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摆的快慢》
小学科学
01. 教材分析
02. 实验教学目标
03. 实验器材
04. 实验设计与创新点
05. 实验教学过程
06. 实验效果评价
目录
教材分析
01
01 教材分析
《摆的快慢》在课程标准中涉及的核心概念有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以及工程设计与物化。
01 教材分析
《摆的快慢》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的内容。在上一课,学生知道了摆的等时性,并且经过测量自制摆1分钟摆动次数,已经发现各小组摆动次数是不一样的。沿着这一的问题,本课直接聚焦到“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自主性探究。本课的学习也为下一课《制作钟摆》奠定了认知基础。
实验教学目标
02
02 实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 本课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实验研究,认识到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摆锤质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短,摆动越快,反之则越慢。
科学思维 通过获得的数据,归纳概括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摆锤质量、摆绳长短的关系,依据证据推理,找出规律。
探究实践 针对问题,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案,并实施方案。
态度责任 在探究过程中,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02 实验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教学难点
2
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的方法,按照“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
03
03 实验器材
铁架台
自制量角器
不同长度棉线
夹子
钩码
多用夹子
光电传感计数器
实验设计与创新点
04
04 实验设计与创新点
传统装置不足:
1.没有量角器,无法精确调整摆幅大小。
3.改变摆锤质量时需要解开绳子再绑上,耗费时间。
2.改变摆绳长度时需要重新测量,不易准确控制摆绳长度并且耗费时间。
4.人工数摆次数易出现偏差。
04 实验设计与创新点
1.自制量角器能够准确量出摆幅大小。
2.测量时自主选择摆绳长度进行实验,节省实验时间。
3.摆绳下端设计为环形结,方便挂取钩码。
4.光电传感计数器直接显示数据,没有误差。
改进装置:
04 实验设计与创新点
测试结果更精确
节约实验操作时间
跨学科资源整合
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实验教学过程
05
05 实验教学过程
讨论影响因素
1
学生交流讨论摆的快慢可能与摆幅大小、摆锤质量、摆绳长短有关。
师生共同设计实验
2
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完成“摆的快慢是否与摆幅大小有关”的实验设计。明确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和保持不变的条件。
05 实验教学过程
教师演示实验
3
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无关的结论。
05 实验教学过程
研讨总结得出结论
5
学生分析数据,讨论得出结论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摆锤质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得越慢;摆绳越短,摆得越快。
学生设计、完成实验
4
学生小组内自行完成“摆的快慢是否与摆锤质量、摆绳长短有关”的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设计分享;学生分组完成实验。
实验效果评价
06
06 实验效果评价
改进后实验装置使实验操作更精确,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改进后实验装置可操作性强,容易实施分组实验,可重复使用。
改进后实验装置使实验操作更科学,操作过程安全、无危险性。
引用了光电传感计数器,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实验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实验创新的意识。
感谢观看!
2024.06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