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懂就要问》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不懂就要问》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5 15:2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上3不懂就要问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文化自信:感受中华民族追求真理、敢于质疑的传统,增强文化认同感,了解古代私塾与现代教育的差异,树立传承优秀文化意识。
②语言运用: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理解生字新词,体会人物描写方法并运用。(心理、语言),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③思维能力:培养质疑精神、问题意识及逻辑推理能力,对比不同人物行为态度,发展批判性和创新思维。
④审美创造:感受语言风格之美,感悟人物品质之美。
⑤思政元素:培养勇于提问、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明白知识获取需主动积极,鼓励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难点
理解孙中山为什么要“不懂就要问”,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 师: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不懂的问题呢?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是怎么做的呢?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经历。
3.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伟人小时候不懂就问的故事。他就是孙中山先生。(板书课题:不懂就要问)
4. 介绍孙中山先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出示)
(二)自主学习,感知故事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强调多音字。
3.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时引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讲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三)默读课文,寻找新鲜
1. 师:同学们,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和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不一样,让我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这些“新鲜”的地方。
2.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自己觉得新鲜的地方。
3. 交流分享:
(1)私塾:介绍私塾的特点,与现代学校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古代的教育方式。
(2)读书方式:“咿咿呀呀”地读书,“摇头晃脑”地背诵,体会古代学生读书的样子。
(3)先生的教学方法:先生念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然后学生自己背诵。
(4)惩罚方式:先生拿着戒尺,学生如果背不出书,就会被先生打手心。
(四)交流探究,体会品质
1. 师:孙中山在私塾读书时,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做的呢?
2.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3. 交流汇报:
(1)孙中山遇到的问题:孙中山读熟了书,先生就让他背诵。孙中山会背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懂书里的意思。
(2)孙中山的做法: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4. 分析孙中山的心理变化:
(1)从“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可以看出孙中山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产生了怀疑。
(2)“壮着胆子”说明孙中山虽然心里害怕先生的惩罚,但还是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5. 师:先生听到孙中山的问题后,是怎么做的呢?
6. 学生找出相关语句,交流汇报。
(1)先生的反应: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2)先生的态度变化:当孙中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后,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7. 分析先生的态度变化:
(1)先生一开始很生气,因为在那个时代,学生是不能随便向先生提问的。
(2)当孙中山背出书后,先生被他的勇气和认真所打动,改变了态度,给孙中山讲解了书中的道理。
8. 师:同学们,从孙中山和先生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孙中山的哪些品质呢?
9.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时引导总结。(勇敢、好学、敢于质疑、坚持真理等品质)
10.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品质。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不懂的问题。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会像孙中山一样勇敢地提问吗?为什么?
2.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的想法。
3. 师:孙中山的故事告诉我们,不懂就要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像孙中山一样勇敢提问、敢于质疑的人。你能说一说吗?
4. 学生举例分享身边的故事。
5. 师:除了勇敢提问,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获取知识呢?
6. 学生交流汇报,如查阅资料、请教他人、实践探索等。
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像孙中山先生一样,敢于提问,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
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用上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孙中山小时候不懂就问的故事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在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交流中感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我也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准确,教学方法还可以更加多样化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