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中国古代史
第16课
三国鼎立
2024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视频导入:《短歌行》展现曹操统一天下雄心壮志
知识拓展
黄巾起义爆发后,地方州郡乱作一团。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派重臣出任州牧,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务,地位在郡守之上。此后,州牧的势力逐渐膨胀,甚至不听从朝廷的命令,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州牧割据的局面,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
州牧割据
目标导航
标准解读
学习要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学习提示:了解古代以少胜多战役中的智慧。
学习延伸:了解三国的史实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区别。
知识结构
二、赤壁之战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一、官渡之战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识读形势图了解东汉末年分裂割据与三国鼎立形成的等基本史实;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经过。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通过史料分析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能够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并学会分析三国鼎立的原因;认识三国鼎立局面的进步性。
家国情怀: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标准在于他是否推动社会进步。
核心素养
一、官渡之战
一、官渡之战
1、交战双方:
曹操 VS 袁绍
袁绍
曹操
东汉末年形势图
曹操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
教学视频:官渡之战
2、概况:
(1)时间:
200年
(2)地点:
官渡
(3)结果:
曹操以少胜多(特点)获得胜利。
曹操胜利原因: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实行屯田;
③人才上:招揽人才、唯才是举;
④战略战术:声东击西、偷袭粮仓、各个击破。
相关史事
当时袁绍拥兵 10万,战马万匹,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两军在官渡相持时,袁绍的谋士许攸降曹,告之袁军粮草辎重屯于乌巢。曹操便率精兵偷袭乌巢,烧掉袁军粮草,进而大破袁军。最后袁绍只带800名残兵逃过黄河。
3、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图
曹操
二、赤壁之战
二、赤壁之战
1、交战双方:
曹操 VS 孙刘联军
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图
曹操
刘璋
刘表
张鲁
刘备
孙权
刘备字玄德。汉远支皇族。东汉末起兵,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的战争。在军阀混战中,初期四处投奔,以仁义著称,得大量猛将、谋士辅佐,实力较强。
孙权字仲谋。继其父兄孙坚、孙策基业据有江东六郡。他在张昭、周瑜等人的共同支持下,团结旧部,延揽人才,对江东的统治日益稳固。
孙权
刘备
桃园三结义
相关史事
刘备的身边有猛将关羽、张飞,但缺少辅佐的谋士。他听说隐居的诸葛亮是旷世英才,就三次亲自登门求见,恳请他出山。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三顾茅庐”的佳话。
三顾茅庐像
2、概况:
(1)时间:
208年
(2)地点:
赤壁
(3)结果: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获得胜利。
曹操失败原因:
①客观上,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②主观上,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
③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总之,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
3、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形势图
曹操
刘备
孙权
问题思考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说说你的想法。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其中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昧性,会适当地进行文学创作,这些内容当然不会见于史书记载。但是,这些内容在另一方面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某些史实。我们既要将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有机结合,又应了解真实的历史。例如对曹操的评价,历史上的曹操统军30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书法、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但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却被描写成为反面人物的代表。
《三国演义》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三国志》
建安十八年( 213年)(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三国志》
公(曹操)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华容道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1、三国建立:
国名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蜀
吴
220年
洛阳
曹丕
221年
成都
刘备
222年、229年
建业
孙权
2、发展概况:
(1)曹魏: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魏国改进前人汲水工具,制成的灌溉工具“翻车”。
灌溉工具-
龙骨水车(翻车)
屯田
(2)孙吴:
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吴国船只
相关史事
诸葛亮,字孔明,时人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后,诸葛亮辅佐刘备,筹划军政大事,后被任为丞相。刘备死后,蜀国的大小政事都由他来主持。他忠于职守,公正无私,治蜀有方。他多次出师伐魏,终未成功,最后在行军途中病逝,正如他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诸葛亮历史画像
(3)蜀汉:
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诸葛亮
蜀锦
教学视频:蜀锦与蜀汉冶铁
夯实基础
1.相传,舜说“诗言志(表达人的思想情感)”。《蒿里行》“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表达了曹操什么思想( )
A.急于挟天子号令天下 B.对老百姓处境同情悲悯
C.急于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D.对人才急切渴求又多疑防范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可知,曹操诗中所写的是战争之后,中原一带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不少地方百里无人烟,这表达了曹操对老百姓处境同情悲悯,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急于挟天子号令天下、急于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对人才急切渴求又多疑防范的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夯实基础
2.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其中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更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一次关键战役有关,这次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答案】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C项正确。
夯实基础
3.如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以下对这张形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为这种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②图中A是魏国,建立者为曹操,农牧业发达 ③图中C是吴国,建立者孙权曾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政权最早与台湾联系 ④这一时期分裂的中国走向统一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②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08年,曹操进攻江南的孙刘联军,赤壁之战爆发,最终曹操战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①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建立了大陆和台湾的联系,③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军阀割据,但是三国鼎立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晋国实现大一统奠定了基础,④正确;综上①③④正确,②错误,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夯实基础
4.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这一年应处于( )
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3世纪前期
C.公元2世纪后期 D.公元3世纪后期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年份换算成世纪,需要在年份的百位数上加1,一个世纪的前30年属于世纪前期,所以公元230年是公元3世纪前期,B项正确;其它三个选项均换算错误,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中国古代史
谢 谢!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