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史上最走心的辞职信
陈情表
陈述、禀报
隐情、苦衷
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 是古代臣属给帝王所上的陈述己见的文书。
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解读题目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本文文体
知识链接
表,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即“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主要内容是向君主陈述请求,抒发己志。多为有叙有议, 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彩
作用: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其基本特征。
格式:开头“臣某言”——写明上奏人姓名,同当时的书信格式相同。结尾“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等等。如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三国时期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后,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对象,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然而,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阴谋、屠杀的方式篡夺取得天下。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这就使李密进退两难。
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然而李密委婉陈辞,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因赋诗得罪武帝,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ī)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qióng)孑(jié)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译文: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不好,幼年时就遭到不幸之事。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去;年龄到了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行改变母亲(守节的)志向。祖母刘氏怜惜我孤单弱小,亲自抚养我。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没有福分,很晚才得到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单无靠地独立生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安慰。而祖母刘氏很早就被疾病缠绕,经常卧病在床,我侍奉饮食医药,从来没有停止侍奉,离开过她。
第1段
疏通文意
思考①:第1段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纲?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
多病零丁
门衰祚薄
刘婴疾病
不能“废远”
为下文作伏笔
读懂内容
零丁孤苦
未曾废离
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
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时:多疾病;
九岁:不行
先纵
作用:父死母嫁,写“躬亲抚养”的原因;多病不行,写“躬亲抚养”的不易。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
思考②:第1段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层次是怎样的?作用是什么?
后横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近亲;内无照应。
作用:强调“无(鲜)”字,“儿息”虽有却“晚”,可见“门衰祚薄”,祖孙相依为命。“无”“鲜”等写出了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铺垫。以白描手法见情感的朴素、真挚。
思考③:作者陈述各种不幸,其目的何在?
让武帝对自己由恼怒峻责化为同情怜悯。
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猥以微贱 ,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诏书切峻 ,责臣逋慢;郡县逼迫 ,催臣上道;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
译文: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清明政治的教化。从前太守逵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优秀的人才。我因为供养祖母之事没有人做,就辞谢掉了,没有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颁下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授予我为洗马(的职位)。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够报答朝廷的。我详细地(把自己的苦衷)用奏表使皇上听闻,辞谢而没去任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回避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还要急。
第2段
疏通文意
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 ,实为狼狈。
译文:我很想奉命为国奔走效力,但是祖母刘氏的疾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我)想姑且迁就自己的心思,但是报告申诉又不被准许。我现在是出仕还是辞职,处境实在是进退两难。
疏通文意
第2段
思考①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
研读第2段
(先)叙朝廷征召之殷
(后)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两层
这一段突出情感的是哪一句?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陈现今之情: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思考②:本段如何叙述作者处境的狼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朝廷任命,事态严重:
研读第2段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时间:逮、前、后、寻
动作:察、举、拜、除、当
官职: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情状:特下、切峻、责、逼迫、催、临门
自己两难,处境狼狈:
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 之窘迫
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显出朝廷征召之殷切。“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加深了赴命上任与孝养祖母的矛盾,突出了自己两难的境地,为下文做铺垫。
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梳理:
先秦(养士即门客制) 两汉(察举制) 魏晋(九品中正制)
隋唐及以后(科举制)
知识卡片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官职变动词语
1.授官:
2.升官:
3.兼任:
4.调官:
5.辞官:
6.罢官:
7.降官:
察举征召辟选荐,封赏拜授除起仕知,补
升、超迁、迁除、迁进、拔、擢、陟、加、晋
兼、领、判、摄、行、署、权(代理、暂代)
转、调、迁、徙、改、出、入
告老、告归、解官、乞骸骨、请老、乞身、致仕、移病、悬车
罢、黜、夺、免、“绌”通“黜”
贬、谪、放、窜、左迁、左除、左降、左转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 ,况臣孤苦 ,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 ,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wò)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
译文:我想圣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受到怜悯抚育,何况我的孤苦,尤其严重呢。再说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蜀汉做过郎官,本来希望官职显达,并不顾惜名誉和节操。现在我是卑贱的亡国之俘,实在微不足道,过分的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愿望呢!
第3段
疏通文意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文: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已像)太阳迫近西山,气息微弱,生命垂危,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我(如果)没有祖母抚养,就没有办法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有我的照顾,也没有办法过完她的晚年,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这种出自内心的感情使我不能废止奉养而远离(祖母)。
第3段
疏通文意
思考①:结尾落在辞官养亲(“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上,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
三个角度,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找依据(朝廷):抓住西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
释误会(个人):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
述苦衷(祖母):正面陈述祖母现状是“不能废远”的唯一原因。
伏惟
且
但
合法
合情
合理
研读第3段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这样看来我向陛下效忠的日子还很长,而报答祖母刘氏的日子已很短了。我怀着象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望求得奉养祖母到最后。我的心酸悲苦,不只蜀地的人和益州、梁州的长官亲眼目睹,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到的事,祈望陛下能怜惜我愚拙的诚心,准许我这点微小的愿望,或许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寿终。我活着愿意献出生命,死后愿意衔环结草来报答陛下的恩惠。我怀着象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郑重地拜上表章使您知晓。
第4段
疏通文意
①明确目的
②誓表诚心
③提出请求
④誓死报效
四
个
层
次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
愿陛下矜愍愚诚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闻。
研读第4段
第1段:祖孙情深、家中无人,祖母重病,不能废离。
第2段:欲奉诏奔驰 ,而刘病日笃,进退狼狈。
第3段:辞官是为了侍奉祖母,别无他意。
第4段:愿陛下矜悯愚诚 ,保卒余年。
回顾全文,梳理思路
四大不幸
父死母嫁 多病孤苦
内外无亲 祖母卧病
——凄苦悲凉
三种感情
对祖母的孝情
对晋武帝的忠情
内心无以言表的苦情
——感激恳切
两对矛盾
仕与不仕的问题
忠孝两全的问题
——真挚诚恳
一个办法
先尽孝后尽忠
——忠诚期待
回顾全文,梳理内容
艺术构思
叙孝情表忠情
祖母情深似海
圣上恩重如山
忠孝两难
实在狼狈
动之以情
找依据释误会
“以孝治天下”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
先尽孝
后尽忠
晓之以理
乞矜愍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
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示之以忠
思维严谨
两全之策
李密以《陈情表》成功地达到不奉诏仕晋的目的,他的成功因素有哪些 你得到什么启示?
探究思考
李密成功因素
1.至真至诚的感情
忠
国
孝
情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示之以忠
2.缜密严谨的思维
3.形象生动的语言
四字骈句
对 偶 句
比 喻 句
融情于事
融理于情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
父母唯其疾之忧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谈谈你对“孝”的理解
“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 (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
(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
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
拓展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