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核心素养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核心素养检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25 11:20:3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核心素养检测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考试时间:40分钟;命题人:LQ
一、选择题(共60分)
1.(本题3分)青霉素发现于( )年。
A.1928 B.1923 C.1981 D.1867
2.(本题3分)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关于他发明电灯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改变了人类的照明方式 B.改变了人类的作息时间 C.提高了人眼近视的比例
3.(本题3分)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离不开( )。
A.电动机 B.发电机 C.计算机
4.(本题3分)标志着信息时代到来的是( )。
A.轮子的发明 B.内燃机的发明 C.电动机的发明 D.互联网的诞生
5.(本题3分)轮胎、胶鞋都是用( )制成的。
A.天然橡胶 B.合成橡胶 C.塑料
6.(本题3分)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使动力的获得变得更加便捷,从此,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个简易电动机。若不小心将电池正、负极接反,则会( )。
A.线圈不再转动 B.线圈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C.线圈转得更快
7.(本题3分)未来农业的主要特点是( )。
A.靠天吃饭 B.智能调控 C.人工选种
8.(本题3分)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状态,生活更加文明的是( )。
A.青霉素的发现 B.计算机的发明 C.火的发现和使用
9.(本题3分)( )里装了电动机。
A.电子钟 B.电风扇 C.电水壶
10.(本题3分)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 )诞生。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11.(本题3分)( )是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
A.摩擦生火 B.轮子 C.蒸汽机
12.(本题3分)关于无土栽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造肥料可以使固态的,也可以是液态的
B.无土栽培只需要水就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
C.无土栽培通常都需要栽培基质
13.(本题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常常利用人造材料制作天然材料 B.天然材料一定比人工材料好 C.新型材料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14.(本题3分)人造肥料的益处不包括( )。
A.优化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 B.使土壤板结 C.优化土壤结构,增强作物抗病能力
15.(本题3分)在制作蒸汽船的时候,我们要考虑( )。
①蒸气怎样产生、怎样收集蒸气、怎样将蒸气转化为动力②船的结构可以是什么样子③造船的材料可以是什么④如何掌握船的平衡和方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16.(本题3分)法国人约瑟夫·莫尼尔发明了( )。
A.钢筋混凝土 B.人造肥料 C.蒸汽机
17.(本题3分)下列选项中,没有用到电动机的是( )。
A.电饭煲 B.电风扇 C.洗衣机
18.(本题3分)下列不是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的是( )。
A.无籽西瓜 B.瘦肉型猪 C.太空椒 D.三叶草长成四叶草
19.(本题3分)如图,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泥花盆,一个水泥内部有细铁丝网(图1),另一个只是水泥(图2)。做撞击实验时,哪个更耐撞击?( )
A.图1 B.图2 C.无法判断
20.(本题3分)为准备学校的海模大赛,小刚设计了一艘蒸汽动力小船(如图所示),其中蒸汽动力小船前进过程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
A.热能转换为动能 B.动能转换为热能 C.热能转换为光能
二、判断题(共15分)
21.(本题3分)电动机用途广,大至重型机器,小至儿童玩具,都有其踪迹。( )
22.(本题3分)人造肥料可以是固态的,但不可以是液态的。( )
23.(本题3分)电动机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24.(本题3分)所有家用电器中都装有电动机。( )
25.(本题3分)油漆、塑料、不粘锅都是化学家的发现和发明。( )
三、实验题(共25分)
26.(本题9分)探究:比较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
实验目的:比较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承重能力。
实验过程:
(1)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塑料盒,在塑料盒内壁抹上 。
(2)把两根铁丝弯成能放进塑料盒的S形,备用。
(3)将各占三分之一的石子、沙、石膏粉倒入杯中,加水搅拌成混合物。
(4)在一个盒内倒满混合物,在另一个盒内倒入一半混合物,放入 ,再倒满混合物。
(5)用小棒将两个塑料盒里的糊状物抹平,放置一天。
(6)轻轻倒扣塑料盒,取出其中的长方形硬块做承重 实验。
(7)请你猜测,承重对比实验的结果是: 。
27.(本题12分)做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
(1)实验过程:①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塑料盒,在塑料盒内壁抹上食用油。
②把铁丝弯成能放进塑料盒的 形,备用。
③将各占三分之一的石子、沙、石膏粉倒入杯中,加水搅拌成混合物。
④在一个盒内倒满混合物,在另一个盒内倒入一半混合物,放入两根已做好的铁丝,再倒满混合物。
⑤用小棒将两个塑料盒内的糊状物抹平,放置一天。
⑥轻轻倒扣塑料盒,取出其中的长方形硬块做承重对比实验。钢筋混凝土的承重能力比普通混凝土的承重能力 。(填“强”或“弱”)
(2)在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主要起到 的作用。
(3)结合下图所示,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最大区别是 。
(4)举例说明钢筋混凝土在生活中的应用: 、 (写两条)。
28.(本题4分)①实验目的:比较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承重能力。
②实验过程:
(1)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塑料盒在塑料盒内壁抹上 。
(2)把两根铁丝弯成能放进塑料盒的S形,备用。
(3)将各占三分之一的石子、沙、石膏粉倒入杯中,加水搅拌成混合物。
(4)在一个盒内倒满混合物,在另一个盒内倒入一半混合物,放入 ,再倒满混合物。
(5)用小棒将两个塑料盒里的糊状物抹平,放置一天。
(6)轻轻倒扣塑料盒,取出其中的长方形硬块做承重对比实验。
③请你猜测,承重对比实验的结果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核心素养检测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D B B B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B A A A D A A
1.A
【详解】微生物是我们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用于生物技术革新最有潜力的生物资源。弗莱明是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微生物学家,1923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首先发现了青霉素,A是正确的选项。
2.C
【详解】科学家是对真实自然及未知生命、环境、现象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客观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探索、实践的人。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改变了人类的照明方式,改变了人类的作息时间,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不是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意义。
3.C
【详解】1946 年,第一台可编程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随着晶体管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计算速度越来越快。1958 年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为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随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创新,使计算机开始进入百姓人家。在此阶段,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真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小到工作娱乐学习,大到商业政治社会,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
4.D
【详解】1946年,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随着晶体管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计算速度越来越快。1958年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为现代计算机的出现铺平了道路。“互联网的诞生”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故选D。
5.B
【详解】有的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汽车轮胎、胶鞋等都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
6.B
【详解】简易电动机是利用磁极的相互作用转动的。若不小心口将电池正、负极接反,则电磁铁的磁极会改变,线圈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7.B
【详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农业作为最古老的传统产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靠天吃饭、畜力牵引、人工选种都是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智能调控是未来农业的主要特点。
8.C
【详解】燃烧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状态,生活更加文明的是火的发现和使用。
9.B
【详解】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它的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家用电器中运用电动机的有: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抽油烟机、电动牙刷等。B符合题意。
10.A
【详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制成,取名叫恩尼亚克。它是一个由1万8千多个电子管制成的庞然大物,占地面积达140平方米,重量有30多吨,耗电约140千瓦,它的计算速度为每秒5干次。
11.A
【详解】恩格斯曾说过:“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地把人和动物分开。”摩擦生火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2.B
【详解】人造肥料可以使固态的,也可以是液态的,A正确。
无土栽培通常需要使用特殊的培养液或营养液来提供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这些培养液中包含了植物所需的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水仅仅提供了植物的水分需求,而无法提供全部的营养元素,B错误。
无土栽培通常都需要栽培基质,C正确。
13.C
【详解】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A、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原木材、棉花、木头、竹子、煤、石头、玉米秆等,人们常常利用天然材料制作人造材料,选项观点错误;
B、天然材料不一定比人工材料好,选项观点错误;
C、新型材料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选项观点正确。
14.B
【详解】人造肥料养分科学、均衡、全面,保花保果率高,使作物根系发达,人造肥料能够优化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优化土壤结构,增强作物抗病能力;过度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降低土壤肥力,污染空气、水体和土壤,B不属于人造肥料的益处,符合题意。
15.A
【详解】在小船的质量和制作材料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底面积的小船的载重量不同,用相同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在制作蒸汽船的时候,我们要考虑①蒸气怎样产生、怎样收集蒸气、怎样将蒸气转化为动力;②船的结构可以是什么样子;③造船的材料可以是什么;④如何掌握船的平衡和方向。
16.A
【详解】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是法国人约瑟夫·莫尼尔。他用细小的钢筋编成花盆的形状,然后在钢筋里外两面都涂抹上水泥砂浆,干燥后,花盆就结实了。
17.A
【详解】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电风扇、洗衣机都用到了电动机,用电产生动力。电饭煲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没有用到电动机。
18.D
【详解】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三叶草长成四叶草,不是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是变异现象,D符合题意。
19.A
【详解】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钢板或纤维就构成了钢筋混凝土,这是一种组合材料,增强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测试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泥花盆的撞击实验,一个水泥内部有细铁丝网,另一个只是水泥,发现图1内部带有细铁丝网的花盆更耐撞击,这类似钢筋混凝土,强度和韧性都优于普通混凝土。
20.A
【详解】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蒸汽动力小船前进过程的能量转换过程是热能转换为动能。
21.√
【详解】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电动机用途广,大至重型机器,小至儿童玩具,都有其踪迹。题目说法正确。
22.×
【详解】人造肥料是经人工化学合成或机械加工制成的对植物生长有促进和增产作用的肥料,一般指化肥。绝大多数的人造肥料是固体肥料,也有液态的。
23.√
【详解】能量是可以转化的,在转化过程中所利用的设备我们称作能量转化装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更好地利用能量,需要一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转化,像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等都是常见的能量转化装置。电动机也是一种能量转化装置,而且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很多家用电器都运用电动机提供动力来工作。
24.×
【详解】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它的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家用电器中运用电动机的有:电风扇、洗衣机、抽油烟机、电动牙刷等。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与电动机的原理不同。
25.√
【详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所以化学家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成分,采用提取、合成等方法,发明了许多新物质,如不粘锅、塑料、油漆等。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26. 食用油 两根s形铁丝 对比 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力更强
【详解】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
做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实验中只改变混凝土中是否有钢筋,其余条件保持不变,其实验过程为:(1)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塑料盒,在塑料盒内壁涂抹上食用油。(2)把铁丝弯成能放进塑料盒的S形备用。(3)将各占三分之一的石子、沙、石膏粉倒入杯中,加水搅拌成混合物。(4)在一个盒内倒满混合物,在另一个盒子内倒入一半混合物,放入两根S形铁丝,再倒满混合物。(5)用小棒将两个塑料盒内的糊状物抹平。(6)轻轻倒扣塑料盒,取出其中的长方形硬块做承重对比实验。
实验结果: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力更强。
27. ②S ⑥强 抗拉 有无钢筋 建造高楼大厦 建造隧道
【分析】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做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实验中只改变混凝土中是否有钢筋,其余条件保持不变。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
【详解】(1)做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实验中只改变混凝土中是否有钢筋,其余条件保持不变。
①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塑料盒在塑料盒内壁抹上食用油;
②把两根铁丝弯成能放进塑料盒的S形,备用;
③将各占三分之一的石子、沙、石膏粉倒入杯中,加水搅拌成混合物;
④在一个盒内倒满混合物,在另一个盒内倒入一半混合物,放入两根S形铁丝,再倒满混合物;
⑤用小棒将两个塑料盒里的糊状物抹平,放置一天;
⑥轻轻倒扣塑料盒,取出其中的长方形硬块做承重对比实验。
(2)钢筋抗拉能力强,混凝土抗压能力强,因此,在钢筋混凝上中,钢筋主要起到抗拉的作用。
(3)结合普通混凝土结构示意图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最大区别是没有钢筋。
(4)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是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对于提高房屋整体质量,增强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极广。例如,建高楼、修桥梁等高大建筑都离不开钢筋混凝土结构。
28. 食用油 两根S形铁丝 加入铁丝的钢筋混凝土承重能力更强
【分析】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做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实验中只改变混凝土中是否有钢筋,其余条件保持不变。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
【详解】做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实验中只改变混凝土中是否有钢筋,其余条件保持不变。
(1)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塑料盒在塑料盒内壁抹上食用油;
(2)把两根铁丝弯成能放进塑料盒的S形,备用;
(3)将各占三分之一的石子、沙、石膏粉倒入杯中,加水搅拌成混合物;
(4)在一个盒内倒满混合物,在另一个盒内倒入一半混合物,放入两根S形铁丝,再倒满混合物;
(5)用小棒将两个塑料盒里的糊状物抹平,放置一天;
(6)轻轻倒扣塑料盒,取出其中的长方形硬块做承重对比实验。
③我的猜测承重对比实验的结果是: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加入铁丝的钢筋混凝土承重能力更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