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月夜》的作者是 ,它是我国伟大的 诗人。
【答案】杜甫;现实主义
【知识点】月夜;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第一空容易填答,第二空注意不有填“唐朝”,根据“伟大”一词可知是对诗人的评价,所以要填“现实主义”。
【点评】“现实主义”主要是写诗歌的内容多以写实为主,而“浪漫主义”则表面为多于想像。
2.(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理解诗中词语。
云鬟:
清辉:
虚幌:
双照:
【答案】妇女的鬓发。
指月光。
薄而透明的帷帐。
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知识点】词义理解;月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解答即可,注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比如“双照”的“双”要根据诗歌内容来理解。
【点评】理解古诗人,首先要把握诗歌中字词的含义。
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月夜》全诗的领句是 ,领词是
【答案】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独看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不难了解诗的第一句交代观月的时间即是领句。
【点评】本题不难,了解诗歌内容即可解答。
4.(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读《月夜》,诗人写说妻子见月而思己的诗句是 ,具体表现妻子思己之苦情形的诗句是
【答案】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闺中”一词是指女子的志趣起居室,所以指诗人妻子,“独”字暗含了思念之意。“云鬟”“玉臂”都与女子有关,所以是写诗人妻子,“湿”“寒”二字表现了妻子思念的苦情。
【点评】理解诗歌中诗句表达的内容,要善于抓住关键性字词来理解。
5.(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读《月夜》,诗人身在 ,妻子身在 ,诗人思念妻子儿女,却反写 ,这表现了诗人写法的独特。
【答案】长安;鄜州;妻子思念自己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第一题根据所学了解的写作背景即可填答,第二空根据首句的内容理解即可填答。
【点评】本诗写法巧妙,写妻思己,实则写自己思妻,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6.(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读《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句使用了 方法,写儿女不了解(因为年幼)母亲忆长安之意,实写
【答案】衬托;妻之孤独凄然
【知识点】月夜;衬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抓住诗句中“未解”一词了解“小儿女”的心态,与诗人妻“忆长安”相联系即可了解衬托的方法。
【点评】衬托,是古诗中常用的方法,学习时要注意体会理解。
7.(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读《月夜》,“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示了诗人 的愿望。
【答案】与家人团聚
【知识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月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抓住诗句中“双照”一词来理解,“双照”,指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与“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点评】理解诗句含义,要结合全诗内容来分析。
二、问题理解
8.(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根据诗句,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人的妻子独自望月的情形。
【答案】月儿,静默在鄜州的夜空。妻子独自一人倚靠栏杆,久久出神地望着它。初秋的薄雾,不经意间润湿了她如云的髻鬟,而她的心里,只惦记着安危未卜的夫君,洁白的手臂在清辉中渐渐冰凉,一颗晶莹的泪珠,从如玉的脸颊悄然滑落……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找出诗中写“独自望月的情形”内容,抓住诗中描写的内容,发挥想像,具体描绘诗的中情境。
【点评】本题属于对诗歌内容的扩写,要根据诗歌的内容来写作,突出诗中情境特点。
9.(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读《月夜》,诗中的“独看”与“双照”相对成趣,你能体会到此中的妙处么?请谈谈你的体会。
【答案】“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月夜
【解析】【分析】首先要根据诗歌的内容理解两词的含义,再结合诗歌的意境从表达诗人内心情感和愿望来分析两词的关系。
【点评】理解诗歌内容,要注意分析一些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
10.(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读《月夜》,诗人既然有“小儿女”和妻子在一起,为什么却说闺中“只独看”呢?
【答案】“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妻子看月,实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母亲心中的思念,正反衬、突出了妻子是“独看”,即独忆。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理解诗句的内容,从“小儿女未解”即可了解孩子不理解母亲“忆长安”的心思,所以妻子只能“独看”,表现妻子的孤独。
【点评】理解诗歌内容,要注意分析一些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
11.(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读杜甫的《月夜》,颈联是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恋自己,请品味“湿”“寒”的表达效果。
【答案】突出了妻子忧心忡忡,长久思念,夜深不寐。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月夜
【解析】【分析】分析诗句中词语,“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句中“云鬟”“玉臂”与女子有关,指诗人妻子,根据诗中的“忆长安”“独看”等词即可理解“湿”“寒”是来表现妻子思念丈夫的苦情的。
【点评】理解诗歌内容,要注意分析一些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
12.(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读《月夜》,此诗中实有三种月夜境界:
【答案】一是诗人所在之长安月夜,诗中未着一字;二是家室所在之鄜州月夜,诗中拟想而写到的;三是将来与家人团圆的月夜,诗中对之而寄托希望的。
突出了妻子忧心忡忡,长久思念,夜深不寐。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全诗内容,从诗人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愿意两个方面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习在学习时对诗歌内容分析不会如此细致。
1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比较三单元三首咏月诗的异同。
【答案】内容上都表现了孤独寂寞感。李白二首更侧重对人生的思考;杜甫《月夜》是思乡、思亲,同时也反映了天下乱离,寄托了对社会安定的期望。.语言风格上,李白两首想象大胆丰富,富于浪漫情调;《月夜》运用了独特的“对面”手法。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三首诗内容,从内容即描写的景物表达的思想情感、语言风格、写作方法等等方面来比较异同。
【点评】比较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能强化学生对作品内容的认识,学习中要多加练习。
三、拓展阅读
14.(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阅读下面古诗文
田 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 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1)全诗洋溢着一种 “ ”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
(2)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
【答案】(1)“乐”或“乐哉”“忙”
(2)示例: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第一题,仔细阅读诗歌内容,了解诗中描写的场景,选取诗中的词语填答;第二题,根据诗句中的内容,抓住每个字词,用描写的方法来绘出场景的画面。
【点评】学习古诗,要善于发挥想像,领略诗中所写的情景。
15.(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阅读下面古诗
遣兴
[清]袁枚
爱好①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②,头未梳成不许看。
[注释]①爱好(hǎo):追求艺术价值高的诗作。②初笄(jī)女:刚成年的女子。
(1)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诗?
(2)谈谈你对“阿婆还是初笄女”的理解。
【答案】(1)这是一首论诗的绝句
(2)这里的“阿婆”喻指自己的诗作,还没有修改润色好,就像“头未梳成”的“初笄女”,是不肯让人欣赏的。也可喻指诗人自己,他把自己当成写作的新手,因为写作水平不够高,所以不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第一题,根据“一诗千改始心安”诗人自评即可了解此诗以“论诗”为内容;第二题,结合前句“一诗千改始心安”来理解,注意诗人比喻的用法,了解诗人对自己诗歌的评价。
【点评】阅读本诗,要理解诗人巧妙的比喻所表达的效果。
1 / 1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月夜》的作者是 ,它是我国伟大的 诗人。
2.(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理解诗中词语。
云鬟:
清辉:
虚幌:
双照:
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月夜》全诗的领句是 ,领词是
4.(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读《月夜》,诗人写说妻子见月而思己的诗句是 ,具体表现妻子思己之苦情形的诗句是
5.(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读《月夜》,诗人身在 ,妻子身在 ,诗人思念妻子儿女,却反写 ,这表现了诗人写法的独特。
6.(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读《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句使用了 方法,写儿女不了解(因为年幼)母亲忆长安之意,实写
7.(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读《月夜》,“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示了诗人 的愿望。
二、问题理解
8.(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根据诗句,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人的妻子独自望月的情形。
9.(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读《月夜》,诗中的“独看”与“双照”相对成趣,你能体会到此中的妙处么?请谈谈你的体会。
10.(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读《月夜》,诗人既然有“小儿女”和妻子在一起,为什么却说闺中“只独看”呢?
11.(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读杜甫的《月夜》,颈联是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恋自己,请品味“湿”“寒”的表达效果。
12.(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读《月夜》,此诗中实有三种月夜境界:
1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比较三单元三首咏月诗的异同。
三、拓展阅读
14.(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阅读下面古诗文
田 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 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1)全诗洋溢着一种 “ ”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
(2)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
15.(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阅读下面古诗
遣兴
[清]袁枚
爱好①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②,头未梳成不许看。
[注释]①爱好(hǎo):追求艺术价值高的诗作。②初笄(jī)女:刚成年的女子。
(1)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诗?
(2)谈谈你对“阿婆还是初笄女”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杜甫;现实主义
【知识点】月夜;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第一空容易填答,第二空注意不有填“唐朝”,根据“伟大”一词可知是对诗人的评价,所以要填“现实主义”。
【点评】“现实主义”主要是写诗歌的内容多以写实为主,而“浪漫主义”则表面为多于想像。
2.【答案】妇女的鬓发。
指月光。
薄而透明的帷帐。
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知识点】词义理解;月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解答即可,注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比如“双照”的“双”要根据诗歌内容来理解。
【点评】理解古诗人,首先要把握诗歌中字词的含义。
3.【答案】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独看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不难了解诗的第一句交代观月的时间即是领句。
【点评】本题不难,了解诗歌内容即可解答。
4.【答案】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闺中”一词是指女子的志趣起居室,所以指诗人妻子,“独”字暗含了思念之意。“云鬟”“玉臂”都与女子有关,所以是写诗人妻子,“湿”“寒”二字表现了妻子思念的苦情。
【点评】理解诗歌中诗句表达的内容,要善于抓住关键性字词来理解。
5.【答案】长安;鄜州;妻子思念自己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第一题根据所学了解的写作背景即可填答,第二空根据首句的内容理解即可填答。
【点评】本诗写法巧妙,写妻思己,实则写自己思妻,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6.【答案】衬托;妻之孤独凄然
【知识点】月夜;衬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抓住诗句中“未解”一词了解“小儿女”的心态,与诗人妻“忆长安”相联系即可了解衬托的方法。
【点评】衬托,是古诗中常用的方法,学习时要注意体会理解。
7.【答案】与家人团聚
【知识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月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抓住诗句中“双照”一词来理解,“双照”,指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与“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点评】理解诗句含义,要结合全诗内容来分析。
8.【答案】月儿,静默在鄜州的夜空。妻子独自一人倚靠栏杆,久久出神地望着它。初秋的薄雾,不经意间润湿了她如云的髻鬟,而她的心里,只惦记着安危未卜的夫君,洁白的手臂在清辉中渐渐冰凉,一颗晶莹的泪珠,从如玉的脸颊悄然滑落……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找出诗中写“独自望月的情形”内容,抓住诗中描写的内容,发挥想像,具体描绘诗的中情境。
【点评】本题属于对诗歌内容的扩写,要根据诗歌的内容来写作,突出诗中情境特点。
9.【答案】“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月夜
【解析】【分析】首先要根据诗歌的内容理解两词的含义,再结合诗歌的意境从表达诗人内心情感和愿望来分析两词的关系。
【点评】理解诗歌内容,要注意分析一些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
10.【答案】“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妻子看月,实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母亲心中的思念,正反衬、突出了妻子是“独看”,即独忆。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理解诗句的内容,从“小儿女未解”即可了解孩子不理解母亲“忆长安”的心思,所以妻子只能“独看”,表现妻子的孤独。
【点评】理解诗歌内容,要注意分析一些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
11.【答案】突出了妻子忧心忡忡,长久思念,夜深不寐。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月夜
【解析】【分析】分析诗句中词语,“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句中“云鬟”“玉臂”与女子有关,指诗人妻子,根据诗中的“忆长安”“独看”等词即可理解“湿”“寒”是来表现妻子思念丈夫的苦情的。
【点评】理解诗歌内容,要注意分析一些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
12.【答案】一是诗人所在之长安月夜,诗中未着一字;二是家室所在之鄜州月夜,诗中拟想而写到的;三是将来与家人团圆的月夜,诗中对之而寄托希望的。
突出了妻子忧心忡忡,长久思念,夜深不寐。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全诗内容,从诗人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愿意两个方面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习在学习时对诗歌内容分析不会如此细致。
13.【答案】内容上都表现了孤独寂寞感。李白二首更侧重对人生的思考;杜甫《月夜》是思乡、思亲,同时也反映了天下乱离,寄托了对社会安定的期望。.语言风格上,李白两首想象大胆丰富,富于浪漫情调;《月夜》运用了独特的“对面”手法。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三首诗内容,从内容即描写的景物表达的思想情感、语言风格、写作方法等等方面来比较异同。
【点评】比较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能强化学生对作品内容的认识,学习中要多加练习。
14.【答案】(1)“乐”或“乐哉”“忙”
(2)示例: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第一题,仔细阅读诗歌内容,了解诗中描写的场景,选取诗中的词语填答;第二题,根据诗句中的内容,抓住每个字词,用描写的方法来绘出场景的画面。
【点评】学习古诗,要善于发挥想像,领略诗中所写的情景。
15.【答案】(1)这是一首论诗的绝句
(2)这里的“阿婆”喻指自己的诗作,还没有修改润色好,就像“头未梳成”的“初笄女”,是不肯让人欣赏的。也可喻指诗人自己,他把自己当成写作的新手,因为写作水平不够高,所以不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月夜
【解析】【分析】第一题,根据“一诗千改始心安”诗人自评即可了解此诗以“论诗”为内容;第二题,结合前句“一诗千改始心安”来理解,注意诗人比喻的用法,了解诗人对自己诗歌的评价。
【点评】阅读本诗,要理解诗人巧妙的比喻所表达的效果。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