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习作二写日记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写日记这种传统的记录方式,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中对生活记录和感悟的价值,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语言运用:学生能够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和自己的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使用丰富的词汇、生动的修辞手法和多样的句式,使日记内容更加精彩。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有条理地组织日记内容,提升逻辑思维水平。
审美创造: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发现生活中的美,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人物形象等,创造出具有美感的日记作品。
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感恩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通过分享日记中的正能量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日记的格式和写法,能真实、生动地记录生活中的事情和感受。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素材,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一种想要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的冲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非常好的记录方式——写日记。写日记就像是和一个好朋友聊天,你可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倾诉在里面。
2. 展示一些名人日记的图片或片段,如雷锋日记中的经典语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引导学生感受日记的力量和价值。
3. 问:你们觉得写日记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写日记的好处,如记录成长、锻炼写作能力、培养观察力等。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出示课本上的例文,引导阅读,看看日记里就写了什么。
2.分发几篇优秀的日记例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这些例文可以涵盖不同的主题,如校园生活、家庭趣事、旅行见闻等。
3.提问: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日记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日记的格式:日期、星期、天气。并强调日记内容可以是当天发生的事情、自己的感受、想法等。
4.引导学生分析例文的写作特点,如语言表达、描写方法、情感抒发等。例如,一篇描写校园运动会的日记,可以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动作描写、场面描写和自己的感受表达。
5. 总结:日记的语言要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可以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同时,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的喜怒哀乐。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 如何选择日记的素材?
(2) 怎样把事情写得生动具体?
(3)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2.小组代表发言
3.总结:
选择素材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要有意义、有趣味。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事情。例如,一次帮助同学的经历、一场有趣的游戏、一朵美丽的花等。
写事情时可以多运用描写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使内容更生动具体。比如,描写一场足球比赛,可以写出球员们的呐喊声、奔跑的动作、自己紧张的心理等。
表达感受要真实、自然,可以结合事情来写,也可以单独抒发。感受可以是快乐、悲伤、感动、愤怒等,要让读者能够理解你的心情。
可以举一些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法。例如,“今天我看到一位老奶奶在过马路,我赶紧跑过去扶她。老奶奶对我笑了笑,说:‘谢谢你,小朋友。’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这个例子中,既有事情的描写,又有感受的表达。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或场景,如校园里的花朵、操场上的同学们、教室里的读书声等。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寻找日记素材。
2.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想到的素材,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例如,一位学生说:“我想到了昨天在公园里看到的一只小松鼠,它很可爱,我想把它写进日记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如可以描写小松鼠的外貌、动作、自己看到小松鼠时的心情等。
3.教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瞬间和有趣的事情,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就能写出精彩的日记。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意义,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堂小结
回顾日记的格式和写法。再次强调日期、星期、天气的格式要求,以及选择素材、描写事情、表达感受的方法。
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告诉学生,写日记不仅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成为一个有情怀的人。
布置作业
写一篇日记,要求格式正确,内容真实、生动。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者回忆一件最近发生的事情,或者看到的一处风景等。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名人日记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初步感受到日记的价值。阅读例文和分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对日记的格式和写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组织欣赏和引导选材部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素材。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可能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在引导选材时,可以提供更多的具体方法和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