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4 09:2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研习外国作家作品品味经典文学形象第三单元
①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即“多样的文化”:
②对选文的理解:《大卫·科波菲尔》和《复活》是19世纪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作者多方面的深刻思考;《老人与海》和《百年孤独》属于现代小说,在题材内容、创作手法等方面有诸多创新,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天地。
③本单元的学习要点:要联系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体察小说展现的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样式,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多方面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提升鉴赏小说的能力并尝试写小小说。
【单元学习解读】
单元目标 课文 学习提示 研习任务
1.体察生活千姿百态,感受文化丰富多彩。 2.从主题内容、叙述手法、语言风格等把握作品艺术成就。 3.总结小说艺术特点,尝试写小说。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大卫的成长,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把握人物,体会小说的叙述角度及其艺术效果 1.选择印象深刻的人物,结合具体描写,分析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结合具体内容,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写一则读书札记。
2.梳理本单元课文的心理描写,写法和作用有何异同?选择一篇,分析环境描写。
3.就其中一篇写不少于800字的鉴赏文章;创作一篇小小说。
复活(节选) 透过场面、情节,探究小说的思想主旨;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描写,感受主人公心灵的转变;通过细节把握人物的性格及作者寄寓的人性理想。 老人与海(节选) 围绕老人形象及其象征意义,体会灵魂的尊严;细读老人与鲨鱼五个回合搏斗的场景,感受冷静、密实的叙事风格,体会如何通过细节推动情节发展从而震撼人心的;内心独白的作用。 百年孤独(节选) 以象征意味的情节实现通过日常生活展现宏大历史;魔幻现实主义。 【单元情境与任务】
情境:
学校将开展“穿越文学时空,感受多样文化”读书沙龙,要从高二学生中选拔4位作为主讲人。你现在是一名候选人,需要从本单元4篇小说中选择一篇向高一学生代表(评委)分享,在同本小说分享中得票最多,即为竞选成功。
相关任务:
1.评价思想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感受和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
2.鉴赏创作手法(比较不同作品中心理描写的方法及作用的异同;探究环境描写的复杂意蕴)
3.写作(写读书札记;写赏析文章;创作小小说)
第一课段任务:阅读经典 讲经典故事
【课时安排】1-3课时
【课段目标】
1.通读小说,写出初读困惑,完成表格。
2.再读小说,完成“人物性格分析报告”、小说背景、小说主题相关探究表格。
3.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书推荐。
【评价任务】
1.输出研习成果,完成研习报告。
2.完成读书推荐。
学习活动1:【通读】阅读单元四篇小说,感知整体内容,写出阅读困惑并尝试解答。
(1)初读困惑——《大卫·科波菲尔》
疑惑 解惑
1.“我”是谁?为什么大卫·科波菲尔不结识大街上的孩子并且认为“幸亏如此”?为什么文中多次提到“我”喜欢散步,甚至说“街上的石头想必都让我那双孩子的脚给踩坏了”?有何深意?
2.大卫可以与米考伯一家做知己,为什么与货行里同样普通的人做伙伴还是感到落魄和屈辱?
3.如何理解“我也不知道,我替这些人编造出来的故事中,有多少是被我想象的迷雾笼罩着的记得十分真切的事实!”“我替这些人编造出来的故事”和“创造出的想象世界”分别指什么?
4.“米考伯”是谁?米考伯先生在关进监狱前做出了沉痛的忏悔,但转眼他又向科波菲尔借钱买酒,变得高兴。对于米考伯夫妇乐天派的思想,作者是什么态度?塑造这样一个“乐天派”有何用意?
(2)初读困惑——《复活》
疑惑 解惑
1.聂赫留朵夫向玛丝洛娃请求赎罪时情绪为什么如此激动?为什么要犹豫该用“您”还是用“你”来称呼?几次称谓的变化暗示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变化?聂赫留朵夫的赎罪是愧疚占的更多还是感情占的更多?
2.经历此次会面后,聂赫留朵夫赎罪的决心和对玛斯洛娃的期待是否有所改变?为什么卡秋莎身上的“同聂赫留朵夫水火不容的东西”反而使他接近卡秋莎?又是什么推动他将心中的天平推向赎罪的方向?
3.小说多次描写玛丝洛娃的眼神和笑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玛丝洛娃利用聂赫留朵夫的悔恨之心想得到更多的好处,是否意味着她对聂已经完全没有情感了?
4.玛斯洛娃的堕落是时代的产物还是个人经历的不幸?小说题目究竟是指什么复活?肉体、精神亦或是从前的那个人?
(3)初读困惑——《老人与海》
疑惑 解惑
1.老人多次提到“梦”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2.文章中有大量的内心独白,老人一直在和自己对话,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一个连回家都需要休息五次的老人,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连续击退鲨鱼的多次攻击?老人保护着自己的鱼,是否代表着老人也在捍卫着自己的尊严?
4.老人最终没有捕到鱼,这样的结尾是否算是悲剧?老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5.如果把“老人与海”的背景改为在中国某一个沿海地区发生的故事,会不会有违和感?故事背后蕴含的文化是怎样的?
(4)初读困惑——《百年孤独》
疑惑 解惑
1.“失眠症”象征着什么?为什么会互相传染?“失眠症”引起的失忆又是在暗示或隐喻着什么?
2.文章中两次提到乌尔苏拉和她的丈夫始终没有想起自己认识丽贝卡,有何用意?
3.为何不被允许食土的贝丽卡变得疯狂而不似人?“食土癖”到底象征着什么?
4.传染性失眠症为什么由丽贝卡这样一个行为古怪的人带进来?
5.吉普赛人在文中的出现,有什么寓意?
6.魔幻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有什么不同?
学习活动2:再读小说,选择一组人物,联系作品的相关章节或段落,完成下表相应部分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人物性格分析报告。
人物 身份 遭遇 思想性格 文本细节 典型意义
大卫·科波菲尔
米考伯夫妇
(2)聂赫留朵夫
马丝洛娃
(3)桑迪亚哥
(4)奥雷里亚诺
乌尔苏拉
丽贝卡
小说中的人物经历引人深思,对此你有何启示或思考,自由交流。
学习活动3:综合前两个活动记录,整合积累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或有丰富内涵的句子,思考小说主题。
篇目 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富有丰富含义的句子 主题词探究(举例)
《大卫·科波菲尔》 沦落与成长
《复活》 忏悔与救赎
《老人与海》 生存与超越
《百年孤独》 创新与毁灭
与初读困惑结合,形成读书札记。
活动4:再读四篇小说。任选一部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以“研习者”的身份向高一年级同学做读书推荐。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书推荐。
第二课段任务:“里”应“外”合,解密作家选择
【课时安排】4-5课时
【课段目标】
1.深入阅读所要推荐的小说,结合具体文本从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方面进行鉴赏。
2.在比较中体会并把握四篇小说风格的异同及其原因。
【评价任务】
1.鉴赏文稿。能从具体文本出发,细细品味与分析心理描写与环境描写,从内而外把握人物成长之路。
2.推荐PPT。在进行推荐演讲时予以辅助,能够形象、清晰地展示推荐的要点。
3.汇总表格。各成员应认真倾听,及时记录,综合各小组演讲内容,对同一鉴赏点进行梳理整合,形成对四篇小说异同的表格分析。
【学习活动】
前置活动:交流讨论心理描写的不同方法与作用。
什么是心理描写?常见形式有哪些?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直接描写
抒情独白
梦境描绘
心理分析
神态显示
行动表现
环境衬托
幻觉展现
学习活动1:
(1)尝试用心电图的形式画出人物的心理变化,关注波动较大的转折点,并探究产生较大波动的原因。
参考:杨平,徐慧.《大单元教学下的自我突围——<复活>(节选)群文教学思考》
(2)记录各小组发言,整理四篇小说中运用到的不同的心理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心理描写例句 人物精神世界 心理描写的方法 心理描写的作用
学习活动2:摘录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探究环境描写的复杂意蕴。
环境描写例句 环境描写作用
(例子见后)
环境描写的复杂意蕴,例:
学习活动3:同样是刻画人物心理,这四位名家风格迥异,精彩纷呈。请结合时代文化背景等探究心理描写异同的原因,小组交流讨论。
作品 作者经历 时代背景 民族文化 风格流派
《大卫 科波菲尔》
《复活》
《老人与海》
《百年孤独》
第三课段任务:围读研讨,把握风格异同
【课时安排】第6-7课时
【课段目标】
1. 对四本小说进行交流探讨,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主题与思想。
2. 理解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联系与区别。
【评价任务】
1. 采访提纲。问题关注四部小说彼此间的异同。
2. 围读现场的交流讨论。能够充分参与现场的交流与讨论。
活动1:拟采访提纲。小组成员根据各小组的推荐演讲,对四部小说进行联系,关注彼此的异同,拟好问题提纲。(推荐3~5个问题。)
问题举例:
(1)《复活》与《大卫 科波菲尔》同为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塑造任务和表现社会生活方面有何不同?
(2)结合《复活》和《百年孤独》的内容,分析批判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手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创作手法的发展与创新)
(3)四位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各有怎样的优劣?
(4)你认为四部小说表现主题哪个更深刻,或者哪一部更有现实意义?
学习活动2:围读研讨。各小组需提前安排好提问人员、记录人员。在围读研习现场,各小组依次汇报问题提纲,汇报完毕之后,其他小组可发表自己的观点,记录人员需同步记录研讨发言。
问题1:...... 小组1观点: 小组2观点: 小组3观点: 小组4观点:
第四课段任务:把文字搬上舞台
【课时安排】第8课时
【课段目标】
1.通过对《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剧本的解读,组建剧组,修改、调整所选内容,形成演出台本分配任务。
2.进行排演,熟悉内容,班内展演。
【评价任务】
1.请比较改编、调整后的剧本和原剧本的区别,反思改编、调整的效果。
2.为这次戏剧表演设置若干奖项,为获奖同学颁奖。
【学习活动】
活动1:制作宣传海报(作业)
活动2:比较所选定的戏剧情节,确定演出内容(作业)
活动3:根据演出的条件及同学们的具体情况,对剧作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删减,形成台本(作业)
原作 补充或修改 原因
选择的片段 注意:经过处理、补充适当内容后作为演出依据的剧本。补充细节时要特别注意那些意蕴丰富、充分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关键台词或关键动作,悉心体会戏剧情境和人物性格,揣摩最合适的语气、语调,设计最佳的表演方式。 阐述原因
活动4:以戏剧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内正式演出。
评委打分,为获奖同学颁奖。
第五课段任务:学写小小说
【课时安排】第9课时
【课段目标】
阅读教材第80页的知识短文,依据本单元所学基础上进行小小说创作。
【评价任务】
根据本单元所学,同时根据他人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完善,形成班级小说集。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钱塘晚报听闻了你校的读书沙龙活动,向你约稿,要求进行微小说创作,请你在深入研读本单元作品的基础上,创作一篇小小说投稿。
(1)我喜欢的一篇小小说;
(2)我生活中的“小说元素”。
①发现元素
认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小说元素”,具备一双发现之眼。
②创设冲突
冲突是情节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物个性形成的基础,会使故事富有张力,更引人入胜。
③借鉴技巧
借鉴典范作品的写作技巧,激活潜在的创作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