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它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所以,它不利于科学发展,是一种没有前途的学说……宣夜说被天文学家们所抛弃,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古代第一个堪称科学理论的宇宙结构学说是盖天说”,
“它是最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
“《太初历》的制定问题画上了句号,……”
“纵观中国古代的这场旷世学术之争,我们发现……”
作者的话里有这些词语:
作者是否说得太绝对了?
学习任务
根据“天圆地方说”“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和“浑盖之争”五个关键词,写读书摘要。
1.围绕关键词展开,尽量摘录原文,少量增补调整以使语句通顺。
2.体现科学史文体特点,依次讲清楚每个学说的内涵、优缺点和科学史意义。
3.展现科学发展的逻辑性,揭示学说内涵、优缺点和科学史意义的关联。
摘要写作要求
1.围绕关键词展开,尽量摘录原文,少量增补调整以使语句通顺。
2.体现科学史文体特点,依次讲清楚每个学说的内涵、优缺点和科学史意义。
3.展现科学发展的逻辑性,揭示学说内涵、优缺点和科学史意义的关联。
了解述评辨析摘要
活动一
宣夜说产生的时间已经不可考,现在人们所知道的宣夜说,是西汉负责图书管理的高级官员郗萌根据其老师一代一代的讲述而记载下来的,宣夜说认为五星在天空的运行,看上去很不规范,它们在恒星背景上有顺行,有逆行,有时候看得见,有时候看不见,速度前后也不一致。天看上去有一定的形体和质地,那是由于它太高了、太广阔了,导致人们在看的时候产生了错觉。该学说只是一种初级的宇宙理论,它没有与数学结合,不能用以编制历法,不能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一句话,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这决定了它在天文学界必然要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
示例2
示例3
“宣夜说”
问题:太长,描述性文字
摘要:语言要简洁概括,摘录本质内容,评价准确。
宣夜说主张的是一种无限空间的宇宙图景,认为日月星辰自由飘浮在虚空之中。宣夜说的描述似乎更接近宇宙的实际情形,熟知西方天文学发展史的科学史家如李约瑟等对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问题:非本质内容,评价摘录错误
示例3
主张的一种无限空间的宇宙图景,认为日月星辰自由漂浮在虚空中,这似乎比水晶天体说更接近宇宙的实际情形,但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尚且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不利于科学发展,被抛弃是历史的必然。
宣夜说认为所有的天体都自由悬浮在这个虚空之中。它认为天体的运动彼此独立、互不相关,无规律可循,杜绝了人们探寻自然规律的可能性,所以被天文学家们所抛弃,是历史的必然。
内涵
缺点/特点
科学意义
宣夜说
述评关联:依述而评,逻辑严密
问题:述评脱钩。
摘要:依次写清楚内涵、优缺点、科学意义
“盖天说”
示例1:主张天地是两个中央凸起的平行平面,天在上,地在下,日月星辰绕着北极依附天壳运动。太阳依附在天壳上运动的轨道可分为七衡六间。
示例2:主张天地是两个中央凸起的平行平面,天在上,地在下,日月星辰绕着北极依附天壳运动。是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但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
示例3:主张天地是两个中央凸起的平行平面,天在上,地在下,天离地的距离8万里,日月星辰围绕着北极依附在天壳上运动。能够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日月星辰运行的预测,对二十四节气的预报,能够接受观测实践的检验,是富有科学意义的结构理论,但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
小组讨论,辨析下面三则“盖天说”的摘要的问题。
主张天地是两个中央凸起的平行平面,天在上,地在下,天离地的距离是8万里,日月星辰围绕着北极依附在天壳上运动。能够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日月星辰运行的预测,对二十四节气的预报,能够接受观测实践的检验,是富有科学意义的结构理论,但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
述评关联:删除不必要信息让关联更紧密
辨析摘要问题
关联述评重写摘要
活动二
根据刚才的讨论,重写“浑天说”的摘要,注意述评关联。
“浑天说 ”
浑天说主张
参考示例
浑天说
浑天说主张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浑天说者邓平等人制订的历法与实际天象符合得最好。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浑天说逐渐成为天文学界对宇宙结构的认识的主流。
4人小组合作,选定两个古人,从课文摘录关键句,以这个人物的口吻陈述观点,支持盖天说或者浑天说,并用一句话评价。
要求:注意述评之间关联,观点清晰,结论合理,语气自信。
补写“浑盖之争”摘要
根据刚才同学发言,补写下面摘要。
由于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浑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出现了“浑盖之争”。( )指出 ,( ) ,证明 。但 ,( )的话意味 。因为 。祖暅 ,这才 。浑盖之争 ,是 。
“浑盖之争”
由于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浑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出现了“浑盖之争”。(杨雄)指出实验证明太阳确实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葛洪)则以太阳落入地平线时呈现出“横破镜”的状态这一事实作为依据,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但浑天说也有软肋,(王充)的话意味太阳这个大火球也要从水中出入,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浑天说有一个根本的缺陷——它没有地球观念,没有意识到海洋也是大地的一部分。祖暅通过实地天文观测,并使用仪器进行校验,发现浑天说更符合实际,这才得出了浑天说可信这一结论。浑盖之争中表现出来的重视实际校验的这种做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优秀传统。
“浑盖之争”
“它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所以,它不利于科学发展,是一种没有前途的学说……宣夜说被天文学家们所抛弃,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古代第一个堪称科学理论的宇宙结构学说是盖天说”,
“它是最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
“《太初历》的制定问题画上了句号,……”
“纵观中国古代的这场旷世学术之争,我们发现……”
作者的话里有这些词语:
科学:大胆猜想,实际校验
再写摘要明确主题
活动三
请以“浑盖之争中的中国科学精神”为主题,提取关键词,写一个读书摘要
读书摘要的准备
确定摘录位置
体现科学精神
浑盖之争中的中国科学精神
浑盖之争持续了一千多年,在论争中古人始终秉持着通过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判断学说正确与否的重要原则,同时其他方面的表现(不受政治和宗教因素影响)也完全符合学术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和对待科学的态度。浑盖之争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旷世学术之争。
示例
“科学就是可证伪。”
“证伪主义”:坚持一种怀疑、批判、创造的科学精神。
思想的进步是通过对观念和假定的批判和否定而实现的,需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追问答案,这是科学的精神。
——[法]波普尔《猜想与反驳》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