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陈太丘与友人期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疏通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进一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学会用自己的观点评析文中人物。
3.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古人诚实守信的美德。(难点)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重点)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进一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重点)
3.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诚实守信的美德。(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和朋友约好了一起出去玩,但是朋友姗姗来迟,你会怎么做?你的朋友责怪你没有等他,你又会怎么想?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陈太丘与友期行》就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但主角却是一个七岁的孩子。他面对朋友的失信和无礼,会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他是如何处理的。
【探究新知】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背景资料】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汉末至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门,一千多则,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陈太丘与友期行》被编入书中《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知识链接】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按其内容主要分为笑话、野史、逸闻轶事三大类。
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
1.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2.篇幅简短;
3.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4.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简意丰。
【知识回顾】
1.通过《咏雪》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方法,现在请你说说有哪些方法呢?
(1)借助注释读懂文意,还可以根据已经推测文意。
(2)朗读文言文要断句读,句中停顿要准确。
(3)通过重点字词句品味人物情感,进而读出这种情感。
2.结合上节课的学习,请你说说如何断句?
(1)专有名词(时间、地点、官职、人名等)不能随意拆开。
(2)句子中相对完整的表意成分,不能拆开。
(3)主谓间要停顿(简单讲就是强调主语,后面要短暂停顿)。
【解读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不是人名,是地名,古人习惯用姓氏加官名或地方名称作为对人的称呼。期:约定。题目意思:陈太丘和朋友约定出行。
【朗读课文】
听老师朗读课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语气、节奏、断句。
【再读课文 疏通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去后乃至。
日中:正午时分。
至:到。
舍:舍弃,丢下。
去:离开。
乃:才。
译文: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了。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
元方 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 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时:当时,那时。
戏:嘻戏。
尊君:也称令尊,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待:等待。
君:对对方的尊称。
译文:陈元方这年七岁,在家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非:不是。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放弃。
家君:谦词,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则就,连词。
信:守信。
译文: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愧:羞愧。
引:拉,牵拉。
之:他,指元方。
顾:回头看
译文:客人很惭愧,下了车拉元方的手(表示好感)。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文言知识】
1. 敬谦辞
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敬辞和谦辞的使用是古人修养的表现。
敬辞是对对方的称呼,表示对人尊敬、客气的态度。常见的有与“令”“惠”“垂等表示美好、恭敬意思的字组成的称谓。如:惠顾、令爱、垂爱、令尊、足下、令郎。
谦辞是对别人称自己或自己家人的称呼,表示谦逊、客气的态度。常见的有与“家”“会”“愚”等说自己不好的字组成的称谓。如:舍弟、家父、愚见、敝人、卑职、寡人、老朽。
2.通假字
尊君在不(fǒu)?
不:通否,表示否定。
3.词类活用
友人惭
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古今异义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期】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委】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屈、委托。
【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要求:
(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江青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安排好顺序:一般按时间顺序。
(3)讲清人物不同的表现,让听众明白人物形象特点。
(4)适当运用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2.讲述故事
示例:陈太丘和朋友(高兴)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迟迟)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而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急急忙忙)赶到。元方当时七岁,在家门外(自由自在的)玩耍。朋友(着急地)问他:“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彬彬有礼地)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朋友(气得跺脚),说道:“真不是君子啊!一起相约同行,却丢下我先走了。”元方(瞪着客人)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了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很惭愧,(拍拍脑门)下了车想拉元方(的手)。元方(噘着嘴)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3.请你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陈远方驳斥父亲的朋友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故事。
【合作探究】
1.友人为什么生气?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因为陈太丘没有等他先离开了而生气。
友人“日中不至”,说明他言而无信,不讲信用;到来后问元方,表现得较为有礼;得知陈太已经离开时,不反思自己的过失,反而生气责怪,说明他是一个缺乏教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反驳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想赔礼道歉,说明他是一个能知错就改的人。
2.陈元方反驳友人的话精彩在何处
陈元方的反驳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言简意赅,内容凝练。“期日中”是前提“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这些都写得很清楚。
其次,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先言前提,再指出言而无信和无礼的表现,有根据,有结论。
最后,用词讲究分寸,“无信”“无礼”义正词严,不失身份,也不过火。
3.如何评价元方?
元方有良好的教养,懂礼识仪。“入门不顾”,流露出小孩子正直率真,是非分明,聪颖机智的特点。
4.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陈元方的“方正”?
(1)他懂得“信”的重要性。
(2)他懂得“礼”的重要性。
(3)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
(4)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5.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
元方失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既然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非常尴尬,无地自容,确实有失礼仪。
元方并非无礼:他年仅7岁,不应对其求全责备;况且客人失信于人,不知自责还当子骂父,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6.面对迟到的友人陈太丘进行了无声的抗议,元方头也不回地走了,而使知错就改的友人十分尴尬。为了缓和当时的局面,你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1)陈太丘应该等一会儿。
(2)如果不能等,就留张纸条让元方带给友人,让元方成为化解予盾、传递友谊的使者。
(3)元方应该说话婉转些,接受友人的道歉。
7.学完这则故事,你得到了那些启示
从陈太丘和友人的行为,我们知道做人要言而有信;从元方的言行举止中,我们知道了做人要诚实有礼。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
(1)借元方责客之语,赞扬元方的聪敏、懂礼识仪。
(2)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做人应当诚信有礼。
【写作特色】
人物形象鲜明。
文中描写陈元方的形象是从“时年七岁”开始的。
首先描写了元方彬彬有礼地回答友人的问话,接着描写了元方对友人骂其父的行为据理驳斥,最后写“元方入门不顾”。一个聪慧善辩、正直明理、落落大方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剪裁得体,叙述详略得当。
本文在语言叙述上十分自然,情节安排合理,详略得当。为突出元方的形象,作者有意省略了陈太丘等候友人的过程,详写了元方与友人的对话。剪裁得体,而且在语言叙述上十分自然,不加任何雕饰,给人以真实自然的感觉。
【课堂小结】
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聪慧善辩、正直明理。生活中我们办事要诚信有礼,为人要方正,尊重他人,做一个有道德、有素养的人。
【布置作业】
1、搜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
2、背诵课文,默写重点词语和句子。
【板书设计】
重重点难点点难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