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密地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如表是一份1292年巴黎圣玛德莱娜教区“犹太街”居民的课税账本记录。据此可知,当时巴黎( )
人名 职业 课税金额
皮埃尔 面包店老板 70苏
托马辛 皮埃尔的雇工 5苏
阿拉尔 毛纺织商人 36苏
罗杰 缝纫工 10苏
注:“苏”为货币单位,1英镑=20苏
A.户籍管理制度非常完善 B.已经出现新的生产方式
C.摆脱了封建领主的束缚 D.居民生活比英国更富庶
2.(2分)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人们的知识。这说明该运动( )
A.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C.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D.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2分)美国史学家大卫《大历史》中说:“美洲向非洲和欧亚大陆传输出本地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烟草、西红柿、甘薯以及南瓜,全世界的农业社会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农作物,它们可以在最适合的区域内种植。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全球农业革命,这场革命是接下来两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基础。”引发这场“农业革命”最重要的因素是( )
A.欧亚两大洲人口暴涨 B.美洲农业科技世界领先
C.欧洲航海家西行探险 D.美洲的农产品物美价廉
4.(2分)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有差异。对哥伦布航伦行到美洲这一事件,欧洲人、美洲土著人、持全球史观的学者,他们的观点应分别是( )
A.侵犯 发现 文明相遇 B.发现 侵犯 文明相遇
C.发现 文明相遇 侵犯 D.文明相遇 发现 侵犯
5.(2分)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世界创造了欧洲”是指( )
A.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欧洲的殖民扩张强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各地资源和财富的涌入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D.人类各地区的交往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融合
6.(2分)目录索引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下列标题最适合作第五单元标题的是( )
第五单元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第15课 探寻新航路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封建时代的欧洲 B.走向近代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7.(2分)17世纪中后期,英国国王的誓词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的法律依据是( )
旧的国王誓词: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新的国王誓词: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
A.《大宪章》 B.《权利请愿书》 C.《权利法案》 D.《王位继承法》
8.(2分)对同类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学生在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内容时,对两次战争的相同点进行归纳,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推翻本国封建专制统治 B.都受到外国势力干涉
C.都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D.革命都具有双重性质
9.(2分)1821年,一位希腊游击队首领宣称:“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真相。以前,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通过现在这一变化,统治人民更困难了。”该言论表明,法国大革命( )
A.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B.扼制了欧洲社会主义发展
C.体现了废除旧制度的不彻底性 D.呈现了革命过程的反复性
10.(2分)何顺果在《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中强调:“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的分开,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西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有着其最大的公约数。”文章中所提到的“最大的公约数”是指( )
A.推翻封建统治,扫除发展障碍 B.伸张“权利”,争取“人权”
C.推翻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 D.进行殖民扩张,完成资本积累
11.(2分)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D.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12.(2分)1870年,第一国际巴黎支部发展到20多个,并建立了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后成为巴黎公社的领导核心,在巴黎公社64名委员中,第一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的成员占37名。由此可知,第一国际为巴黎公社( )
A.准备了指导思想 B.奠定了组织基础 C.指明了正确方向 D.提供了工人政党
13.(2分)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世纪中期,俄国出现了许多使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
B.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D.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4.(2分)某学校社团开设了跨学科主题研究课,在以《小货币、大历史》为主题的课堂上,李老师拿出了一张5元面值的美元,同学们发现其正面的肖像是美国总统林肯,他的历史功绩是( )
A.领导美国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 C.缓解经济危机 D.援助欧洲复兴
15.(2分)明治时代,日本出版的《笔算题丛》《化学书》《万国史略》《万国地志略》等众多教科书取代了来自中国的“汉书”,同时向学生灌输历代天皇的古训,围绕战争忠勇进行教育。这说明当时日本( )
A.编辑出版行业的发展迅猛 B.新时代糅合了旧制度残余
C.教育成为发动战争的工具 D.完全抹去中国的历史影响
16.(2分)某同学为“俄国的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三节课的学习内容归纳总结概括,其中不恰当的一句话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
C.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
17.(2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下列科学家和发明中不属于现代化学工业重大突破的是( )
A.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B.海厄特发明赛璐珞制造技术
C.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 D.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
18.(2分)《剑桥欧洲经济史》指出,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表明( )
A.企业开始利用科学技术服务生产 B.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为时代潮流
C.科技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 D.工业革命促进了应用技术的革新
19.(2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这些变化不包括( )
A.城市人口大量涌现农村 B.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C.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D.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
20.(2分)为了抵御欧洲大陆的强国,英国先后采取了联合抗法——联法败俄——联合抑德——扶德抑法——纵德反苏的做法。材料中的“联合抑德”包括( )
A.组成三国同盟 B.建立三国协约
C.签署《九国公约》 D.实施马歇尔计划
21.(2分)阅读历史著作,要关注历史解释,关注历史论证的过程和结论。现摘引《世界史 现代卷》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段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引文中的论证结论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长 B.战争导致美洲亚洲的工业竞争力加强
C.战争使欧洲的海外市场萎缩 D.战争根本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22.(2分)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过程中绘制的时间轴。下列组合中时间与对应的史实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A.①——《共产党宣言》发表 ②——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②——巴黎公社成立 ③——十月革命胜利
C.③——第一国际成立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④——实施新经济政策 ⑤——苏联解体
23.(2分)1922年,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这一规定主要是由于( )
A.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B.日本一战期间独霸中国
C.德国划山东为势力范围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24.(2分)1932年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出版了大量肯定苏联的书籍,如《苏联工人》《社会主义计划》《走向苏维埃美国》。这主要是基于苏联( )
A.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B.农业集体化的成就
C.工业化的高速推进 D.社会主义模式形成
25.(2分)据统计,从1866年到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中,授予总统处理经济问题的自由裁夺权条款共110条,其中1933年前的67年中仅32条,而1933年后的8年中却增加到78条。这说明20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 )
A.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B.政府积极调整劳资关系
C.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 D.立法权转移到总统手中
26.(2分)1941年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先坐在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苏联)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导致美国“参加进去”的事件在战争中处于哪一阶段( )
A.爆发 B.达到最大规模 C.转折 D.结束
27.(2分)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上,苏联获得篮球比赛金牌,但美国提出抗议并拒绝接受银牌。1980年,美国借口苏联入侵阿富汗,带头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作为回击,1984年,苏联拒绝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据材料可知,美苏冷战关系的特点之一就是( )
A.奖牌竞争,保持领先 B.贸易摩擦,利益为上
C.不失时机,互相对抗 D.保持接触,避免战争
28.(2分)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苏联成立宣言》以及宣告苏联停止存在的《阿拉木图宣言》等文献资料,对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开展探究学习。其最重要探究价值在于( )
A.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 B.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
C.剖析冷战格局的形成原因 D.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29.(2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中规定:“……决心发展一种全面的、更加灵活的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决定以上述基本原则和目标来支撑这一多边贸易体制……兹建立世界贸易组织。”该协定体现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
A.政治多极化 B.社会信息化 C.文化多样化 D.经济全球化
30.(2分)如图是一幅名为《山姆大叔(指美国)忙坏了》的漫画。该漫画( )
A.讽刺了美国维护霸权力不从心 B.说明了华盛顿体系的分崩离析
C.凸显了地区冲突对美苏冷战的影响 D.表明了世界多极化趋势遭遇到挫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据来源:瑞 达利欧《秩序将变》)
(1)在如图①②③所示曲线中,选出代表美国的曲线并简要说明理由。
(2)图中代表中英两国的曲线有两次彼此超越的交汇,请说明英国能赶上中国并持续拉开差距的自身历史原因。
(3)图中五国国力的变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启示?
3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其他一系列改革也被证明是不可避免的。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旧制度变革的影响。材料二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是在独立战争之后突出起来的,因为在独立战争之后,南部保留了奴隶制,而北部却逐步废除了奴隶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坚持奴隶制的南部就越来越成了发展的障碍。
——据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部成为发展障碍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障碍是如何被消除的。
(3)材料一、二中“旧制度”“奴隶制”的变革反映了什么历史发展规律?
33.(14分)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14年~1999年国际局势演变时间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体系建立”“格局形成”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
漫画《无尽的赔偿》 此画是新西兰画家大卫 洛于1921年创作的。画中的马代表德国,马车前,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对手持马鞭的法国总理白里安说:“也许让马蹄着地它会跑得更快一些。” 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关系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列宁的观点。
材料三 美苏冷战对抗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立的意识形态是美苏各自在竞争中运用的旗号。贯彻始终和不断翻新的是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构成了冷战的一个重要方面。冷战的又一个方面是它的自我控制机制,它们使得美苏无论怎样对抗和争斗,都不至于使地区冲突升级,不至于在彼此间爆发热战。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等
(3)据材料三,概括冷战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指出冷战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材料四 过去500年间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重塑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第一次权力转移(15-18世纪)是西方世界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权力转移是19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目前世界正经历着第三次权力大转移,即迈向“后美国世界”,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 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次权力大转移”的时代背景及其实质。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三、思考与探究:共10分。
34.(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4﹣15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
15﹣16世纪 探寻新航路
16世纪 早期殖民掠夺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75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 法国大革命
17﹣18世纪 启蒙运动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
19世纪40年代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选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14-19世纪这段时期主要的时代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处的内容并指出其标志性成就。(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拟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价值观正确)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密地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B
17.【答案】C
18.【答案】A
19.【答案】A
20.【答案】B
21.【答案】D
22.【答案】B
23.【答案】B
24.【答案】C
25.【答案】A
26.【答案】B
27.【答案】C
28.【答案】A
29.【答案】D
30.【答案】A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1.【答案】(1)曲线③;理由: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美国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2)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不断进行殖民扩张,积极开展海外贸易,成为“日不落帝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3)要和平,反对战争;要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要兼容并包,文明互鉴。
32.【答案】(1)目的:维护专制统治。
影响:促使俄国社会的各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原因:南方保留了奴隶制,国内市场不统一,阻碍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消除:1861年,南方以此为借口,发动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北方被动挨打的局面。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的获胜告终,避免了美国的分裂。经过这场战争,美国消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历史规律: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33.【答案】(1)“体系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格局形成”:两极格局。
(2)凡尔赛和约引起德国人民不满,后来纳粹党正是借此煽动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
(3)特征: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军备竞赛贯穿始终;具有自我控制机制。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4)时代背景: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欧盟、日本、中国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实质:由“一超多强”局面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5)国家利益、综合国力、意识形态等。
三、思考与探究:共10分。
34.【答案】(1)时代主题: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或工业革命。
(2)观点1: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或者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论述: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重视现世生活;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7至18世纪的启蒙运动,打着理性主义的旗帜,猛烈抨击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构建了“理性王国”的蓝图,宣传自由、平等、民主。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推动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推动了近代欧洲社会的进步。
结论: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极大地推动和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我们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进一步思想解放,大胆创新,重视教育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观点2:制度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或先进政治制度推动社会进步论证。
论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定君主立宪制政体,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英国资本的发展扫清障碍,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1787年颁布的美国宪法,确立总统共和制度。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走上了资本发展的道路,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结论:先进的制度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我们要不断与时俱进,大胆革新,改革和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