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四年级 · 下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段。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和金华双龙洞的特点,
激发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检查预习
杜鹃(juān)
气势(shì)
聚(jù)集
拥(yōng)挤
昏(hūn)暗
挤压(yā)
石钟乳(rǔ)
石笋(sǔn)
观赏(shǎng)
额(é)角
杜鹃:又名映山红,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子呈圆形,花多为红色,供观赏。文中映山红是指这种植物的花。
聚集:集合,凑在一起。
拥挤:人物或者车船等密集,挤在一起。
昏暗:光线不足。
(2)理解词语(可用查字典法、近义词理解法、反义词理解法)
转
多音字
zhuǎn(转弯 )
zhuàn(绕一转 )
造句
他围着院子绕一转(zhuàn),终于在一个转(zhuǎn)弯处找到了丢的钥匙。
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呢?
理清线索: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开头
四月十四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时间 ) (人物) (地点)(事件)
读第2、3自然段,思考:作者在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看到的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明艳”的意思是明亮艳丽,写出了路上所见之景多姿多彩,惹人喜爱。
选词填空。
明艳 鲜艳 明丽
(1)小女孩身着( )的少数民族服饰从我身旁经过。
(2)我的家乡山川( ),物产丰富,百姓和乐。
(3)( )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来了。
学以致用
明艳
鲜艳
明丽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这一部分写出了作者入山看到的景色,要用亲切、明快的语调读出作者踏上旅途的兴奋、愉快之情。
洞 口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洞口比作桥洞,形象地说明了洞口是拱形的。
介绍了外洞的特点,用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形象具体,使人顿觉外洞的确很大,宽广而开阔。
外 洞
孔 隙
◇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一个“贴”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通过孔隙时的姿态,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孔隙的“小”。
贴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孔隙指小洞、裂缝,应该说是小的;但又能容小船进出,那就该说是大的,那孔隙到底该说它小,还是该说它大呢?
说它“大”或“小”,要跟它相连的外洞与内洞的大小比较,才能做出判断。外洞能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会,当然很大,而内洞更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这就显出这一处的洞或裂缝很小,因而称之为“孔隙”。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采用作比较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内洞和外洞的不同感受。
作者看到洞顶的双龙说“有点儿像”,到底像不像?
此处本已有颜色,用上“蜿蜒”形容,又可见其形态,再加上灯光摇曳,产生一种“像”的感觉;但由于它是石钟乳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雕刻,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说“有点儿像”,可见其用词严谨。
黄龙
青龙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出洞
写乘船出洞。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根据课文的描述,展开合理想象,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先分小组设计“外洞”“孔隙”“内洞”处的解说词,再轮流担当导游。
景点解说
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过程,按______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去双龙洞路上、 、 、 、 的见闻感受及出洞情况,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_____之情。
游览
热爱
主题概括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金华城
途中
(景物明艳、溪流欢唱)
罗店
洞口
(很宽)
外洞
(宽敞)
孔隙
(狭小)
内洞
(黑、奇、大)
记金华的双龙洞
出洞
结构梳理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