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九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题,每小空2分,共22分)
16.(1)__________
(2)__________
17.(1)__________(2)__________
1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
19.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2分,共26分)
2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猜想】__________
【进行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2分)
2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26.(1)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九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罝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每年的12月、1月文成红枫古道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来此欣赏。下列场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
A.随风飘零 B.绿叶变红 C.露水挂枝 D.枫香扑鼻
2. 黑枸杞浸泡在不同pH的溶液中,溶液呈现的颜色如图所示。将黑枸杞浸泡在下列液体中,会呈
现蓝绿色的是( )
A.蒸馏水 B.食盐溶液 C.稀盐酸 D.纯碱溶液
3. 氢氧化钠溶液可腐蚀叶肉,利用此原理可制作叶脉书签。小余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NaOH溶
液,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4. 项目化实践性作业:利用厨房原料制作简易灭火器。下列材料组合能帮助同学完成此作业的是
( )
A.黄酒与淀粉 B.白醋与纯碱
C.酱油与食盐 D.花生油与味精
5. 食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也是科学学习中重要的一种盐。“高铄实验室”以《自然界
的盐到餐桌的食盐》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同学们在这个项目学习中需要完成以下几个项目。科学判断:以下关于食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盐易溶于水,溶解度会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大
B.食盐中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
C.粗盐提纯后可以用来配置0.09%的生理盐水
D.劣质食盐的颜色为暗灰色
6.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干燥CO2 B.收集O2 C.验证CO2性质 D.观察气体流速
7. 20℃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CaO固体,忽略温度变化,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
(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
8. 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应选用的药品是( )
A.BaCl2溶液 B.NaCl溶液 C.稀HNO3 D.酚酞试液
9. 小明的爷爷种了一亩的小白菜,发现白菜叶片发黄,为缓解这一现象,购买了尿素[CO(NH2)2]
进行施肥,尿素是(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钙肥
10.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一一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11.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固体,直至过量。小
明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
C.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 D.a至d段碳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12.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
A.酸都能电离出H+ 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13.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Y一定是氯化钠
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C.X可能是CuCl2或Cu(NO3)2
D.Y可能是Na2SO4
14.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
关系的是( )
A. B. C. D.
15.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把钥匙代表一种试剂,每扇
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见下图。如果钥匙代表的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钥匙就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题,每小空2分,共22分)
16.(4分)人类对酸碱的认识,从最早靠味觉作为标准到近代的酸碱质子理论,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
的认识过程。请回答:
(1)已知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 =Na++H++SO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NaHSO 可称为__________(填“酸”或“碱”);
2.关于酸碱的认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B.酸碱电离理论只能适用于水溶液
C.人类对酸碱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延伸和完善的过程
17.(4分)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BaCl2、MgCl2、Na2CO3、Na2SO4、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
实验:(资料:MgCO3常温时的溶解度很小,可以看作难溶性物质)
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中,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的溶液;
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由以上实验可知:
(1)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还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为了进一步确定该物质是否存在,小明取第②步沉淀部分溶解后的溶液少量,加入一定量的“某种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该物质;若无现象,则不含该物质。加入的一定量的则“某种溶液”应该是___。
A.Na2CO3 B.Na2SO4 C.NaOH D.BaCl2
18.(6分)某兴趣小组同学用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pH和温度的变化,获得
数据如图甲所示。
(1)分析图甲,实验是将__________(选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且发生了 __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图乙是该小组建立的反应微观模型,则C处应填入的微粒符号是__________。
19.(4分)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即氢氧化钙
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_________色。
(2)利用氢氧化钙与盐反应的性质,可以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氢氧化钙杂志,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以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
(1)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HCl,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能达到目的的顺序是 。
A.⑤③②①④ B.③⑤①④② C.③⑤①②④
(2)用PH试纸检验溶液是否呈中性的操作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2分,共26分)
21.(6分)为了证明Ca(OH) 溶液与稀盐酸、NaOH 溶液与CO 能发生化学反应。小乐设计了如图所
示实验装置和如下实验步骤:
步骤1: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
步骤2:打开活塞①,逐滴滴加稀盐酸直至过量后关闭活塞①;同时打开K , 鼓入N 。
步骤3:关闭 K1,打开活塞②,将足量 NaOH 溶液注入锥形瓶后立即,
步骤4:一段时间后,打开K 。
(1)在步骤1中气密性检查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
(2)在步骤2中鼓入N 的作用:__________。
(3)证明NaOH溶液与CO 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
22.(14分)小明、小芳二位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A中的现象是 ,反应后试管B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芳同学把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小芳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成分:
小芳同学分析得出无色滤液中一定不含HCl,理由是 。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NaCl;②NaCl和CaCl2;③NaCl 、CaCl2和Na2CO3;④NaCl和Na2CO3。
小明认为猜想 一定不正确。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成立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有气泡产生
23.(6分)为了将混有硫酸钾、氯化钙、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的氯化钾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溶液,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
请根据以上流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除去碳酸氢铵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中加过量碳酸钾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设计方案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2分)
24.(6分)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取一
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表:
(1)本次实验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盐酸中还是把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过程能够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
(3)小明提出用氢氧化钠固体来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测量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你是否认同此方案?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25.(5分)不可能的任务:“在一个平底浅盘里有浅浅的一层氢氧化钠溶液,盘底有一枚硬币浸在溶
液中,要求不接触溶液且浅盘不作任何改变,用手拿出硬币。可用器材有:蜡烛(主要含碳、氢化合物)、火柴、大玻璃杯。”爱挑战的小柯设计了一种办法,设计图如右,请用科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26.(11分)将混有氯化钠的碳酸钠固体样品12.9g完全溶于水中形成90g 溶液,再将75 g氯化钙
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m 的值__________。
(2)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请计算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在图中画出上述过程中氯化钠质量随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的变化曲线。
2024年九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B C D C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D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题,每小空2分,共22分)
16.(1)酸
(2)BC
17.(1)CuSO4 (2)C
18.(1)氢氧化钠溶液;放热;
(2)H2O。
19.红 Ca(OH)2+Na2CO3===CaCO3↓+2NaOH
20.(1)C
(2)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于pH试纸上,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2分,共26分)
21.(1)在锥形瓶A中加水,没过导气管下端口,关闭K1,打开K2,用手捂住锥形瓶B,观察到导
气管口处有气泡冒出,则装置B的气密性良好。
(2)起搅拌作用,使反应充分进行
(3)A中溶液倒吸进入B,B中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呈红色。A中溶液倒吸进入B,B中产生气泡。
22.(1)溶液变为红色。 Fe2+
(2)6HCl+Fe2O3=2FeCl3+3H2O
因为白色沉淀是碳酸钙,如果有盐酸,它们会起反应。
【作出猜想】③
【进行实验】 盐酸(或硫酸等酸);④
23.(1)加热混合固体;
(2)出去 Ca2+和 Ba2+;
(3)不严谨,理由是:加入的过量的 K2CO3未除去,影响实验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2分)
24.(1)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稀溶液中
(2)开始时溶液pH>7,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pH逐渐减小,直至pH=7(或溶液温度升高;只写溶液pH减小给1分)
(3)不认同;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给实验带来干扰。(其它合理表述也给分)
25.知识原理:
蜡烛燃烧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1分
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2NaOH=Na2CO3+H2O…………………2分
杯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时,溶液会被大气压压进杯内。…………………1分
理由分析:
蜡烛燃烧时,消耗了烧杯内的氧气,放出了二氧化碳,………………1分
二氧化碳又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1分
导致杯内气压减小,………………1分
当杯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时,溶液会被大气压压进烧杯内,产生溶液全部被吸进烧杯内、露出硬币的效果。…………………1分
注:2项综合在一起回答的,只要逻辑清楚、知识完整且正确的可合并给分。
26.(1)9(1分)
(2)22.2%(2分)
(3)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4)如答图所示。(注:原氯化钠质量2.3g,反应后氯化钠总质量14 g,反应所用氯化钙溶液质量50 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九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B C D C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D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题,每小空2分,共22分)
16.(1)酸
(2)BC
17.(1)CuSO4 (2)C
18.(1)氢氧化钠溶液;放热;
(2)H2O。
19.红 Ca(OH)2+Na2CO3===CaCO3↓+2NaOH
20.(1)C
(2)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于pH试纸上,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2分,共26分)
21.(1)在锥形瓶A中加水,没过导气管下端口,关闭K1,打开K2,用手捂住锥形瓶B,观察到导
气管口处有气泡冒出,则装置B的气密性良好。
(2)起搅拌作用,使反应充分进行
(3)A中溶液倒吸进入B,B中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呈红色。A中溶液倒吸进入B,B中产生气泡。
22.(1)溶液变为红色。 Fe2+
(2)6HCl+Fe2O3=2FeCl3+3H2O
因为白色沉淀是碳酸钙,如果有盐酸,它们会起反应。
【作出猜想】③
【进行实验】 盐酸(或硫酸等酸);④
23.(1)加热混合固体;
(2)出去 Ca2+和 Ba2+;
(3)不严谨,理由是:加入的过量的 K2CO3未除去,影响实验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2分)
24.(1)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稀溶液中
(2)开始时溶液pH>7,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pH逐渐减小,直至pH=7(或溶液温度升高;只写溶液pH减小给1分)
(3)不认同;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给实验带来干扰。(其它合理表述也给分)
25.知识原理:
蜡烛燃烧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1分
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2NaOH=Na2CO3+H2O…………………2分
杯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时,溶液会被大气压压进杯内。…………………1分
理由分析:
蜡烛燃烧时,消耗了烧杯内的氧气,放出了二氧化碳,………………1分
二氧化碳又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1分
导致杯内气压减小,………………1分
当杯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时,溶液会被大气压压进烧杯内,产生溶液全部被吸进烧杯内、露出硬币的效果。…………………1分
注:2项综合在一起回答的,只要逻辑清楚、知识完整且正确的可合并给分。
26.(1)9(1分)
(2)22.2%(2分)
(3)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4)如答图所示。(注:原氯化钠质量2.3g,反应后氯化钠总质量14 g,反应所用氯化钙溶液质量50 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