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4 09:3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专题学习活动
少年正是读书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24修订)教学课件★★
学会阅读柱形图表,能从图表中发现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课外阅读状况。
交流读书情况,找出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积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选择、确定恰当的话题,合作完成专题讨论会的筹备,并组织实施。
学习目标
一、爱读书,了解国民阅读状况
1.仔细阅读“资料一”(教材P100、101),尝试用三段文字分别表述每个图表所包含的内容,注意用语准确、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写好后,组内交流,修改完善,形成一份比较完善的文字稿,在班上展示。
活动指导
2.根据“资料二”(教材P101、102)中的信息,分别设计“2021、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和“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人均阅读量”的图表,准确、直观地呈现资料中的文字信息。
3.阅读“资料一”“资料二”,你能从中看出规律或问题吗?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探究示例]
1.图表信息
图表 信息
图1 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持续稳定增长,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增幅稍高于纸质图书阅读率。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81.8%,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9.8%,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23.5%,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17.7%,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80.1%,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
图表 信息
图2 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多种多样,纸质图书阅读与在手机上阅读是两种最主要的方式。在成年国民中,有45.5%的人倾向于纸质图书阅读,32.3%的人倾向于在手机上阅读,8.2%的人倾向于听书,8.1%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6.8%的人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2.8%的人倾向于视频讲书。
图3 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手机阅读成为主要方式。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22年有77.8%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71.5%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26.8%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21.3%的成年国民使用Pad(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2.设计图表
图1 2021、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
图2 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人均阅读量
3.我的发现:
【示例】①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持续稳定增长,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但纸质图书阅读仍很受欢迎;未成年人阅读能力平稳提升,阅读率和阅读量均较往年有所增加。②随着数字化阅读触角的不断深入,手机阅读成为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主要方式。③丰富多样的阅读方式,也让“听书”和“视频讲书”成为国民阅读的新选择。
二、读好书,分析自身阅读实际
1.开展问卷调查。以小组为单位,仔细阅读“资料三”(教材P102、103),补充问题并制订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分别在初中的三个年级中,随机抽取相同比例的同学,邀请他们填写问卷。
2.分析调查数据。全班按调查问卷所划分的维度来分小组,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3.制订读书计划。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制订自己未来一年的读书计划,注意包含阅读量、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方式等要素。
[探究示例]
调查问卷补充问题:【示例】①你会见缝插针地抽空阅读还是腾出一定时间段集中阅读?②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是自主探究、询问他人,还是选择放弃阅读?③阅读一本新书时通常会坚持读完吗?
三、善读书,共同研讨促进阅读
1.各小组将本组发现的阅读方面的共性问题提交给老师,师生合作从中选择两三个,召开一次讨论会,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案。
2.阅读“资料四”(教材P103、104),搜集其他有关阅读的名家论述,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从中汲取智慧、获得启发,反思、改进自己的阅读。
3.基于以上活动,结合“资料夹”(教材P100—104)中的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400字。以下题目可供参考:
◎我的读书计划
◎一种值得提倡的阅读方法
◎怎样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
◎这种阅读习惯要不得
◎营造良好阅读风气的几点建议
◎谈谈读书之乐
[探究示例]
1.阅读的共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共性 问题 读书速度慢;读书总需要别人提醒;没有好的读书方法;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书……
解决 方案 ①制定阅读计划并认真执行,做好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②多学习阅读方法并在阅读时运用,及时与同学分享阅读体验和心得。③拓展读书类型,多读不同题材的书;提升阅读品味,多读优质书籍。
2.名家读书论述
相关论述 我的理解
孔子 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结合,活学活用
韩愈 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提纲挈领,抓住重点
苏轼 八面受敌法: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每次作一意求之。 精读多遍,
由点到面
相关论述 我的理解
陆游 有的放矢法:有系统地读书;结合研究专题读书。 读用结合,系统读书
朱熹 读书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 全心投入,聚精会神
华罗庚 厚薄法:读书就是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的过程。 细读慢品,提炼概括
一种值得提倡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件乐事,它拓宽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但怎样阅读才是最有益的呢?
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种值得提倡的阅读方法:圈点批注法。圈点,指阅读时利用一套自己能够理解的能代表某方面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批”指批语,主要是批写自己的看法、思想感悟和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3.我的认识
“注”指注释,如对难字生词、文章背景、作者生平、内容出处等加以解释或提示。
那么,如何圈点批注呢?
第一步是选定标记符号,设定标记符号的具体意义并将其固定统一。比如说用圆圈标出重点字词,用横线画出核心、重要的内容,用三角符号标注出你认为用得特别好、特别生动、特别传神的字、词、句等。
第二步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粗知作者思路、初识文章框架的前提下,把生字、生词、段落序号、段落中心句、精彩语句、过渡句段、中心段等标记圈点出来。要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圈点,围绕重要的、精彩的、有欣赏价值的以及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圈点,围绕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说明方法等的句段进行圈点。这一步,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为深入阅读确定方向,为批注做准备。
第三步是围绕圈点的部分,写出自己的看法、感悟和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批注可从不同角度入手,比如:解释文中重点词句,赏析生动的字词、形象的描写、段的构成方式、篇的巧妙布局等,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批注自己的感悟,等等。
另外,还可以批注自己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以便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全国青少年读书活动已启动,中华大地书香飘溢。学校团委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吧。
研讨练习
1.【读书·调查】信息组搜集了2023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二十次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调查统计表。请根据图表信息写一条结论。
【示例】2022年各年龄段未成年人人均图书阅读量较2021年都有所增加。
2.【读书·研讨】以下是社联组为“名著进校园”讲座拟写的一则邀请函,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
邀请函
尊敬的李老师:
为在我校师生中营造热爱经典、亲近经典、研读经典的氛围,校团委定于4月15日,在学校多功能报告厅举办“《骆驼祥子》语言特色”专题讲座。您对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有基本研究,校团委特邀您为师生做本期专题讲座。期待您的莅临!
立德中学团委
2024年4月10日
(1)这则邀请函有一处传达的信息不明确,请写出修改意见。
(2)这则邀请函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够得体,请写出修改意见。
在“4月15日”后面补充上“下午2点”。
将“有基本研究”改为“深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