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4 17:0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3月
教学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了解通讯的有关知识; 2.抓取关键字词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明确文章主旨。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作者多角度多层次、点面结合、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综合报道手法。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悟文章宏阔、深刻的语言美,体验文章荡气回肠的情感美。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总结中国抗疫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通过抓取关键字词句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2. 诵读动人语句,品读情感美。 教学难点: 1. 总结中国抗疫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的标题比较长,正标题里的短语“民族复兴”是什么意思呢? 复,是再一次的意思。复兴,对我们中国来说,就是恢复过往的荣光,再一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拥有自信表达的话语权。 简单回顾本单元所学,思考为什么作者说2020中国抗疫记是民族复兴史上有永久价值且值得记载的历史时刻呢?它又在民族复兴史上承载了怎样的重任?。 二、文本研读 研习活动一:速读,理思路 1、介绍钟华论 2、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概括梳理各部分的内容。 明确:引言部分:概说2020年的中国抗疫,写下悲壮雄浑的篇章。 (一)领导力、组织动员力、执行力,引领武汉“挺”过疫情。 (二)制度优势,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 (三)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 (四)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始终是抗疫坚守的价值取向。 (五)“科学防治”贯穿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始终。 (六)反思、总结抗疫的经验和教训。 (七)疫情警示:人类是一个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八)总结全文,点明中华民族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3、这篇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从哪几个层次来报道2020中国抗疫这一事件的? 明确:第一层:从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方面来揭示中国抗疫取得胜利的原因(第一、二、三节) 第二层:从理念、科学方面来探索抗疫胜利的做法(第四、五节) 第三层:从总结反思角度来报道抗疫的经验和教训(第六、七节) ——这篇文章将回顾与总结、记事与思考融为一体,站在全局的角度,以方方面面的事实为基础,采用纵横结合式结构(也叫复式结构)带领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 研习活动二:精读,悟感情 这篇通讯采用了大量富有诗意、饱含深情的语句来表达观点和情感,诵读文中那些打动你的语句,想想从中读出了哪些感情。 举例:(1)“浩浩长江水,巍巍黄鹤楼。”引言开篇先声夺人,对仗工整,意境壮阔,情感豪迈,定下全文情感基调。武汉是长江中游九省通衢之地,黄鹤楼是武汉地标建筑,它们静默无言,却见证了2020武汉抗疫的点滴悲欢。 (2)“不管是108岁的老人,还是……正是对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用典型事例表现典型特征,这些医者以命搏命的行为多么无私伟大! (3)“反思,是面对灾难的应有态度;改变,是面对问题的最好回答。”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每次都是从0开始,丝毫没有反思改变,那迟早有一天会被毁灭。 (4)“我们从哪里来?从深重的苦难与磨砺。我们向何处去?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任何磨难都只能激发我们奋斗的力量。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结尾很有力量,古今交织,屈辱与复兴对比,虽然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磨难,但我们依然挺住了! ——这些句子既表现出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又彰显了科学抗疫的理性思考;既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礼赞,又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和博大胸怀;既有对新时代中国人民高尚品格的歌颂,又有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深入思考。 研习活动三:思读,明价值 快速检索课文里的信息,思考: 抗疫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这种精神对抗疫工作的开展有什么作用? 这种精神对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在民族复兴中承担什么责任? 明确:中国人民在抗疫斗争中表现出的伟大精神,充分彰显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充分印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必将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重要精神动力。——这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复兴! 这种抗疫精神也不只对中国发展有用,在抗疫中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全人类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即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课堂总结 我们是5000年传承铸就的中华民族,我们要复兴的并不是过往的荣光,更不是让世界能为之一颤的威严,而是“天下为公”。 这条复兴的路,无论如何都是要走到山重水复深处的,想想未来的无限可能性,我们都会激动得热血沸腾!因为这种复兴是关乎文明的,所达到的层次之高,是古往今来未曾有过的。所以说,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应该勇于承担历史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生! 四、布置作业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同学们亲历“新冠疫情”,对民族,对国家,对世界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和感知,请你们在课后查阅抗疫时期的通讯报道,选择最让你感动的一张照片,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感想。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