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核心素养检测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考试时间:40分钟;命题人:LQ
一、选择题(共60分)
1.(本题3分)下列不属于类木行星的是( )。
A.木星 B.土星 C.天王星 D.地球
2.(本题3分)轮胎、胶鞋都是用( )制成的。
A.天然橡胶 B.合成橡胶 C.塑料
3.(本题3分)空气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是( )。
A.0.003% B.0.03% C.0.33%
4.(本题3分)下列现象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
A.铁丝折弯 B.苹果腐烂 C.烟花绽放 D.树叶变黄
5.(本题3分)对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够帮助气体燃烧 B.比空气重 C.透明、无色、无味
6.(本题3分)(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A.哈勃望远镜 B.中国天眼 C.卡西尼号
7.(本题3分)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及其各自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是( )。
A.卡西尼号 B.旅行者号 C.好奇号
8.(本题3分)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离不开( )。
A.电动机 B.发电机 C.计算机
9.(本题3分)在自制柠檬汽水的过程中,糖是用来调味的,产生气泡的物质是( )。
A.小苏打 B.冷开水 C.食用色素
10.(本题3分)在中国民间被称为天河的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水星 D.织女星
11.(本题3分)电动机是产生( )的机器。
A.机械能 B.光能 C.电能
12.(本题3分)下列选项中,不可以作为栽培基质的物质是( )。
A.岩棉 B.珍珠岩 C.鸡粪肥
13.(本题3分)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与地球的环境最接近的是( )。
A.金星 B.火星 C.木星 D.土星
14.(本题3分)银河系中有超过( )亿颗恒星。
A.100 B.500 C.1000
15.(本题3分)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宇宙空间的航天员是( )。
A.阿姆斯特朗 B.加加林 C.杨利伟
16.(本题3分)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围绕太阳公转周期最长的行星是( )。
A.水星 B.金星 C.海王星 D.天王星
17.(本题3分)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恐龙与下列( )不可能存在较近的亲代关系。
A.鸟 B.长颈鹿 C.鳄鱼
18.(本题3分)看下图的三角龙,找出对应的化石模型?( )
A. B. C.
19.(本题3分)下列做法不可能使植物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的是( )。
A.带入太空 B.辐射作用 C.修剪枝叶
20.(本题3分)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下列液体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水 B.澄清石灰水 C.食盐水
二、判断题(共15分)
21.(本题3分)二氧化碳可以支持蜡烛的燃烧。( )
22.(本题3分)东方红1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 )
23.(本题3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遗传现象。( )
24.(本题3分)不同地层的化石证明生物生活在不同年代。( )
25.(本题3分)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
三、实验题(共25分)
26.(本题5分)在“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实验中,我们将3颗完全相同的新铁钉分别放入3支不同环境的试管里,10天后,我们观察到:第1支试管:在有水、有空气的环境里,铁钉 ,尤其在水面与空气接触的地方 。第2支试管:在没有水、只有空气的环境里,铁钉 。第3支试管:在有水、没有空气的环境里,铁钉 。
我们通过这3支试管的不同环境与这3颗铁钉是否生锈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铁在 的环境里容易生锈。
27.(本题20分)当我们把一支蜡烛点燃后:
①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会出现 ;证明了蜡烛燃烧有 生成。②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变成 ;证明了蜡烛燃烧有 产生。③再将另一只白瓷碗放在火焰上方烧一会儿,观察到白瓷碗的底部有 ;证明了蜡烛燃烧有 产生。
通过我们对这实验的探究发现:蜡烛燃烧产生了 、 、 等新物质。这属于 的变化类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A A B B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C B C B B C B
1.D
【详解】类木行星为类似木星的气体行星,体积较其他岩质的行星大,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以及海王星等四个行星。
2.B
【详解】有的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汽车轮胎、胶鞋等都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
3.B
【详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4.A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烟花绽放、树叶变黄、苹果腐烂有颜色的改变或有发光发热的现象,都标志着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铁丝弯折,这个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5.A
【详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机物,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通常用于灭火,A错误。
6.B
【详解】“中国天眼”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探索宇宙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可以推动对宇宙深空的了解与探测,为天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B符合题意。
7.B
【详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历程,从古到今,没有间断。旅行者1号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它是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及其各自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
8.C
【详解】1946 年,第一台可编程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随着晶体管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计算速度越来越快。1958 年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为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随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创新,使计算机开始进入百姓人家。在此阶段,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真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小到工作娱乐学习,大到商业政治社会,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
9.A
【详解】在一杯水中,加入两勺糖和少量的柠檬酸,再加入一小勺小苏打,做成的饮料会冒气泡,这就是柠檬汽水。在自制柠檬汽水的过程中,糖是用来调味的,产生气泡的物质是小苏打,小苏打和柠檬酸发生反应,产生气泡。
10.B
【详解】银河,我国民间又称“天河”。它看起来像一条条白茫茫的亮带,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
11.A
【详解】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故选A。
12.C
【详解】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可利用的基质种类很多,如纸泥、橡胶屑、鱼骨堆肥、草炭、玉米秸秆、向日葵秆、椰子壳、蔗渣、酒糟、锯末、泥炭等有机基质和蛭石、炉渣、沙子、珍珠岩等无机基质,一般应因地制宜,选择资源丰富、价格便宜、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原料。鸡粪肥不属于无土栽培基质。
13.B
【详解】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和无数的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与地球的环境最接近的是火星。
14.C
【详解】银河系从宇宙中看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从地球上看是穿过夜空的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从侧面看就像一只织布的梭子。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从地球上看,银河系是穿过夜空的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的恒星,而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15.B
【详解】苏联宇航员尤里 阿列克赛维奇 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行了首次太空载人飞行,在太空遨游了108分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宇宙飞行,他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地球照片。
16.C
【详解】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行星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公转周期只有80多天,而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海王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长达近165年。
17.B
【详解】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长颈鹿属于胎生哺乳动物,而恐龙属于卵生动物,所以长颈鹿不可能是恐龙的后代,鸟和鳄鱼都是卵生动物,可能与恐龙存在亲代关系。B选项符合题意。
18.B
【详解】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科学家依据化石推断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食肉恐龙的牙齿尖锐锋利,适合撕咬猎物。三角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龙,全长7﹣9米、高2.4﹣2.8米、重5.5﹣10吨。三角龙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们的角和颈盾。它们的头盾可长至超过1.5米,口鼻部鼻孔上方有一根角状物,以及一对位在眼睛上方的角状物,超过80公分。头颅后方则是相对短的骨质头盾。B是三角龙化石模型,A是剑龙的化石模型,C是古似鸟龙的化石模型。
19.C
【详解】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带入太空,杂交等。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太空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等。修剪枝叶不可能使植物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故选C。
20.B
【详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故A错误;
B.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B正确;
C.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钠发生反应,故C错误。
21.×
【详解】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蜡烛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瓶子中,蜡烛熄灭了这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22.×
【详解】根据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了解,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东方红1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3.√
【详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进化,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24.√
【详解】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及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它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不同地层的化石证明生物生活在不同年代。
25.√
【详解】略
26. 容易生锈 生锈较多 不易生锈 不易生锈 潮湿且有空气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所以第1支试管:在有水、有空气的环境里,铁钉容易生锈,尤其在水面与空气接触的地方生锈较多。第2支试管:在没有水、只有空气的环境里,铁钉不易生锈。第3支试管:在有水、没有空气的环境里,铁钉不易生锈。由此说明铁在潮湿且有空气的环境里容易生锈。
27. 小水珠 水 浑浊 二氧化碳 黑灰 碳黑 水 二氧化碳 碳黑 化学变化
【详解】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蜡烛的变化:1.形态的变化如:蜡烛熔化成液体,冷却成固体。2.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如:蜡烛燃烧,有水、二氧化碳、黑色物体生成等。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内出现有模糊的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分。将另一个烧杯内壁涂上澄清石灰水,重新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出现内壁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将一只白瓷碗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会儿取下白瓷碗,观察它的底部出现变黑;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游离碳。由此可见蜡烛的燃烧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碳黑等新物质,这属于化学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