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分数乘法(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单元分数乘法(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24 11:1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单元分数乘法高频考点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请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卷面(2分)。我能做到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第一部分】知识与巩固运用
一、选择题
1.下面算式中,结果大于1的是( )。
A. B. C. D.
2.与表示的意义相同的算式是( )。
A. B. C. D.以上都不正确
3.一种商品,先提价,再降价,现价和原价比较( )。
A.现价高 B.现价低 C.价格一样 D.无法比较
4.师徒两人做零件,师傅做了60个, ,徒弟做了多少个零件?横线上填( )时,可以用算式60×(1-)。
A.师傅比徒弟多做 B.师傅比徒弟少做
C.徒弟比师傅多做 D.徒弟比师傅少做
5.有两条绳,A绳长米,B绳的长度比A绳多2倍。B绳长( )。
A.1米 B.4 C.米 D.米
6.一根绳子长10m,先用去它的,再用去m,这时还剩( )m 。
A. B. C.2 D.
二、填空题
7.吨=( )千克 45分=( )小时
8.10千克的是( )千克,比240米少的是( )米。
9.把一条米长的丝带平均分成6份,第二份是这条丝带的( ),每份长( )米。
10.一桶油重5kg,第一天用去,第二天用去千克,第一天用去( )kg,第二天后还剩( )kg。
11.图中的大长方形表示1,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乘法算式。
×( )=( )
12.新华书城新到一批历史文献,第一天卖出28套,第二天卖的比第一天的多2套,第二天卖出了( )套。
三、判断题
13.8米的与7米的一样长。( )
14.一个自然数(0除外)乘真分数,积一定比这个自然数小。( )
15.食堂买来100千克大米,吃了,还剩99千克。( )
16.一件商品第一次降价,第二次又降价,两次降价的钱数是相等的。( )
17.一个自然数乘真分数,积小于这个数。( )
【第二部分】计算与算法技巧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 = = =
= = = =
= = = =
1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0.看图列式计算。
【第三部分】应用与解决问题
五、解答题
21.养殖场有鸡3200只,第一周卖出,第二周卖出。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只?
22.迎客来超市平均每天卖出70箱鸡蛋,现有140箱鸡蛋,已卖出总数的,还剩多少箱?
23.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是44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安门广场多,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24.育才小学里有杨树30棵,柳树是杨树的,槐树是柳树的,槐树有多少棵?
25.为了救援灾区,某地红十字会要运一批重600吨的救灾物资。第一次运了总质量的,第二次运了总质量的,第三次如果最多可以运200吨,能全部运完这批救灾物资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B D C A
1.C
【分析】分别计算出四个乘法算式的结果,再与1比较大小,找出结果大于1的算式即可。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1。
【详解】A.,,不符合题意;
B.,,不符合题意;
C.,,符合题意;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计算、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及应用,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即=,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与表示的意义相同的算式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整数,明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3.B
【分析】把这种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1”,提价后的价格为1×(1+);再把提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再降价后的价格为1×(1+)×(1-),然后再与原价对比即可。
【详解】1×(1+)×(1-)
=1××
=×

<1
则现价和原价比较,现价低。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明确单位“1”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4.D
【分析】根据算式可知,把师傅做的数量看作单位“1”,比师傅少,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60×(1-)表示师傅做了60个,徒弟比师傅少,求得徒弟做的数量。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的应用,找准单位“1”,明确数量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5.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把A绳看成单位1,再用×(1+2)即可。
【详解】×(1+2)
=×3
=(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要求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6.A
【分析】把这根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先用去它的,单位“1”已知,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全长乘,求出先用去的长度;
再用全长分别减去两次用去的长度,即是绳子还剩下的长度。
【详解】先用去:
10×=6(m)
还剩下:
10-6-
=4-
=(m)
这时还剩m。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明白分数不带单位名称时表示分率,找出单位“1”,单位“1”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先用去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7. 750 /0.75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1小时=60分,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吨化为千克要乘1000;
吨=750千克
分化为小时要除以60;
45分=小时
8. 4 180
【分析】把10千克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0×即可求出10千克的是多少千克;
把240米看作单位“1”,求比240米少是多少,就是求240米的(1-)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240×(1-)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10×=4(千克)
240×(1-)
=240×
=180(米)
10千克的是4千克,比240米少的是180米。
9.
【分析】把这条丝带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都是它几分之一,再乘米,就是每份的长度。
【详解】1÷6=
×=(米)
即,把一条米长的丝带平均分成6份,第二份是这条丝带的,每份长米。
10. 2 2.6//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将5kg乘,求出第一天用去多少kg;
将第一天用去的加上第二天用去的,求出一共用去多少kg。将5kg减去一共用去的,求出第二天后还剩多少kg。
【详解】5×=2(kg)
5-(2+)
=5-2.4
=2.6(kg)
所以,第一天用去2kg,第二天后还剩2.6kg。
11.
【分析】图中更深阴影部分表示把这个图形的三分之二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4份,所以图中更深阴影部分是整体的,那么算式列为×,看图可知结果为。
【详解】×=
12.23
【分析】把第一天卖出的套数看作单位“1”,用28×,求出第一天卖出书的是多少套,再加上2套,即可求出第二天卖多少套书。
【详解】28×+2
=21+2
=23(套)
新华书城新到一批历史文献,第一天卖出28套,第二天卖的比第一天的多2套,第二天卖出了23套。
13.×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分别求出8米的与7米的的结果,再比较大小,得出结论。
真分数<1,假分数≥1,则假分数>真分数。
【详解】8×=(米)
7×=(米)

所以8米的与7米的不一样长。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4.√
【分析】一个非0自然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非0自然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非0自然数乘1积等于这个数;由此解答。
【详解】根据真分数的定义可知,真分数小于1;
所以一个自然数(0除外)乘真分数,积一定比这个自然数小。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要靠平时知识的积累,总结规律。
15.×
【分析】把大米的总重量看作单位“1”,吃了,则还剩下(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100乘(1-)即可求出剩下的重量。
【详解】100×(1-)
=100×
=80(千克)
则还剩80千克。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
16.×
【分析】假设原价是100元,第一次降价的钱相当于原价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原价乘,求出第一次降价的钱;用原价减去第一次降价的钱,等于第一次降价后的价钱,把这个价钱看作单位“1”,同样利用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这个价钱乘,求出第二次降价的钱,比较两次降价的钱即可得解。
【详解】假设原价是100元。
1001(元)
(100-1)
=99
=0.99(元)
1元≠0.99元
所以两次降价的钱数不相等。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确定两次单位“1”的不同,利用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7.×
【分析】真分数的定义应该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是真分数,也就是说真分数是小于1的,一个自然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运用举反例法判断,考虑这个数是0的情况。
【详解】0×=0
0=0,积与这个自然数相等。
所以一个自然数乘真分数,积有可能小于也有可能等于这个自然数。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自然数、真分数的定义以及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8.;6;3;5.6
;;;3.6
3.6;;12;
【详解】略
19.;10;
;10;20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逆运算a×c+b×c=(a+b)×c进行简算;
(4)先把分解成,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进行简算;
(5)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进行简算;
(6)根据乘法分配律逆运算a×c+b×c=(a+b)×c进行简算。
【详解】(1)
(2)
(3)
(4)
(5)
(6)
20.105米
【分析】从线段图中可知,甲长75米,乙比甲长,把甲的长度看作单位“1”,则乙的长度是甲的(1+),单位“1”已知,用甲的长度乘(1+),即可求出乙的长度。
【详解】75×(1+)
=75×
=105(米)
乙长105米。
21.2880只
【分析】将3200只鸡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3200分别乘和,求出第一周和第二周卖出的只数,然后求和即可。
【详解】3200×+3200×
=1600+1280
=2880(只)
答:两周一共卖出2880只。
22.80箱
【分析】把鸡蛋的总数看作单位“1”,已卖出总数的,那么还剩下总数的(1-),单位“1”已知,用总数乘(1-),即可求出还剩下的箱数。
【详解】140×(1-)
=140×
=80(箱)
答:还剩80箱。
23.72公顷
【分析】把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看作单位“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是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的(1+),求北京故宫占地面积,用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1+),即可求出故宫的占地面积。
【详解】44×(1+)
=44×
=72(公顷)
答: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是72公顷。
24.10棵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30乘即可得到柳树的棵数;同理,用柳树的棵数乘即可求出槐树的棵数。
【详解】30××
=25×
=10(棵)
答:槐树有10棵。
25.不能;理由见详解
【分析】把一批物资总重量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分别求出前两次的运输重量,再将三次运输总量加在一起与物资总重量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600×=180(吨)
600×=160(吨)
180+160+200=540(吨)
540<600
答:三次不能全部运完这批救灾物资,因为三次运输总重量小于物资总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