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角的度量(解决问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解答题
1.如图所示,∠1=72°,∠2等于多少度?
2.用1000米长的竹篱笆围成一个长400米的长方形,其中一面靠墙。
(1)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是多少公顷?
(2)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小是多少公顷?
3.如图一张长方形纸,把它的一角折叠过来,已知∠1=30°你能求出∠2等于多少度吗?
4.量一量,画一画。
第一条:
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4倍。请画出第二条线段。
5.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多少条线段?
6.把一个圆形纸片连续对折3次后展开,你知道相邻两条折痕所夹角的度数吗?
7.红星小学位于劳动路与南山大道的交叉口,下图是红星小学的位置示意图。
(1)用量角器量出∠1=( )°。
(2)张师傅要给红星小学送纯净水,请你为张师傅设计一条最近的路。
8.将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且30°和45°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OM平分∠AOC,ON平分∠DOC,画出几何图形,并求∠MON的大小.
9.一个角的余角和它的补角的和为100°,求这个角.
10.如图,先用量角器量出∠l的度数,然后推算∠2、∠3和∠4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
11.9时15分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
12.下面每个图中的∠1与∠2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13.已知角∠1=45度,∠2=65度,求∠5的度数.
14.如图,妈妈在此时开始烧水,并告诉莉莉:“分针走60°,水就开了.”莉莉应该什么时候提醒妈妈水开了
15.∠1=35°,∠2的度数是∠1的2倍,求∠2的度数.
16.请先量出下面角的度数,再画出一个70°和一个125°的角。
17.已知∠1=72°,求∠2、∠3和∠4。
18.量出下列图形的每个角的度数,并写出这些角的名称.
(1)
(2)
(3)
(4)
19.同学们参加乐航活动所需的门票和车票每套共215元,实验小学六年级一共有22名学生参加,同时有两名老师带队。
20.如图所示,∠BOC=110°,∠AOB=∠DOC,∠AOB是几度?
21.已知∠1=85°,∠2=103°,∠3=120°,求∠4的度数.
2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并标出他们分别是哪一种角.
45° 90° 105° 135° .
23.图中,∠1=48°,算出∠1、2、∠3各是多少度.
24.量一量,画一画.用量角器分别量出梯形四个角的度数.
∠1= 度;∠2= 度;∠3= 度;∠4= 度.
25.如图,在图1中,用量角器量∠1的度数,∠1= °。请你用类似的方法在图2中画一个40°的角。
26.如图,已知∠1=35°,那么∠2、∠3、∠4分别是多少度
27.如下图,已知∠2=32°,求∠1、∠3是多少度.
28.如图,∠4=30°,求∠1、∠2、∠3的度数,并说出它们各是什么角。
29.如图,已知∠1=20°,∠2=40°,求∠3是多少度?
30.将长方形的一个角按如下图所示的方法折叠起来,已知∠1=30°,求∠2的度数。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54°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根据图形折叠的方法,可知∠1与2个∠2的和正好组成一个平角,据此用180度减去72度,再除以2即可解答。
【详解】∠2=(180°-72°)÷2
=108°÷2
=54°
答:∠2等于54°。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折叠的方法,得出平角是由∠1和两个∠2的度数组成的。
2.(1)12公顷;
(2)8公顷
【分析】(1)当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时,400米的一条边靠墙,那么只有一个400米的篱笆边,(1000-400)米就是两个宽的长度,除以2即可求出宽的长度,然后根据面积公式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即可解答;
(2)当长方形的面积最小时,400米的边不靠墙,那么就有两个400米的边,1000-400×2=200(米),这个200米就是一个宽的长度,然后根据面积公式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1)(1000-400)÷2
=600÷2
=300(米)
400×300=120000(平方米)
120000平方米=12公顷
答: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是12公顷。
(2)1000-400×2
=1000-800
=200(米)
400×200=80000(平方米)
80000平方米=8公顷
答: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小是8公顷。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应用题,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然后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最后结果需要单位换算。
3.∠2=30°
【详解】略
4.8;
【分析】(1)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用物体一端和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物体另一端所对齐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据此求出第一条线段的长度。
(2)先用第一条线段的长度除以4,求出第二条线段的长度。再根据线段的定义画出这条线段即可。
【详解】(1)第一条线段长8厘米。
(2)8÷4=2(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度测量方法,注意物体的一端要和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直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5.18条
【详解】(1+2+3)×3=18(条)
6.45°
【分析】把一个圆形纸片连续对折3次,就是把这张纸片平均分成8份,每份形成的夹角是360°÷8。
【详解】360°÷8=45°
答:相邻两条折痕所夹角的度数是45°。
【点睛】解决本题时要看这张纸片被平均分成几份,再求出夹角的度数。
7.(1)130
(2)见详解
【分析】(1)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数即可解答。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沿纯净水站到红星小学的线段走最近,据此画出即可解答。
【详解】(1)经测量,∠1=130°。
(2)
8.∠MON=22.5°
【详解】试题分析:由图可得角之间的关系:∠COM=∠AOC=(∠BOC+∠A0B),
∠CON=∠COD=(∠BOC+∠A0B+∠AOD),
∠MON=∠COD﹣∠AOC=(∠BOC+∠A0B+∠AOD)﹣(∠BOC+∠A0B),由此解答即可.
解:根据题意可作图如下:
根据图中所示:∠COM=∠AOC=(∠BOC+∠A0B);
∠CON=∠COD=(∠BOC+∠A0B+∠AOD);
∠MON=∠COD﹣∠AOC,
=(∠BOC+∠A0B+∠AOD)﹣(∠BOC+∠A0B),
=(30°+∠A0B+45°)﹣(30°+∠A0B),
=×75°﹣×30°,
=22.5°;
故答案为∠MON=22.5°.
点评:此题很复杂,难点是找出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需要结合图形来计算,对同学们的作图、分析、计算能力有较高要求.在计算分析的过程中注意动手操作,在计算中消去共同的未知量.
9.85°
【详解】试题分析:设这个角为x°,则它的余角是90﹣x,补角是180﹣x,再根据余角和补角的和为100°,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解:设这个角为x°,
(90﹣x)+(180﹣x)=100,
270﹣2x=100,
2x=170,
x=170÷2,
x=85,
答:这个角为85°.
点评:关键是设出未知数,找出数量关系等式,列方程解答即可.
10.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相对的两个角度数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组成平角
【详解】试题分析:先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出∠2、∠3和∠4的度数.总结结论即可.
解:经测量可得:∠1=140°;
则根据平角的意义推算出:∠2=40°;∠3=°;∠4=40°;
发现: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相对的两个角度数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组成平角.
点评:考查了角的度量和利用平角的意义灵活推算的能力.同时总结出: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相对的两个角度数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组成平角.
11.此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172.5°.
【详解】试题分析:由题意知,时针每小时走30°,一刻钟走7.5度;分针每小时走360°,一刻钟走90°;当9点整时,时针、分针的夹角是90°,当9点15分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可用分针和时针的速度差加上90即可求得.
解:当时间为9点整时,时针、分针的夹角是90°;
当9点15分时,时针走了7.5°,分针正好走了90°,
此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90°﹣7.5°+90°=172.5°;
答:此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172.5°.
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时针、分针都在移动,只是速度不一样,可以理解为行程问题来解答.
12.∠1与∠2相等;理由见详解过程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可得:∠1+∠3=90°,∠2+∠3=90°,∠1+∠3=180°,∠2+∠3=180°,据此判断出∠1=∠2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
答:∠1与∠2相等,因为∠1+∠3=90°,∠2+∠3=90°,∠1+∠3=180°,∠2+∠3=180°,所以∠1+∠3=∠2+∠3,所以∠1=∠2。
13.∠5的度数是110°
【详解】试题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180°求出∠3,再根据平角是180°,求出∠5的度数.
解:如图:
∠3=180°﹣∠1﹣∠2,
=180°﹣45°﹣65°,
=70°,
∠5=180°﹣70°,
=110°,
答:∠5的度数是11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及平角180°的理解及运用.
14.9时10分
【详解】略
15.
【详解】试题分析:∠1=35°,,∠2的度数是∠1的2倍,根据乘法的意义可求出∠2的度数,据此解答.
解;∠2=2×∠1=2×35°=70°,画图如下: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算角度的能力.
16.120°,画图见详解
【分析】(1)量角的步骤:先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据此量出题图中角的度数。
(2)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7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据此画出70°的角。同理画出125°的角。
【详解】
【点睛】无论是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还是用量角器画角,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17.∠2是108°;∠3是72°;∠4是108°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2和∠1组成了平角,平角是180°的角,用180°减去∠1就是∠2的度数,∠2和∠3组成了平角,平角是180°的角,用180°减去∠2就是∠3的度数;∠4和∠1组成了平角,平角是180°的角,用180°减去∠1就是∠4的度数,据此解答。
【详解】
答:∠2是108°,∠3是72°,∠4是108°。
【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找出所求角与给出角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1)钝角 120° (2)直角90° (3)周角360° (4)锐角50°
【详解】大于0度小于90度是锐角;等于90度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是钝角;周角是360度.
19.不够
【分析】215乘学生加老师人数和,等于总共需要的票钱,再与5000元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215×(22+2)
=215×44
=9460(元)
9460>5000,5000元不够买票。
答:5000元不够买票。
【点睛】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35度
【详解】试题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图形中,∠BOC、∠AOB、∠DOC三个角组成一个平角,所以它们的和是180度,又因为“∠BOC=110°,∠AOB=∠DOC,”据此利用180度,减去110度,再除以2,即可求出∠AOB
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180﹣110)÷2,
=70÷2,
=35(度),
答:∠AOB的度数是35度.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图形中已知的特殊角的度数,如平角、直角等的度数进行解答.
21.128°
【详解】这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之和为:
(4﹣2)×180°
=2×180°
=360°
四边形中未知角的度数为:
360°﹣85°﹣103°﹣120°=52°
因为52°+∠4=180°
所以∠4=180°﹣52°=128°
答:∠4是128°.
22.如图:
锐角;直角;钝角;钝角.
【解析】略
23.∠2是132°,∠3是48°,∠4是132°.
【详解】试题分析:观察图形可知,∠1与∠3是对顶角,所以∠3=∠1=48°;又因为∠2与∠4都分别与∠1组成一个平角,所以它们的度数都是180°﹣∠1,据此即可解答.
解:∠1与∠3是对顶角,所以∠3=∠1=48°;
又因为∠2与∠4都分别与∠1组成一个平角,
所以∠2=∠4=180°﹣∠1=180°48°=132°,
答:∠2是132°,∠3是48°,∠4是132°.
点评:考查了角的度量,关键是熟悉平角等于180°,直角等于90°.
24.130;120;50;60
【详解】试题分析:用量角器的圆点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该角的度数.据此测量出各个角的度数即可解答.
解:根据测量可知:∠1=130°,∠2=120°,∠=50°,∠4=60°,
故答案为130;120;50;60.
点评:本题考查角的测量方法,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验证了四边形内角和定理.
25.110;图见解析
【分析】(1)用量角器的圆点和角的顶点重合,4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的刻度是150°,用150°减去40°就是该角的度数;
(2)根据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用量角器的圆点和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取任意刻度,另一条边的刻度要与任意刻度相差40°,据此画出角度。
【详解】150°-40°=110°
答:∠1=110°。
(画法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度量及画法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6.∠3=∠1=35°, ∠2=∠4=180°-∠1=145°
【详解】略
27.∠1=158°∠3=158°
【详解】略
28.∠1、∠2、∠3的度数分别为:、、;
∠1、∠2、∠3、∠4分别为钝角、锐角、锐角、锐角。
【分析】题干中给出一个角,结合图片,∠1和∠4组成了平角,可计算∠1;∠1和∠2组成了平角,可计算∠2;∠3和∠2组成了直角,可计算∠3;大于的角小于的角为钝角,大于小于的角为锐角,等于的角为直角,等于的角为平角。
【详解】,
,
;
∠1为钝角、∠2为锐角、∠3为锐角、∠4为锐角。
【点睛】此题考查,直角、平角的概念,关键找出图中哪些角的和是90度,哪些角的和是180度。
29.180°-20°-40°=120°
【详解】略。
30.30°
【分析】
如图可知,∠3是∠l折上去的,因此∠l=∠3,且∠l、∠2和∠3合起来是一个直角,利用90°减去∠l和∠3的度数,即可求出∠2的度数。
【详解】90°-30°-30°
=60°-30°
=30°
答:∠2的度数是30°。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的折叠知识,结合图示分析解答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