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隐喻视角下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隐喻视角下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4 10:0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桥”与“墙”
——隐喻视角下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字史料、图片史料的解读,分析二战后人口迁徙的原因和特点,提高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能力。
2.阅读教材,结合史料,认识难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的对策,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
3. 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研读,分析不同国家多元文化的特征,从唯物史观的视角认识移民在融入当地社会中产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
4. 通过对全球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影响的分析,感受在全球化时代华人华侨对于“家乡”的执着认同,增强民族认同感,培育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现代移民社会的形成及多元文化特征
难点: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和文化认同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历史上不存在静止不变的族群,避难而远徙,求生而奔赴,人类在迁移中交流、发展。认识纷繁复杂的现代移民史,我想两个汉字可助一臂之力。
汉字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形体之美,还在于其背后往往包含寓意,同学们知道桥的寓意是?(连接、沟通),墙的寓意是?(阻拦、隔阂)。那今天我们就从“桥”和“墙”的隐喻视角来学习本课的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汉字背后的寓意引出本课主题,增强学生的的直观感受,激发兴趣,启发学生从“沟通”与“阻隔”两个视角来学习本课内容,认识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导入学习问题一:“桥”
教师活动:莫言曾说:“离散是一种千百年来就存在着的人类处境。这种处境可能是一个民族的处境,也可能是一个家庭、一个人的处境。” 从历史的角度看,移民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他们离别家乡,更希望在远方迎接他们的,是一座座通连的桥。
1. 生命之桥——任重道远的难民救助
教师活动:有一种特殊的移民被称作难民,他们迁移的目的是求生。善良的中国人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架设生命之桥,向异国他乡的难民伸出援助之手,大家能举例说明吗?(二战时期中国对犹太难民的救助)
材料1:越南战争结束后的近20年里,有近300万人被迫离开印度支那地区。自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先后接收了28.3万印支难民。来华的印支难民分别被安置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江西五个省和自治区。中国政府对他们的生活、生产、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权利给予充分的保障。截至2013年,联合国难民署也为这些在华印支难民累计提供了9000多万美元的援助,许多难民儿童在当地的中国学校接受与中国学生同样的教育。
——摘编自陶满成《中国与联合国难民署的合作》
教师活动:结合教材P45思考: 1978年后对印支难民的救助和二战期间中国对犹太难民的救助有哪些区别?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回答。
(人数多、安置范围广、权利予以充分保障、履行成员义务、得到国际机构支持)
教师活动:二战后,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难民问题,逐渐形成了救助难民的机构和机制,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回答,联合国为难民架设生命之桥都做了哪些努力?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950年成立“联合国难民署”;1951年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1966年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2000年决定设立“世界难民日”)
教师活动:然而难民署只是一个协调机构,难民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了吗?
(没有,因为造成难民问题的根源如战争、冲突等仍然存在,难民问题可以概括为“形成机制,任重道远”)
2.迁移之桥——全球化下的移民浪潮
教师活动:还有一种移民,他们迁移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生,更多是为了经济目的,被称作发展型移民。二战后西方国家出于劳动力的需求,为这类移民架设了迁移之桥,下面我们以从中国移民爱尔兰的事例,来分析一下当代全球劳动力流动的特点是什么,请大家从迁移方向和劳动力结构角度分析。
材料1: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居住在英国的香港移民开始陆续到爱尔兰发展,定居。早期的爱尔兰中国移民大多从事餐饮业,他们多在中餐馆和外卖店里谋生。另一类华人移民是拥有较高学历和职业技能的专业人士。他们大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通过技术移民持工作签证来到爱尔兰。他们通常在公共和私营部门从事薪酬待遇较好的工作,拥有相对较高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吕洲翔《中国移民在爱尔兰——身份认同与社会融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问题。
(移民的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力结构是从体力劳动者向知识精英转移)
教师活动:移民都是有选择性的而不是随机的。美国的工程师和医生不会大规模地移民印度,从体力劳动者向知识精英转移,这是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时期,西方国家乐于架桥除了出于补充劳动力的需要,还有哪些原因促成了二战后移民现象的发展?
材料2: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各国劳动力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被组织到一个统一的世界劳动力市场中,因此某国劳动力一旦出现短缺,很快便会吸引大批劳动力进入。随着新的国际分工的出现,不同的劳动力满足着不同的市场需求,由此构建了多样性的移民主体。
——摘编自解韬《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
材料3:曾几何时,旅居海外意味着长期的离别之苦。与家乡的联系至多是偶尔为之的几句电文、相隔多日方可谋面的书信和相隔多年才有机会的返乡探亲。当今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亲情和信息的传递瞬间可通,远隔重洋的旅行指日可达。
——摘编自王希恩:《当代族际大口流迁与民族过程》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
3.文化之桥——移民社会的文化融合
教师活动:移民不仅仅意味着移民者身体的转移,长久以来也一直是文化扩散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民的过程,座座无形的文化通连之桥也搭建起来。美国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繁荣的经济文化景象。大家能举一些例子说明吗?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讲一讲了解的美国多元文化的例证。
教师活动:唐人街体现了文化交汇中华人保持住自己的文化特色;李小龙作为美籍华人,宣传了中国功夫,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的符号;美国的宣传画,体现了来自不同族裔汇聚一起。美国文化虽然是多元的,但也是有主流文化的。(欧洲文化为主,其他多元文化并存)下面我们通过两则材料,思考一下美国为何形成的是多元一体的文化,请大家分组讨论,一组回答“何以一体”,另一组回答“何以多元”,尝试从移民的来源和移民的结构变化来分析。
材料1:据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统计,当时来自欧洲的移民结构为:英格兰人占60.14%,苏格兰人占8.1%,爱尔兰人占9.5%,德意志人占8.6%,荷兰人占3.1%,法国人占2.3%。1901-192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85%,来自亚洲的和来自拉丁美洲的均占4%。1961-197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33%,来自亚洲的占13%,来自拉丁美洲的占39%。1981-199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10%,来自亚洲的占38%,来自拉丁美洲的占47%。
——摘编自余志森主编《美国多元文化研究》
材料2:在移民过程中,移民们不仅带来了自己的文化,也逐渐融入了美国的文化。美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度、英语语言、基督教信仰等都成为了美国移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美国的文化也在不断地吸收和融合其他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美国文化。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长期以来欧洲移民为主体;通过制度、语言,宗教将方面不同人群统一在一起
亚洲、拉美移民比例逐渐增加,不断冲击着欧洲文化的主流地位,文化趋向多元化)
教师活动: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移民国家既有美国这样的大国,也有亚洲的小国新加坡,下面请一位同学完成课前布置的任务,向其他同学展示一下搜集到的有关新加坡多元文化的材料。
学生活动:某同学播放介绍新加坡的短视频,并展示一幅图片,请其他同学观察图片,寻找体现多元文化的细节。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讨论。(图片中可以看到中英文店标、港式美食、南亚建筑风格、中式装饰)
教师活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说:新加坡能成为发达经济体,种族和谐功不可没。种族和谐的背后离不开文化的和谐,下面通过材料分析新加坡如何实现文化和谐的。
材料3:
材料4:“不论你是华人或印度人,马来人或欧亚裔人,只要你身在新加坡,你的前途就取决于新加坡的繁荣,而非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或印度尼西亚的繁荣。”
——李显龙
材料5: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现代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尊重各族文化差异;塑造国民身份认同;倡导共同价值观)
教师活动:新加坡既“求同”又“存异”,实现了文化的良性共生和种族的和谐互融,成为多元文化的典范。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以“桥”为主题贯穿二战后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国际移民问题、典型移民国家的多元文化等三个问题。立足唯物史观,通过提供充分的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引导学生探究二战后人口迁徙的原因和特点。通过时间轴,让了解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的救助,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利用学生自主预习收集的资料,展现移民国家多元文化的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结合历史问题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于本课的核心问题“多元文化”,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解决预设问题,了解多元文化的成因和表现,认识文化是社会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导入学习问题二:“墙”
教师活动:有历史学家讲: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墙的修建与倒塌间不断轮回!无论是难民还是劳工移民,在离乡的道路上经常面对有形的墙和无形的墙带来的阻隔,人类社会的移民史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1.利益之墙——大国竞争下的深壁固垒
教师活动:这是美墨边境的隔离墙,是为了阻止非法移民越境。近20年人类建造的边境墙的长度,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不仅仅是难民,对于劳工移民,美国也逐步在筑起高墙,通过提高标准,将大量普通劳工挡在国门之外。这幅漫画反映了欧盟对移民也筑起高墙,那么世纪之交,西方国家对移民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
材料1:在联合国难民署建立的早期,美国曾拒绝加入。美国逐渐意识到加入联合国难民署、援助东欧等共产主义国家难民能够弱化共产主义,开始支持联合国难民署。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逐渐放弃了以往的难民宽容政策,加强对难民的限制。
——李晓婷《国际难民机制的建立与发展》
材料2:许多欧洲人和某些政党依然认为,大量移民的存在明显挤压了本国公民的就业空间。在国家安全层面上,移民及其后代在社会教育、就业、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倍遭歧视,因而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摘编自薛永生《战后欧洲移民与移民政策研究》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态度:从接纳到排斥。原因:国家利益和大国竞争的需要;与本国公民利益的冲突;国家安全问题)
2.心灵之墙——文化融合中的绊脚巨石
教师活动:对于那些已经移民到西方国家的后来者,他们发现要融入主流社会,还面临着一堵堵心灵之墙。曾经有美国人提出了这样的公式(B+C+D+E+……= American ),但是能实现吗?这幅漫画反映的就是大熔炉的困境。大家分析下面这段材料,移民自身文化具有怎么样的特征?
材料1:每个人群都有他们自己的文化特点。而这些文化特点并不会因为他们跨越了一条国境线,或者跨越了一个海洋就消失了……这个文化也不会在一些年之后或一代人之后就凭空消失。
——托马斯·索威尔《移民与文化》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具有一定的顽固性,不是可以轻易改变的,因此在美国出现了“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与“故土文化”的顽固性并存的现象。)
教师活动:阻碍移民融入主流社会的“墙”不仅仅来自文化本身的顽固性,还有其他因素,请同学们看下面这幅漫画。这是一幅旅居西方多年的中国画家的作品,这幅图大家能理解表达的含义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讨论回答问题。
(文化差异;固有的偏见;种族歧视等)
教师活动:如果大家对这幅图的理解还有争议,那我们看下面这幅图片,这是百年前美国的一张灭鼠药的广告图,画中描绘的是一个近似清代中国人的形象,两幅图结合起来看,我们就发现这不是文化差异,而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上百年过去了,这样的种族歧视仍然存在,源于盎格鲁撒克逊人骨子里的那种傲慢无知依旧。
教师活动:除了种族歧视,我们下面以这段移民爱尔兰的华人自述为例,分析移民融入主流社会还有什么障碍?
材料4:“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跟着父母移民到了英国。我在英国长大,我的母语是英语和汉语。我在20世纪80年代移民到爱尔兰,并在这里建立了我的家庭。但是当我走在大街上,人们会认为我是英国人或者爱尔兰人吗?当然不会。在机场,边检的工作人员有时会反复检查我的英国护照。为什么?因为我从表面上看起来根本不像西方人。对我来说,护照只是一个法律文件。这与我的民族身份无关……我是香港人,也是中国人。这是个事实。我也教育我的孩子们认清这个事实。
——吕洲翔《中国移民在爱尔兰——身份认同与社会融合》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身份认同的困惑)
教师活动:文化本身的顽固性、种族歧视、身份认同的困惑,形成了一堵堵阻拦移民融入的墙,这样的结果会对社会造成怎样的消极影响呢?
学生活动:谈论并分析,交流答案。
教师活动:族群关系中长期存在的深层矛盾,会导致缺乏民族凝聚力,会对国家的文化认同构成挑战。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以“墙”为主题,着重介绍在当今世界移民流动面临的阻碍以及移民社会文化认同问题。指导学生对课本内容和史料的阅读,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同时掌握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等不同史料的解读方法,提升历史解释的能力。通过史料探究,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当代多元文化面临阻碍的成因,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的本质。适当选用一些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导入学习问题三:“架桥”或“垒墙”的抉择
教师活动:就在一周前,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文章写到:“在地缘政治回归的时代……曾经是多元文化代表的移民,面对四处高筑的墙,也更难担任跨文化的桥梁。”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架桥”还是“垒墙”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移民现象,你是主张“架桥”还是“垒墙”?
学生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教师活动:分别呈现以下两则材料
学生活动:重新作出“架桥”还是“垒墙”的选择,如有变化,请说明理由。
教师活动:两则材料的不同选择,其实是分别站在国家利益角度和个人发展角度,这其中的矛盾可以调和吗?如果可以,该如何调和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老师的问题,并从海外华人回流贡献的角度辩证看待这个问题。
教师活动:呈现材料,指出既“守”又“走”,地域上的分离与情感和经济上的相联并存,是中国迁移文化的基本特征。
材料1:可以断言:虽然一些中国留学生并不会完全回归中国,但是他们会与自己的祖籍国保持联系。因此,那种“脑力流失”的旧观念,即认为优秀人才不回归中国会造成中国损失的观念,在如今移动通讯和廉价航空高度发达的时代,可能已经过时了。
——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
教师活动:当代不仅有国人移民国外,也有外国人想移民中国,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寻找机会,中国接收的各类国际移民数量不断增长。中国正在成为重要的国际移民输入国。其中不乏诺贝尔奖的获得的者。外来移民进去中国,会给我们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带来先进的技术,促成文化的交流)
教师活动:来自完全不同民族和语言及社会背景的移民肯定具有新的视角,质疑传统的行为方式,促进创新。
学生活动:集体思考并讨论,面对劳动力和文化的全球流动,我们中国该如何应对?
(优化环境,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促进交融)
教师活动:在这样一个全球联系加强与竞争加剧并存的时代,“架桥”还是“垒墙”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合作交融依然是主流,我们需要更多的是通连之桥而不是阻隔之墙。墙,推倒了就是桥!
【设计意图】
本环节重在通过材料和设问,启发学生思考面对当代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是“架桥”还是“垒墙”,理性看待移民现象和多元文化带来的交融与冲击。从中国视角看待世界,力求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运用不同立场的史料,形成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思考积极性,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升华主题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曲折性,增强民族认同感,培育家国情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