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其人必不友。
史上最走心的辞职信
——《陈情表》
作品简介
选自《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收录了先秦至南朝齐、梁时七八百年间130位知名作者的七百余篇作品。《文选》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组织选编的。 《昭明文选》将文学作品与经、史子分开,确立了文学作品的独立地位。
险衅xìn 夙遭闵凶sù mǐn 愍mǐn 祚薄zuò
期功强近jī qiǎng 茕茕孑立qióng jié
床蓐rù 逵kuí 洗马xiǎn 猥以微贱wěi
陨首yǔn 逋慢bū 病笃dǔ 不矜名节jīn
拔擢zhuó 优渥wò 盘桓huán 日薄西山bó
气息奄奄yǎn 更相为命gēng
险衅( ) 夙( )遭闵( )凶 愍( )
门衰祚( )薄 期( )年
茕茕( )孑立 床蓐( ) 逮( )
供( )养 诏( )书 洗( )马
猥( ) 逋( )慢 拔擢( )
优渥( ) 盘桓( ) 希冀( )
日薄( )西山 气息奄奄 ( )
xìn
mǐn
rù
sù
gōng
bū
qióng
zhuó
xiǎn
jī
wò
zuò
bó
mǐn
yǎn
jì
huán
wěi
zhào
dài
文题解读
陈情表
陈述、禀报
隐情、苦衷
奏章、奏表
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称“书”, 到了汉代, 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
“章”以谢恩;
“奏”以弹劾;
“表”以陈情;
“议”以执异。
陈情表
是谁“陈情”
“陈”什么情
向谁“陈情”
如何“陈情”
?
?
?
?
为什么要“陈”
?
是谁“陈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向谁“陈情”?
晋武帝司马炎
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266年~290年在位),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
公元265年,司马炎(晋武帝)废 魏元帝曹奂,建立西晋王朝。为人阴险多疑。晋武帝初年,为安抚蜀汉士族,同时也为了吸引吴国的士族倾心于晋朝,减少将来灭吴的阻力,于是对蜀汉旧臣采取笼络收买的怀柔政策:或任命他们留在中原的子孙为官,或征召他们自身赴京城洛阳任职。李密就在征召之列。
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果是什么?
李密所处的时代,是晋武帝司马炎主政的时候。公元263年,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司马炎灭魏蜀以后,出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情况,就是诸多前朝讲究名节的知识分子,十分不屑跟司马炎这样的新政权合作。
这其中最著名的是竹林七贤之中的阮籍和嵇康。
阮籍还稍好些,只是消极反抗,司马炎派人登门说亲,他却大醉六十日,以此拒绝。但他内心极为苦闷,总是自己驾车到处游,走到无路可走之处就放声嚎哭。
嵇康则不同,不合作就不合作,立场鲜明,没有讨价还价之处。司马炎派钟会过来请他,他也无动于衷。同为七贤之中的好友山涛推荐他当官,他不但一口拒绝,还公开发了一封跟山涛断绝关系的书信。
司马炎见嵇康软硬不吃,就要挥刀问斩了。嵇康临死前,还弹了一曲《广陵散》,以此谢世。
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果是什么?
方孝孺:
浙江宁海人。明惠帝时任翰林侍讲、文学博士。后明成祖称帝时,命其起草即位诏书,他宁死不从,惨遭杀害,被灭十族。
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果是什么?
如果你是李密?你怎么陈情?
壹:宝宝心里苦(陈苦情)
1.第一段是以怎样的结构展开的?
2.李密的身世之苦体现在哪些方面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因为
艰难祸患,指命运不好。
险,坎坷。衅,祸患
小时候就遭遇不幸之事,指自己幼年父死母嫁。
弃我而去,
指尊长去世
夙,早年。闵凶,忧患凶丧之事
年岁,年龄
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这是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
怜惜
不会走路。这里形容柔弱
孤独的样子
成人自立
少。“没有”
家门衰微,福分浅薄。祚,福分
子嗣
指儿童、小孩子
应门:指守候和应接叩门
在外没有什么近亲
强近,勉强算是亲近的
身体和影子
互相安慰
吊,安慰
早已疾病缠身。
婴,缠绕
茕茕,孤单的样子。孑,孤单
草垫子
停止侍奉而离开(祖母)
古人讳言“死”:
天子死:崩、山陵崩、千秋、晏驾
诸侯死:薨。 大夫死:卒。
士死:不禄。 庶人死:死。
父母死:丁忧、丁艰、孤露、弃养、
“失怙”指无父、“失恃”指无母。
怙恃:①依仗,依靠。②代指父母。
(《诗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长辈:见背
1.第1段哪句话是作者关于身世的总述?其具体表现有哪些?
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
多病零丁
门衰祚薄
祖母卧病
故不能“废远”
(为下文伏笔)
探究思考
2.第1段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层次是怎样的?
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时:多疾病; 九岁:不行
先纵
探究思考
后横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晚有儿息;
外无近亲;内无照应。
3、第1段哪些语句可见祖孙的相依为命?哪些词语直接写其凄苦?
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悯惜、抚养(照应“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夙婴疾病——靠孙子侍汤药(照应“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零丁孤苦、茕茕孓立、形影相吊等词语生动地表现其孤苦之情状,令人读而生悲。
相依为命:
凄苦:
探究思考
总 摄: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
夺母志,祖母刘 ,躬亲抚养。
年幼多病: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
门衰祚薄: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
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
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刘婴疾病: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
,未曾废离。
行孝之因
贰:真叫人为难(摆难情)
1.作者写“沐浴清化”,意在何为?
2.第二段展现了一个什么矛盾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研读第二段
逮,到了;奉,敬辞
比喻受了清明的政治教化
荐举,推荐
优秀人才
没人来做
任命
不久
任命,授职
谦辞,鄙贱
杀头,指牺牲生命
报答
使……闻
急切而严厉
逃避命令,态度傲慢
奔走效劳
一天比一天严重
报告申诉
取消句子独立性
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梳理:
先秦(养士即门客制) 两汉(察举制) 魏晋(九品中正制)
隋唐及以后(科举制)
知识卡片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起、拔、点(用于布衣任官)。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擢、升、拔擢、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黜、夺 (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chǐ(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出京受任)、陟zhì(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假(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
A.本段哪些地方体现新晋对李密的任用?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时间:逮、前、后、寻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显出朝廷征召之殷切。“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作用——加深了赴命上任与孝养祖母的矛盾,突出了自己两难的境地,为下文做铺垫。
B.本段如何叙述作者处境的狼狈?作者推辞的理由是什么?
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品析: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情辞悲切,动人心肺。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引下文“日薄西山”)
皇恩浩荡: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剌史臣荣举臣秀才,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祖母:
刘病日笃
养育之恩
知遇之情
抒何情
两难之情
进,无以报祖母
退,不能答朝廷
梳理结构
陈何事
尽孝之
难
段落小结
四种官职
察 孝廉
举 秀才
拜 郎中
除 洗马
辞不赴命
三次催促
切峻,责
逼迫,催
临门,急
辞不就职
两种想法
欲奉诏,日笃
欲顺私,不许
狼狈
两不上任
——矛盾
恰逢圣朝:逮奉圣朝, 。
两次被荐:前太守臣 ,后刺史臣 。
推辞原因:臣以 , 。
一升再升:诏书特下,拜 ,寻 ,除 。猥以 ,当侍东宫,非臣 。臣 ,辞不就职。
上级催逼:诏书切峻, 。郡县逼迫, ;州司临门, 。
进退两难:臣欲 ,则 ;欲苟顺私情则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尽孝之难
叁:对您很忠诚(消疑情)
1.李密找到了一个什么切入点来说服晋武帝?
2.李密是如何一步步打消晋武帝的 疑虑的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研读第三段
旧时奏疏、书信中下级对上级常用的敬语
故旧老人
怜悯抚育
名做动,做官
名做动,任职
自尊,自夸
提拔
恩命十分优厚
徘徊不进的样子
因为
比喻临近死亡
气息微弱,奄奄一息
生命微弱,朝不夕保
使……终了
互相依靠
谦辞,私爱
远离
课文研读
课文研读
第3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从哪几个角度展开的?
提示: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A、 找依据: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朝廷)
B、 释误会: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个人)
C、 述苦衷: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唯一原因。(祖母)
【探究思考】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伏惟:敬辞,俯伏思量,我想。
1
故老:年老有功的旧臣,形作名词。
2
矜:看重。
5
盘桓:犹豫不决。
7
希冀:非分的愿望。
8
矜:怜悯。
3
伪朝:指蜀。
4
渥: 浓,厚。
6
研读第3段,疏通文意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薄:接近、迫近。
1
浅:不久,时间短。
2
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
4
更相:相互、互相。
5
区区:拳拳私情。
6
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可能发生变故。
3
远:形作动词,远离。
7
研读第3段,疏通文意
图示:忠孝难以两全,怎么解决???
找依据
“圣朝以孝至天下”
说明自己应当得到同情
释误会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阐明自己追求,消除误会
述苦衷
“更相为命”“区区不能废远”
“孝”——辞职的唯一理由
特点:以理服人
李密极尽逢迎和自贬自损之事,以此来表忠心,消除对方的猜忌
从这些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3段小结:分析矛盾
圣朝
伪朝
愚诚
伏惟
沐浴清化
猥以微贱
亡国贱俘
犬马怖惧
“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文中几次说到类似的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说这些贬低自己的话?是不是有什么言外之意?
李密这些话都是真话,而且也是非说不可的。在晋王朝建立的前后,掌权的司马氏是以别有用心杀戮名士的。为了防止可能产生的误会,他确实需要郑重声明,自己并不是讲究什么名节,完全是因为祖母尚在,需要照顾 。他因要为祖母养老送终而一再推辞做晋朝的官员。这样很容易被误解为不肯与新兴的晋王朝合作,“有所希冀”,那就很危险了。事实上在李密一再推辞任职之后,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局面。颇有政治经验的李密赶紧上表陈情,恳切地再三声明自己之所以一再推辞的理由,以免遭杀身之祸。
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有:通“又”。
1
尽节于陛下:状语后置。向陛下尽职。
2
辛苦:古,辛酸苦楚;今,身心劳苦。
4
牧伯:长官。
5
皇天后土:指天和地。
6
乌鸟私情 :乌鸦反哺。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3
研读第4段,疏通文意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愚诚:谦词,愚拙的诚心,形容词作名词。
1
听:准许,成全。
2
草:指报恩。
5
犬马:名作状,像犬马一样。
7
拜:呈上。
8
庶:期望。侥幸:幸运。
3
闻:使动,使…闻(听到),报告。
4
胜:尽。
6
研读第4段,疏通文意
文意疏通
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原因是什么?忠孝难以两全,李密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事之实: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言之切:愿乞、愿、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不胜犬马怖惧。
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孝情
忠情
揭示矛盾
病笃(情)
孝治(理)
分析矛盾
报养短
尽节长
解决矛盾
愿乞终养
先尽孝
后尽忠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解决矛盾
愿乞终养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孝情
病笃(情)
报养短
先尽孝
忠情
孝治(理)
尽节长
后尽忠
第4段小结:解决矛盾
提出愿望:臣密 ,祖母 ,是臣 ,
而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对天明誓:臣之辛苦,非独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再次请求:愿陛下 ,听臣微志, , 。
感激不尽:臣 , 。臣 ,谨拜表以闻。
尽孝之法
收到李密的奏表,晋武帝赞叹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感动之际,赐奴婢二人,下郡县供其祖母奉膳,密遂得以终养。
及祖母卒,服丧期满,以太子洗马征至洛阳。后出为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最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1: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味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2: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思考问题
《晋书·李密传》:“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晋武帝仅仅是被诚恳打动吗?他为什么会答应
管理国家的需要
仁君形象的维护
对他忠心的试探
课堂小结
四大不幸
父死母嫁 多病孤苦
内外无亲 祖母卧病
——凄苦悲凉
三种感情
对祖母的孝情
对晋武帝的忠情
内心无以言表的苦情
——感激恳切
两对矛盾
仕与不仕的问题
忠孝两全的问题
——真挚诚恳
一个办法
先尽孝后尽忠
——忠诚期待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同学们处于十七八岁的年纪关注更多的可能是友情,之后再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容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触动,时时谨记,孝道在心。
总 结
舜的父亲瞽叟、异母弟象,想害死他:舜掘井时,瞽叟与象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孝行感动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飞鸟代他锄草。舜登天子位后,还封象为诸侯。
孝感动天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母亲卧病三年,他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汤药, 他亲口尝过才让母亲服用。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他与汉景帝的治国,被誉为“文景之治”。
亲尝汤药
曾参,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以孝著称。少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客,母亲不知所措,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觉心疼,知母亲呼唤自己,背着柴速返家中。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啮niè指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