋生的道路上。
我深知,父亲对我的爱并不比别的父亲少,他只是不爱表达。一次偶然的内心真情流露,却悄然影响了我的一生。
(作者:张军霞,选自《齐鲁晚报》2024-01-16)
82.请你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并结合文章主旨,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83.文章共写了三位父亲,他们的做法值得点赞。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人物 与子女的故事 性格特点
同事小李 老师告状不着急;让“犯错”的儿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