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同学们,这些英雄你们认识吗?
刘胡兰
杨靖宇
张自忠
27 一个粗瓷大碗
*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 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 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学习目标
1.认识“陈、曼”等生字,读准多音字
“还”。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
的故事。
3.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到人物
的心情、品质。
字词学习
dùn zhēn ɡé xí
陈列 联络 搪瓷缸 高粱
chén lián tánɡ ɡānɡ liánɡ
一顿 侦察 革命 袭击
通讯员 吭声 炊事员
xùn kēnɡ chuī
陈
曼
联
缸
还
粱
顿
侦
还
huán
hái
还击
还有
面对敌人的挑衅,我军战士进行了强有力的还(huán)击。
这件事情还(hái)没有做完。
huán ①回,归;②回报;③归还;④姓。
hái ①仍旧,依然;②更;③再,又;④尚,勉强过得去;⑤尚且;⑥表示没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
多音字
把搪瓷缸子送给新战士
收到粗瓷大碗
倒掉高粱米饭盛半碗野菜粥
把粗瓷大碗当作七班的菜盆
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自读提示
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倒叙的手法,写在军事博物馆里陈列这一个粗瓷大碗,引出赵一曼同志的感人事迹。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通讯员送碗。
第三部分:(第5-8自然段)赵一曼用碗。
第四部分:(第9-11自然段)赵一曼的碗又丢了。
学习第1自然段
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感人
赵一曼用过的这个大碗为什么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
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赵一曼仅用过一次这个碗,它的感人之处又在哪里呢?
用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知识锦囊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倒 叙
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
战斗刚刚结束
送碗时间,写出小通讯员心情的急切。
早就
表明赵一曼没碗用已经很长时间了,揭示送碗原因。
送碗
小通讯员为什么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粗瓷大碗? 由此可以体会到什么?
因为赵一曼把自己吃饭用的搪瓷缸子送给了一个新战士,她没有吃饭的碗了。从中可以体会到赵一曼对战士的关心和爱护。
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关爱战士
这……这……敌人都被消灭了,往哪里还啊!
以身作则
英勇
侧面
粗瓷大碗的来历
赵一曼为什么要求通讯员把碗还回去?她心里可能在想什么呢?
赵一曼以为通讯员找来的碗是从别的同志那里拿来的,所以要求他送回去。
赵一曼可能在想:“这个碗一定是通讯员从别的同志那里拿来的,如今生活条件这么艰苦,有的同志连吃饭的碗都没有,我怎么能拿别人的碗来吃饭呢?一定要把碗还给战友。”
用碗
部队用什么来充饥?
“野菜、草根、橡子面”
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
一个“沾”字,把“日子非常艰苦”的程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一“倒”一“盛”,“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与“半碗野菜粥”,鲜明的对比, 生动地表现出赵一曼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
从赵一曼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丢碗
丢碗时间
第二天
强调时间极短,说明只用过一次。
赵一曼用的粗瓷大碗是真的“丢”了吗?什么时候她的碗才不会再“丢”呢?
赵一曼的碗并不是真的“丢”了,而是送给了七班的战士们,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只有部队里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再“丢”,因为她心里只装着他人,只想着他人。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再次表现了赵一曼心中只有他人的高贵品质。
怎样理解赵一曼的话?
搪瓷缸子
高粱米
野菜
草根
当时的环境极端艰苦,无论是简陋的粗瓷大碗、搪瓷缸子,还是我们现在难以下咽的高粱米饭,都是十分珍贵的。
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这个碗,它的感人之处在哪
里呢?
这个“粗瓷大碗”象征着赵一曼在艰苦的环境里具有吃苦在前、关心别人、爱护同志的高尚品质,以及同志之间的友爱之情。
一个粗瓷大碗
博物馆:感人的故事
战斗刚刚结束:碗的来历
关爱战士
同甘共苦
不搞特殊
开饭了:与战士们吃同样的饭菜
后来:碗成了七班的菜盆
第二天:碗消失了
板书设计
主题概括
本文围绕一个普通的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烈士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赵一曼艰苦朴素、关心战士、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