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 《登快阁》 课件(共1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 《登快阁》 课件(共1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5 10:2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拓展阅读
客 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宾 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此诗是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草堂后作,诗题一作“有客”。诗题里的“宾”,当指事先通报“车马”而至的“贵介之宾”,有别于“花径”不扫,“不速”而来的“相知之客”。此诗未确指“宾”之姓名,虽尊而实不亲,大约是杜甫不乐会晤之俗物,因而全诗表现出傲岸语气。
幽居偏僻草堂来访的客甚少,忽闻宾至老病需人扶再拜难。哪里有什么好文章震惊海内,竟然徒劳你的车马停住江干。你这位佳客整天滞留堂内坐,我一介腐儒一生粗粝食寒酸。请你莫要嫌弃这野外无酒肴,还望你乘兴再来欣赏这药阑。
拓展阅读
《客至》
《宾至》
居住环境
客至心情
如何待客
主客关系
诗人情感
春意盎然、清幽僻静
偏僻
惊喜
惊讶、冷淡
兴奋欢快兼有歉疚
客套尽礼数
真诚深厚、亲切融洽
客套拘谨


客是相知之客,宾是贵介之宾。



诗人印象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fú)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
黄庭坚书法独树一格,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之一。

题意解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王之涣 《登鹳雀楼》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代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唐代李白《登凤凰台》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代杜甫《登高》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北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深思
“登”
登临诗
题意解读
登高临远开阔了诗人的视野,锤炼了诗人的情思。
登高而思,思念亲人、友人、家人、恋人。古时交通不便,音书难达,登高远望,便成了寄托情思的一种惯常方式。楼窗月夜,栏槛雨暮,远望中蕴蓄着多少希望。希冀与远望,在登临中合为一体。
与登临怀思的诗词相映并辉的,是那些感怀身世、时事、国事的诗词。这类大题材登临诗的主旋律是那些高唱入云的豪放诗篇,每每与身世际遇的情怀相关联。
国事、人事往往不遂的意,而江天、山川却又格外多娇。故古代诗人,登高抒怀,多为愁绪,而凭栏绘景,却不乏澄明。

题意解读
快阁: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
此诗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黄庭坚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任知县,时年38岁。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清一统治·吉安府》)的快阁览胜,有感而发。

“快阁”
诵读赏析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首联前句是用《晋书 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后句用杜甫“转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句。杜诗之“倚”,倚于山阁,耐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边无垠的暮色晴空。
首联透露出了他对仕途的厌倦情绪。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的余辉里倚栏远眺。
诵读赏析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写出了雨后初晴空气清朗,天因而远大,月因而分明的特点,意境广阔。
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
澄江静如练——谢朓
颔联用的是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余霞散成链,澄江静如练”之句,但黄诗又是锻炼熔造新的境界:千山叶落,天空方显辽远阔大,新月映照,澄江更显空明澄澈。
诵读赏析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两个典故借指世无知音,聊且借美酒遣怀。
颈联写伯牙摔琴谢知音和阮籍青白眼之事。写诗人独自登临的孤寂之感 :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 。
诵读赏析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表示自己将弃官归隐江湖,超然洒脱。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
最后两句写诗人弃官归隐的意向。
我真想驾一叶扁舟,吹着悠扬的长笛,返回遥远的家乡,去过那悠闲忘我的生活,我这个心愿啊,早跟白鸥订好盟约了。
总结
首联
入题
诗人忙完了一天的公务,在晚霞满天的时分,登上快阁,游目骋怀,透露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颔联
写景
远望秋山,山岭上的树木叶落殆尽,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阔远广大。映照在澄净如镜的江水中月亮,显得更加空明澄澈。
颈联
抒情
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烦忧无端而来,感叹仕途艰辛,世无知音,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惟有借酒浇愁。
尾联
述志
诗人要结束宦游生活,踏上归船,与白鸥为伴,自由快乐地开始新的生活。
整首诗意蕴隽永(思想感情深沉幽远,意味深长),语势流贯,近代文人潘伯鹰评价此诗“一气盘旋而下”。
艺术特色
意境广阔,精致新奇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
曲折尽情,顿挫抑扬
纵观全诗,感情抑扬,起伏不定:初登而喜(前四句),忽而转忧(“朱弦”句),继而又转喜(“青眼”句“万里”两句)。
通过这一而再、再而三的纵笔,作者对于宦途的厌倦,对于乡园的向往,便愈见其深,愈感其切。由于它用的是顿挫、跌宕的手法,因此,也愈见出感情的深沉。
诗中多处用典
“朱弦”、“青眼”不仅用事贴切,而且善敷色彩;“落木”、“鸥盟”等已化用无痕,如从己出。
善炼字面也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倚晚晴”的“倚”,写其逍遥自得的神情,“美酒横”的“横”写出诗人坚持自我及兀然傲世的姿态。“已为”、“聊因”、“吾与”等词组的使用,使诗歌显出情致的跌宕变化。
诵读赏析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诗颔联中“忽”字表明诗人是无意听闻,表现了他对外界情况的漠不关心;“强”字表明他并不想去登山,带有勉强和不情愿的意味。
B.李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全诗语言隽秀别致,含思悠然,清淡自然,极具禅意,颇有豁然开朗的艺术效果。
C.黄诗首联以“了却”两字表明诗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心情,透露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倚”字则写出诗人对登快阁赏景的喜爱。
D.黄诗尾联借眼前“归船”“白鸥”抒已之情,既照应登快阁所见的澄江美景,又表达了心中冀望,首尾呼应,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
15.D “眼前的‘归船’‘白鸥’”说法错误,“归船”“白鸥”并非眼前之景,是作者的想象和期待。
16.同为登高所作,两首诗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 分)
16.手法:①李诗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开篇写自己消沉浑噩,昏醉度日,带着勉强情绪登山是抑;后句写自己与僧谈话得半日闲暇是扬。
②黄诗巧用典故,用伯牙摔琴谢知音和阮籍青白眼之故事抒己之情。
情感:①李诗表达了诗人仕途不顺的苦闷以及茅塞顿开后的轻松愉悦之情,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要平和心态、淡化得失、从容乐观对待人生。
②黄诗抒发了知音难觅的孤独惆怅以及归隐江湖、渴望自由的志趣。“朱弦已绝”“聊因酒横”叹世无知音,孤独寂寞;尾联“归船”“与白鸥盟”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