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习题课件(5份打包) 2024-2025学年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习题课件(5份打包) 2024-2025学年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25 22:43:52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5课时 回顾与思考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一、选择题
1. 数据21、12、18、16、20、21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
A. 21和19 B. 21和17
C. 20和19 D. 20和18
A
2. 某兴趣小组为了解我市气温变化情况,记录了今年1月份连续6天的最
低气温(单位:℃):-7,-4,-2,1,-2,2.关于这组数据,下列
结论不正确的是( D )
A. 平均数是-2℃ B. 中位数是-2℃
C. 众数是-2℃ D. 方差是7
3. 一组数据1,3,2,5, x 的平均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C )
A. 2 B. 4 C. D. -2
D
C
二、填空题
4. 某校举办“汉字听写大赛”,7名学生进入决赛,他们所得分数互不相
同,比赛共设3个获奖名额,某学生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
获奖,他应该关注的统计量是 .(填“平均数”“众数”或
“中位数”)
中位数 
候选人 甲 乙
测试成绩 (百分制) 面试 86 92
笔试 90 83
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
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那么根据两人的平均成绩,该公司将录
取 .
乙 
5. 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两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
试,他们的成绩(单位:分)如表:
三、解答题
6. 已知一组数据6,3,4,7,6,3,5,6.
(1)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解:(1) = ×(6+3+4+7+6+3+5+6)=5,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6,∴众数是6,
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3,3,4,5,6,6,6,7,
∴中位数是(5+6)÷2=5.5,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众数是6,中位数是5.5;
(2)求这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
解:(2) s2= ×[3×(6-5)2+2×(3-5)2+(4-5)2+(7-5)
2+(5-5)2]=2,
∴ s = ,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2,标准差是 .
7. “三五三七”鞋厂为了解初中学生穿鞋的鞋号情况,对红华中学初二
(1)班的20名男生所穿鞋号(单位: cm )统计如表:
鞋号 23.5 24 24.5 25 25.5 26
人数 3 4 4 7 1 1
(1)求出男生鞋号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1)平均数为(23.5×3+24×4+24.5×4+25×7+25.5+26)
÷20=24.55 cm ,
中位数为 =24.5 cm ,
众数为25 cm ;
(2)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鞋厂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解: (2)鞋厂最感兴趣的是众数.
8. 八年级某班部分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参加篮球定点投篮的训
练,训练后的测试成绩如表所示:
进球数(个) 8 7 6 5 4 3
人数 2 1 4 7 8 2
回答下列问题:
(1)训练后篮球定点投篮进球数的众数是   个,中位数是   个;
解:(1)4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为4个,
中位数为 =5个,
故答案为:4,5;
4
5
(2)若训练后的人均进球数比训练前增加25%,求训练前的人均进
球数.
解:(2)训练后人均进球数为:
=5个,
设训练前的人均进球数为 x 个,
则(1+25%) x =5,解得 x =4,
答:训练前的人均进球数为4个.
一、填空题
9. 若已知一组数据 x1, x2,…, xn 的平均数为 a ,方差为 b ,则另一组数
据3 x1-2,3 x2-2,…,3 xn -2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 .
3 a -2 
9 b  
二、解答题
10. 某校举办国学知识竞赛,设定满分为1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在初
赛中,甲、乙两组(每组10人)学生成绩(单位:分)如下:
甲组:5,6,6,6,6,6,7,9,9,10;
乙组:5,6,6,6,7,7,7,7,9,10.
经初步整理得数据如表:
组别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方差
甲组 7 a 6 2.6
乙组 b 7 c
(1)填空: a =   , b =   , c =   ;
解:(1)甲组成绩的中位数为 =6分,∴ a =6,
乙组成绩的平均数为 ×(5+6×3+7×4+9+10)=7分,∴ b =
7,
乙组学生成绩中,数据7出现了4次,次数最多,∴众数为7分,∴ c
=7,
故答案为:6,7,7;
6
7
7
(2)求 的值;
解:(2) = ×[(5-7)2+3×(6-7)2+4×(7-7)2+(9-
7)2+ =2;
(3)若从甲、乙两组中选择一组成绩较好的小组参加决赛,应选哪
个组?
解:(3)∵甲、乙两组学生成绩的平均数相等,乙组成绩的中位数和众
数都大于甲组,乙组成绩的方差小于甲组,乙组成绩比甲组更均衡,
∴应选乙组参加决赛.
解答题
11. 为了“天更蓝,水更绿”,某市政府加大了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力度,经过几年的努力,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现收集了该市连续30天的空气质量情况作为样本,整理并绘制了表格和如图所示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
第11题图
空气污染 指数(ω) 30 40 70 80 90 110 120 140
天数(t) 1 2 3 5 7 6 4 2
第11题图
说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 AQ I)技术规定:ω≤50时,空气质量为优;
51≤ω≤100时,空气质量为良;101≤ω≤150时,空气质量为轻度污
染;151≤ω≤200时,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
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空气污染指数这组数
据的众数为 ,中位数为 ;
90 
90 
(2)请补全空气质量天数条形统计图;
解: (2)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1所示;
图1
第11题图
(3)根据已完成的条形统计图,绘制相应的扇形统计图;
第11题图
图2
图2
解:(3)“优”所占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30×360°=36°,
“良”所占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15÷30×360°=180°,
“轻度污染”所占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12÷30×360°=144°,
绘制扇形统计图如图2所示;
(4)健康专家温馨提示:空气污染指数在100以下适合做户外运动.
请根据以上信息,估计该市居民一年(以365天计)中有多少天适合
做户外运动?
第11题图
解:(4)18÷30×365=219天,
答:估计该市居民一年(以365天计)
中有219天适合做户外运动.
谢 谢 观 看(共18张PPT)
第1课时 平均数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一、选择题
1. 一组数据4、7、6、8、10的平均数是( C )
A. 5 B. 6 C. 7 D. 8
2. 有7位评委给一个演讲者打分(满分10分)如下:9,8,9,10,10,
7,9,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则这名演讲者的最后平均得分
是( C )
A. 7分 B. 8分 C. 9分 D. 10分
C
C
3. 为了解居民的环保意识,社区工作人员在光明小区随机抽取了20名居
民开展主题为“共创美好家园”的环保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得分情况如
表所示:
得分 6 7 8 9 10
人数 3 5 3 4 5
则抽取的居民得分的平均数为( B )
A. 8分 B. 8.15分 C. 8.26分 D. 9分
B
二、填空题
4. 若一组数据2、3、5、-1、 a 的平均数是3,则 a 的值为 .
5. 在学校演讲比赛中,10名选手的成绩统计图如图所示,则这10名选手
成绩的平均数是 分.
6 
88.5 
第5题图
三、解答题
6. 某中学八(1)班5名学生在某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单位:分)是:
80,90,100, x ,120,若这5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102分,求 x 的值.
解:根据题意得: =102,
解得: x =120,
∴ x 的值是120.
7. 某班有学生52人,期末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72分,有两名同学下学
期要转学,已知他俩的成绩分别为70分和80分,求他俩转学后该班数学
成绩的平均分.
解:根据题意得: =71.88分,
答:他俩转学后该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是71.88分.
8. 在“世界读书日”前夕,某校开展了“让阅读滋养心灵”的读书活动.
为了解该校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的课外阅读情况,从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调查他们课外阅读书籍的数量,将收集的数据整理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1)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第8题图
解:(1) = =
2.3本,
即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2.3本;
第8题图
(2)该校共有800名学生,估计该校全体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课外阅读书籍的总量是多少本?
解:(2)800×2.3=1840本,
第8题图
答:估计该校全体学生在这次活动
中课外阅读书籍的总量是1840本.
一、填空题
9. 若一组数据 x1, x2,…, xn 的平均数为 m ,则 x1+3, x2+3,…, xn
+3的平均数为 ;2 x1,2 x2,…,2 xn 的平均数为 ;3 x1
-2,3 x2-2,…,3 xn -2的平均数为 .
m +3 
2 m  
3 m -2 
二、解答题
10. 某公司对应聘者 A , B , C , D 进行面试,并按三个方面给应聘者打
分,每方面满分20分,最后打分结果(单位:分)如表:
A B C D
专业知识 14 18 17 16
工作经验 18 16 14 16
仪表形象 12 11 14 14
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仪表形象三项成绩得分按
6∶3∶1的比例确定每人的最终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解: A 的最终成绩:
=15.0分,
B 的最终成绩:
=16.7分,
C 的最终成绩:
=15.8分,
D 的最终成绩:
=15.8分,
∵ B 的最终成绩最高,
∴ B 将被录用.
解答题
11. 八(1)班五位同学参加学校举办的数学素养竞赛.试卷中共有20道
题,规定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扣2分,未答得0分.赛后 A , B , C , D ,
E 五位同学对照评分标准回忆并记录了自己的答题情况( E 同学只记得有
7道题未答),具体如表:
参赛同学 答对题数 答错题数 未答题数
A 19 0 1
B 17 2 1
C 15 2 3
D 17 1 2
E / / 7
(1)根据以上信息,求 A , B , C , D 四位同学成绩的平均分;
解:(1) = ×[(19+17+15+17)×5+(2+2+1)×(-2)]=
82.5分,
答: A , B , C , D 四位同学成绩的平均分是82.5分;
(2)最后获知 A , B , C , D , E 五位同学成绩分别是95分,81分,64
分,83分,58分.
①求 E 同学的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
②经计算, A , B , C , D 四位同学实际成绩的平均分是80.75分,与
(1)中算得的平均分不相符,发现是其中一位同学记错了自己的答题情
况,但是他的未答题数没有问题,请指出哪位同学记错了,并写出他的
实际答题情况.(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解: (2)①设 E 同学答对 x 题,答错 y 题,
则,解得,
答: E 同学答对12题,答错1题;
②由表中数据得 C 同学的成绩为15×5+2×(-2)=71分,
∵与其最终成绩不一致,
∴ C 同学记错了自己的答题情况,
设 C 同学答对 m 题,答错 n 题,
则,解得,
答: C 同学记错了,他实际答对14题,答错3题,未答3题.
谢 谢 观 看(共16张PPT)
第4课时 数据的离散程度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一、选择题
1. 已知一组数据1,5,6,5,5,6,6,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众数是5 B. 中位数是5
C. 平均数是5 D. 极差是4
2. 已知一组数据1,2,4,3,5,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平均数是3 B. 中位数是4
C. 方差是2 D. 标准差是
C
B
3. 现有个数相同的甲、乙两组数据,经计算得: = ,且 =
0.35, =0.25,比较这两组数据的稳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甲比较稳定 B. 乙比较稳定
C. 甲、乙一样稳定 D. 无法确定
B
二、填空题
4. 已知一组数据3,3,4,5,5,则它的极差为 ,方差为 ,
标准差为 .
5. 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分别连续射靶10次,他们各自的平均
成绩及其方差如表所示,若选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赛,则
应选择的运动员是 .
2 
 
 
丙 
甲 乙 丙 丁
平均成绩(环) 8.6 8.4 8.6 7.6
方差 0.94 0.74 0.56 1.92
三、解答题
6. 若一组数据10,9, a ,12,9的平均数是10,求这组数据的方差.
解:由题意得:(10+9+ a +12+9)÷5=10,
解得: a =10,
∴ s2= ×[2×(10-10)2+2×(9-10)2+(12-10)2]=1.2.
7. 某工厂甲、乙两名工人参加操作技能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
参加的若干次测试成绩(单位:分)中随机抽取5次,记录如表:
甲 85 88 84 85 83
乙 83 87 84 86 85
(1)请你分别计算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
解:(1) = ×(85+88+84+85+83)=85分,
= ×(83+87+84+86+85)=85分;
解:(2)选派乙工人参加合适,理由如下:
= ×[(85-85)2+(88-85)2+(84-85)2+(85-85)2+
(83-85)2]=2.8,
= ×[(83-85)2+(87-85)2+(84-85)2+(86-85)2+
(85-85)2]=2,
∵2.8>2,∴ > ,
∴乙工人的成绩更稳定,
∴选派乙工人参加合适.
(2)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操作技能比赛,从统计学的角度考虑,你认
为选派哪名工人参加合适?请说明理由.
8. 小明同学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五次测试成绩得分情况如图所
示.试分别求出五次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
第8题图
解:平均数 =(10+13+12+14+16)÷5=13分,
方差 s2= ×[(10-13)2+
(13-13)2+(12-13)2+
(14-13)2+(16-13)2]
=4,
∴五次成绩的平均数是13分,
方差是4.
一、填空题
9. 已知一组数据 x1, x2, x3, x4, x5的方差为2,则 x1-2, x2-2, x3-
2, x4-2, x5-2的方差是 ,2 x1,2 x2,2 x3,2 x4,2 x5的方差
是 ,3 x1+1,3 x2+1,3 x3+1,3 x4+1,3 x5+1的方差是 .
2 
8 
18 
二、解答题
10. 为了从甲、乙两人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现对他们的射击成绩进
行了测试,5次打靶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8,7,9,8,8;
乙:9,6,10,8,7.
(1)将表格填写完整:
平均数 中位数 方差
甲 8
乙 8 2
8
0.4
8
(2)根据以上信息,若你是教练,你会选择谁参加射击比赛,理由
是什么?
解:(2)选择甲,理由:甲、乙两人射击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相同,
但甲射击成绩的方差较小,所以甲的射击成绩较稳定;
(3)若乙再射击一次,命中8环,则乙这六次射击成绩的方差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 
解答题
11. 某校举办了一次成语知识竞赛,满分1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成绩达到6分及6分以上为合格,达到9分或10分为优秀,这次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的折线统计图和成绩统计分析表如图所示.
第11题图
组别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方差 合格率 优秀率
甲组 6.8 a 3.76 90% 30%
乙组 b 7.5 1.96 80% 20%
(1)求出成绩统计分析表中 a , b 的值;
解:(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 a =6,
b = =7.2;
第11题图
(2)小英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7分,在我们小组中排名属中游略
偏上!”观察表格判断,小英是哪个组的学生;
解:(2)∵甲组的中位数为6分,乙组的中位数为7.5分,而小英的成绩
位于小组中上游,
∴小英是甲组学生;
第11题图
(3)甲组同学说他们组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乙组,所以他们组的成
绩好于乙组.但乙组同学不同意甲组同学的说法,认为他们组的成绩要好
于甲组.请你写出两条支持乙组同学观点的理由.
第11题图
解:(3)①乙组的平均分高于
甲组,即乙组的总体平均水平高;
②乙组的方差比甲组小,即乙组
的成绩比甲组的成绩均衡.(答案
不唯一)
谢 谢 观 看(共19张PPT)
第2课时 中位数与众数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一、选择题
1. 某校八(1)班6名女同学的体重(单位:kg)分别为35,36,38,
40,42,4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C )
A. 42kg B. 40kg C. 39kg D. 38kg
2. 已知一组数据:7,4,3,7,8,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C )
A. 7和7 B. 7和6.5
C. 6.5和7 D. 5.5和7
C
C
3. 在一次捐款活动中,5名同学的捐款数(单位:元)分别为10,6,
12,10,20,捐20元的同学又追加了20元,追加后的5个数据与之前的5
个数据相比,统计量相同的是( D )
A. 只有平均数 B. 只有中位数
C. 只有众数 D. 中位数和众数
D
二、填空题
4. 一组数据2,3, x ,5,7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5. 某班9位学生的鞋号(单位: cm )由小到大是:19、20、21、22、
22、22、22、23、23.鞋厂最感兴趣的是这组数据的 .(填“平均
数”“众数”或“中位数”)
5 
众数 
三、解答题
6.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45,50,75,50,20,
30,50,80,20,30.设零件件数的平均数为 a ,众数为 b ,中位数为 c ,
比较 a , b , c 的大小.
解:平均数 a = ×(45+50+75+50+20+30+50+80+20+30)=
45,
∵50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众数 b =50,
把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0,20,30,30,45,50,50,
50,75,80,
∵最中间的两个数据是45,50,
∴中位数 c = =47.5,
∴ a < c < b .
7. 某中学开展“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为了解七年级500名学生的读
书情况,随机调查了七年级50名学生读书的册数,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册数/册 0 1 2 3 4
人数/人 3 13 16 17 1
(1)这50个样本数据的众数为   ,中位数为   ;
3册
(2)求这5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
解:(2) = =2册;
2册
(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七年级500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读书多于2
册的人数.
解:(3)500× =180人,
答:估计该校七年级500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读书多于2册的有180人.
8. 某公司共25名员工,他们月收入的资料如表所示:
月收入/元 45000 18000 10000 5500 4800 3400 3000 2200
人数/人 1 1 1 3 6 1 11 1
(1)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中位数是   元,众数是   元;
3400
3000
(2)根据表格,可以算得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为6276元.你认为
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的哪一个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较
为合适?说明理由.
解:(2)用中位数或众数来描述较为合适.
理由: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只有3个人的月收入达到了6276元,用平
均数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不合适.
一、填空题
9. (1)一组数据1,2, a 的平均数为2,另一组数据-2, a ,2,1, b
的众数为-2,则数据-2, a ,2,1, b 的中位数为 ;
(2)已知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1, x , y ,2 x ,6,10的平均数与
中位数都是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1 
6 
第10题图
二、解答题
10. 为了解某校学生的眼睛近视度情况,随机抽取该校男生、女生进行抽样调查,已知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的人数相同,利用所得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统计图表:
组别 近视度 x (度)
A x <50
B 50≤ x <100
C 100≤ x <150
D 150≤ x <200
E x ≥200
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样本中,男生的近视度众数在 组,中位数在 组;
B 
C 
第10题图
第10题图
(2)样本中,女生近视度在 E 组的人数有多少人?
解:(2)抽取的女生总人数为4+12+10+8+6=40人,
女生近视度在 E 组的百分比为:
1-17.5%-37.5%-25%-15%
=5%,
∴样本中,女生近视度在 E 组的人
数为40×5%=2人;
第10题图
(3)已知该校共有男生600人,女生480人,请估计近视度为150≤ x <
200的学生有多少人?
解:(3)600× +480×15%=192人,
答:估计近视度为150≤ x <200的学生有192人.
解答题
11. 某区招聘音乐教师采用笔试、专业技能测试、说课三种形式进行选
拔,这三项的成绩满分均为100分,并按2∶3∶5的比例计算总分,最后
按照成绩的排序从高到低依次录取.该区要招聘2名音乐教师,通过笔
试、专业技能测试筛选出前6名选手进入说课环节,这6名选手的各项成
绩如表:
序号 1 2 3 4 5 6
笔试成绩 66 90 86 64 66 84
专业技能 测试成绩 95 92 93 80 88 92
说课成绩 85 78 86 88 94 85
(1)笔试成绩的平均数是 分;
(2)说课成绩的中位数为 分,众数为 分;
76 
85.5 
85 
(3)已知1,2,3,4号选手的总分成绩分别为84.2分,84.6分,88.1
分,80.8分,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哪两位选手将被录用?
解:(3)5号选手的总分成绩为66×0.2+88×0.3+94×0.5=
86.6分,
6号选手的总分成绩为84×0.2+92×0.3+85×0.5=86.9分,
∵1,2,3,4号选手的总分成绩分别为84.2分,84.6分,88.1分,
80.8分,
∴3号选手和6号选手将被录用.
谢 谢 观 看(共20张PPT)
第3课时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一、选择题
1. 一组数据1,0,4,5, x ,8,若它们的中位数是3,则 x 的值是( A )
A. 2 B. 3 C. 4 D. 5
2. 一组数据 x ,0,1,-2,3的平均数是1,则 x 的值是( A )
A. 3 B. 2.5 C. 1 D. 0
A
A
3. 如图是体育考试中某校6名学生的体育成绩折线统计图,这组数据的中
位数、众数分别是( D )
A. 40、50 B. 40、35 C. 35、50 D. 40、40
第3题图
D
二、填空题
4. 已知一组数据3,7,9,10, x ,12的众数是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是 .
5. 如图,某班参加课外活动的总人数为30人,跳绳的人数占30%,表示
踢毽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60°,踢毽和打篮球的人数比是1∶2,那么参
加其他活动的有 人.
9 
6 
第5题图
三、解答题
6. 每年3月12日为“全民植树节”,某校八年级综合小组为了解今年的植
树情况,对一个有500户居民的村庄进行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10户家
庭.这10户家庭当天植树的棵数分别是:5、4、10、6、1、6、3、4、6、
5.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调查中,这10户家庭当天植树棵数的众数是 ,中位数
是 ,平均数是 ;
(2)请你估计这个村庄当天植树多少棵?
解: (2)5×500=2500棵,
答:估计这个村庄当天植树2500棵.
6
5
5
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共享单车应运而生.为了解
某小区居民使用共享单车的情况,某研究小组随机采访该小区的10位居
民,得到这10位居民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次数分别为:17,12,15,
20,17,0,7,26,17,9.
(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2)计算这10位居民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平均次数.
解: (2) =(0+7+9+12+15+17×3+20+26)÷10=14次,
答:这10位居民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平均次数是14次.
16 
17 
8. 某跳水队为了解运动员的年龄情况,做了一次年龄调查,根据跳水运
动员的年龄(单位:岁),绘制出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第8题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40 
30 
第8题图
(1)接受调查的跳水运动员有 人,图1中 m 的值为 ;
(2)求统计的这组跳水运动员年龄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解: (2)平均数 =(13×4+14×10+15×11+16×12+17×3)
÷40=15岁,
16出现12次,次
数最多,故众数
为16岁,
由图得第20、21
个数据均为15,
故中位数是15岁.
第8题图
一、填空题
9. 如图是某班一次测验成绩的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则该班学生成绩的
中位数是 分,众数是 分,平均数是 分, a
= , b = .
第9题图
80 
80 
80 
12 
10 
成绩(分) 90 80 71 65
人数(人) a 16 b 2
二、解答题
10. 为了解学生参加户外活动的情况,和谐中学对学生每天参加户外
活动的时间进行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两幅不完整
的统计图:
第10题图
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被抽样调查的学生有多少人?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第10题图
解:(1)被抽样调查的学生有100÷20%=500人,
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为1.5h的学生有500-100-200-80=120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2)每天户外活动时间的中位数是    h;
解:(2)中位数是1h,故答案为:1;
1
第10题图
(3)该校共有1850名学生,估计该校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超过1h的学生有
多少人?
第10题图
解:(3) ×1850=740人,
答:估计该校每天户外活动时
间超过1h的学生有740人.
解答题
11. 某校为了开展读书月活动,对学生最喜欢的图书种类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所有图书分成四类:艺术、文学、科普、其他.随机调查了该校 m 名学生(每名学生必选且只能选择一类图书),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第11题图
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m =   , n =   ;
50
(2)扇形统计图中,“艺术”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   度;
72
(3)请根据以上信息补全条形统计图;
第11题图
30
解:(3)50×40%=20名,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4)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你估计该校600名学生中有多少名学生最
喜欢科普类图书?
解:(4)600×30%=180名,
答:估计该校600名学生中有180名学生最喜欢科普类图书.
第11题图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