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小组合作讨论隋唐时期我国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即产生的影响。
3.通过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学习,培养自身追求真知和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品质。
重难点
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知识概览图
三、新课导引
大家都看过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吧,在剧中,唐三藏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保护下,历尽千辛万苦,去往西天拜佛求经。而历史上,玄奘去天竺求取真经是确有其事,也确有其人,只是他是独自一人前往的,少了三位高徒的保护和一路上所遇的妖魔鬼怪,却也同样历经了无数艰险才到达佛教圣地天竺。右图便为历史上的玄奘。
【思考讨论】 历史上的玄奘是怎样的?那时的中外交往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隋唐时期,我国的对外交往出现了怎样的盛况?
四、教材精华
(一)知识链接
1.对外友好往来概况
(1)交往范围: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交往的表现: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3)对外交往的影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盛况出现的原因是:
(1)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2)唐朝统治者鼓励和支持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3)唐朝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2.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使团规模庞大,成员素质较高。遣唐使吸收唐朝文化,通过互赠礼品达到了贸易往来的目的。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2)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鉴真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①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②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③鉴真和弟子们带去大量书籍文物和许多药方,鉴真用鼻嗅的方法,帮日本人辨别了许多药物,日本药商界奉他为始祖。④鉴真的弟子,有些人擅长雕塑和建筑。他们发扬唐朝艺术风格,创作的佛像独具一格。
3.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1)文化: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贸易: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4.玄奘西游
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翻译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二)互动探究
【探究一】右面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与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课本第30页)
【探究二】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课本第32页)
(三)思维拓展
1.对比以下两幅图,我们会得到哪些认识?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丝绸之路图
2.为什么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3.唐朝时期的对外政策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五、课堂检测
1.图一、图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图一 图二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2.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历史信息相关联的交往对象(国家)是( )
A.天竺 B.新罗 C.波斯 D.日本
3.下列史实反映唐朝时期中印友好交往的是 ( )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行研究佛学
C.佛教传入中国 D.鉴真东渡传播佛法
4.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纪》 D.《资治通鉴》
5.2011年是唐朝建立1393周年纪念。唐朝堪称我国古代文明开放社会的典范,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对后世影响深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唐玄宗当政时期,采取了哪些政策治理国家?
(2)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请举出唐朝与日本、印度交往的典型史实各一例。
学后反思
我小结:
七、体验中考
1.(2015·安徽2)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2.(2015·福建漳州5)今年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谱写了中印关系的新篇章。下列属于中印交流史上的友好使者是
A.张骞 B.鉴真 C.玄奘 D.郑和
3.(2015·广东深圳市7)?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人物是?
A.张骞 B.鉴真? C.玄奘 D.班禅?
4.(2015·湖北恩施州15)2014年9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他说“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是佛教交流”。回顾历史,唐朝时曾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5.(2015·湖南郴州6)2015 年 5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
A.班超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6.(2015·湖南邵阳17)2015年5月14日,印度总理在西安参观了大雄宝殿、大雁塔、玄奘三藏院后表示,玄奘法师的印度之行将印中两国人民很早就联系在一起。玄奘印度之行的重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习
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7.(2015·山东济宁市B4)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①鉴真东渡 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华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8.(2015·山东省烟台市3)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2015·四川省眉山市19)复旦大学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位伟大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A.释迦牟尼 B.玄奘 C.鉴真 D.郦道元
10.(2015·江苏宿迁2)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鉴真 B.玄奘 C.郑和 D.张骞
参考答案:
四、教材精华
(二)互动探究
【探究一】答案 首先看它的外形、图案,日本的和同开珎(báo),与唐朝的开元通宝,都是圆形方孔钱,大小相当,较宽的圆圈和中间方孔边缘的形状相似。钱币上的文都为汉字。总之,和同开珎是仿唐朝开元通宝制造的。这说明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巨大。日本出土的开元通宝达几万枚,和同开珎在我国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这说明唐朝时中日贸易的频繁。
首先,日本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如,仿唐朝科举制,采取考试的办法来选官。其次,日本人受唐朝文化的影响很大。日本都城平城京,几乎同唐长安的建筑样式相同。日本铜钱的样式,也与唐朝铜钱相仿。日本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探究二】答案 这里所说的“秦王”,是指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继位之前被唐高祖封为“秦王”。
(三)思维拓展
1.答案 汉朝与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朝代,两朝的对外交往都比较繁盛,交通都比较发达,主要路线都是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对汉朝“丝绸之路图”和“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的比较,我们会得到以下认识:第一,两朝图中路线经过的地区有许多是一样的,但名称却有很大的区别。如印度在汉朝时被称为“身毒”,唐朝则叫“天竺”;伊朗在汉朝时叫“安息”,唐朝时称为“波斯”;阿拉伯地区在汉朝时称为“条支”,在唐朝时则称为“大食”;汉朝图中的“大秦”是历史上的古罗马帝国,唐朝图中的“拂菻”是历史上的东罗马帝国,也是原来的古罗马帝国分裂出来的国家之一。第二,从两朝图中的路线可得出结论:汉朝对外的交通路线以陆路为主,唐朝则水陆并举。第三,从图中观察,两朝最远到达的地点明显不同。从陆路看,汉朝从长安往西最远可达欧洲的大秦;唐朝从长安不仅可往西走,还可往东走:往西最远可达现在的西班牙、葡萄牙,往东可达现在的朝鲜。从水路看,汉朝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出发,往西最远可达印度半岛南端;唐朝从广州出发,往西可达波斯湾地区,从登州、扬州出发,往东可达现在的韩国、日本。第四,从交往方式看,汉朝对外交往以商贸为主;唐朝则是使臣、商贸、文化全面展开。第五,从进行贸易的物品看,汉代对外贸易中以丝和纺织品为主;唐朝除此之外,瓷器、纸张、茶叶等商品大为增加。第六,从影响上看,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朝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文化,而且广泛吸收各国经济文化的成果,以促进唐朝的繁荣。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汉唐在对外交往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之所以各有特点,主要是由于两朝所处的历史朝代不同,以及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不同所决定的。
2.答案 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这与盛世唐朝有关,唐朝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隋唐时期,封建经济文化昌盛,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对外交往出现空前盛况,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因此,各国把唐朝看成是中国的象征,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种称呼至今仍在一些国家中沿用,还有的国家把华人居住的地方称为“唐人街”。
3.答案 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加强与新罗、日本、天竺等国的交往。这种开放与吸收并举的措施,既传播了辉煌灿烂的唐朝文化,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外来文明,对于促进唐朝社会的繁荣,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天,我们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收外资,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行睦邻友好政策,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所有这一切,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五、课堂检测
1.分析 玄奘、鉴真的对外交往都传播了唐朝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天竺、日本与唐朝的友好交往,因此答案为B。
2.分析 题干中给出的信息有“遣唐使”“鉴真东渡”。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日本曾派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所以答案为D。
3.分析 本题主要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及辨析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核心词“唐朝时期”“中印友好交往”。由“唐朝时期”可以排除A、C两项;而D项的目的地是日本而非印度,不符合“中印友好交往”,也可排除。所以,B项为正确答案。
4.分析 题干中给出的信息是“7世纪印度的历史”,7世纪是我国的唐初时期,那时玄奘西行天竺,回来后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此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故选B。
5.分析 据所学知识写出唐玄宗的治国措施即可,可从重视人才、重视吏治、发展生产、提倡节俭等方面回答。唐代与日本、印度交往的事例可回答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答案】 (1)任用贤能(或起用有德有才的人);采取措施发展生产(或鼓励扩大耕地面积,号召兴修水利);下令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废除酷刑苛法;倡导节俭。(2)鉴真东渡(或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
七、体验中考
1—5:DCCBB;6—10:CCCBB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概况:唐朝时,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1)概况: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使团规模庞大,素质较高。
(2)影响
①政治: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②文化: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③社会生活: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2.鉴真东渡
(1)时间:唐玄宗时。
(2)过程:六次东渡,最后成功。
(3)贡献:①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
②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人员交往:新罗位于朝鲜半岛,强盛以后,曾派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贸易往来:许多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文化交流: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并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三、玄奘西游
1.时间:贞观初年。
2.过程: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天竺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3.贡献
(1)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2)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问题1】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1)唐朝时期对外交通便利,这是对外交往的必要条件。
(2)唐朝开明的对外政策,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长安居住。
(3)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对亚非欧各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问题2】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两件大事,请你比较这两件事的异同。
探究:
事件内容
身份
目的地
途中遭遇
独行还
是结伴
是否
归国
鉴真东渡
僧人
日本
六次航行,五次失败,历经磨难
结伴
否
玄奘西行
僧人
天竺
(印度)
历尽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独行
归国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加拿大温哥华的“唐人街”。目前世界上很多地方,把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那么中国人被称为“唐人”开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B
2.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朝时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国家是( )。
A.朝鲜 B.日本 C.大食 D.波斯
答案:B
3.下面是马虎同学归纳的日本遣唐使的特点,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次数较多 B.规模较大
C.素质较高 D.欺软怕硬
答案:D
4.“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著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
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越南
答案:C
5.从下列哪一国家进口的物产居唐朝首位( )。
A.大秦 B.新罗 C.波斯 D.天竺
答案:B
6.下图是《西游记》的剧照,该剧的创作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鉴真东渡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游 D.遣唐使来华
答案:C
二、材料分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了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二 西行取经悟佛法,东归建塔度众生。太宗挥笔序圣教,玄奘译场露嵘峥。
——杨选兴
请回答:
(1)请解释材料一中“鉴真盲目航东海”的含义。
(2)材料一中的“道艺”和“唐风”分别指什么?
(3)材料二中玄奘何时西行到哪里取经?当时唐朝皇帝是谁?
参考答案:(1)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时已双目失明,但他不畏艰险,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向东航行到达日本。
(2)“道艺”指佛教和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及绘画技艺等;“唐风”指唐朝的文化风俗。
(3)贞观初年;天竺。唐太宗。
第六课 对外友好往来
【课程导入】
在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大都有一条街叫做“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指的是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
?
唐朝是亚洲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当时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许多国家的使节、商贾、学者、僧侣不断来到中国,进行交流、访问、求学、贸易。唐朝赴外使节和僧侣也很多,极大地密切了唐朝和世界各国的联系。想一想,这些人为什么会不远万里来到异地他乡呢?当时有哪几条交通路线?途中又会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呢?
?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友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
?
下面这尊坐像是一件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1980年4月,这尊坐像曾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展出,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你知道这尊塑像塑的是谁吗?他是哪国人?有什么事迹?为什么他会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尊敬呢?
?
鉴真
玄奘
?
你喜欢看《西游记》吗?你一定知道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吧!其实,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只有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你知道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吗?《西游记》中关于唐僧的描述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又有哪些不同呢?
?
要想知道这许许多多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吧!
?
【知识网络】
?
?
?
【学习探索】
?
1.一位外国历史学家这样写道:“与2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相比,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或许是因为来自异邦的世界性宗教使中国同波斯以东的所有其他亚洲国家建立了联系,或许是因为当时很多士族豪门为胡人后裔,或许是因为中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镇守丝绸之路,保证了商旅畅通无阻……总之,这个时期的中国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开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国家优秀的东西。”你认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是什么呢?
?
2.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外贸活动频繁。如果你是唐朝时的一位政府官员,准备率团到与中国通好的国家进行访问,请参阅下面的《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在图上标明与唐朝交往的国家和地区的名称以及通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交通路线。同时按照外交礼节,你应该为你所到的国家准备一些礼物。你认为你的礼物名单中应该包括哪些唐朝的特产呢?
?
?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
3.鉴真和玄奘是唐朝两位著名高僧。请你说说他们的主要事迹,并简要评述他们在中外交往史上的作用。
?
【自我测评】
?
一、选择题
?
1.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唐代高僧是(??? )。
?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戒日王
?
2.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 ???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
二、填表题
?
姓名
到达国家
主要事迹
影响
鉴真
?
?
?
玄奘
?
?
?
?
【资料下载】
?
在隋朝对外交往的基础上,唐朝的对外关系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使节、商贾、学者、僧人往来甚众。当时,与唐朝通好的国家,主要的有70多个。唐政府机构中设有鸿胪寺,专门负责接待各国使节和来宾。
?
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主要的交通线是西北的陆路和东南沿海的海路。陆路由洛阳、长安经河西走廊、西域,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唐朝初年,在攻灭西突厥后,丝绸之路再次畅通无阻。当时,阿拉伯、波斯、大秦以及其他西亚国家的商人,沿着这条道路往来贸易。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基本被阻断,中外交通的重点由西北陆路转移到东南海道。
?
唐代的对外贸易港口,主要是东南沿海的扬州、明州、泉州与广州。这些港口聚集了大量来自海外各国的船只,也有大量外国人居住。从这些港口出发,可到达东南亚各国以及新罗、日本、波斯、大食等国。唐政府还在广州设立市舶使,专门管理对外贸易,从中收取商税。
?
在日益密切的中外交往中,不少国外的东西传入国内,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而我国的产品、技术和文化也大量传到世界各地,对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
【思维拓展】
?
唐朝国力强盛,海陆交通发达,政府又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些都促进了唐朝对外交往的活跃。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不断向外传播,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促进作用;同时,唐朝也以开阔的胸襟吸收着外来文化中的先进内容,如阿拉伯的医药学、天竺的熬糖法、西域的音乐和舞蹈等,为我所用,不断创新。
?
请结合唐朝对外交往的历史,谈谈我国当前应如何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流程的设计分为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问题引领,导入新课
第一目 胸襟广阔兼收并蓄
先给学生展示《唐人街》的相关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
并提问: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唐朝对外交往的活跃。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当今世界唐人街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图片展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自然过渡到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从而点明主题,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提出问题]
1.唐朝时期与中国长期友好往来的有哪些国家和地区呢?
2.从这幅图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方法引领:引领学生观察图片并进行小组讨论:结合图片及学过的地理知识,指出这些国家和地区并找出去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交通方式。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日本、朝鲜、和印度及中亚和西亚地区。
【生2】交通发达、便利。
【生3】唐朝时期周边各国的使臣和商人都纷纷前来中国。
……
多媒体展示图片:《职贡图》
教师总结:唐朝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而唐朝的经济文化对交往各国影响也很大,通过商业贸易,互派使者,中国的文明、友谊传向世界,理所当然地,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也成为中国的象征,各国人民开始把中国称为“唐人”。
教师过渡:大家应该都喜欢旅游的吧?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追寻古人的足迹,去领略与唐朝交往最突出的几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探访它们和中国的文化渊源。首先我们去与我们一衣带水的国家——日本。
二、自主学习,分组导学,合作探究
第二目 游各国仰中华风情
足迹一 唐风洋溢奈良城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
学生活动:六人为一小组,学生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
1.材料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目的是什么?
2.为此日本是怎么做的?
3.为什么日本遣唐使要源源不断地到唐朝去呢?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
【生2】向唐朝派遣大量遣唐使。
【生3】因为日本当时比较落后,唐朝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他们要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
……
教师总结:日本当时刚进行“大化改新”,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唐朝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自然吸引了日本。也就是说唐朝是一个制度规范全面,文明发达、值得珍视的国家。
设计意图:这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通过问题探究采用边质疑边释疑的办法引导学生完成本目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图片:唐朝的开元通宝;日本的和同开宝。
[提出问题]
1.日币与唐币有哪些相似之处?
2.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的贡献还有哪些?
3.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外形、图案、文字、年代:“开元”比“和同”早88年。
【生2】政治制度、文字书法、社会风尚、都城建筑、铜钱样式、诗歌、菜肴、茶道等。
【生3】……
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和服和唐装:
多媒体展示:日本的平城京
多媒体展示:唐朝长安
学生小结:唐朝的官制、法律制定等影响了日本。日本的文字、建筑、服装、习俗等都颇有唐代遗风。可见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教师过渡:除了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唐朝也同样派使者去日本,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谁?(鉴真)
多媒体展示:《鉴真图像》
多媒体展示: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提出问题]
1.根据所学和自己收集的鉴真的故事介绍“鉴真东渡”六次东渡的艰辛历程。
2.介绍鉴真的杰出贡献。
3.从鉴真六次东渡及在日本的事迹,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4.日本向唐朝学习,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今天日本在某些方面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我们应向日本学习什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在日本传布佛教。
【生2】鉴真在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还传播文化,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特别是他在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生3】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强大,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
【生4】学习日本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精神。
……
多媒体展示:唐招提寺
方法引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共同解决问题。根据所学和自己收集的鉴真的故事,介绍“鉴真东渡”以及六次东渡的艰辛历程,感悟其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材料对比日本社会古今发展,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强大,必须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述故事,层层设问,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加深学生对问题实质的认识,实现“生生思维对话“的目的。
教师过渡:了解了日本与中国的文化渊源,我们在日本的探访就告一段落。下面大家跟随我到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新罗去看一看。
足迹二:新罗物产居第一
多媒体展示:
[提出问题]
1.新罗位于什么半岛?
2.新罗从唐朝吸收了哪些先进文化?新罗对唐朝文化有哪些影响?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朝鲜半岛。
【生2】唐朝对外贸易中,进口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
……
设计意图:本环节内容较简单,又是非重点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过渡:结束了东亚之行,我们再去拜访一个古老的国度,它就是印度。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具有浓郁的佛教氛围。中国很早就与印度有了联系。
足迹三:中印友好传佳话
播放《西游记》主题曲
[提出问题]谁来说说《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简单讲述《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内容。
教师概括:刚才大家谈到的是在《西游记》中的故事,但在中国历史上,玄奘确有其人,到西天取经也确有其事。
多媒体展示:“玄奘画像”
[提出问题]
1.玄奘取经与小说电视中的情节有何不同?请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简述玄奘的故事。
2.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什么巨大贡献?
3.从高僧玄奘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应该坚持不懈,不畏困难;
【生2】要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生3】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生4】……
设计意图:这一内容学生比较熟悉,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深学生的认识。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
教师小结:玄奘西游取经的事例,体现了玄奘为求佛学真谛不辞辛苦的求学精神,同时又大大丰富了唐朝对西域、天竺的了解,在中印友好发展史上留下佳话。
三、总结回顾 拓展提升 古为今用
第三目 知古鉴今启迪心智
[提出问题]
1.通过本课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历史知识?
2.通过学习可以看出,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交往。唐朝对外交往十分活跃,那么,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是什么?
3.在我们为祖先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方法引领:让学生自己画知识树归纳、回答;小组讨论,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一个王朝,两位高僧,三个国家。
【生2】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生3】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
【生4】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
……
教师归纳: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很多启迪。第一,我们必须具备安定团结的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同时,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经济文化水平,这样才有条件投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其次,我们必须学习唐朝有着广博的胸怀,传播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善于吸收他国之长,为己所用,有容人之度量。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的总结反思,学会理性的分析问题,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归纳处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政治
新罗 经济
西 唐朝对外 文化
玄奘西游——天竺 友好往来 日本遣唐使
活跃 日本 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原因 鉴真东渡
【课堂总结】
多媒体投影:知识点框架
课件42张PPT。 和 在今 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 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 和 )唐太宗实行 的民族政策。北方和西域各族尊奉他为“ ”二、如数家珍
1、举出汉、唐时期管辖今新疆地区的3个机 构名称
2、举出受唐玄宗册封的3个少数民族首领
1)回纥首领—— 2)粟末靺鞨首领——
3)南诏首领——
3、唐朝时下列民族分别是我国今天哪些民族的祖先
1)吐蕃—— 2)回纥——
3)六诏——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强盛的朝代, 在世界影响面广。 想一想: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把中国人称做“唐人”,而且在很多国家把中国人聚居的地区称“唐人街”,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此街。这是为什么呢? 你知道吗悉尼唐人街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威望,许多国家的使节、贵族、商贾、学者、艺术家、僧侣等不断来唐朝访问、贸易等,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节、僧侣以及到国外经商的人也很多,当时与唐朝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有七十多个。在长安有许多外国的留学生,有的学成后在唐朝政府里供职,在唐朝外国人长期与中国人杂居生活。那时,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旧金山唐人街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隋唐对外交往概况
唐与日本的关系
唐与新罗的关系
唐与天竺的关系一、唐朝的对外交往新罗日本天竺波斯大食朝鲜半岛印度半岛伊朗阿拉伯半岛(东罗马帝国)长安拂菻隋唐对外交往概况
涉及地区: 、 、 的一些国家。
政策:?唐政府鼓励 。
?允许 。
贸易城市: 、 、 、 等城市。
影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 ,
各国称中国人为“ ”。很高声望唐人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遣唐使3.鉴真东渡2.唐日交往对日本的影响唐与日本的关系唐朝从 开始,日本来中国的 有
13批。
目的:(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到来。)?以 为模式,进行 改革。
?文化上,他们参照 创制了 。
?在 上至今还保留着 的某些风尚。?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最有影响的是高僧 。
? 时, 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
至第 次才成功。
?他设计的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2、唐朝对
日本的影响:1、遣唐使3、鉴真
东渡唐招提寺?吸取 。
?使团向唐朝赠送礼品,唐朝回礼,
这实际是两国之间的 。贞观年间遣唐使唐朝文化贸易唐朝的制度政治汉字日本文字鉴真唐玄宗六 遣唐使吉士长丹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遣唐使船遣唐使印13次贞观年间开始 唐朝兴庆宫 日本凤凰堂 唐朝大雁塔 日本五重塔唐长安城平面图日本平安京平面图唐朝的“开元通宝”日本的“和同开珎” A i u e o
Ka ki ku ke ko ???→ 日本和服中国唐装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造制茶叶,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1)简介:
鉴真是唐玄宗时高僧(2)过程:
六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留居奈良最著名的大东寺,弘扬佛法,传授技术知识。A、鉴真不仅在日本传播佛教,而且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学等知识介绍到日本。
B、鉴定了多种药 物,传授药物知识。
C、设计和组织修建了唐招提寺。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日本唐招提寺新
罗三、唐与新罗的关系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来唐贸易往来:文化交往朝鲜音乐传入中国新罗引入中国医学、
文化、历算成就新罗采用科举制选官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人才交流:唐与新罗的关系1、 派遣 和 到唐朝学习 。
2、贸易往来: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 物产
居唐朝进口首位。3、唐朝对
新罗的影响:? 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采用 选拔官吏。
?引入了中国的 、 、 等
科技成就。4、新罗对唐朝的影响:新罗使节 大批留学生中国文化新罗新罗科举制 也传入中国。医学 天文 历算朝鲜的音乐1、简介
玄奘是唐朝高僧,又称三藏法师。
为了求取佛教精义,贞观初年西游天竺。四、玄奘西游 《大唐西域记》是玄奘回长安后根据亲身见闻写成的。书中记载了玄奘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的情况,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的方位、疆域、城市、人口、风俗人情、名胜古迹、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等。3、影响:对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唐朝,中国同天竺的交往,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 。? 时, 从 出发,前往 。
在佛学最高学府 游学,成为著名
的佛学大师。
?以亲身见闻写成《 》。
意义:这部书成为研究 、 以
及 地区 和 的重要典籍。玄奘贞观初年那烂陀寺长安 天竺大唐西域记中亚 印度半岛我国新疆历史 佛学想一想: 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1、都生活在唐朝,都是僧人
2、都对唐与邻邦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3、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唐朝为什么能够吸引万国来朝? 1、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 3、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隋唐对外交往概况:涉及地区: 政策: 贸易城市:
影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 ,各国称中国人为“ ”。唐与日本的关系1、遣唐使:唐朝从 开始,日本来中国的 有 批,
同来的还有 和 等。 目的:? ?2、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 。? 。3、鉴真
东渡?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最有影响的是高僧 。
? 时, 应 邀请,东渡日本,至第 次才成功。
?他传播了 。他设计的 ,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唐与新罗的关系1、 派遣 和 到唐朝学习 。
2、贸易往来: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 物产
居唐朝进口首位。3、唐朝对新罗的影响:? 。? 。? 。朝鲜的 也传入中国。4、新罗对唐朝的影响:唐与天竺的关系? 时, 从 出发,前往 。在 游学,成为著名的 。
? 时, 携带 回到 。 ?专心 。
?以亲身见闻写成《 》。意义:这部书成为研究 、 以
及 地区 和 的重要典籍。(玄奘西游)1、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中,发生在唐太宗
时期的是: ( )
?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 鉴真东渡
? 玄奘西游 ?白居易的诗在日本大受欢迎
A ???? B??? C ??? D??D2、下列内容是鉴真和玄奘共同之处的是:( )
?都是唐朝僧人
?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
A ???? B ??? C ??? D ??? A考考你:)一、知识擂台
1、下列语句中能够体现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A、“水能载舟,亦能载舟” B、“朕独之如一”
C、“忆昔开元全盛日” D、“和同为一家”
2、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吐蕃遣唐使向唐朝求婚的情景,在画中你会看到的皇帝是
A、汉武帝 B、唐高祖 C、唐太宗 D、唐中宗
3、文成公主为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人物中与文成公主相类似的是
A、王昭君 B、西施
C、武则天 D、杨贵妃
4、以下哪一历史事件与青海有较大的关联?
A、昭君出塞 B、张骞出使西域
C、祖逖北伐 D、文成公主进藏
5、中国古代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是指
A、西域同汉朝 B、吐蕃同唐朝
C、女真同北宋 D、西藏同清朝
6、唐朝以下少数民族中,地理位置在最南边的是
A、吐蕃 B、突厥 C、南诏 D、回纥7、著名的崇圣寺千寻塔至今屹立在苍山、洱海之间,它是哪一民族的建筑成就?
A、吐蕃 B、越族 C、南诏 D、回纥
8、唐朝初年,下列名称中还没出现的是
A、吐蕃 B、回鹘 C、突厥 D、漠河
9、唐朝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呈现前所未有的盛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B、对外交通发达
C、经济繁荣,国力富强 D、政府注重对交往课件19张PPT。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入框1、东突厥首领:
颉利可汗
2、唐太宗实行什么民族政策?
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3、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的称号。
天可汗1、唐朝在(新疆)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是哪两位皇帝?
唐太宗 武则天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人是哪族的祖先?以何为生?哪个行业水平也很高?
民族:
藏族
以何为生:
游牧业、农业
其他行业水平也很高:
纺织业、冶铸业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2、吐蕃统一时间、首领、地点、都城。
统一时间:
首领:
地点:
都城:
3、文成公主入藏,唐朝皇帝、公主、吐蕃领袖、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唐朝皇帝、公主、吐蕃领袖
唐太宗、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意义:
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7世纪前期赞普松赞干布青藏高原逻些(今拉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4、唐朝第二次和吐蕃和亲时间、公主、意义。
时间:
8世纪初
公主:
金城公主
意义:
①吐蕃和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了。
②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回纥的勃兴1、回纥是哪族祖先、流域、建国时间、封号、皇帝册封、改名、瓦解后西迁到哪里。
哪族祖先:
流域:
建国时间:
封号:
皇帝册封:
改名:
西迁到:维吾尔族色楞格河8世纪中期怀仁可汗唐玄宗回鹘今甘肃、新疆等地车书本一家1、靺鞨族生活流域、统一时间、统一部落、封号、皇帝册封、政权国号、称号。
生活流域:
统一时间:
统一部落:
封号:
皇帝册封:
政权国号:
称号:松花江、黑龙江7世纪末粟末靺鞨渤海郡王唐玄宗渤海海东盛国苍山洱海的南诏1、六诏的地点、哪族祖先、统一部落、封号、册封皇帝。
地点:
苍山洱海
哪族祖先:
彝族、白族
统一部落:
南诏
封号:
册封皇帝:
唐玄宗云南王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和亲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彝族白族总结第六课 对外友好关系导人框1、导入框中国家、国王、佛学大师。
国家:
国王:
佛学大师:天竺(今印度)戒日王玄奘(唐僧)第一自然段1、隋唐与哪些洲的国家交往?
2、唐朝对待贸易的态度。
3、隋唐外贸发达的城市。
4、各国称中国人什么?亚洲、非洲、欧洲鼓励长安、洛阳、广州、扬州唐人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隋朝时,日本到中国的使者成为什么?
2、日本派遣遣唐使开始时间、批次、包含人员、目的。
开始时间:
批次:
包含人员:
目的:遣隋使唐朝贞观年间十多批留学生、留学僧使团的素质较高,以便更好地吸取唐朝文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3、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①他们以唐朝的()为模式,进行()改革。
②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
③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遣唐使和鉴真东渡4、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最有名的人。
5、鉴真东渡日本,当时的皇帝,几次才成功?当时皇帝:
次数:
6、鉴真在日本的时间、对日本的贡献。
时间:
贡献:
7、鉴真的精神。
鉴真六次十年宣传唐朝文化,设计唐招提寺坚持不懈、不屈不挠、一诺千金、慈悲为怀、舍身弘法。唐玄宗唐与新罗的关系1、新罗的位置:
2、什么人来到唐朝
3、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
4、新罗向唐朝学习了哪些文化?
5、朝鲜的什么文化传入唐朝?
朝鲜半岛使节、留学生、商人新罗新罗仿唐制建立了(),采用了()选拔官员,还引入了中国的()、()、()等科技成就。音乐玄奘西游1、天竺是今天国家:
2、中印最杰出的的使者:
3、玄奘西游开始时间:
返回时间:
印度最高学佛:
带来什么:
回国后专心:
著作:
著作意义:印度玄奘(唐僧)贞观初年贞观后期那烂陀寺佛经翻译佛经《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以及我国()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玄奘西游4、玄奘精神
坚持不懈、不屈不挠、追求真理,舍身求法。
5、鉴真、玄奘共同精神。
坚持不懈、不屈不挠。追求真理、舍身为法。课件19张PPT。第 6 课
对外友好往来一、对外交往概况
1.范围:与_____以至非洲、_____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政策: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
居住。
3.影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
“_____”。亚洲欧洲唐人二、遣唐使
1.概况:
(1)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到来。
(2)从_____年间开始,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
来唐学习。
2.目的:吸取唐朝文化。
3.影响:
(1)政治: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2)文化:参照汉字创制了_________。
(3)社会生活:至今还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贞观日本文字三、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比较唐太宗日本唐招提寺大唐西域记四、唐与新罗的关系
1.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_________。
2.文化交往:
(1)新罗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引入
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2)朝鲜的_____也传入中国。进口首位音乐【记一记】
☉唐朝最重要的历史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唐招提寺在日本,是中日友好交往的见证。大昭寺在今拉萨旧城,是民族友好交往的见证。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往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一方面传播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如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如玄奘西游。唐朝这种兼容并蓄的胸怀,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读一读】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解读】这段史料的意思是(日本)认为唐朝法度完善,文明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应该经常去学习。隋唐时期的日本还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在各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中国,所以当时的日本把向中国学习、吸取隋唐文明作为基本国策,经常派遣唐使到唐朝来。【读图学史】人物: A ? 事迹: B ?
A: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线索构建】
A:_______ B:_____ C:___________遣唐使天竺大唐西域记 唐朝的繁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它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之精华,而灿烂的中国文化也深深地影响了自己的友好邻邦……材料一 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日本
向唐朝络绎不绝地派出“遣唐使”。他们
当中留学生和学问僧占了相当比例,大批
留学生和学问僧,广泛收集各类书籍,拜
师交友,学习知识。
——《遣唐使与学问僧》【探究思考】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向唐朝派遣使节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学习唐朝的文化。材料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日本和中国哪些事物比较相像。
提示:日本的服装、茶艺、建筑、文字、货币、饮食等都借鉴了中国文化。材料三
材料四 宁可就西而死,岂能归东而生!
——玄奘(3)材料三中的纪念邮票与谁有关,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材料四中玄奘“西”去的缘由是什么?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提示:鉴真。贡献: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缘由:西去天竺游学。品质:他们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备选探究】
探究主题 唐朝时期的中外交往(1)图中向西和向东的路线分别反映唐朝哪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两位人物为唐朝作出的共同贡献是什么?
提示:玄奘;鉴真。贡献:促进中外交往,传播了中国文化。
(2)A路线要经过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道路?此路大约是在我国哪一朝代开辟的?
提示:丝绸之路。西汉。
(3)请你为这幅地图取一个合适的标题。
提示:如玄奘西游与鉴真东渡示意图;唐朝的对外交往等。【核心点拨】
1.各国为什么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提示: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又采取比较开明的对外政策,唐朝对外关系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来往,唐朝的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很大,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把唐朝看成中国的象征,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2.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提示:(1)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各国景仰向往中国文化,东方各国尤其如此。
(2)唐朝对外政策开明,对外国人不歧视。
(3)唐朝对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自信。唐朝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最高,对外来文化、艺术毫无恐惧感,而采取开放政策。与此同时,向外大力宣传和输出唐文化,影响亚非乃至世界各国文化。
(4)交通畅通,四通八达。唐朝既有发达的陆路交通,又有便利的海上交通,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