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再别康桥》 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2 《再别康桥》 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5 09:2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知人论世,了解新诗的特点。
反复诵读,赏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感受诗歌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三美)。
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928年诗人第三次漫游欧洲。在一个明媚的夏日午后,诗人独自悄悄来到康河,徜徉于昔日的校园,在那一木一花中寻觅当年的欢声笑语和那洒落其间的青春年华。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他的诗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
康桥
走进康桥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等,新月派代表诗人,与闻一多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的基础。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因。
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张幼仪
▲林徽因
走进作者
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
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
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陆小曼
▲泰戈尔访华
徐志摩
闻一多
胡适
梁实秋
新月诗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社名是徐志摩根据泰戈尔《新月集》而起的,意在以“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徐志摩《新月的态度》)。
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其代表人物闻一多系统地提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他认为诗是“做”出来的,主张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诗派也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音乐美
这首诗押韵了吗?找一找诗歌中的韵脚?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几乎每节的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并且每节换韵,整齐中富有变化。
韵律和谐
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呈现出错落有致的美感。
音乐美
读一读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你有什么发现 ?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语意上同中有异, 在节奏上完全相同;
回环往复
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增添诗歌的节奏感。
作用
(修辞手法)
结构
使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更加地深邃隽永,给读者丰富的联想与回味。
内容
巧用叠词
建筑美
这首诗一共有几节?每节有几行?
每一行的字数是不是都一样?
一共7节,每节4行
节的匀称
不一样。基本上是6、7个字,间或有8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给人以错落有致的美感。
句的整齐
思考:诗歌共7节,仿佛7幅图画,请同学们自主诵读诗歌并用5个字为每幅画拟一个名字。
挥别云彩图
金柳倒影图
青荇招摇图
榆荫清潭图
撑篙寻梦图
夏虫沉默图
惜别云彩图
为什么要连用三个“轻轻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第一节
连用三个“轻轻的”,运用反复手法,实写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营造了宁静和谐的意境,奠定了舒缓的感情基调。
金 柳
②作者为何选用“柳”这个意象?
①第二节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柳”与“留” 有一种谐音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离别”关系密切,古人折柳送别,以示对远行人的挽留,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不舍之情。
(第二节)
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
青 荇
① 青荇“在水底招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效果?
② 为什么是“油油的”招摇?
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青荇拟人化,写出了水草随微波起伏的轻盈之态,表达自己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向往。
“油油”即水润、光滑的样子,突出强调了水草的自在安闲。
③ 为什么徐志摩甘心“作一条水草”?
康河的水草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甘心”两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眷恋。
(第三节)
潭 水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拜伦潭”比成彩虹,不仅是对眼前景致之美的赞叹,更表达了对昔日美好生活的无限眷恋与追忆。
(第四节)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虚实结合(将眼前之景与往昔回忆、心中理想结合起来)。
① 昔日美好生活;② 徐志摩的生活理想。
第五节: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星辉”比作可以装载的物体,化无形为有形,象征着过去美好的生活,“满载”沉甸甸的回忆,营造了璀璨美好而又富有寓意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于康桥的无限留恋之情。
①第五节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六节:
①诗人从梦中回到现实,想到就要离别康桥而去,不禁忧从中来终不能放歌。
②悄悄无声,笙箫有声,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形为有形,渲染了无边的寂静氛围。
③将“夏虫”拟人化,就连喧闹的夏虫好像也体会到诗人的离别之情,也愿保持沉默,表达了诗人的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
第七节:
①阅读第七节,这一节和第一节是否重复,在诗中有何作用?
①内容上:不是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层层递进。
②结构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③情感上:“悄悄”放在结尾一节,与上节中的“沉默”相呼应,表达离去时情感的黯然神伤。
色彩绚丽
富于动感
比喻形象
金柳
青荇
清潭
星辉
招手 荡漾
招摇
揉碎
新娘 彩虹
绘画美
课堂小结
现实(1):飘然离去- 依恋之情
河畔金柳
寻梦(2~6 ) 康河水草 康桥景美
榆阴清潭
星辉寻梦
现实(7):飘然离去- 依恋之情
梳理情感
苦闷彷徨
百般珍惜
无限依恋
情 感 变 化
作别云彩图
河畔金柳图
水草招摇图
榆阴清潭图
星辉放歌图
夏虫沉默图
呼应
感情到达高潮
对康桥定情
情绪低落
不舍洒脱
欢喜眷恋
难舍难分
招手惜别图
《再别康桥》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把自己对康桥的回忆和即将离别的情绪都融入康桥的美景之中,营造出一种清丽、柔美、静谧,带有淡淡的忧伤的氛围,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抒发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之情、惜别之情。
总结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