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专题02 陆地和海洋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
读下图,回答1-2题。
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2.从B大洲最大港口到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 )
世界四大海峡略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答案】1.B 2.D
3.关于下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A是半岛 B.B是海峡
C.C是岛屿 D.D是群岛
【答案】3.B
【解析】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是海峡。B是海湾。
我国有一探险队,准备沿图中所示航线进行环球航行,读图完成4~6题。
4.本次环球航行中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5.关于探险队出发地所在大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跨南、北两半球 B.跨东、西两半球
C.西面直接濒临大西洋 D.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分界线
6.航船由①→②经过了A、B两大洲分界线( )
A.巴拿马运河 B.乌拉尔河
C.苏伊士运河 D.马六甲海峡
【答案】4.D 5.C 6.C
【解析】由图知探险队航线是:从中国出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返回中国,因此船队在探险过程中没有经过北冰洋。亚洲西面与欧洲连成一体,没有直接濒临大西洋。由图知A是亚洲,B是非洲,亚非两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7.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洋分别是( )
A.非洲和印度洋 B.亚洲和印度洋
C.亚洲和北冰洋 D.北美洲和北冰洋
【答案】7.C
【解析】世界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亚洲、太平洋;最小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大洋洲、北冰洋。
8.下列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现象是( )
A.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B.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C.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D.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答案】8.B
【解析】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是潮汐现象,不能证明海陆变迁。
9.读图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由海牛和鸵鸟的分布可以推测甲、丙两块陆地曾经在一起
B.甲是南美洲,乙是大西洋,丙是非洲
C.图示是大陆漂移说的一项科学依据
D.甲位于南美洲板块上,丙位于非洲板块上
【答案】9.D
10.北京时间2012年4月11日16时38分,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西海岸(图中A处)发生里氏8.9级地震。关于这次地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地球内部能量的急骤释放 B.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C.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答案】10.B
11.下列半岛位于亚欧板块的是( )
A.索马里半岛 B.阿拉伯半岛 C.印度半岛 D.中南半岛
【答案】11.D
【解析】A属于非洲板块,B、C属于印度洋板块。此处难点是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都属于亚洲,但不属于亚欧板块,此题需熟记板块构造图。
2013年7月16日,我国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载人潜水器7 000米级海试任务的“蛟龙”号顺利返抵青岛。至此,历时44天的“蛟龙”号圆满完成了本次海试任务,也标志着“蛟龙”号10年研制和海试工作圆满结束。据此回答12-13题。
12.本次“蛟龙”号进行7000米海试任务的马里亚纳海沟对应于下面海底地形图中的( )
A.甲部位 B.乙部位 C.丙部位 D.丁部位
13.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图,此次“蛟龙号”进行海试任务的大洋应是其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2.B 13.B
【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为大陆坡,乙处为海沟,丙处为海盆,丁处为海岭。第13题,从四大洋主体位置图显示的经纬度信息看,①为大西洋,②为太平洋,③为印度洋,④为北冰洋,“蛟龙”号是在太平洋中进行实验的。
读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完成14~15题。
14.①②③所在的大洲分别是( )
A.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 B.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C.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 D.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15.④⑤⑥三个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
A.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 B.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C.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 D.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答案】14.B 15.B
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回答16-17题。
16.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洲或大洋,其排序正确的是( )
A.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B.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C.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D.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17.图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
A.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B.甲、丙两大洲之间距离不断缩短
C.鸵鸟具有长途飞行能力 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答案】16.A 17.A
【解析】本题组考查识图能力和海陆变迁的相关知识。第16题,根据轮廓特征判断出甲、丙分别是南美洲与非洲,再根据大洲与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出乙为大西洋。第17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大西洋两岸有相同的动物,且动物不具备长途飞行或远渡重洋的能力,由此推测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大西洋两岸两大洲轮廓又相吻合,这就更有力地说明两大洲很有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该地的地形主要为( )
A.丘陵、山地 B.平原、洼地
C.高原、冻土丘陵 D.高原、盆地
19.该地区位于(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
【答案】18.A 19.A
20.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单位:m),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
A.海岭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
【答案】B
【解析】根据等深线的分布可知,P处深度较深,地形呈狭长分布,两侧等深线数值较小,说明两侧较高,且一侧等深线密集,故可判断为海沟。
二、综合题。(3小题,共60分)
21.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根据图中字母代号填出各大洲的名称。
A B C D E F G
大洲名称 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2)根据图中数字代号填出各大洋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大洋名称 北冰洋
(3)赤道穿过的大陆有________大陆和_________大陆。
(4)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5)苏伊士运河是______洲和_______洲的分界线。
【答案】(1)南美洲 非洲 亚洲
(2)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3)非洲 南美洲(美洲)
(4)南极洲 太平洋
(5)亚 非
22.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问题。(20分)
【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
如图一,用手挤压书本,观察书本发生了什么变化?如图二,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观察纸张发生了什么变化?
(1)实验中的纸张(书本)代表了地球上的________。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什么现象?
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什么现象?
(2)举例说明地球上哪些地方存在着图一这种运动并说明板块名称。
(3)在图中红海两侧的板块上画出其运动方向,预测红海面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请你预测地中海的发展趋势。
【答案】(1)板块 挤压 褶皱隆起形成山脉或引发火山、地震。 张裂 断裂产生裂谷或新的海洋或引发火山、地震。
(2)喜马拉雅山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运动。
(3)画图略。 逐渐扩大 红海两侧的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做张裂运动
(4)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从板块运动方向看,地中海两侧的两大板块做挤压运动,因此,地中海面积会逐渐缩小。
23.读一组海峡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A代表________(半岛),B代表________(洲),C代表________岛,D代表________(国)。
(2)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亚洲和大洋洲的海峡是__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__;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________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__;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__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__;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盛产石油的海峡是________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__。
(3)以上四个海峡的位置从地质方面考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小亚细亚半岛 非洲 苏门答腊 伊朗
(2)马六甲海峡 ③ 直布罗陀海峡 ② 土耳其海峡 ① 霍尔木兹海峡 ④
(3)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及其附近,海峡附近有火山、地震活动 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及其附近,这里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
【解析】本题是由轮廓图判断海峡名称的题目,图中四个海峡要求重点掌握。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专题02 陆地和海洋同步单元双基双测(B卷)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
1.下图中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大洲是 ( )
【答案】C
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2~4题。
2.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
A.① B.③ C.⑤ D.⑦
3.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 )
A.A B.B C.C D.D
4.①与③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没有 ( )
A.乌拉尔河 B.苏伊士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乌拉尔山脉
【答案】2.D 3.D 4.B
6.下列实例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
D.钱塘江的潮涨潮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知识。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即说明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读下图,完成7-8题。
7.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 ( )
A.欧亚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
8.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红海会缩小 B.地中海会缩小
C.①山脉会消失 D.②山脉会消失
【答案】7.A 8.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第7题,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欧亚板块。第8题,由图可知地中海两侧的板块在做相向运动,地中海会逐渐缩小。
9.亚洲有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它的形成是由于 ( )
A.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 B.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
C.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 D.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地球分为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隆起形成的。
1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
A.亚洲、大西洋 B.大洋洲、北冰洋
C.非洲、印度洋 D.亚洲、太平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知识。面积最大的大洲为亚洲,面积最大的大洋为太平洋。
11.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白令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安第斯山脉
【答案】C
12.关于大洲、大洋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大西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
C.非洲中部被赤道横穿 D.亚、非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大洲和大洋的特征。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非洲主要位于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中部被赤道横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读下图,回答13-15题。
13.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太空使者——加加林说, 从太空看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这是因为世界上海陆面积之比约为( )
A.1∶1 B.7∶3 C.3∶1 D.3∶2
14.关于①大洲和最大的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大洲分布在最大的大洋的东岸 B.①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不相邻
C.①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是北冰洋 D.①大洲和③大洲之间是最大的大洋
15.图中各大洲中只濒临两大洋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⑤⑥⑦ C.②④⑥⑦ D.②③④⑦
【答案】13.B 14.D 15.C
读图,回答16-17题。
16.有关图中海陆分布的组合,正确的是( )
A.①-马来半岛 ②-大西洋 ③-南极洲 ④-太平洋
B.①-中南半岛 ②-南海 ③-南极洲 ④-印度洋
C.①-中南半岛 ②-太平洋 ③-澳大利亚大陆 ④-印度洋
D.①-亚欧大陆 ②-太平洋 ③-新西兰北岛 ④-印度洋
17.图示地区地震、火山发生最频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答案】16.C 17.D
【解析】①地是亚欧大陆的中南半岛,②地位于太平洋,③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北部,④地位于印度洋。①②③地离板块交界处较远,地壳较稳定,⑤地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发生最为频繁。
下图是为了了解地壳的平均厚度而绘出的各大陆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序号表示另外四块大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①澳大利亚大陆 ②南美大陆 ③北美大陆 ④非洲大陆
B.①南美大陆 ②澳大利亚大陆 ③非洲大陆 ④北美大陆
C.①澳大利亚大陆 ②北美大陆 ③南美大陆 ④非洲大陆
D.①北美大陆 ②南美大陆 ③澳大利亚大陆 ④非洲大陆
19.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陆的面积与平均高度呈正相关
B.六块大陆构成全球六大板块
C.面积为25×106 km2的大陆平均高度约为500 m
D.南极大陆的高度包括了冰层的厚度
【答案】18.A 19.D
20.2014年3月19日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里氏5.6级地震。关于其成因,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的是
【答案】D
【解析】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二、综合题。(3小题,共60分)
21.读下图,回答问题。(20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4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亚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洲,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洲。(2分)
(4)欧洲居民主要是________人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________人种的故乡。(4分)
【答案】
(1)南美洲 南极洲 印度洋 太平洋
(2)北美洲 非洲
(3)亚 南极
(4)白色 黑色
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纬度最高。第(4)题,世界人种的分布,欧洲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是黑色人种。
22.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数码①代表________板块,数码⑤代表________板块。
(2)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板块。澳大利亚位于________板块;阿拉伯半岛位于________板块。
(3)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是因为其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4)据图预测:红海面积会不断________,地中海的面积会逐渐_______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处与B处相比,地壳较稳定的是________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5月4日新西兰南岛发生6.0级地震,试分析新西兰地震多发的原因。
【答案】
(1)亚欧 美洲
(2)太平洋 印度洋 印度洋
(3)亚欧 印度洋(可互换)
(4)扩张(增大) 缩小 板块的运动方向
(5)A A处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B处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给尼泊尔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世界上有两个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材料二 南亚图和世界板块构造图。
(1)尼泊尔位于 火山地震带。此次地震是由亚欧板块和 板块相互 (“碰撞挤压”或“张裂”)造成的,还导致了一些正在攀登中尼边境世界最高山峰 的运动员被困。
(2)南亚是指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B 洋之间的广大地区。该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A是 。华华看了《西游记》后,知道了南亚是 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3)据报道,2015年5月份,南亚不少地方白天气温超过40℃,造成2000余人死亡,此时正值 季(“热”或“雨”或“凉” )。每年6-10月 季风(“西南”或“东北”)带来丰沛的雨水,由于这种季风的进退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 灾害。
【答案】
(1)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印度洋、碰撞挤压珠穆朗玛峰
(2)印度、印度、佛
(3)热、西南、旱涝(或水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