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5 14:2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新课导入
12月13日被定为我们的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什么历史事件?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目 录
01 七七事变
问题1、七七事变的时间、结果、影响?
问题2、民族英雄?
02 第二次国共合作
问题1、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时间、标志、影响?
03 淞沪会战及南京大屠杀
问题1、淞沪会战时间、民族英雄、战役、结果、影响?问题2、南京大屠杀时间、杀害中国军民人数?

壹·七七事变
1.背景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沈阳
长春
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
1935年,华北危机
1936年,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的部署,形势十分危急,战争一触即发。
壹·七七事变
2.七七事变的经过
这操作我熟啊!
1937年7月7日晚7时30分,驻北平南郊的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名日本士兵“失踪”。他们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但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
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
趁交涉之际,1937年7月8日清晨5点,日军向宛平城猛烈炮击。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
日军重兵占据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日本的控制区
平汉铁路
平绥铁路
卢沟桥
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
地点
发动者
简单 经过
影响
1937年7月7日
北平卢沟桥
日本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向中国守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壹·七七事变
“全民族抗战”指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国内各阶层、各利益集团、海外华侨团结一致,抵抗外来侵略的抗战行动。

向华北调集重兵,对平津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壹·七七事变
3.中国守军的英勇抵抗: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北平保卫战失败,佟麟阁、赵登禹将军壮烈牺牲。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1892—1937)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1898—1937)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贰·第二次国共合作
材料: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1937年7月17日庐山谈话
共产党宣布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决心抗日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对日态度如何?
贰·第二次国共合作
1.中国工农红军改编:
(1)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2)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斗序列:
总指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115师师长:林 彪
120师师长:贺 龙
129师师长:刘伯承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
军 长:叶 挺
副军长:项 英
参谋长:张云逸
国民革命军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工农革命军
井冈山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
八路军 新四军
1937年9月
国共第二次合作确立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意义: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国共第二次
合作开始的标志是:
《国共合作宣言》
的发表
贰·第二次国共合作
2.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贰·第二次国共合作
回顾历史,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国共两党表明抗战立场
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步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叁·淞沪会战
1.淞沪会战:
这地方钱多多滴!
作精本精
上海
欲置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和南京最为重要!
—日本第三舰队司令
七七事变后,日军进一步扩大侵略
叁·淞沪会战
平津失陷以后,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妄图3个月灭亡中国日军准备打击中国经济、政治中心——上海和南京。
1937年8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虹桥机场事件”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13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1.淞沪会战:
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在飞机、坦克、火炮的掩护下,轮番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一次次打退日军的进攻。
淞沪会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后中日第一场海、陆、空全方位的决战。双方投入兵力之多,对决之惨烈,绝无仅有。
起因
爆发时间
英雄事迹
结果
1937年8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以此为借口,挑起事端。
1937年8月13日
叁·淞沪会战

①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姚子青
(1908-1937)
宝山保卫战历时7天,日军动用陆海空力量,付出惨重的代价方才占领。姚子青和第3营官兵血战宝山、与城偕亡。 连凶暴的日本人也被中国勇士的精神折服,日军进城后将死者尸体收殓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
抗战事迹
国军98师第583团3营500人与日军决一死战
宝山保卫战
②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谢晋元为掩护数十万大军西撤,带领“八百壮士”孤军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激战四昼夜,消灭日军200多人。
谢晋元
(1905-1941)
四行仓库战役
抗战事迹
在艰难的卫国岁月里,四行孤军是不屈的像征,无关党派、无关政治,致敬民族英雄!
1937年8月13日
上海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淞沪会战的基本信息。
淞沪会战
时 间
地 点
意 义
结 果
1937年8月13日
上海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上海失陷
◎上海
南京

重庆◎
战时陪都
日军进攻上海后不久,就向南京进犯,国民政府组织南京保卫战。最终,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陷南京。
肆·南京大屠杀 (1937.12.13)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向井敏明和野田毅进行“杀人竞赛”
日军教官在教士兵 如何杀中国人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这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血液总重量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则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当年侵华日军的暴行罄竹难书,铁证如山,但是现在的日本政府并没有认真深刻反省这段历史,没有真诚地向受害国人民,尤其是中国道歉,反而政府官员一而再,再而三地参拜供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新修订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竟声称“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靖国神社中的甲级战犯
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政府纂改历史的教科书
肆·南京大屠杀
1、时间:
1937.12.13起,持续40多天
2、屠杀人数:
30万人以上(包含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3、当今日本应有的态度:
(1)日本要正视历史,承认战争罪行
(2)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友好相处,发展未来。
4、我们的启示(教训):
(1)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3)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
(4)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7.7
卢沟桥事变
1937年的中国
平津失陷
9.23
12.13
佟麟阁
赵登禹
事件
结果
英雄
8.13
淞沪会战
上海失陷
谢晋元
姚子青
南京
大屠杀
南京失陷
全民族抗战开始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国共合作宣言》
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充分显示了日本
侵略者的野蛮残暴
课堂小结
启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1.七七事变
2.赵登禹 佟麟阁
3.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朱德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叶挺
4.国共合作宣言
5.淞沪会战
6.1937年12月13日 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