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语文(B)卷:试卷+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语文(B)卷:试卷+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03 10:42:07

文档简介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考试
初三语文(B)参考答案
1.笼 zhì 彩 qióng
2.(1)入则无法家拂士 (2)身世浮 ( http: / / www.21cnjy.com )沉雨打萍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D [解析] “我”学医是在仙台,而非东京。
4.示例:因工作疏忽,我们在本刊第三期“最美人物”栏目中,将园艺师傅方刚的名字错写成万刚,特此更正,并向方刚师傅及读者致歉。
5.(1)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屈原投江等。春节:吃年夜饭、贴春联、发压岁钱、放鞭炮等。
(2)(示例)项目:中秋诗词朗诵会。目的:增加古诗词的积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6.印度朋友看见槐花非常惊讶。“我”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木棉花大为慨叹。(或:印度朋友看见槐花非常惊讶,引起“我”对槐花的注意。“我”看到木棉花大为慨叹,印度朋友迷惑不解。)
7.B [解析] 依据原文“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可以判断。
8.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
9.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细致生动地写出了印度朋友闻到槐花清香飘拂、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时的动作和惊诧的表情。
10.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客观地观察;对自己看惯了的东西,要用欣赏的眼光(或“新的眼光”)看待。
11.成大事者必有静气。(或: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12.险不惊于心,成不喜于色。(或:沉得住气;镇定从容)
13.(一)举例论证 (二)道理论证 (三)比喻论证
14.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养静气需要多读书;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
15.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16.(1)通“遍”,遍及,普遍 (2)赐福,保佑 (3)离开 (4)派遣
17.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
18.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在军事上后发制人。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最关键的原因是避敌锐气。
【参考译文】
[乙] 曹玮主管镇戎军时,曾出战小胜, ( http: / / www.21cnjy.com )敌兵退去。曹玮侦察敌兵退离已远,于是就驱赶着缴获的牛羊和辎重车辆,缓慢地返回,很不成军队行列。他的部下担忧此事,对曹玮说:“牛羊无用,只是束缚军队。不如抛弃它们,整顿队伍返回。”曹玮没有回答,派人去侦察。敌兵离这里几十里,听说曹玮贪得牛羊之利而军队不整齐,就立刻返回袭击曹玮军队。曹玮军队行进更加缓慢,行进中找到地势有利的地方,就停下来等待敌军。敌军将要来到,(曹玮)派人对敌军说:“你们外国军队远来一定很疲劳,我不想趁着别人疲怠作战,请你们让战士和马休息一下,隔一会儿就决战。”敌人正苦于疲劳极了,都很高兴,使军队严整地休息了很长时间。曹玮又派人告知他们:“休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于是各方击鼓发兵进攻,一交战就大胜敌军,于是抛弃了牛羊返回。(曹玮)慢慢地对他的部下说:“我知道敌人已很疲劳,故意做贪利的事来引诱他们。等到他们再来,差不多行走百里了,如果趁着他们锐气正盛便交战,还会有胜负。走远路的人如果稍稍休息,就会腿脚疼痛麻木站不起来了,士气也枯竭了。我凭这些打败了敌人。”
19.[文题解读] 珍惜,是“珍重爱惜”的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值得珍惜的对象,关键是作者要选出适合自己的对象来写,这样才能拓展思路,真情表达。因此,在确定选材方向的时候,可以从这样以下角度去思考。
从实或虚的对象进行选材。值得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珍惜的对象有许多,如果从“实(具体)”的对象来写,可以写珍惜大自然,珍惜环境,珍惜土地,珍惜水资源,珍惜粮食,珍惜动物,珍惜植物,珍惜亲人、朋友等;如果从“虚(抽象)”的对象来写,可以写珍惜时间,珍惜荣誉,珍惜幸福,珍惜感动,珍惜灵感,珍惜诚信,珍惜创新精神,珍惜美好的情感,珍惜纯真的友谊,珍惜锻炼的机会,珍惜自己的个性,珍惜自己的思想等。
思路一:珍惜生命,就要牢记“一寸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阴一寸金”的古训,让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有意义;珍惜亲情和友谊,就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只讲付出,莫求回报。
思路二:珍惜磨难,就要在磨难中更自信,更坚强;珍惜过错,就要从过错中总结教训,让它成为一面镜子,时时照照自己的行为。
思路三:珍惜赞扬和鼓励,就要在赞扬和鼓励中汲取力量;珍惜嘲讽和讥笑,就当是别人对你的一种激励。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考试
初三语文试卷(B)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分别填入的括号内。(2分)
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lǒng(  )罩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消沉的阴影,滞(  )留着愚钝和压抑: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cǎi(  ),找不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  )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2.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
(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4)明月千里寄相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3.下面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表述有误的是(3分)(  )
A.《阿长与〈山海经〉》写了一个“黄胖而矮”“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她记得“我”的心愿,给“我”买了《山海经》。
B.《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的故事。徐锡麟被害后,“我”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反对。
C.《五猖会》中,“我”盼着去看五猖会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亲突然要“我”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后来背完书能去看五猖会了,但“我”已没先前那么高兴了。
D.《藤野先生》中,“我”在东京跟随藤野先生学习医学,后弃医从文。
4.请根据对话内容,以编辑部的名义写一则启事。(只写正文,60字左右)(3分)
下面是校文学社社长正浩和编辑诗瑶的对话。正浩:诗瑶,陈平告诉我,我们文学社刊物《春芽》第三期有一个错误。
诗瑶:什么错误?
正浩:在“最美人物”栏目里,我们把一个人的名字写错了。
诗瑶:啊?把谁的名字写错啦?
正浩:就是那位园艺师傅方刚,写成万刚了。
诗瑶:哎呀,太粗心了。
正浩:我们要在第四期中刊登一则启事,更正错误,还要表示歉意。
诗瑶: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让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你班拟开展一次关于“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5分)
(1)请写出与下列节日有关的内容,如传统习俗、故事、传说、诗句等。(每个节日至少写出两项内容)(2分)
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种活动项目?请写出一项,说明活动目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39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槐 花
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①的香气中,但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④“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
⑤“什么奇迹呀?”
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B]
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得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
“什么神奇?”
“这木棉花。”
“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①。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选自《季羡林散文集》,有删改)
[注] ①氤氲(yīn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6.文章第③~ 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3分)(  )
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8.第 段画线句中“这种习惯”指文中的哪一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长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圣贤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沉得住气。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淝水之战,谢安率领东晋不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万的兵力抵御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可谢安在后方军帐里依然不慌不忙地下棋,可谓“险不惊于心”。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谢安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可谓“成不喜于色”。谢安用他的表现很好地诠释了静气的内涵!
③那么,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呢?
④首先,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 ( http: / / www.21cnjy.com )航天英雄杨利伟,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做到了200多次操作没有一次失误。(一)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只有经过十几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镇定从容地完成这样的操作。
⑤其次,养静气需要多读书。有些人之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如何拥有这种能力和本领呢?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书。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恐慌。林语堂先生说得好:“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二)读书可以安顿好我们那颗动荡不安的心。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处事越镇静。
⑥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只有正气在身,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淡泊名利,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其实静气和正气是相互滋养的,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⑦草静生于缝隙,树静立于风雨,人静行于世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不能没有静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就像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普照的阳光。有静气的人,就如同巍峨的大山,任脚下花开花落,任世间风云变幻,岿然不动,坚定泰然。(三)
(选文有改动)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你依据选文第②段谢安的表现,概括出“静气的内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分别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3分)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个人应该怎样“养静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甲]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曹玮用兵
曹玮知①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 ( http: / / www.21cnjy.com )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③,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④。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⑤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⑦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 ①知:主管。②虏兵:敌军。③辎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④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⑤縻(mí):束缚。⑥少选:一会儿。⑦几:接近。⑧痹:麻痹。⑨阑:残,尽。
15.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限加两处)。(2分)
虏 兵 去 数 十 里 闻 玮 利 牛 羊 而 师 不 整 遽 还 袭 之 。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小惠未徧(      )
(2)神弗福也(      )
(3)玮侦虏兵去已远(      )
(4)玮又使人谕之(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两篇短文中,曹刿和曹玮都取得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斗的胜利。从文中他们的相关论述看,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么?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关键的又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接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作文。
同课章节目录