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2-02 14:0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54分)
1.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备受青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原料来源广 ②易燃烧、热值高 ③储存方便 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下列变化过程中,是吸热反应的是(  )
A.浓硫酸稀释 B.硝酸铵溶解
C.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 D.盐酸与烧碱中和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SO2+O2 2SO 3△H=﹣196.6 kJ/mol
B.H2(g)+O2(g)═H2O( l )△H=﹣285.8 kJ/mol
C.2H2( g )+O2( g )═2H2O ( l )△H=+571.6 kJ/mol
D.C(s)+O2( g )═CO2(g)△H=+393.5 kJ/mol
 
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
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5.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2H2(g)+5O2(g)═4CO2(g)+2H2O(l)△H=﹣2bkJ/mol
B.C2H2(g)+O2(g)═2CO2(g)+H2O(l)△H=2bkJ/mol
C.2C2H2(g)+5O2(g)═4CO2(g)+2H2O(l)△H=﹣4bkJ/mol
D.2C2H2(g)+5O2(g)═4CO2(g)+2H2O(l)△H=bkJ/mol
 
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 ( http: / / www.21cnjy.com )57.3kJ 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 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 ( http: / / www.21cnjy.com )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 mol﹣1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乙烷的燃烧热就是1mol乙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8.下列叙述正确是(  )
A.原电池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B.用铝质铆钉接铁板,铁易被腐蚀
C.马口铁(镀锡)表面一旦破损,铁腐蚀加快
D.白铁(镀锌)表面一旦破损,铁腐蚀加快
 
9.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反应的颜色变化正确的是:
①蛋白质遇浓硝酸﹣黄色 ②淀粉溶液遇单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碘﹣蓝色 ③溴化银见光分解﹣白色 ④热的氧化铜遇乙醇﹣绿色 ⑤新制氯水久置后﹣无色 ⑥苯酚在空气中氧化﹣粉红色(  )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②③⑥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时,放出的热量为硫的标准燃烧热
B.在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标准燃烧热
C.在101kPa时,由2 ( http: / / www.21cnjy.com )CO(g)+O2(g)═2CO2(g)△H=﹣566 kJ mol﹣1,可知CO的标准燃烧热为283 kJ mol﹣1
D.乙炔的标准燃烧热为1299.6 k ( http: / / www.21cnjy.com )J mol﹣1,则2CH2(g)+5O2(g)═4CO2(g)+2H2O(g)反应的△H=﹣2 599.2 kJ mol﹣1
 
11.淀粉完全水解后的特征是(  )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遇碘水不显兰色
C.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D.有甜味
 
12.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分异构体
B.1mol β﹣紫罗兰酮最多能与2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维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
D.中间体X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3.甲醇广泛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可用天然气来合成,已知:
①2CH4(g)+O2(g)=2CO(g)+4H2(g)△H=﹣71kJ/mol
②CO(g)+2H2(g)=CH3OH(l)△H=﹣90.5kJ/mol
③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下列说法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反应②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
B.CO(g)+2H2(g)=CH3OH(g)△H>﹣90.5 kJ/mol
C.甲醇的燃烧热△H=﹣764 kJ/mol
D.若CO的燃烧热△H=﹣283.0 kJ/mol,则H2的燃烧热△H=﹣285.8 kJ/mol
 
14.一定温度下,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A.NaCl B.H2SO4 C.CuCl2 D.Na2SO4
 
15.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的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1mol电子转移
 
16.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若采用装置①精炼铜,则d极为粗铜,c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17.银锌钮扣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氧化银与少量石墨组成的活性材料和锌汞合金构成,电解质为氢氧化钾溶液,电极反应为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总反应为:Ag2O+Zn═2Ag+Zn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阳极,Ag2O为阴极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减小
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增大
 
18.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D.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
 
 
二、填空题(46分)
19.(1)6.0g石墨与适量的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56.7kJ 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2)3molNO2气体溶于水生成HNO3和NO气体,放出138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3)甲硅烷(SiH4)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常温下1g甲硅烷自燃放出的热量为44.6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20.已知:①C(s)+O2(g)═CO2(g);△H=﹣393.5kJ mol﹣1
②2CO(g)+O2(g)═2CO2(g);△H=﹣566kJ mol﹣1
③TiO2(s)+2Cl2(g)═TiCl4(s)+O2(g);△H=+141kJ mol﹣1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      .
在101kPa时,H2在1.00mol O2中完全燃烧生成2.00mol H2O(l)放出571.6kJ的热量.
(1)H2的标准燃烧热为      ,表示H2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若1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2.444kJ,则4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
 
21.按要求对下图中两极进行必要的连接并填空:
(1)在A图中,使铜片上冒H2气泡.请加以必要连接,则连接后的装置叫      .
电极反应式:锌板:      ;铜板:      .
(2)在B图中,使a极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铜,则b析出:      .加以必要的连接后,该装置叫      .电极反应式,a极:       b极:      .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并搅均溶液,溶液的pH      (升高、降低、不变),加入一定量的      后,溶液能恢复至与电解前完全一致.
( http: / / www.21cnjy.com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54分)
1.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备受青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原料来源广 ②易燃烧、热值高 ③储存方便 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前景良好,氢能是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氢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出现,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为二次能源.
【解答】解:氢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形式出现,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工业上生产氢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水电解制氢、煤炭气化制氢、重油及天然气水蒸气催化转化制氢等. 所以原料来源广,其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热值高,但开发利用的制备工艺较复杂,储运不方便,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能源氢能的开发利用的优缺点,明确信息与所需知识的关系来解答,较简单.
 
2.下列变化过程中,是吸热反应的是(  )
A.浓硫酸稀释 B.硝酸铵溶解
C.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 D.盐酸与烧碱中和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反应.
【解答】解:A.浓硫酸稀释放热,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硝酸铵溶解吸热,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
C.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
D.盐酸与烧碱中和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吸热反应,抓住中学化学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题目难度不大.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SO2+O2 2SO 3△H=﹣196.6 kJ/mol
B.H2(g)+O2(g)═H2O( l )△H=﹣285.8 kJ/mol
C.2H2( g )+O2( g )═2H2O ( l )△H=+571.6 kJ/mol
D.C(s)+O2( g )═CO2(g)△H=+393.5 kJ/mol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没有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
B.H2与O2的化合反应为放热反应;
C.氢气的燃烧为放热反应;
D.C的燃烧为放热反应.
【解答】解:A.没有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正确的写法为2SO2(g)+O2(g) 2SO3(g);△H=﹣196.6kJ/mol,故A错误;
B.H2与O2的化合反应为放热反应,符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故B正确;
C.氢气的燃烧为放热反应,正确的写法为2H2( g )+O2( g )═2H2O ( l )△H=﹣571.6 kJ/mol,故C错误;
D.C的燃烧为放热反应,正确的写法为C(s)+O2( g )═CO2(g)△H=﹣393.5 kJ/mo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
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考点】石油的分馏产品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淀粉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发生加成反应必须具有不饱和键;石油分馏产品﹣﹣汽油、煤油应用广泛;氨基酸与葡萄糖不是同分异构体.
【解答】解:A.乙烯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后,双键变单键后就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
B.石油分馏可得汽油和煤油属于物理变化过程,干馏是指隔绝空气加强热,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淀粉属于糖类,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两者的产物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乙酸乙酯和油脂都属于酯类,在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均生成醇,前者生成乙醇,后者生成甘油,甘油是丙三醇也是醇类,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性质,石油的分馏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5.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2H2(g)+5O2(g)═4CO2(g)+2H2O(l)△H=﹣2bkJ/mol
B.C2H2(g)+O2(g)═2CO2(g)+H2O(l)△H=2bkJ/mol
C.2C2H2(g)+5O2(g)═4CO2(g)+2H2O(l)△H=﹣4bkJ/mol
D.2C2H2(g)+5O2(g)═4CO2(g)+2H2O(l)△H=bkJ/mol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m ( http: / / www.21cnjy.com )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2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2bkJ,生成4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4bkJ,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由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4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4bkJ,
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H=﹣4bkJ/mo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与热量的关系,反应热的符号、数值、单位即可解答.
 
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 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 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 ( http: / / www.21cnjy.com )J 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 mol﹣1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乙烷的燃烧热就是1mol乙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注意只生成水;
B.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反应热与方程式的计量数成正比放出反写时,反应热的符号相反;
C.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有些放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D.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应生成液态水.
【解答】解:A.强酸和强碱的稀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 mol﹣1,生成沉淀也要放热,则H2SO4和Ba(OH)2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2×57.3kJ,则△H<2×(﹣57.3)kJ mol﹣1,故A错误;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 ( http: / / www.21cnjy.com )J mol﹣1,则2CO(g)+O2(g)=2CO2(g)的△H=2×(﹣283.0)kJ mol﹣1,所以2CO2(g)=2CO(g)+O2(g)的△H=2×(+283.0)kJ mol﹣1,故B正确;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有些放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如铝热反应,故C错误;
D.燃烧热是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应生成液态水,则1 mol乙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不是乙烷的燃烧热,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焓变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本概念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石油的裂化和裂解;乙醇的化学性质;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专题】压轴题.
【分析】乙烯含有不饱和键,能发生加成和加聚反应;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米酒变酸就由于醇中的羟基被氧化为羧基,涉及到了氧化反应;所谓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解答】解:A、乙烷是饱和烃,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A错;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B错;
C、酒精生成酸的过程发生了氧化反应,故C正确;
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则油脂皂化不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反应,故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学习中要准确把握,注意积累,易错点为高分子化合物的认识.
 
8.下列叙述正确是(  )
A.原电池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B.用铝质铆钉接铁板,铁易被腐蚀
C.马口铁(镀锡)表面一旦破损,铁腐蚀加快
D.白铁(镀锌)表面一旦破损,铁腐蚀加快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分析】原电池中,负极加速被腐蚀、正极被保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能平衡电荷,故A错误;
B.Al、Fe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Al易失电子作负极、Fe作正极,正极Fe被保护,故B错误;
C.Sn、Fe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Fe易失电子作负极而加速被腐蚀,故C正确;
D.Zn、Fe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Zn易失电子作负极、Fe作正极,则Fe被保护,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侧重考查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上发生反应与金属腐蚀和保护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9.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反应的颜色变化正确的是:
①蛋白质遇浓硝酸﹣黄色 ②淀粉溶液遇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质碘﹣蓝色 ③溴化银见光分解﹣白色 ④热的氧化铜遇乙醇﹣绿色 ⑤新制氯水久置后﹣无色 ⑥苯酚在空气中氧化﹣粉红色(  )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②③⑥
【考点】食物中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检验;氯气的化学性质;卤化银;乙醇的化学性质;苯酚的化学性质.
【专题】卤族元素;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①蛋白质遇浓硝酸生成黄色的硝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合物;②淀粉遇碘变蓝色;③溴化银分解生成单质银,为黑色粉末;④在加热条件下氧化铜与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单质铜,为红色;⑤久置氯水不稳定,生成次氯酸分解,最终无色;⑥苯酚在空气中被氧化为粉红色的对苯醌.
【解答】解:①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正确;
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显蓝色,正确;
③溴化银见光分解不是白色,而是黑色;
④热的氧化铜遇乙醇不是绿色,而是红色;
⑤新制氯水久置后呈无色,正确;
⑥苯酚在空气中氧化呈粉红色,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通过颜色的变化考查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银粉和晶体银的颜色区别.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时,放出的热量为硫的标准燃烧热
B.在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标准燃烧热
C.在101kPa时,由2CO(g)+O ( http: / / www.21cnjy.com )2(g)═2CO2(g)△H=﹣566 kJ mol﹣1,可知CO的标准燃烧热为283 kJ mol﹣1
D.乙炔的标准燃烧热为1299.6 kJ m ( http: / / www.21cnjy.com )ol﹣1,则2CH2(g)+5O2(g)═4CO2(g)+2H2O(g)反应的△H=﹣2 599.2 kJ mol﹣1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硫单质应是1mol;
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
C.依据燃烧热概念分析判断;
D.燃烧热应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气态水不稳定.
【解答】解:A.1mol硫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时,放出的热量为硫的标准燃烧热,故A错误;
B.1molC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才是C的燃烧热,故B错误;
C.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热量;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283kJ/mol,故C正确;
D.乙炔的标准燃烧热为1299.6 kJ mol﹣1,则2CH2(g)+5O2(g)═4CO2(g)+2H2O(l)反应的△H=﹣2 599.2 kJ mol﹣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概念计算分析,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燃烧热概念实质理解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1.淀粉完全水解后的特征是(  )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遇碘水不显兰色
C.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D.有甜味
【考点】淀粉的性质和用途.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淀粉遇到碘变蓝,可以用碘水检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淀粉的存在;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能够发生银镜反应,能够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据此解答.
【解答】解:A.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葡萄糖,淀粉水解了,不能证明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故A错误;
B.遇碘水不显蓝色,说明不含淀粉,故B正确;
C.能和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只能证明含有葡萄糖,不能证明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故C错误;
D.葡萄糖有甜味,淀粉无甜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淀粉的性质,题目难度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明确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是解题的关键.
 
12.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分异构体
B.1mol β﹣紫罗兰酮最多能与2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维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
D.中间体X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A.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分子式不同,X中多2个H;
B.β﹣紫罗兰酮中含C=C、C=O;
C.维生素A1中含C=C和醇﹣OH;
D.中间体X含C=C和﹣CHO.
【解答】解:A.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分子式不同,X中多2个H,则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β﹣紫罗兰酮中含C=C、C=O,则1mol β﹣紫罗兰酮最多能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维生素A1中含C=C和醇﹣OH,不与NaOH反应,故C错误;
D.中间体X含C=C和﹣CHO,均能被氧化,则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熟悉烯烃、醛、醇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3.甲醇广泛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可用天然气来合成,已知:
①2CH4(g)+O2(g)=2CO(g)+4H2(g)△H=﹣71kJ/mol
②CO(g)+2H2(g)=CH3OH(l)△H=﹣90.5kJ/mol
③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下列说法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反应②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
B.CO(g)+2H2(g)=CH3OH(g)△H>﹣90.5 kJ/mol
C.甲醇的燃烧热△H=﹣764 kJ/mol
D.若CO的燃烧热△H=﹣283.0 kJ/mol,则H2的燃烧热△H=﹣285.8 kJ/mol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根据△G=△H﹣T△S判断,△G<0反应自发进行,△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B、与反应②比较,1molCH3OH(g)能量高于1molCH3OH(l),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判断;
C、依据燃烧热的概念分析,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分析的热量是燃烧热,据盖斯定律利用反应①②③求得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得;
D.一氧化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H=﹣283kJ/mol,结合①2CH4(g)+O2(g)=2CO(g)+4H2(g)△H=﹣71kJ/mol、③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利用盖斯定律求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据此解答.
【解答】解:A、反应②的△H<0, ( http: / / www.21cnjy.com )△S<0,反应是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在低温下,焓变影响为主,高温时,熵变影响为中,温度的影响取决于△H、△S的具体数据,不能得到反应②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原因,故A错误;
B、与反应②比较,1molCH3OH ( http: / / www.21cnjy.com )(g)能量高于1molCH3OH(l),反应物的总能量相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反应②,故△H>﹣90.5kJ/mol,故B正确;
C、据盖斯定律③×2﹣①﹣②×2得:2CH3OH(l)+3O2(g)═2CO2(g)+4H2O(l)△=﹣1528KJ/mol,所以,甲醇的燃烧热为764kJ mol﹣1,故C正确;
D.①2CH4(g)+O2(g)=2CO(g)+4H2(g)△H=﹣71kJ/mol,
②CO(g)+O2(g)=CO2(g)△H=﹣283 kJ/mol,
③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得:H2(g)+O2(g)=H2O(g)△H=﹣285.8 kJ/mol,所以氢气的燃烧热燃烧热△H=﹣285.8 kJ/mol,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燃烧热概念,注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计算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14.一定温度下,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A.NaCl B.H2SO4 C.CuCl2 D.Na2SO4
【考点】电解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电解实质,根据电解实质判断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关系结合题意判断选项.
【解答】解:A.电解氯化钠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溶液显碱性,故A错误;
B.电解硫酸溶液时,实际上电解的是水,但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增大,pH值减小,故B正确;
C.电解CuCl2生成铜和氯气,溶液pH值不变,故C错误;
D.电解硫酸钠溶液时,实际上电解的是水,所以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相对浓度不变,只是硫酸钠的浓度增大,故pH值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随着电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判断溶液pH值的变化,首先要知道离子的放电顺序、电解的实质,只有明白这些知识点才能正确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15.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的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1mol电子转移
【考点】电解原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KOH溶液为电解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通入氧气的一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H2+O2=2H2O,结合电极反应解答该题.
【解答】解:A.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4e﹣+4OH﹣=4H2O,通入氧气的一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A正确;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池中生成水,溶液体积增大,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依据电极反应可知,物质的量不变,故B正确;
C.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 ( http: / / www.21cnjy.com )H﹣,负极反应为H2﹣2e﹣+2OH﹣=2H2O,则总反应式为:2H2+O2=2H2O,故C正确;
D.n(Cl2)=0.01mol,根据化合价可知转移电子0.2mol,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中等,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把握原理,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16.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若采用装置①精炼铜,则d极为粗铜,c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电解原理.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装置①精炼铜,由电流方向可知,a为正极,c为阳极;
B.装置②是原电池,Zn为负极;
C.X的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可防止倒吸;
D.碱石灰可干燥氨气,氨气利用向下空气法收集,倒扣的漏斗可防止倒吸.
【解答】解:A.装置①精炼铜,由电流方向可知,a为正极,c为阳极,则c为粗铜,d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故A错误;
B.装置②是原电池,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
C.X的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可防止倒吸,则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故C正确;
D.碱石灰可干燥氨气,氨气利用向下空气法收集,倒扣的漏斗可防止倒吸,图中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涉及电化学及应用、防止倒吸装置、气体的收集等,侧重有物质性质及化学反应原理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操作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7.银锌钮扣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是由氧化银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量石墨组成的活性材料和锌汞合金构成,电解质为氢氧化钾溶液,电极反应为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总反应为:Ag2O+Zn═2Ag+Zn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阳极,Ag2O为阴极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减小
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增大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A、原电池中失电子的为负极,得到电子的为正极;
B、依据原电池中,电极名称分别为正极和负极来回答;
C、依据负极电极反应导致氢离子或是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D、依据负极电极反应导致氢离子或是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解答】解:A、根据电极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负极:Zn+2OH﹣﹣2e﹣═ZnO+H2O;正极:Ag2O+H2O+2e﹣═2Ag+2OH﹣,所以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故A错误;
B、根据电极反应负极:Zn+2O ( http: / / www.21cnjy.com )H﹣﹣2e﹣═ZnO+H2O;正极:Ag2O+H2O+2e﹣═2Ag+2OH﹣,所以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故B错误;
C、根据负极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消耗氢氧根离子,所以负极区pH减小,故C正确;
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消耗氢氧根离子,所以负极区pH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电池电极反应,离子变化分析,依据电极反应分析判断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8.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D.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
【考点】电解原理.
【专题】压轴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此为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装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解时的阴极反应为:2H++2e﹣═H2↑,或2H2O+2e﹣═H2↑+2OH﹣,阳极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总反应为:2NaCl+2H2O2NaOH+Cl2↑+H2↑,阴极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以此回答题中各项问题.
【解答】解:A、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出现红色字迹,说明铅笔做阴极,反应为:2H++2e﹣═H2↑,或2H2O+2e﹣═H2↑+2OH﹣,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故A错误;
B、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该电解池中,铅笔做阴极,铂片做阳极,故B错误;
C、铅笔做阴极,反应为:2H++2e﹣═H2↑,或2H2O+2e﹣═H2↑+2OH﹣,有氢气产生,故C错误;
D、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说明铅笔做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即a为负极,则b为正极,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及应用,本题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从反应的现象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入手来解答,注意把握电极反应和溶液离子浓度的变化.
 
二、填空题(46分)
19.(1)6.0g石墨与适量的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56.7kJ 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s 石墨)+H2O(g)=CO(g)+H2(g)△H=+113.4kJ/mol .
(2)3molNO2气体溶于水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HNO3和NO气体,放出138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3NO2(g)+H2O(l)=2HNO3(aq)+NO(g)△H=﹣138kJ/mol .
(3)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常温下1g甲硅烷自燃放出的热量为44.6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SiH4(g)+2O2(g)=SiO2(s)+2H2O(l)△H=﹣1427.2kJ/mol .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焓变符号中的“+”和“﹣”代表吸热和放热,化学反应的焓变和物质的量相对应.
【解答】解:(1)发生反应C+H2O=CO+H2,1mol石墨反应吸收的热量为56.7kJ×=113.4kJ,故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C(s 石墨)+H2O(g)=CO(g)+H2(g)△H=+113.4kJ/mol,
故答案为:C(s 石墨)+H2O(g)=CO(g)+H2(g)△H=+113.4kJ/mol;
(2)3molNO2气体溶于水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HNO3和NO气体,放出138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3NO2(g)+H2O(l)=2HNO3(aq)+NO(g)△H=﹣138kJ/mol,
故答案为:3NO2(g)+H2O(l)=2HNO3(aq)+NO(g)△H=﹣138kJ/mol;
(3)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常温下1g甲硅烷自燃放出的热量为44.6KJ,则1mol SiH4反应放出的热量为44.6kJ×32=1427.2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2O2(g)=SiO2(s)+2H2O(l)△H=﹣1427.2kJ/mol,
故答案为:SiH4(g)+2O2(g)=SiO2(s)+2H2O(l)△H=﹣1427.2kJ/mol.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判断,比较基础,注意掌握热化学方程书写规则.
 
20.已知:①C(s)+O2(g)═CO2(g);△H=﹣393.5kJ mol﹣1
②2CO(g)+O2(g)═2CO2(g);△H=﹣566kJ mol﹣1
③TiO2(s)+2Cl2(g)═TiCl4(s)+O2(g);△H=+141kJ mol﹣1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 ﹣80kJ mol﹣1 .
在101kPa时,H2在1.00mol O2中完全燃烧生成2.00mol H2O(l)放出571.6kJ的热量.
(1)H2的标准燃烧热为 285.8KJ/mol ,表示H2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g)+O2(g)=H2O(l)△H=﹣285.8KJ/mol .
(2)若1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2.444kJ,则4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483.6KJ .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利用盖斯定律,将①×2+③﹣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得到反应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反应热为△H=2△H1+△H3﹣△H2,以此解答该题;
(1)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2)1g水蒸气转化成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水放热2.444kJ,故18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出热量2.444kJ×18=44kJ,故反应H2O(g)=H2O(l)的反应热△H=﹣44kJ/mol,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利用盖斯定律,将①×2 ( http: / / www.21cnjy.com )+③﹣②即得到反应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反应热为△H=2△H1+△H3﹣△H2=2×(﹣393.5kJ mol﹣1)+(+141kJ mol﹣1)﹣(﹣566kJ mol﹣1)=﹣80kJ mol﹣1,故答案为:﹣80kJ mol﹣1;
(1)在101kPa时,H2在1.00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2.00mol液态H2O,放出571.6kJ的热量,即2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571.6kJ的热量,则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燃量为285.8KJ,所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氢气和氧气都是气态,水是液态,则氢气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
故答案为:285.8KJ/mol;H2(g)+O2(g)=H2O(l)△H=﹣285.8KJ/mol;
(2)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故18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出热量2.444kJ×18=44kJ,故反应H2O(g)=H2O(l)的反应热△H=﹣44kJ/mol,所以H2(g)+O2(g)=H2O(g)△H=﹣285.8KJ/mol+44KJ/mol=﹣241.8KJ/mol,则4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241.8KJ=483.6KJ,故答案为:483.6KJ.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式的书写与反应热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聚集状态的分析判断,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题目较简单.
 
21.按要求对下图中两极进行必要的连接并填空:
(1)在A图中,使铜片上冒H2气泡.请加以必要连接,则连接后的装置叫 原电池 .
电极反应式:锌板: Zn﹣2e﹣=Zn2+ ;铜板: 2H2++2e﹣=H2↑ .
(2)在B图中,使a极析出铜,则b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出: O2 .加以必要的连接后,该装置叫 电解池 .电极反应式,a极: Cu2++2e﹣=Cu  b极: 4OH﹣﹣4e﹣=O2↑+2H2O, .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并搅均溶液,溶液的pH 降低 (升高、降低、不变),加入一定量的 CuO 后,溶液能恢复至与电解前完全一致.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1)依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判断;失电子的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若b电极析出物质则必须是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池,a做阴极,b做阳极;依据电极硫酸铜过程离子的变化判断溶液PH;依据电极产物和电极特征分析恢复原溶液浓度的方法,原则是电解析出什么,需要加入什么;
【解答】解:(1)在A图中,使铜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冒H2气泡.可以用导线连接两极,锌做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Zn﹣2e﹣=Zn2+;溶液中氢离子在铜电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H2++2e﹣=H2↑;
故答案为:原电池,锌板:Zn﹣2e﹣=Zn2+ 铜板:2H2++2e﹣=H2↑;
(2)在B图中,使a极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铜,则b析出物质,必须是电解池,a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b电极为阳极,材料为惰性电极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O2,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电解反应过程中生成硫酸,溶液PH降低;恢复原硫酸铜溶液浓度需要加入氧化铜;
故答案为:电解池,a极:Cu2++2e﹣=Cu,b极:4OH﹣﹣4e﹣=O2↑+2H2O,降低,CuO.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名称,电极反应,电池反应,容易的性质变化,恢复溶液浓度的方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