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对比联读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对比联读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5 09:2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现代诗的祛魅与赋魅
——《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艺术鉴赏
【现代诗为何争议不断?因为借了“诗”之名,该换了】
文章网络来源:https://www./pc/99e8e7f4f49751b38 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新文化运动,“新诗”,又被称为“现代诗”是其产物之一。但是,自现代诗诞生以来,争议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其推崇备至者有,对其深恶痛绝者也有。这样的争论,持续了一百年,但还是没有一个结果。现代诗成了一种尴尬的存在,每隔一段时间,必然会被人揪出来批斗一番。那为何现代诗总是能成为被热议的对象?
问题出在这个名字上,“现代诗”,那意思就是还是属于“诗”,可是它连一点诗的影子都没有。“诗”是什么?“诗”字最早象征着“祭祀中伴随着某种动作、音乐、歌诗和舞蹈的一种特定行为的意义”。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文学的一种体裁(言说心志、抒发情感的押韵文字)”。所以,“诗”具有韵律美,是其天生的属性。但是,现代诗有这种属性么?显然是一点也没有的,可以说是“荡然无存”。因此,现代诗,严格来说,是不能称为“诗”的。披着“诗”的外衣,却没有诗的味道,就像挂羊头卖狗肉一样,那必然会招来一片的谴责。
【现代诗为何争议不断?因为借了“诗”之名,该换了】
文学体裁有多种形式,史、书、经、诗、词、歌、赋、曲、演义、散文、小说、杂文、随笔,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它自己特有的属性。那现代诗的属性是什么?第一要点就是“换行”,将一句话换成若干行,每一行长短不一。第二就是逻辑的跳跃性,各个词汇之间,各个语句之间,没有严密的逻辑。第三就是“包容性”,什么都可以往里面写,包括“屎尿”、“经血”等等。
因此,为了从“根上”避免这种争议,来个釜底抽薪,是该给“现代诗”一个新名字的时候了。这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和诗完全不同。那给它一个什么名字好呢?这确实有点伤脑筋。因为现代诗学习的是西方,我们来看看,在西方“诗”叫什么?poem,没错,这就是西方对“诗”的叫法,这个读音也难以找到相应的汉字来表示,“破译蒙”是其大概的读音。但是,将现代诗称为“破译蒙”,有点让人一头雾水,跟现代诗一样,让人一下看不出它的特点来。
我们还是从“现代诗”的特点上下功夫吧。既然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换行,要不干脆将这种文学体裁叫作“行”。著名“诗人”变成著名“行人”。这样一来,对现代诗的争议就立马烟消云散了。反正你写的那些玩意儿又不是诗,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你们觉得好那就好了,我们不喜欢那就不喜欢了,两不相干。
(有删减)
《现代诗为何争议不断?因为借了“诗”之名,该换了》
1.文章的中心论点:
2.文章认为“诗”作为文学体裁,应具备的特点:
3.文章认为现代诗不能称为诗的理由是:
【进入情境】
现代诗有“诗”之名,但不具备诗之实,不能称为“诗”。
(1)言说心志、抒发情感。(2)具有韵律美。
(1)将一句话换成若干行,每一行长短不一。
(2)各个词汇之间,各个语句之间,没有严密的逻辑。
(3)意象不雅,什么都可以往里面写。
(4)无韵律美。
你是否支持网友对现代诗的问难?
思考:“诗之实”是什么?现代诗能不能称为“诗”?
请结合《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的内容,就作者问难的方面一一辨析。
【问题导向】
【活动一:合作探究】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是否支持网友问难(简述理由)
诗行 排布 全诗共 7 节,每节 4 行,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排列错落有致。
比照《大堰河——我的保姆》,研读《再别康桥》,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
否。
1.《再别康桥》诗行整齐。
2.诗行长短变化,古已有之。
《上邪》(汉乐府民歌)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全诗13节,少则4行一节,多则16行一节;少则每行2字,多则每行22个字。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是否支持网友问难(简述理由)
未按照常规的时间或空间顺序来组织句子,而根据情感的需要,将多个动作和场景并列在一起。如第( )节。 未遵循常规的语法规则或逻辑顺序,而将多个场景和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跳跃性的叙述。如第( )节。 这种叙述方式根据情感的需要,将多个动作和场景并列在一起,使抒情更加自由,表达更富有张力,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 语法变异:“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将谓语“悄悄”“沉默”置前,更强调了静谧的氛围,与心境一致。 语义变异:“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隐喻,把潭水比喻成天上虹,跳跃性非常大。天上虹倒映在水中,更见潭水的清澈、色彩斑斓,表达诗人的欣喜之情。
否。
跳跃性、变异的语言更有表现力,恰是诗歌语言的优势所在。
逻辑问题
语法变异的诗句,如:
语义变异的诗句,如: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是否支持网友问难(简述理由)
意象选择 意象: 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一丈平方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厚大的手掌、围裙上的炭灰、乌黑的酱碗、乌黑的桌子、衬衣的虱子、冰屑悉索的萝卜……
意象特点: 色彩总体深暗,生活日常,现实朴素 意象: 意象特点: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在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那河畔的金柳
软泥上的青荇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高贵、神圣的灵魂
苦难、悲惨的生命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是否支持网友问难(简述理由)
意象选择 意象: 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一丈平方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厚大的手掌、围裙上的炭灰、乌黑的酱碗、乌黑的桌子、衬衣的虱子、冰屑悉索的萝卜……
意象特点: 色彩总体深暗,生活日常,现实朴素 意象: 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星辉斑斓、别离的笙箫…… 意象特点: 色彩总体绚丽,想象奇异,浪漫雅致
否。
①这两首诗意象选择精当,贴合诗人情感和抒情对象。
②俗词雅用,不乏名篇。
意象:
意象特点:
  在中国诗歌史上,时不时会有高人使用这样不雅犯禁忌的词,来展示其非凡的心胸和才华。苏东坡云:“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一)牛矢,就是牛屎。这也能入诗?可它就入了。
  纪晓岚说,这也太俗了吧。曾国藩却说,中饭后热极,因读东坡“但寻牛矢觅归路”,念古人胸次潇洒旷远,毫无渣滓,何其大也!
  伟人毛泽东也有词云:“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念奴娇·鸟儿问答》)应该不会有人认为是低俗的。
  若用诗来传道,诗里便有了“屎尿屁”。比如:“本是尿屎袋,强将脂粉涂。凡人无所识,唤作一团花。”(唐王梵志);“五台山上云蒸饭,佛殿阶前狗尿天。”(宋代释如净《偈颂九首》其一); “本自深山卧白云,偶然来此寄闲身。莫来问我禅兼道,我是吃饭屙屎人。”(宋释净昙《偈》);“因我得礼你,莫放屁撒屎。带累天下人,错认自家底。”(宋释元聪《颂古八首其一》)。
  换言之,诗歌里的“屎尿屁”,是一直存在着。当下众多网民无法认同这类诗,主要是历史背景和我们的审美日益“风雅颂”而致。“屎尿屁”,不管你说不说,谁的生活都离不开;不管你认不认,诗歌史上时不时总会冒出一些。
韩光智:古人诗里的“屎尿屁”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是否支持网友问难(简述理由)
第一部分(1-3节),第1、2节充满怀念和同情,节奏舒缓。第3节,感情变得沉痛、悲哀,语调低沉、有力,节奏也随之变得沉重。 第二部分(4-8节),着重写回忆,感情上时喜时悲,节奏变化不定。 第三部分(9-12节),写大堰河死的凄凉,节奏放慢。 第四部分(12-14节),讴歌赞美大堰河,感情火山喷发似的表达出来,节奏加快。 全诗不押韵,但有11节的首尾句相互重复,中间几行大多采用排比、复沓句式。如第 4节。 用相同结构和节奏的诗句反复咏叹,而且首尾重复,具有内在韵律,音调和谐,情味极其深长。这首诗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自由的形式适合于率性的抒情。 第1节押“ɑi”韵(柔和的怀来韵),与叠词“轻轻的”一道,烘托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伤感离别中有些许轻盈与洒脱。节奏舒缓。 第2节押“ɑnɡ”韵(洪亮的江阳韵),夕阳下,金柳幻化成新娘,荡漾的艳影让诗人情思颤动,陶醉于想象中的甜蜜。节奏轻快。 第3节押“ɑo”韵(柔和的遥条韵),在仙境般的美景中,诗人难以自持,甘愿做水草,享受康河轻抚。节奏轻柔。 第4节押“onɡ”韵(洪亮的中东韵),感念康桥对他人生的意义,感情由沉醉到激动,接近高潮。节奏加快。 第5节不用韵,陶醉于理想梦境,情绪激动难抑。节奏激越。 第6节押“ɑo”韵(柔和的遥条韵),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节奏放慢。 第7节重复第一节韵,回环复沓,意境悠远、怅惘、醇厚,加深依依惜别之情,增强诗歌表现力。节奏舒缓。 灵活使用双声叠韵词,音韵和谐。 双声词如:艳影、榆荫、清泉…… 叠韵词如:荡漾、青荇、招摇、斑斓……
否。
节奏是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1.这两首诗的节奏随情而变,韵律或显或藏,与其情感协调,均有韵律美。2.《再别康桥》为情选韵,用韵十分讲究。
节奏韵律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作者 感情
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对母校的深情眷恋,离别母校的淡淡忧愁。
情感温柔平和,表达含蓄委婉。
对大堰河深深的爱、怀念与赞美,对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控诉。
情感炽热浓烈,直抒胸臆。
概括《大堰河——我的保姆》与《再别康桥》两首诗的艺术风格差异: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自由体诗,不拘泥于形式,其句式长短不一,行数不固定。但它通过有规律的排比和复沓,在参差中取得和谐。以自由的形式、朴实的语言表达对大堰河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再别康桥》是新格律诗,它韵脚和谐,节奏鲜明,意象优美,色彩感强,章节严整,错落有致,体现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其以精美的形式,优雅的语言,表达对康桥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前者形式自由奔放,语言质朴深情,情感直接热烈;后者格律严整、语言优雅细腻,情感含蓄内敛。两首诗各具魅力,展现了现代诗的不同风貌。
七月诗派与新月诗派
七月诗派 新月诗派
成立时间 20世纪30、40年代 1923年
名称来历 《七月》杂志 新月社、《新月集》
代表人物 胡风、艾青、田间、牛汉 胡适、梁实秋、闻一多、徐志摩(留美学生)
诗歌主张 以抗战为背景,描述民族的历史灾难,抒发爱国激情进而表现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在诗体形式上自由体;在语言运用偏爱口语的鲜活、质朴、明朗、丰富,追求诗歌语言的散文美;在美学风格上崇尚“力之美”,一展阳刚之气。现实主义流派。 1.对美的追求
2.浪漫主义的特点
3.“三美”主张
一、请给“现代诗”下定义。
评价维度 占比
50
30
20
明确:现代诗可以称为“诗”吗?
【活动二:正本清源】
现代诗是用凝炼的白话文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不拘一格的文学作品。
二、拟制现代诗评价标准。
根据“占比”,在“评价维度”一栏填写相应内容:
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韵律节奏
语言凝练
根据现代诗评价标准,对学案附录的三首现代诗进行评分。
评价维度 满分 作品1得分 作品2得分 作品3得分
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50
韵律节奏 30
语言凝练 20
总分
【活动三:审美实践】
请就网络文章《现代诗为何争议不断?因为借了“诗”之名,该换了》写一段短评,尝试改变其对现代诗的部分偏见。
要求:以《大堰河——我的保姆》或《再别康桥》为例;200字左右。
【课后作业:应用写作】
示例一
关于您对现代诗的质疑,我想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与您分享一些不同的看法。现代诗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便是一首自由诗,这首诗是公认的优秀诗作。它抒发了对劳动者的真挚情感,是诗人感情的直写,展示了诗人的心灵世界。它的形式活泼自由,不拘一格。诗句朴素自然,节奏缓长,运用排比和反复的手法,回环往复,形成了内在的韵律美。这种内在的韵律与大堰河朴实无华的生活、与诗人真挚深沉的悼念之情完美结合,可谓相得益彰。希望您能尝试从更多角度去欣赏现代诗,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度。诗是情感的表达,是生活的歌唱,不论格律与否,它都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示例二
关于您对现代诗的质疑,我想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与您分享一些新的看法。《再别康桥》是一首典型的现代格律诗,它体现了闻一多所倡导的“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诗歌在音韵、音节上精心安排,形成了独特的韵律美。诗歌中的意象如“金柳”、“青荇”等,都充满了绘画般的色彩和美感。在结构上,诗歌的节与节之间、句与句之间都保持了匀称和均齐,给人以和谐之美。这首现代诗并非如您所言无韵律、意象不雅、随意换行,而是以其精巧的方式描绘生活、表达情感。希望您能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欣赏现代诗,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大堰河人物形象总结
“手”:承载生活的艰辛
“笑”:感恩苦难的恩赐
“梦”:封藏希望的甜美
大堰河是悲苦的,又是勤劳、善良、慈爱、博大的,所以她的灵魂是高贵且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